人民网>>传媒>>24小时滚动新闻

谭盾“跨界”新作引发关注 “非遗”“女书”亮相交响乐舞台

2013年10月22日16:2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谭盾“跨界”新作引发关注 “非遗”“女书”亮相交响乐舞台

  新华网上海10月22日电(记者许晓青、吴霞)因斩获格莱美和奥斯卡音乐奖项而被海内外熟知的中国音乐人谭盾,日前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完成了新作——微电影交响诗《女书》的首演。

  台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自湖南江永“女书村”的何静华听得出神。这是75岁的何静华人生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听交响乐,而且听的是作曲家有关“女书”的最新创作。

  “女书”脱胎于汉字,是中国湖南江永地区的一种古老文字,专用于女性间的私密交流,成百上千个细长字符通过刺绣、书画、吟唱被传承下来,形成当地特有的民俗。

  过去半个多世纪,面对信息化的浪潮,“女书”的传承也面临种种挑战。有关“女书”的传奇故事曾被搬上电影银幕,拍成《雪花秘扇》,而走上交响乐舞台尚属首次。

  “演奏每一个音符前,心中要先有这个音符。”在与上海交响乐团的三天磨合中,身为作曲兼指挥的谭盾,把心中的感悟倾囊相授。

  “比如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在出嫁的时候,身边的人会将手中的饰品一件一件放在新娘头上,挂在新娘身上,饰品很美,但是每戴上一件,女孩子的眼泪就会多一点儿,这是她们的心理世界,我们要用音乐表现出来……”在上交的排练大厅里,谭盾细致地向演奏员解释这部作品。

  当整场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时,人们惊讶于《女书》的视听冲击力,十余段长短不一的“女书”及传承人的生活影像画面,将演奏厅“围”成一个“音乐场”,交响乐队与竖琴、与“水鼓”合作,完成了十三个乐章的叙事。人们从“秘扇”“母亲的歌”“穿戴歌”“出嫁歌”“女书村”“深巷”“女儿河”等篇章多角度走近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整部微电影交响诗以“活在梦里”收尾。

  谭盾更为关注的是,在音乐之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命运将如何展开。祖籍湖南的他希望推动出版“女书”的汉英对照字典,并筹建博物馆。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些交响乐创作,都乐意触及和探究中国古典文化。在《女书》之前,谭盾已有另一部名叫《地图》的音乐寻根之作。与之合作的上交还曾将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战城南》片段以交响乐形式呈现于纽约中央公园。

  何静华在《女书》首演谢幕时从观众席站起身,她带着她的同伴用土话献唱了一段女书歌谣。那些纤细的文字顿时化作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