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论“公共外交”与华夏文明传播【4】

刘行芳 刘永宁

2013年11月13日16:08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四、和平崛起:华夏文明传播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帝国主义四面包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形势,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并很快成为全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既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争取到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也为共产党执政后华夏文明的世界性传播赢得了第一张入场券。可惜的是限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公共外交和大众传媒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效果欠佳。

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破50万亿元,进入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3]被普遍认为已经进入较高发展水平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同时,我们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让一些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 光投向中华大地,华夏文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与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共谋发展,是我们对外交往包括华夏文明传播在内的所有对外活动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积极向世界传播华夏文明“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和谐共处”的优秀传统与“和平崛起”的理念,积极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步伐,是我国公共外交与华夏文明传播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传播和平崛起理念:华夏文明传播的首要任务

在一次世界性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指出:我们提出和平崛起的口号,就是要向世界表明: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主要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4]

华夏文明历来讲究“和为贵”,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对外开放,离不开与世界各民族的和平共处。而要建立同世界的平等联系,必须要以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为开路先锋。在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问题上,中国主张通过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逐步建立符合世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政治理念,也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基本准则。只有通过华夏文明的对外有效传播,我国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才能为各国所理解、认可和接受。

遗憾的是,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之后,一些民族主义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华夏文明中的一些消极因素急剧膨胀,一些强硬的主战声音接连发出,加重了周边国家的疑虑,也为西方世界遏制中国发展提供了口实,需要引起警惕。

2.维护和平共处的价值观:华夏文明传播的新要求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消灭民族鸿沟,实现持久繁荣,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中华民族的世代追求。毫无疑问,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提倡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事业的稳步发展,努力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真谛。[5]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理由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其在沟通社会联系、消除民族壁垒、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在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中充分发挥媒介的社会协调功能,发挥华夏文明的持久影响力,才能使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价值观为国际社会所信服、所接受,才能使“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理想变为现实,才能够建设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和谐的国际社会新秩序和健康向上的人类文明。

3.表达人类共同愿望:华夏文明传播的历史责任

华夏文明传播不是文化扩张,更不是文化入侵,华夏文明传播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华夏文明的传播是与世界分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与世界各民族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是要与世界各种文化形成良性互动与和谐共振,共同表达人类的追求和愿望。中国并没有通过军事扩张和文化扩张来挑战现有国际体系的企图,也没有在已有的国际体系外,另造一个体系搞对抗或冷战的想法。中国政府多次郑重承诺,要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加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了解、理解,促进和谐共处。通过彼此真诚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各种文明的取长补短中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5]

中国的快速发展确实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世界的关注。但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包括资源短缺在内的各种问题对中国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因而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的概念,中国政府决心发动全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不向外部输出难题,不给世界增加麻烦。华夏文明向来主张“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坚决反对以邻为壑,我们愿意与世界各族人民共担责任,共担风雨,共享成果,绝不搞弱肉强食,更不会巧取豪夺。这些观点和主张,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以公共外交和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持续不断的华夏文明传播向世界解释清楚,赢得认同。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