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团组织微博平台大"团聚":新方式回应新期待

吴天昊

2013年11月21日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网络是一个积聚青年人气的地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我国5.91亿网民中,35岁以下青年已占到2/3以上。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下很多青年的“标配”,有些人更是在新媒体上徜徉的时间比线下还要多。新媒体对青年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刻,青年工作回应新期待的任务紧迫而深远。

  面对多变的技术、多样的特性、多元的观念,“不日新者必日退”。难以想象,如果做青年工作的人自己都不贴近青年,谈何教育引导?如果青年工作做得跟不上时代脚步,谈何领风气之先?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共青团不仅是显微镜更是麦克风,不仅是新阵地更是新手臂。而能否有效利用这条手臂、夯实这块阵地,联系组织好青年,教育引导好青年,服务维护好青年,已成为新时期新挑战下,衡量共青团组织和干部能否把握时代脉搏、完成历史使命的标尺之一。

  创新是青年工作的本质要求,求新是青年人的天赋个性,而“新”正是新媒体的标签。以新方式回应新期待,青年工作者责任在肩。积极运用新媒体凝聚青年团员,已成为当下共青团工作的普遍共识和工作着力点。

  从2011年1月广东团省委官方账号发出第一条微博,到@西藏共青团近日加V认证,两年多时间,全国31个省级团组织在微博平台大“团聚”,标志着共青团组织成为首个完成省级机构全面开博的垂直系统。尽管全面覆盖还不等于全面引导,全面引导也并不等于立见成效,但从“要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的预见,到直面“新媒体”等新变化的实践,共青团无疑继承并发扬了创新创造、敢为天下先、能为青年言的传统,在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创新工作格局、推动事业发展方面又进了一步。

  一条140个字的微博,字数有限,也不见得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能被人牢记。然而,当一条条微博与一个个青年生活的改变相连,当数万条微博与一代人的青春交织,人们又怎能不相信,那基于互联网光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力量,不仅是文字,更是可期待的未来。愿共青团微博的实践与探索能给更多政务微博及其主管部门带来思考。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1日 14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