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rumor研究的再思考
(一)作为舆论的流言传播
从属性和本质来看,流言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舆论,一种畸变的舆论,“流言(rumor)与舆论有着联系” 。所谓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点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直的意见或态度” 。公开性、公共性是构成舆论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不是意见的公开表达也就不是舆论。传统意义上的流言和谣言,最本质的特点是未经官方证实、真假未知。也就是说,凡是舆论公开讨论的内容必须是确定的事实,是基于官方公开的、明确确定内容的议论;而流言与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经官方确定的消息,那些未经官方确定的消息的议论就成了流言。尽管流言与舆论在事实来源和真实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流言与舆论仍然具有共有的特点。流言与舆论都是言论者基于相关的话题进行交流的结果,尽管有时是在不知话题来源和真实性的情况下。积极的社会舆论能带来对社会的巨大推进作用,对促进社会民主,激发民众的热情,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都有积极意义。然而,当传播者不加判断地把虚假的信息当作真实的信息进行广泛传播时,传播者不断议论,发表观点,产生巨大的“舆论”效应。嫁接“舆论”和“信息”,有时利用媒体新闻报道缺乏核实进行传播,这就是流言和谣言快速传播的原因。而这些不实的言论,实际上成为流言的放大,进一步造成社会的危害。
由此可见,流言、谣言和信息,从概念上界定往往是清楚的和明晰的,但有时在实践中,特别在网络中,这三者的界限却是很模糊的。在互联网上传播技术的特殊性、时空分隔等因素,更加造成了真假难辨。“谣言和流言的逻辑是籍由话语而展开的”,“谣言即是这样的由话语及话语群来实现的社会事件之一” 。这也是笔者之所以一直惯用“流言”而不随意使用“谣言”的原因。对某一真假不清的流言进行鉴定,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官方公布“流言”是“事实”还是“谣言”的过程中,对流言的判别成了真空地带。因此,在官方未辟谣前,不能随意使用“谣言”定性;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使用谣言,而是谣言一词往往是在已经确定真相或官方认定其为假,才谨慎使用。
(二)中西方研究语境的不同
对rumor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纳普(Knapp)1944年发表的“a psychology of rumor” 。1944年前后,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巨大的社会动荡时期,加上新闻管制导致民众对信息的不了解,因而容易导致流言的产生。缺乏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或是在战争这种信息紧缩、消息无法发布的环境下,引发了西方大量社会科学家对流言这种现象的系统研究。流言和谣言不仅会消解民众的斗志和信心,在某些状况下是敌方宣传有力的武器。因此,西方传播学对于rumor的研究也是基于世界大战宣传战的背景发展起来的。
谣言在中国本土的研究,呈现历史事件与谣言(流言)之间的关联(苏萍,2001;董丛川,2009;李若建,2011)。孔飞力(2012)的《叫魂》,在充满妖术的流言背后,其实质是“蕴含着多样丰富多彩的结构性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说,谣言和流言起到充当社会“反权力”的作用,对促使当局改进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学者分析了宋代谣言传播的特征,指出谣言对长期垄断、审查并筛选信息传递的政府机制,起到填补官方留下的信息空白的作用 。新近胡泳将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来认识,并认为谣言是“真实”的;尽管“真实”的谣言的说法还需商榷,但的确说明了流言反映出公众的心理,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刘建明认为人们对现状不满,会用谣言方式来宣泄,“公众拿起谣言这个武器,表达对现实的愤慨” 。因此,谣言在中国的语境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承担起作为弱者的抗争作用,与官方话语形成有力的对抗;在这个过程中,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相互博弈,从而达到对现实的反抗。
(三)公民意识培养与净化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广泛使用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跨地域和互动性特征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要建立起一个由公民到人民再到国家主权的政治参与机制,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最重要之举 。互联网的使用,能进一步发挥网民的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公共权力的运作可能产生蜕化,民主制的原则就会名存实亡,人们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损害” 。互联网在发布信息,动员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有助于公民积极投身互联网,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不断培养公民意识。
然而,互联网是个“大染缸”,混杂着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正是互联网地域的模糊性和匿名性,使网民有时无法有效分清信息的真伪,因而在传播过程中潜藏着风险。因此,打击网络谣言和抵制网络虚假信息十分必要,是进行网络社会管理和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举措。但打击网络谣言是否又会产生“寒蝉效应” ,从而不利于公民公共事务的参与?如果在事实真相未调查清楚之前,随意把网络舆论和网络信息归为“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造成“寒蝉效应”;公民会因害怕参与过程中遭到惩罚而失去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打击网络谣言与培养公民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公民的有序参与意识。培育有序的公民参与意识,是指公民参与不仅要注重参与发言的数量和热情,还应理性地表达意见与态度,有序地推进事件进程。网民须客观冷静地看待网络事件,不盲从和跟风;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舆论,只有在仔细核实和辨识后才加以评判和转发。在信息获取与推送日益方便的互联网时代,需积极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化解社会危机,在社会参与的同时考虑信息传播背后的社会影响。可见,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但只有积极促进公民有序参与才能发挥互联网的“正能量”;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同时,又有效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中国官方批评微博“大V”引关注》.《参考消息》[N].2013年5月5日.第8版
董丛林.《晚清社会传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以话语为中心的社会互动分析》[D].上海大学.2007
邵培仁.《媒介舆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50
顾晓燕.《网络谣言与网络流言:因模糊性而凸显出审慎应对的重要性》.《新闻界》[J].2012(8)
霍慧、范以锦.《“流言”≠“谣言”: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新闻与写作》[J].2010(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2
胡泳.《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传播与社会学刊》[J].2009(9)
周裕琼.《谣言一定是洪水猛兽吗?》,《国际新闻界》[J].2009(8);周裕琼.《真实的谎言: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新媒体谣言分析》,《传播与社会学刊》[J].2009(9):95-120;周裕琼.《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李智.《谣言、流言和传说——人类意义生产的三种非常信息传播形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J].2011(2)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93
谈谷铮.《对谣言的社会学剖析》.《社会科学》[J].1989(10)
商务印书馆(第五版)[M]. 2007:1583
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91
《朗文当代英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0
刘海龙.《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流言的特征》.《新闻与写作》.2012(5)
Ralph L. R. (1988). rumor as communication:a contextual list approa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8(1):12-28
徐锦江.《流言导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163
[美]R?L?罗斯诺、G?A?费思.《流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唐晖等译.1990:70-71
[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女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顾牧译.2004:X
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民俗研究》[J].2010(2)
杜骏飞.《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的传播学分析》.《南京大学学报》[J].2003(5)
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8:3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6
Peterson, W. A.﹠ Gist, N.P. (1951). Rumor and Public Opin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7(2):159-167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3
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以话语为中心的社会互动分析》[D].上海大学.2007
Knapp,R.H. (1944). a psychology of rumor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8(1):22-37
胡翼青.《流言传播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以“叫魂”和“非典”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J].2008(3)
郭小安.《网络谣言的政治诱因:理论整合与中国经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2013(3)
刘大明.《试论宋代谣言传播的政治风险防控》.新闻与传播研究[J].2012(1)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14
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1(4)
李大琨.《论公民意识》.理论与实践[J].1998(3)
参考文献
[1] 奥尔波特、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刘水平等译.2003
[2] 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郑若麟译.2008
[4]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陈兼等译.2012
[5] [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M].北京:中信出版社,张楠迪扬译.2010
[6] 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