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试论新媒体时代微博新闻评论撰写者的应有之义【2】

李俊婷

2013年12月09日13:4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三、求证心的缺失要求微博评论撰写者更具判断力

微博较低的参与门槛和言论发表的自由性、随意性,使得微博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本身可能缺乏一定的求证意识和辨识能力,同时微博环境较为碎片化,鱼龙混杂的信息充斥微博,受众更加难以辨别,从而缺乏对于新闻事件真实性的考证,容易被大众舆论和微博评论误导,缺乏理性思考。微博评论极大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给虚假新闻营造了可乘之机,倘若部分受众在未求证新闻事实真实性的情况下发表评论,该部分评论可能迅速引发更多受众对该事件的进一步转发、交流、评论、收藏,可能导致虚假信息传播局面失控。

今年6月2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统计结果表明,从2012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虚假信息的比例竟然超过了1/3。 甚至有的微博用户为了追求粉丝量、扩大自身微博账号影响力,捏造虚假信息攫人眼球,其他受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风上钩。例如2013年7月14日的一则微博谣称安徽阜阳发生一起强拆致死事件,微博内容充满刺激性词语快速吸引了网民关注和评论,经调查微博发布者是由于无聊编造虚假消息。然而这条消息不免引起民众热议,激化对政府的误解和矛盾。

微博评论的随意性可能弱化受众的求证意识。多数受众自我辨识能力和把关能力不强,容易跟风随大流,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为了不使“微博在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的同时,也成为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避免“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谣言借助微博快速传播,误导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暴力’,干扰政府决策,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微博用户中80后人群占到很大比例,年轻人阅历较少,更为冲动,更该警惕在微博上发表评论之前不被拉入舆论的情感漩涡中。对于新闻事实要多质疑,多求证,先以一个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去分析其可信度,争取不做无意识的虚假信息传播助推者。微博评论撰写者应提高自身判断力,如果有可能,在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传播正确信息,终止谣言的散布,为创造干净整洁的微博评论环境尽一份力。

四、有公共性和引导性要求微博评论撰写者更具责任感

微博时代新闻评论舆论引导能力不容小觑。微博全程、全方位提供实时资讯,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在实时更新,不断有新的观点、新的情况涌现,受众真正亲身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微博评论因此也具有了议程设置功能。

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功能”假说,“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微博宣告了“草根”话语时代的到来,其参与门槛较低,因此大众可以在微博上感受到舆论潮流,一些议题会成为大众普遍的关注点和评论对象,一些有权威的博客如大V将会成为意见领袖引导公众舆论力量的发展和走向。

假如没有微博,传统媒体可能不去关注某些民间议题,而微博会使得大众关心的民间议题成为舆论的焦点,从而引发传统媒体和相关部门的注意,因为微博中大多反映的是网民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认为,网络信息有时会为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但是微博评论的造势会一些原本终止于人际传播的琐屑信息广泛传播开来。这会导致传统媒体对于微博上的琐屑议题进行不适当、不必要的回应。

从宏观层面讲,微博评论撰写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保守国家安全与秘密,维护国家形象和地位,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注意用语和表述。例如在微博评论中反映政府工作问题,或反映民生困难时,不能有泄愤情绪,而要注重合理用词、理性表达,这样才能起到正确、有效的传播效果。新闻评论的力量和生命力在于理性,微博的每条新闻评论一旦发出便成为公共言论,会在公开的网络上随意传播。因此评论时要以理服人,不能因为言论自由和微博的随意性对自己的评论不负责任。

从微观层面上讲,微博作为网络公共场所,不是个人情感宣泄地,要时刻意识到微博作为一个公共信息传播平台,每一句言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个人在参与微博新闻评论时要尊重他人,礼貌文明用语,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前争取求证,而不是被舆论牵引失去理性判断。

(作者系: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

参考文献:

1.白贵、肖雪.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李明.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J].新闻界.2006(4)

3.刘文宁.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J].新闻与写作.2013(2)

4.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R].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5.姜胜洪.微博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求是杂志.红旗文稿.2011(9)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