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年到2010年间新华网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的236篇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华网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具有高度的“政治化”倾向。这突出表现在相关报道最经常出现在时政频道;新华网倾向于自采自编和转载党报新闻,较少将都市报类媒体作为报道来源媒体。政府最为关注的议题也是新华网报道最多的议题;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其报道的主要引用来源。笔者提出,在网络消解权威媒体的时代,新华网在适度“政治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去政治化”,以更加全面平衡呈现新生代农民工议题。
关键词:新华网 新生代农民工 内容分析
一 问题与背景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力量。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达2.6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6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36.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3)据此推算,在异地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口规模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相当比例。这一群体必将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人民日报,2010)让公众建立起对这一群体的正确认知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一环。
目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截止201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9亿,其中,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达到4.61亿,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0%。(CNNIC,2013)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网络媒体通过生产符号和形象,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只有寥寥无几的知交。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因此,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沃尔特?李普曼,1922:140)
已有实证研究发现,媒介构建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形象和议题与现实状况有较大差距(杨菊华,2010:38)。但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特定纸质媒体展开,针对网络媒体如何报道和建构新生代农民工议题的研究尚较少。
鉴此,笔者尝试对新华网2001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10年间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以新华网为代表的官方网络媒体是如何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议题的。并在此基础上检视相关报道,以促使网络媒体更加真实客观地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和议题,这对于增进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尊重与理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 研究设计
1.样本与分析单位 笔者分析了2001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新华网标题中含有“新生代农民工”的236篇文字报道。之所以选择新华网作为本研究的目标媒体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是基于新华网在国内外巨大的影响力 。新华网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自2007年来新华网在新闻门户网站中排名一直稳居第一,且用户覆盖数远远超过第二名。(Alexa,2013)其次是基于其官方背景 作为国家通讯社主办的新闻网站,新华网是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话语的叙事。它如何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该社会群体的认知。
2.具体操作步骤 本研究分析的样本取自新华网的新闻搜索系统。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在新华网搜索系统中选择“新闻搜索”,关键词为“新生代农民工”,限定搜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查询关键词位置为“在新闻标题”中,限定要搜索的新闻源是“新华网”。搜索结果显示“找到545篇新闻”,但是实际能够打开和看到的新闻报道只有339篇。
在能够看到的339篇新闻中,既包含了部分与我们研究主题无关的新闻,同时也包含了标题稍有改变而内容完全相同的新闻。为此,笔者首先对所得结果逐条进行审核和筛选。根据研究目的,主要筛除了以下几类新闻:1完全相同或标题稍作改变而内容完全相同的报道; 2学术类理论文章,主要是来自《中国记者》或新华网理论频道的文章,经过这样的剔除后,实际总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文字报道236篇,以此作为本次分析的最终样本。
需要说明的是,新华网新闻搜索系统能够设定的最早搜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这导致2001年到2003年的新闻无法通过新华网新闻搜索系统搜索。为了确认新华网2001年到2003年涉及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情况,笔者通过新浪网“爱问”搜索系统,和百度新闻搜索系统进行了相关搜索,均未发现此期间有新华网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另鉴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2001年才在学界提出(王春光,2001),2004年到2006年新华网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又极少。笔者默认2001年到2003年间新华网没有出现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专门报道。
3 类目建构 笔者全文阅读了236篇报道的文本,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报道内容,笔者设定的研究类目主要有:(1)报道频道(2)报道时间(3)报道主题(4)报道来源媒体(5)报道引用的来源。
一 报道频道 报道频道对受众注意力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媒体构建群体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研究目的和新华网自身特点,笔者将报道频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新闻频道(2)时政频道(3)地方频道(4)新华报刊(5)新华专题(6)财经频道(7)话题与评论,主要包括发展论坛、焦点网谈和今日话题等栏目频道(8)新华职场(9)其它。
二 报道时间 报道时间是反映媒体议题设置与形象建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主要考察历年来相关报道的历时性变化趋势和以月份为截面的月份报道数量的变化。
三 报道主题 报道主题是文本内容或意义的重要特征,也是考察媒体对群体形象建构的重要因素。笔者在通读236篇报道后,归纳出12类报道主题:教育培训类、婚恋情况类、综合类、市民化类、政治参与类、维权类、精神需求类、求职就业类、观念变化类、户籍迁移类和住房困难类,以及其它类。
(1)教育培训类,指报道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主题的报道;(2)婚恋情况类,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和结婚为主题的相关报道;(3)综合类,指报道涉及内容较多,不宜归纳为单一主题的报道,或者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所作的概况调查类报道;(4)市民化类,指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主题的报道;(5)政治参与类,指以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需求和实际行为为主题的报道;(6)维权类,指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相关报道;(7)精神需求类,指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困境和心理现状为主题的相关报道;(8),求职就业类,指以报道新生代农民工求职、就业以及创业为主题的报道;(9)观念变化类,指以强调新生代农民工和其父辈观念上的变迁为主题的报道(10)户籍迁移类,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困境”为主题的报道;(11)住房困难类,主要指以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的住宿现状为主题的报道;(12)其它类报道,即报道主题不宜归纳为上述11种的其它类报道。
四 新闻来源媒体 根据研究目的和新华网特征,笔者将新闻来源媒体主要分为新华网、新华社系统、党报、都市类报纸和其它。(1)新华网,指新华网自身采编的报道。(2)新华社系统,指除新华网外,新华社系统内其它媒体来源。(3)党报,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委机关报及其网站,包括各省市党委机关报,以及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各部委所办报纸及其网站。(4)都市类报纸,主要指都市报、早报和晚报及其网站。(5)其它。不包含在上述4种来源内或没有注明新闻来源媒体的报道
五 报道引用的来源 报道所引用的消息来源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建构群体形象的重要元素。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常常通过消息来源的选择来建构自身倾向的形象,从而突出或遮蔽一些人和事。
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笔者将报道引用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编码则依据每篇报道中最为重要,所占篇幅相对较大的消息来源来确定。(1)专家权威: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较具有社会认同度的专家教师和研究人员及其发表或出版的意见和调研报告。(2)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指政府机关和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3)媒体记者: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媒体或记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新闻评论的特殊性质,本文将新闻评论的引用来源视为是媒体或记者。(4)民工个人。主要指整篇报道以引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表述为主要消息源。(5)网民。主要指在新华网开设的专门供网民发表个人意见的关涉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论坛、博客或专题上发表意见的网民。(6)企业。指招聘新生代农民工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7)其它。不属于以上六种来源或没有标明报道来源的。
本研究具体的文献检索、阅读和编码工作由笔者和另一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共同完成。为了保证两人之间在阅读同一条新闻后给出的编码具有一致性,笔者采取了几种措施:首先,在确定分析类目后,笔者和另一位同学做了两次前测编码,选择若干条新闻分别编码,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差别并作相应调整。其次,编码时,笔者和另一位同学在一起进行编码,遇到各自拿不准,不能确定的条目及时商量确定。第三,在各自编码工作结束后,分别从对方编码的结果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交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