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搜集了从1984年到2013年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的文献资料,通过收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高校影视教育研究在我国发展30余年来的脉络。文章把近30年来文献中所呈现的变化分为起步期、发展转型期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视教育三个阶段,并盘点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问题,并以此探求关于影视教育研究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影视专业;高校教育;影视教育
一、引言
影视专业主要指的是与电影、电视相关的艺术类专业。我国的电影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当时电影的发展,在上海、南京等地开设了一些电影学校,随后影视教育又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十年浩劫期的逐渐演化,直到90年代才开始迅猛发展。影视教育是20世纪人类教育史上的新兴成果,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类教育密切相关。[1]如今这门课程在普通高校已广泛开设并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鉴于笔者追溯到的第一篇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的文献起源于1984年7月发表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故将1984-2013年这30年的我国影视教育的文献做一个综述,并盘点其热点动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图谱和参考。
二、中国高校影视教育30年的演进
新中国的影视专业高等教育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后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于1956年升格为“北京电影学院”,这标志着电影教育专业被正式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轨道;1954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成立,1959年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电视专业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高校影视教育都主要集中在这两所院校。直到199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了影视类本科专业,这也标志着影视教育专业开始扩展到全国各类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调查,截止到2007年4月13日,在全国742所普通院校中开设影视专业的有268所。[2]
对我国高校影视教育的研究论文可以追溯到梁国治于1984年7月发表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其中提到:“电影电视文学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3]同年12月,张玉瓖、汪天云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名为《试论电影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中提出了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开设电影、电视课程的必要性。这两篇文章奠定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研究的基石。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开设的必要性以及作用。从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高校影视教育研究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趋势,孟建于1999分别在现代传播上第4、5期发表的《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上)》和《试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传播发展战略(下)》从宏观-观念、中观-体系、微观-操作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建构高等院校影视教育。步入21世纪以后,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对于高校影视教育有了新的构思和研究,逐渐意识到了新媒介环境对影视教育的影响。
(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影视教育研究的起步
虽然6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了关于影视教育的研究,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入普通高校,所以我们将80年代作为起点进行分析。1982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讲习班”并在此期间成立了“高等院校电影学会”,拉开了“电影艺术进入大学课堂”的帷幕。1985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院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其中强调了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应该将电影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1984年梁国治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受到重视》;同年张玉瓖、汪天云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名为《试论电影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但经过整理笔者发现,从1984年到1990年关于高校影视教育的文献仅有10篇。大多数阐述电影教育作为影视教育这一分支进入高校的意义。主要文章包括《在教改中开创影视艺术教育新学科》(潘秀通)、《电影艺术与电影教学》(连文光)、《浅论对高校学生电影思维的培养》(朱印海)、《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沈嵩生)、《电影教育和电影社会化的趋势》(汪天云)、《电影教育在中国》(李亦中)等。沈嵩生的研究认为在那个时期“影视教育面临着布局不完整,师资缺乏,专业不配套,设备陈旧,经费不足等问题”[4],朱印海则认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电影思维放在第一位,并从高校应重视影视教育,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加强资料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四个方面”[5]提出了关于影视教育的方案。1985年教育委员会(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达[85]高教一字008号文件,强调:“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落后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学校中文系应该把电影课作为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6]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增设“影视教育专业”;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普通高校设置的第一个影视类本科专业。李亦中的研究认为,至此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办学格局”位于塔尖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为影视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塔腰则是设置影视专业的普通高校,利用综合院校的优势,实行多元化办学;塔基则是上百所开设影视类单科课程的院校,用于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修养。”[7]
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影视教育没有建立起情感的体验、没有人格的塑造、也没有审美的对照、除专业院校以外更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属于自己特色的影视艺术教育体系,部分综合类院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汪天云总结认为:“电影教育保持着可喜的发展趋势,但又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社会的挑战和压力。”[8]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关于影视教育的文献视野相对局限,只能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影视教育研究的发展转型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高校影视教育开始迅速发展。经济力量的壮大,国家对和平崛起的强调以及塑造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促使我国对影视教育的人才培养寄予厚望。与此同时,设立影视专业也可以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故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影视教育迅速膨胀。新的一轮的影视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文献的特点也是逐渐从80年代的“电影教育”过渡为“影视教育”。笔者搜集到这一时期相关高校影视教育的文献共有76篇。其中以1999年孟建发表的《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上)》和《试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传播发展战略(下)》最具代表性。从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上一阶段的影视教育是“星星之火”的话,那到这一阶段已经有“燎原之势”了。“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仅有几所开设影视课程的院校的状况已经迅猛发展到了二百余所,并且在高校的选修率位居前列。学者们除了认识到影视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外,也关注到了高校影视教育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在教育方式有了更新的认识,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也开始有了影视理论专著。如王光祖、黄会林、李亦中主编的《影视艺术教程》、潘秀通等著的《电影艺术新论》等。连文光则从普及性、教育观念、和影视教育根本任务的定位上做了中外影视教育的比较。他认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9]
这一阶段的影视教育在孟建看来可以解读为:“影视教育虽有进步,但仍需完善。也面临诸多问题:影视教育观局限;未形成学科群的支撑;无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急需更新。”[10]
(三)21世纪初-至今:影视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21世纪是新中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面临着新的媒介环境,是媒介化取代传统教育的崭新时期,[11]是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并存的时代。经过梳理,2005年至今影视教育的相关文献已经达到136篇。根据教育部提供的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的1070所招生院校的数据显示,涉及到影视教育专业的普通本科学院的数量达到351所,若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艺术涉及这4个专业的,则学校总数达到810所。[12]
这一时期各种学术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者们既分析了影视教育的发展和现状,也认识到肩负的挑战与使命,并开始挖掘影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寻找影视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探讨影视教育的作用与功能;同时也大量关注国外影视教育的学科模式,积极进行各项调研与分析。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新时代影视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探讨新时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运用;确定了为“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涉及到了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素养、综合素质;影视教育教育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平民影像时代、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语境下的影视教育问题等。虽然这一时期的影视教育以可喜的态势发展,但是仍有学者指出尚且存在问题,比如:“影视教育观念有待提高;师资专业性尚缺,师资力量比较缺乏;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建设的空白;影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等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13]
三: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盘点
热点一: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成为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的重镇
中国高等影视学会于1983年8月成立,当时名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至今已经成立30年,该学会先后召开了12次年会(每2年一届)。2001年创办的“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坛以:“深入学理层面,广开国际视野,追踪学术前沿,提升研究水平”为宗旨。 [14]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的重镇。
该学会在影视理论研究、影视教学、影视学术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多次统计全国高校的影视专业,带动了我国的影视教育的发展。学会现有会员500余人,其中张凤铸、胡智锋、黄式宪、孟建、李亦中等在这一领域研究中贡献率较高。
热点二:新技术条件下影视教育的应对
在影视教育中,教学方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联系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纽带;是完成教学的必要条件;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多为讲演式,一般是让同学欣赏影视,紧接着是组织讨论,然后是教师评点;再或者是教师先讲解,接着学生观摩,最后组织讨论。这种“鉴赏-讨论-点评”或者是“讲解-鉴赏-讨论”的套路,把“观看”当作主导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助创新能力和影视理论知识。[16]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上加以扩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将音效、视像、资讯加以整合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DV剧,校园剧的流行对于高校影视教育来说,又是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在三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中媒介技术的运用体现的更为明显。
李泽在《信息技术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应用》中提到:“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化静为动;培养学习兴趣,寓教于乐。”[17]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的优势取代了传统的板书。有学者认为:“是技术得以让艺术重生,因为技术,所以艺术。应该重新整理艺术与技术的新关系,才可以培养出创新性、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现阶段我国的影视教育模式中,应该构建以技术为外缘,艺术为核心的体系。”[18]
在新时代的今天,只有改变老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才可以真正的改善影视教育的现状,充分发挥专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