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南京大学

人民网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战略转型

王钊

2014年03月24日00:55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报纸、电视、广播之外的第四媒体,在当下社会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急剧变革的中国社会,各种公共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网络如何关注突发事件,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关系着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以人民网为例,假设人民网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存在多方面的变化,继而从媒介应对突发事件的变化这一角度切入,试图探索人民网诞生十六年来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的具体变化。

本文主要采取个案分析法,通过几组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对比分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人民网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策略变化,目的在于探索新闻网站报道的成功经验与人民网对舆论积极正面引导的经验,为学术研究和社会传播实务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民网;重大突发事件;媒介应对;战略转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esides newspaper, television, and radio, network media as the fourth media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the dramatically changing Chinese society, a variety of public emergencies occur frequently. How would the network media focus on emergencies? How would the network media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s correctly? All these question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social long-term stabil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 for example, and in case that there exists a wide range of changes when it deals with some major emergencies.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fur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s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i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changes of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s report process in responding to major emergencies since the foundation year of 1997.

    In this paper, it mainly employs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making som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ases through the points of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o analyze the strategic changes of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s responding to major emergencies.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news website in reporting major emergenci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 in 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s positively, and thus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public broadcast practices.

 

    KEY WORDS: People's Daily Online; Majoremergencies; Mediarespons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各种突发事件频发,一次又一次带动舆论高潮,也一次次给政府部门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带来了挑战。当一件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从肇始,到事件舆情出现爆破裂变的高潮,媒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正确处理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安定团结意义重大。新闻舆论工作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人民网作为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既要发挥新闻工作的传播功能,也要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办事,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1]

    本文旨在以人民网为例,探索媒介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报道策略,总结成功经验,分析成功原因以归纳为一般的通用措施,供媒介传播报道突发事件参考;反思不足之处,探究偏失措施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媒介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去面对、去报道,服务于大众对获取真实、全面、准确信息的需求,服务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服务于社会管理服务部门的科学政策,促进舆论形势以积极的态势发展。以往学界对公众的态度研究有之,对相关部门对媒介的使用研究有之,对重大突发事件背后的社会深层原因研究有之,等等,而作为专门针对媒介在应对突发事件整个过程中的战略变化的研究不是很充分,本论文正是基于此,综合以上研究问题,重心落在突发事件中媒介应对的问题上,以人民网为例,通过人民网开通以来报道过的突发事件,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先后报道过程,即如何报道事件、如何呈现事件、如何解决或应对突发事件,来探讨媒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体措施的变化及其原因,总结媒介应对的规律,梳理出一般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将零碎的、分散的措施归纳为系统的、可行的规律、结论,以供其他媒介参考。同时,也进行文献分析,参考既有的学术成果,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将媒介应对措施从抽象化概念具象化,进一步推导出可操作化的具体措施。通俗的讲,就是人民网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的表现,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又是怎么做的,分析人民网的变化,表现在怎样处理突发事件,过去怎样处理,现在怎样处理,这里暗藏了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人民网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是存在多方面的变化的。这里也会探索到媒介应对本身的变化与其他诸如传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分析人民网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在内容设置、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成功之处,使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把握传播和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总结传播过程中的得失,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选择人民网,是考虑到它在国内新闻界的特殊发展地位,以及在国内新闻门户网站中的权威性。人民网创办于1997年1月1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2]隶属于党报集团,它的报道规律无疑也是党和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倾向的一个风向标,专业性与权威性并重,严谨性与重要性并存。据《中国新闻年鉴》(2003)数据显示,人民网网站网页访问量增长情况位于我国重点新闻网站前列,增长幅度最大。人民网也是互联网宣传的“主流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大责任。中央对人民网有着明确的要求,要充分发挥人民网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党,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人民网不管如何变化,普通大众的声音始终会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人民网要把党的事业、党的宣传和人民的愿望、需求结合起来,打造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人民网,努力成为中国最权威的网站,让群众满意的网站”。[3]

(二)重要概念

1、重大突发事件

    2007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国内学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来看,主要强调了事件的突发性、异常性,主体的公共性,影响的危害性,应对的复杂性四个内涵。吴国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定义为,“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能引起社会连锁反应和严重后果,并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恶性危害,常规处置方法和手段失效,需要社会众多部门进行紧急协同的事件”[4]。重大突发事件,则是指“对社会和公众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社会财富及公众人身安全等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动员、调动诸多职能部门和多方面的社会力量予以救援处置的突发事件”[5]

2、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在社会安全领域发生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财产安全遭到威胁,社会秩序受到破坏,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危机事件。对该类事件较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原因来划分,如可以分为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群体性事件、刑事事件等。这些事件尽管形态各异,性质和影响力也互有差异,但是仍有共性和相通之处。[6]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许多社会矛盾凸显甚至激化,所以重大社会安全事件正频繁发生,各种事情都极易引起社会安全问题。故在案例的选择和数量分配中,笔者对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权倾较大。而对其余三类的选择将集中关注“纯粹”的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及生产事故事件,即未引起社会安全连锁反应或是反应较小。

3、战略转型

    按照百度百科给出的概念,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由传统管理运营模式转变为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现代公司制模式。种子企业战略转型,是指由计划体制或“双轨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种子 企业向符合现代种子产业发展趋势和现代公司制度要求的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变。显然,这里把战略转型看成一种宏观的概念。而从战略转型本身的发展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不同流派对战略转型及战略转型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征一直存有争议。笔者比较认同唐健雄(2008)的看法,他认为战略转型的实质是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为应对复杂的动态环境的变化,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优势,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使组织战略内容或形态发生状态上的根本变革的过程。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与战略转型相近的基本概念有调整(Adjustment)、更新(Renewal)、转换(Turnaround)、创新(Innovation)等。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倾向于把战略转型同战略转换等概念相混用,虽说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战略的变化和调整的程度方面有所不同。战略转型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内部资源、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组织战略模式发生质变的过程,是变化程度最大的战略变化”。[7]权威战略转型专家廖晓认为,战略转型是从A战略向B战略的转变。其中的A或者B可以是业务、逻辑、模式、能力等。鉴于此,我们这里研究媒介——人民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战略转型,这里的战略转型应是狭义的、微观的,可以说是媒介应对的调整、创新,是媒介应对逻辑或模式的策略改变。

4、网络议程设置

    根据媒介议程设置理论,谢新洲、王秀丽等人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得出网络议程设置的结论: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群体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网络对其的议程设置影响,即受众议程与网络媒介议程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合。据他们调查,网络媒体中不再有头版、头条这样的硬性议程设置,但是会有专题、热点问题等软性的议程设置。从执政者角度来讲,危机管理中,政府积极地运用好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可以塑造舆论、引导舆论的。[8]

(三)文献综述

    互联网络产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媒体也是日趋成熟,而网络媒介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也是愈加细致,专题划分更是由无到有,从粗陋到精细,发展速度也是日益加快。人民网原总裁何加正在人民网十周年时曾描述过人民网战略转型的着手点,大概包括三方面,一是强调网站内容建设,二是加强新闻技术的应用,三是抓好报网互动,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努力拓展党中央机关报网上宣传阵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高超曾对人民网网络新闻专刊的特色做过分析,他总结了几个方面,认为人民网新闻专题更具实效性、权威性、广泛性以及清朗和大气等特点。在潘莹璐、黄炜合著的《2011 年人民网两会报道策略创新: 一个复合驱动模型》一文中,作者以人民网为研究对象对两会网络报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相关的研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驻站记者王志勇以汶川地震为例,归纳了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规律,他认为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要遵循“面点面”的规律的。也有人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研究了突发事件媒介应对的经验,当然,鉴于奥运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中国政府在北京奥运会突发事件应对中会采取非常规手段,这些经验对我国媒介应对突发事件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这些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的经验总结,会为各级政府部门在中国现实的政治、社会制度下提供突发事件管理的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对人民网的研究,现有研究多集中在人民网本身的生存现状、发展策略、建设特点、困境与出路等方面;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规律探索、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等。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对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策略进行过研究,而集中于把媒介应对突发事件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的问题来研究还是明显不足的。本文就是从此角度切入,通过几组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对比分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人民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先后变化,分析媒介应对的发展变化,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探讨媒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体措施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媒介应对的规律,梳理出一般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将零碎的、分散的措施归纳为系统的、可行的规律、结论。如果可能的话,也试图将媒介应对措施从抽象化概念具象化,进一步推导出可操作化的具体经验。

(四)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指透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新媒体文献来了解案例,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本文中即是对人民网关于相关案例的报道文章的分析,探索人民网早期与近期关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方法、报道形式、报道倾向、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变化与创新。

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case study)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9]在本文中则是对笔者选出的典型案例做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3、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指研究者秉持客观立场,透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人民网传播过程作学术分析。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10]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介应对

(一)重大突发事件概念、特征与社会影响

    突发事件本是我们汉语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名词,习惯上可以理解为在历史上或者社会中,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猝不及防情况下发生的大事情。国外研究中常使用的对应概念是危机(Crisis),所以对应过来,国内突发事件的研究概念就应该理解为能形成危机突然发生的事件,而突然发生的未形成危机的并不可以理解为突发事件。赫尔曼斯(Hermann·Charles)对危机下过一个很经典的定义:“所谓危机就是这样一种情境,它威胁着决策单位的优先目标,限制了决定改变之前回应的可用时间,它的产生出乎决策单位成员的意料之外”。[11]国内学术研究中的突发事件多指的是影响社会局部甚至整体的大事件,“是人们尚未认识到的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瞬间产生的、给人们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且需要立即处理的破坏性事件”。[12]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该法也指出“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根据上述两个文件给出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突发事件与突发公共事件属于同一个范畴的概念。两个文件都对突发事件划分了等级,但都没有解释分级的具体内容。对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先生进行了具体解释,按照他的理解,重大突发事件是指指对社会和公众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社会财富及公众人身安全等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动员、调动诸多职能部门和多方面的社会力量予以救援处置的突发事件。[13]这也是目前一种学界对重大突发事件比较流行的理解。

    重大突发事件作为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的一种,必然具有突发事件的普遍特征。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笔者总结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的瞬间性、爆发的偶然性、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等普遍特征。根据近些年社会上国内外所发生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重大突发事件另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日益频繁,不可预料性显著上升。重大突发事件相比突发事件发生更为防不胜防,容易引发社会动乱。比如美国的“9·11”事件,最近发生的美国波士顿爆炸案等,这些事件根本难以预测。而国内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是关键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也积压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难免引发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瓮安群体事件、周口平坟事件、厦门抗议PX项目事件等等。其次,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广泛性、破坏性、持续性和连锁性,经济危害性不断加大。以建国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为例,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上万人伤亡,财产损失也以千亿计。不仅破坏大,也具有连锁性和持续性。地震还引起国家对救灾抗灾体制、政策的反思,促进减灾救灾机制的发展,地震造成的伤害,尤其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持续时间非常久,在受灾群众心理上造成了不可抹去的阴影。最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难度很大。特别是目前情况下,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社会环境以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解决难度加大。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立即做出有效的应急反应,意义重大。然而,事件发生后信息不全,管理混乱,加上涉及范围广,很难有效应对。国内范围的突发事件需要协同多个部门,发动社会不同阶层、地区的人们去应对。而世界范围的突发事件不可控因素更多,复杂度更高,更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应急机构,这些无不向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提出了挑战。

    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更大,范围更广。普遍来讲,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对伦理道德或者精神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使得重大突发事件可以快速传播到千家万户,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乃至有了全球化特点。经济方面,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论,按照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60年代为570亿元,70年代为690亿元,80年代为690亿元,90年代为1000亿元,2005年全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42亿元。[14]世界范围内看,2011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全球经济损失大增至3800亿美元,超出2005年的2200亿美元历史纪录,根据联合国机构15日发布《2013年全球减灾评估报告》,自本世纪起始的2000年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高达2.5万亿美元。社会稳定方面,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常常影响社会治安,造成社会动乱。比如,在日本地震发生致核泄漏后,随着留言四起,造成中国部分地区抢购盐的风潮;在拉萨打砸烧事件中,更是让受害群众陷入恐慌、混乱之中。精神影响方面,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为例,人们不断争议时下教育制度放纵了道德伦理的教育,质疑象牙塔里的高材生何以如此残忍,泯灭人性;以南京彭宇案、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例更是冲击了社会信任,反应了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令人深思。

(二)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媒介报道的历史和现状

1、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媒介报道的历史

    笔者按照既有的文献资料对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媒介报道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年,我们国家受制于政治形态的影响,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焦点在于政治问题,比如朝鲜战争、“九一三事件”、四五运动等,而对于其他性质的突发事件关注很少。再加上改革开放前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受制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时候城乡也过度隔离,所以那个时代的生产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比改革开放后少得多。这时候媒体报道受到政府对社会舆论的严控,信息交流方式和交通方式都比较落后,使得传播渠道非常狭窄,所以民众也一直印象该时期突发事件稀少。按照暨南大学罗强的硕士论文里对此的归纳,作者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划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在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进行严格控制,报道中更加强调舆论引导和社会稳定。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的“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指示:“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毛泽东在1959年对广东大雨灾情的报道有过一段批语:“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要大力报道提倡。”[15]这段话后半句实际上应该是给当时的突发事件报道内容提供了一中要参照的模式,以至于媒介的报道集中于灾害面前的成绩,而忽视事件本身,即使报道也是少报甚至不报,“报喜不报忧”成为了一条新闻工作者的不成文约束,新闻专业主义的真实性原则完全被新闻工作者遗弃。文革时期的新闻发展是我国新闻史上一段畸形的历史,新闻报道一路高唱赞歌,谎报、错报、瞒报等成了家常便饭,报道事件内容完全取决于个人意志,“报喜不报忧”得到极大发展。复旦大学王中教授如此评价当时的灾难新闻报道:“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报道逐渐回归理性,新闻事业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带来了更加巨大和复杂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政策层面上逐渐放开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例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提到这样的内容“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报道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要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争取时效,把握时机,注重效果”。[16]

2、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

    根据最新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图1):“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17]网民数量反映了公众对网络的选择,新网民激增和普及率继续保持明显态势上升表明大量的公众进入网络媒体市场中来,这充分表明网络传播在当前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几乎任何一件重大事件都会引起网络媒体的关注,进而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辩。

 

QQ图片20130519013454.jpg

 

    互联网具有高效、开放、无界、互动、虚拟等特点,它的产生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使世界真正成为了“地球村“,任何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广度上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情况新媒体环境下,想封锁公共事件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18]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12年3月有一次公开讲话曾谈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想捂住,反倒会越描越黑。从大量的实践看,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最好办法还是公开透明,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

    新时期,一方面公民的个人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知情权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其次,我国政治改革开始跟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强调信息公开,对媒介的管控相对宽松。再有,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公众不再只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已不再遵循传统突发事件直线型传播模式,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使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流通方式演变为多元化、去中心、离散型、中反馈的多项互动型循环传播(如图2)。[19]

 

QQ图片20130518021647.jpg

图2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示意图

 

    这样一来,新媒体环境下,政府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媒体报道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如果公开渠道不能让公众获取准确信息,难免造成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不利影响。如前不久的天价切糕事件,岳阳警方的最开始回应还是欠缺准确性的,后来又在不给出解释的情况下删除微博,更是引起公众的各种揣测,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新疆方面及时给出的微博信息则解答了公众的疑问,树立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三、人民网的发展

(一)人民网的发展历程

    最早,是在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的前身正式开通,以它接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当年全国开通电子版的报纸就达到了60家。中国新闻网站的建设发展,尤以2000年为重大转折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00年,中国网上新闻传播正面临严重无序的局面,根据中央要求,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开始起步,这一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现在的“人民网”,报纸网络版也因此开始变身为综合性新闻网站。从产生之日起,人民网跟其他几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就承担起了引导网上舆论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宣传党的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紧接着的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中央的这一系列的指示和要求,为以人民网为代表的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指引了方向。2010年6月20日,人民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人民网开始朝着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人民网的发展历程,以这三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节点发生的事件为代表,也反映了我国国内报纸网站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二)人民网的发展特点

    强大的创办母体作为支撑。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是中央规划的重点新闻网站,也是互联网阵地上最大的中文新闻网之一。因此,它相对于其他一些网站拥有更丰富和全面的资源,也拥有强大的发展后盾。但是,媒体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攸关着社会舆论的发展态势和走向,人民网作为重要网络舆论阵地,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可估量的严峻考验。

    网站定位的政治性和受众群体基础的广泛性。新闻事业本身就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在阶级社会中又注定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与阶级性的融合统一,理论上讲,新闻媒体都是为一定的政党、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具有政治取向。网络新闻传播一样具有阶级属性,人民网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当好党的传话筒,在互联网这个新生的舆论领域继续占有类似党报在传统纸媒领域的优势话语权。这也就要求人民网办网坚持服务于政治家。人民日报在国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报道风格全面、权威,人民网继承母体优势,自然属于网上媒体“国家队”的主力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坚持“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以“多语种、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为目标,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定位于“权威媒体、大众网站”,高远的视界也是其拥有广泛受众群的原因。

    人民网网络议程设置明显受到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媒介的议程设置过程背后,必然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互相制衡关系。而人民网作为中央级新闻网站,受到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更为显著。媒介的议程设置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是新闻工作者、利益集团、政党、还是大众?议程设置理论最初就曾指出了这个问题,然而至今没能找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以人民网关于非洲的报道来分析,我们可以在人民网上细致查找下关于非洲的报道,以2013年3月习近平上任后的出访非洲为例,人民网做的很多报道,都关系到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中国连续四年是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诸多的经贸合作文件的签署等,这就在受众心中植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中国与非洲的外交关系很大程度上基于中非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强调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表述,结合早先的报道,可以发现人民网较多关注的是政府制定的有关非洲的政策、非洲需要援助的现状和中国对非洲援助情况的报道,由此可见,人民网的议程设置明显受到了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

    从相对于发展的概念——静态角度来看,人民网自身也具独特之处。由于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新闻表现方式中非常重要且非常常见的主要方式,我在这里以网络新闻专题为例简单探析下人民网的特色。“网络新闻专题是指网络新闻媒体在特定的新闻或者信息主题之下,建立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网络新闻报道形式,与日常程序化的一般性网络新闻报道相呼应,也是网络新闻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主要形式。”[20]通常来讲,首先,作为新媒体的人民网,相对于传统媒体拥有更新频率高的特点,网络新闻的实效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以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为例,当时还是人民网前身的《人民日报》网络版,在这个专题的更新,有记录可查从凌晨一点就开始了,并且接下来在27个时间点高频率更新了相关新闻60条,最短时间间隔只有两分钟。同时,网络上受众可以及时发布评论,彼此互动,网络新闻专题也更方便人民网接受受众反馈。其次,与商业性网站相比,人民网新闻网站的定位让其新闻专题更具有权威性。商业网站是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新闻专题的策划制作出发点是赚取点击率,注定它必然将商业性放在第一位,经济利益与新闻价值冲突时,商业网站很可能倾向于选择经济利益,比如,2012年4月12日,搜狐体育报道了一则《鲁能转会摆惊天乌龙 新帅中意海归小将无缘出场》的新闻,称“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球员王刚由于俱乐部转会操作程序问题无法获得中超出场资格”,结果仅仅几小时后就被当事方证明此报道为假新闻。然而,人民网新闻专题的制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新闻的价值,遵循重要性、及时性、真实性等原则,以权威和真实著称。再有,就是与普通的新闻网站相比,人民网的新闻专题范围更为宽广。上面说过,人民网是以党报《人民日报》这个强大的母体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人民日报既有的新闻来源,也会因为是中央级综合性的专业新闻网站而得到中央政府的信源支持。最后,就是人民网与同样作为中央级新闻网站新华网相比,界面设置独特,简约明朗,因而也彰显严谨大气。以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专题为例,打开界面后,直接能看到的界面板块,人民网比新华网少,这就从视觉上给人一种简约明朗的感觉。而色彩运用上,人民网除了图片、logo以外,统一是白色背景黑色字体,新华网则用了蓝色文字,这也让人民网显得严谨、正式、大气,不繁杂、不花哨。人民网在板块中也有“防灾减灾知识”、“相关专题”、“全球强震回顾”等自己特别的一些板块,彰显了其视野的高瞻远瞩和全局意识。

(三)人民网的战略转型

    2007年是人民网创办十周年,也曾被看作是人民网进入全面战略转型的一年。当时的总裁何加正表示,从2007年开始,要集中精力抓网站内容建设、加强各层次的互动、加强新闻技术的应用、机制和体制的改革等,这几点也可以视作自2007年以来,人民网战略转型的几个方面。

    纵观人民网内容建设方面,近些年,人民网不断向原创、首发和独家型网站转型,在不断的改版中越来越突出原创栏目和特色板块,比如新设置的“人民深度”栏目,主要发表人民网原创的解读分析、评论观察等方面的文章,并且该栏目所处位置也非常突出。在增强各层次的互动方面,人民网近几年不断优化报网互动、网社互动、采编互动等,有效实现了人民日报及社属报刊的信息传播效应的最大化,拓展了党中央机关报的网上宣传阵地。新闻技术应用方面的表现是几点里最突出的部分。2006年2月人民网“强国博客”上线,它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博客应用的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同年11月,全新亮相的“强国社区”首次添纳了手机论坛、RSS等新技术应用。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网站要想抢占信息转播制高点,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抢占新技术、新应用的先机。人民网的人民微博于2010年2月上线,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办的第一家微博客,突出时政特色,服务社会精英群体,具有信息分享、新闻推送、即时通讯工具绑定等功能,努力打造权威主流声音,致力于开创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沟通的网络新渠道。人民网于2010年6月推出了“人民搜索”,一年后更名为“即刻搜索”,它致力于成为大众求知探索的工具、工作生活的帮手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作为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发展,人民网最大的优势还是来自内部,作为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它的内容受到各级政府的信息支持和重视,但是这也是人民网的发展障碍,就是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员工的效率和新闻敏感性远不如商业新闻网站。所以,最近几年人民网不断推出改革策略,设立“人民网奖学金”,进一步加强与学界的联系合作;推动人民网的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于2012年4月成功上市交易;加强部门改革,引进人才,进行人员配备的优化调整,提高组织机体的发展活力。

四、案例分析——人民网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战略转型

    首先,案例的分析角度问题。本文重在以人民网为例探析媒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战略转型,重点是转型,也即是变化,所以分析角度侧重于用历史的、发展的角度,这就是纵向分析。这里是本文研究内容的重中之重,分别选取了四个案例,按照案例的大致性质,综合考虑时间因素,分为两组:2004年马加爵案——2013年复旦大学生投毒案; 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这些案例的时间跨度也刚好在人民网的发展走上正规之后,这些案例结合起来就见证了人民网发展改革的过程,这就从案例选取的角度保证了本文的研究分析要反映人民网媒介应对的发展变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也曾考虑过加入另外一组贪腐性质的案例,2008年周久耕事件——2012年表哥事件,但是笔者分析后发现,该组案例体现出的特征大多与上述案例分析结果重叠,遂舍弃之。

(一)案例分析:2004年马加爵案——2013年复旦大学生投毒案

事件回顾:

    因为打牌发生口角,在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先后杀死四名同学。2004年2月17日,马加爵乘火车离开昆明;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一间宿舍里发现四具男尸,警方查明该校2000级学生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2004年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枪决。这就是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生黄洋早上喝了宿舍饮水机的水,发现味道不对,认为水过期了,还特意将水倒掉,把桶刷干净;当日十点多,黄洋有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被导师和同学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认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肠胃炎给予输液治疗;4月2日,晚上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经出现损伤;3日,黄洋病情加重,被转进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初步会诊,认为是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但毒因不明无法对症下药;4月5日以后,黄洋出现鼻孔出血现象,于8日进入昏迷状态;9日,黄洋师兄孙某收到匿名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在用,孙某立即向保卫处反映,保卫处保安;4月11日,警方通报在黄洋宿舍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到有毒化合物,通过侦查锁定林某有重大嫌疑,于次日将林某刑事拘留;4月16日中山医院宣布黄洋去世。2013年4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以故意杀人罪向黄浦区检察院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林某;4月25日上海检察院对林某依法批准逮捕。这就是近期轰动全国的又一件高校杀人案——黄洋中毒案。[21]

    通过人民网的站内搜索,选择新闻标题模式,有关马加爵事件的报道多达500多篇次,涉及频道27个,专题1个。其中,按报道数量排名,频道包括“海南视窗”、“观点”、“test2006”、“人民网教育频道”、“社会”、“地方”、“江西频道”、“时尚”、“图片频道”、“法治”和“强国社区”等。笔者粗略统计,单是当年案发后的几个月里,人民网相关报道的数量就达到了四百多篇次。而同样的方式搜索复旦投毒事件,截至笔者统计之时(2013/5/14 23:37)相关报道只有37篇次,设计频道20个,专题0个。其中,按照报道数量排名,频道包括“法治”、“教育”、“人民电视”、“人民网广西频道”、“海南视窗”等。值得关注的是在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报道里,人民网多了一项舆情频道的舆情分析文章,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下网络舆情既是热门研究话题,又是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当今社会稳定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人民网从现实出发最近几年新增的一个频道。数量的减少,一是因为追求报道的质量,不去盲目报道而扩大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二是因为后者本身的影响范围、对公众价值观的冲击力都没有前者大。

    上面说过人民网前后两个事件中报道的数量的变化,然而这还只是表面的变化。稍微分析下,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内容上,人民网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慢慢脱离了庸俗化的感性叙事,增加了理性的法治、心理、教育以及社会意义层面上的分析文章。比如,“天涯拾荒依然难逃法网 马加爵被抓后试图装疯”、“马加爵落网记:他正在啃馒头……”、“亡命天涯也枉然:缉捕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纪实”等,这些但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报道内容的娱乐性和庸俗化倾向;与其相反的是,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人民网的报道更加理性和客观,比如,“人民日报关注复旦大学投毒案:要成才先成人”、“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三动机:‘情杀’毫无根据”、“对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的反思”、“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文明以尊重生命为起点”等,明显可以看出人民网在报道突发事件的内容和方式上趋于更加理性和客观,更加注重在报道的过程中做客观、正面、公正的引导。

    通过对比前后两个事件在人民网相关的报道中还可以看出,复旦投毒案的报道更加及时。比如,在马加爵事件中,人民网最早的两篇报道间隔五天,分别是2004年3月1日和3月6日。而人民网关于复旦投毒案的最早的两篇成文报道,时间都在2013年4月17日上午8点多,时间间隔不到一个小时,加上人民网微博自2010年上线后,这种微博报道方式更是在人民网新闻报道及时性方面大大推进了一步。

    人民网在关于复旦投毒案的37篇次报道中,笔者统计了下,有不少于11篇次来源于人民网,属于首发、原创内容,包括最早的一篇题目为“人民日报关注复旦大学投毒案:要成才 先成人”。在站内统计马加爵的早期相关报道,笔者发现,很少有人民网始发原创的内容,以该案例在人民网的专题下提供的信息可以查看到,人民网早期的十三篇报道中全部属于引用、转发内容,最早的一篇“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 通缉云大杀人案在逃嫌犯”来源于你好台湾网。同样,经过对比,也可以看到时下的人民网信息来源相比马加爵事件时期更加广泛,来源也更加权威。这也证明,人民网不断地改革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合作对象的范围,信息来源更加多样性,权威的来源正符合何加正人民网十周年时所说的追求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在马加爵事件的相关报道中,人民网对犯罪嫌疑人直称其名,而在后者的报道中对犯罪嫌疑人以林某称呼;前者对受害者关注不足,后者对受害人与其家属多有描述。这表明人民网的报道更具有加人文关怀精神,保障嫌疑人的人权,也不再遗忘对受害人与其家属的关怀。另外,这种做法给受众留下的记忆更多的是不去过度谴责嫌疑人,而去多多关心受害者。这中传播手段应用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也印证了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

(二)案例分析: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

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2]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 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 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 直升机已经起飞。目前红十字会已经调拨500挺帐篷调往受灾区域。中国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永远站在一起。[23]

    巨大的自然灾害,于当下政治上有着特别的意义,执政党近些年强调的关注民生、尊重人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不要求在自然灾害中政府有所作为,有更好的作为。雅安地震发生在距离汶川地震的五周年纪念日不足一个月的时候,这里来分析人民网的新闻报道必然是个细致的工作,这么短的时间内,网络新闻的发展以及应对灾难新闻报道的经验都还处在一个相对的稳定周期内。远观新中国以来的灾难新闻报道,在网络流行以前的传统媒体报道历史中,还能参照1957年2月上旬上海严寒、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等灾难中媒体报道的表现。那时候受到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政治因素、技术因素等的影响,灾难报道缺少人文关怀,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和力量,崇尚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样一种自大的状态。时下,这两大自然灾害都发生在新时期,人民网作为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它的报道无疑表达着政府的姿态。根据前文所述,人民网议程设置受到政府议程设置的很大影响,人民网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从前期的策划开始就要也必须遵从中央的指导思想。不同于前面分析的公共安全事件,作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自然灾害一类,分析人民网报道的篇次和频道分布变化,意义不是很大。不过,人民网对自然灾害的报道自有其特别之处。

    同样,我们通过人民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新闻标题”模式进行检索。搜索“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字样,在显示的页面中,跟别的事件报道不同,人民网对这两个事件都做了大量分类别的专题,笔者认为这也是人民网关于地震灾害报道变化最有价值的分析部分。虽然在两个案例的早期,人民网都在每天跟进,分别作专题报道,而不同的是,在雅安地震页面专题中更加突出公益、爱心这样一个主题。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紧接着几天的专题是“2008年5月13日介绍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2008年5月14日介绍四川汶川地震最近情况”、“2008年5月15日介绍四川汶川地震情况”等,从标题上看,只是客观冷静的表达事实,人文关怀体现不足。而在雅安地震发生后,人民网连续十二天以“雅安地震救援实录20日”、“雅安地震救援实录21日”等为专题标题,突出了“救援”这个主题。在雅安地震相关专题中更是突出了“雅安地震明星传递正能量”、“雅安地震能源企业在行动”、“雅安地震家电企业爱心榜”以及“保险业全面支援雅安地震”这些社会力量的爱心救援行动,这足以凸显新时期人民网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已经开始重视人文关怀,强调社会和谐,凸显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笔者根据这几年的现实分析,人民网这样做也是出于对社会爱心的彰显考虑。近些年,种种社会爱心缺失事件一时让人民大众对风险爱心充满了怀疑和质疑,这背离了中央对中国时下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符合我们一贯提倡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人民网在这里又一次应用了媒介的网络议程设置,来引导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人民网关于雅安地震专题中还早早推出了“心系雅安地震灾区新闻界在行动”这一专题,这一专题的标题一样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奉献精神。不过,笔者认为这个专题更大的意义在于,人民网本身对媒体行业的爱心号召,也是从这一个角度来肯定新闻界所有新闻工作者对灾难的另一类帮助和支援。看下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它讨论的主要是作为媒体要具有的社会责任,不传播谣言,尊重报道事实,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充分的科学知识和实战经验,才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报道价值、传递灾区呼声,同时保障自身安全;还有就是新闻界或者说媒体自身的技术应用发展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影响,比如说到了“新媒体,抗震救灾新神奇”、“众声喧哗‘微时代’ 公共事件怎应对?”这些新媒体与“自媒体”时代必须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新媒体、自媒体本身的优劣。这里的内容已经超越报道灾难事实到了学术专业讨论的程度,不过,它依然是服务于自身作为一个综合性新闻网站的事实的,更彰显了人民网的权威与专业,笔者甚至认为,这些内容是人民网在为自己做的公关活动,“权威、实力,源自人民”。

五、人民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战略转型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一)人民网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战略转型原则

    笔者经过第四部分的分析得出了很多人民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报道方式的变化,现将其原则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权威报道,大局为重。人民网作为中央级的新闻网站,在提供真实权威的信息,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给予舆论以积极正面的引导,是其自身不可或缺的使命。要做到报道的权威性,就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即去追求真实、准确、及时等新闻本质,同时也要去政治化,这跟人民网本身作为党的思想宣传阵地有所冲突,也就注定了人民网在追求新闻专业主义上的保守性。传播学里有一种“首因效应”:“当受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息的不同呈现顺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24]准确真实的传递信息,是树立权威形象的重要要求,而及时地能第一时间将权威信息发出则对公众的舆论引导起着巨大的作用。人民网的政治定位,也给予了其本身有着高瞻远瞩的全局观。人民网在复旦投毒案中及时利用各种渠道尽早发布信息,以及在雅安地震中高频率更新最新消息,这均是媒体出于“首因效应”的考量,把握先机,第一时间公布信息,利用先入为主的优势,树立权威,引导大局舆论。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新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人民网与时俱进,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博客应用的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也是第一家推出微博客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不断应用新技术是网络新闻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改变都在服务于信息的及时报道,服务于时代需求的网络互动开创新频道。使用新技术让人民网在引领舆论声音时因为抢占了“首因效应”先机而使之议程设置的作用最大化,实效性更高。报道思路上也尝试应用一些时代流行语,报道内容更加理性、成熟。人民网在雅安地震“新闻界在行动”这一专题中,关注了新媒体话题,也可以在相关版面中看到,人民网在新时期的报道中对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吸纳。“在各大网站上,汶川地震的公民新闻都如火如荼,有时候发表的位置还很重要,甚至在要闻版里面,都会出现来自公民个体的手法新闻或现场图片。”[25]五年前,如果说网络公民新闻还可以作为一个新鲜事件热议,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愈加流行,网络公民新闻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人民网紧追时代脚步,在雅安相关专题中推介的新闻微博用户或引用的网络公民新闻已是随处可见。

    解放思想,尊重人权。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随时会革新我们既有的认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突发事件的报道环境已同过去大不相同。大众传播的途径因为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得到大大拓展,各种渠道传播的流言更容易进入受众视野而扩散。根据早些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与南京舆情调查分析中心所开展的“SARS流行的公众反应和社会后果”的调查,官方公布信息之前广州已有超过58%的居民从非正式渠道获知信息,其中高达80%的非正式渠道商手机和网络传播。显然,过去通过行政进行干预的手段已经失效,各种新媒体可以空前快速的传播信息,“无把关的现代传播方式的存在导致咨询的传递速度、传递范围是过去不可比拟的”。[26]在这样的新闻传播背景下,需要包括人民网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解放思想,主动披露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而不是封锁信息。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也要尊重受众的话语权,尊重话语权是尊重人权的一种表现。人民网不断提升媒介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开设互动平台,倾听公众声音,在雅安地震中通过人民微博“微直播”相关情况,通过与网民互动听取建议。另外,人民网在内容上增加了公益救援报道的分量,更加关注受害的人及其家属,考虑报道中对他们精神的关心、情感的理解,尊重生命。根据前文分析,如隐去嫌疑人姓名等,可以看出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人文关怀、尊重人权的意识在增强。

    继往开来,扩大合作。人民网一面继承人民日报的优势资源,秉承严谨、专业、权威的一些原则,吸取传统媒体中的优秀方法,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继续维护人民网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权威形象;一面加强合作,加强内部合作使工作更加协调,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保证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二)人民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

    同所有技术一样,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需求指引的结果。从传播和社会的互相依存关系来看,网络传播活动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程度和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程度都在发展,呈现出互相增强的势头。同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网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媒体有着诸多的共同点。然而,它由于自身的不同也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比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它的网络议程设置受到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简而言之,人民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战略转型影响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大的角度来总结。

    1、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机制也在不断进步,这一方面给人民网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人民网既要保持自己作为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立场,又要克服商业性新闻网站那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发展导向。这就要求人民网等国家级新闻主流网站的发展摸索出自己一套特殊的发展模式,去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新闻网站带来的竞争。

    2、政治因素

    经济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做了很深刻的变革,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接下来中国的继续发展可能会更加得益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改革在新时期正在不断深化,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的变革必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时下中国社会整体上思想开放、政治清明,这得以让网络环境的迅速发展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而人民网作为党和政府的网络传播阵地,它必然要服从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和路线,这也就决定了政治因素在人民网变革中的双面性。人民网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治上的政策、体制优势,同时人民网的改革过程也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治环境,因为不能完全去政治化,人民网在寻求新闻专业主义的过程中就要摸索一条适合自己又不同于商业网站的路径。

    3、文化因素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为网络传播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公众权利意识觉醒又呼吁社会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作用于网络传播的发展,而网络传播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思想传播,也进而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文化活动和传播活动也呈现出双向加强的态势。人民网应用技术的革新,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效率,通过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素养,提高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意识。

结语

    笔者首先梳理了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假设人民网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存在多方面的变化,继而从媒介应对突发事件的变化这一角度切入,试图探索人民网诞生十六年来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的具体变化。文章结构里分章单独了解了人民网的发展过程以方便研究的顺利进行,探讨了人民网的战略转型以区别于本文所分析的媒介应对的战略转型,正如笔者绪论部分所说,本文的战略转型是狭义的、微观的,是媒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报道策略的调整、创新,是媒介模式或逻辑方法的改变。

    文章的重点在第四部分的个案分析:2004年马加爵案——2013年复旦大学生投毒案; 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选择的事件时间上刚好跨度了人民网诞生以来的主要过程,通过两组具体案例的分析,笔者对比发现了很多变化:新闻信息更加及时,效率更高;更加注重真实性;原创内容增加;合作范围更广;报道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对舆论的积极正面引导;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更加注重提升媒介素养;等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文章伊始选题切入点偏大,行文过程中围绕此也尽力往小处引导,带后来发现此问题时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没能给予选题重新定位。其次,由于笔者研究经验不足,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指导老师意见研究架构一再进行很大修改,虽然思路越来越清晰,但终稿不可避免使整体看上去逻辑不够清晰、行文结构稍显混乱。再次,坦率的讲,第五部分在设计中也是文章的重心,但囿于笔者创新能力不足,第五部分的写作内容流于庸俗化、大众化,实在让人惋惜。最后,就是研究方法论证不足,本论文主要只是通过对案例的文本分析,所获信息稍显肤浅。没有做深度访谈,也没有做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分析,致使本文量化分析不足,论证乏力。

参考文献:

1、专著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著.《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第4版.

[3]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5]古斯塔夫·勒庞著,严雪莉译.《乌合之众》,凤凰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6]段京肃著.《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7]参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罗伯特·K·殷著,周海涛主译.《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9]杜骏飞,周海燕等著.《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10] 郭超人著.《喉舌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版.

[11]邹建华著.《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2]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学理论引导: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3]莫里斯·列维著,朱振明译.《传播学的100术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14]曹鹏著.《把脉中国传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论文

[1]杜骏飞.“突发性灾难事件与中国公民社会形态的演进——汶川地震的传播社会学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年00期.

[2]张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运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4]董天策,钟丹.“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回顾与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李丹.“党报办网的模式研究———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为例”,《新闻传播》,2012.9.

[6]黄煜.“党报要在网络时代掌握竞争主动权”,《城市党报研究》,2009.04.

[7]何加正.“对新闻网站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传媒科技,2001.7.

[8]林琳.“媒介的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高超.“浅析人民网新闻专题的特色”,《新闻传播》,2011.2.

[10]聂文闻.“试论我国网络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1]王志勇.“试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规律”,《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12]栾轶玫.“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策略研究”,《现代视听》,2008年第12期.

[13]王文彬.“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4]王海龙.“网络舆论与执政党的舆论引导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王已琴.“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6]杨凯靖,陈章旺.“战略转型理论及其发展”,《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09年第4期.

[17]罗强.“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8]郭贤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9]余建华.“重大突发事件研究述评”,《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4期.

[20]谢新洲.“‘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国记者》,2004.2.

[21]李建春.“‘马加爵案’报道所引发的几点思考”,《采写编》,2004年第3期.

[22]李瑗瑗.“从马加爵事件看传媒集体无意识背后的叙事异化”,《新闻知识》,2004.05.

[23]王玉珠.“从汶川震难看互联网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优势与不足”,《湖北经济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月第10期.

[24]李泓冰,孟慧丽.“面对从噤声到公开的转折——近期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及其研究评析”,《新闻记者》,2009.06.

[25]鄢睿.“浅析公共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今传媒》,2011年第4期.

[26]薛可,邓元兵,余明阳.“一个事件,两种声音:宁波PX事件的中英媒介网络报道研究——以人民网和BBC中文网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月第13卷第1期.

[27]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28]杨斌成.“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责任”,《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1期.

[29]刘勇.“灾难新闻报道的历史与现状探讨”,《新闻世界》,2009年9月下月刊.

[30]杜骏飞.“汶川地震周年祭: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有效测评”,《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

[31]杜萍.“从我国主流媒介对非洲形象的建构看议程设置——以人民网为例”,《网络财富》,2010年9月.

[32]杜骏飞.“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06期.

3、网站

[1]人民网:www.people.com.cn

[2]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3]腾讯网:www.qq.com

[4]新浪网:www.sina.com

[5]凤凰网:www.ifeng.com

[6]天涯论坛:www.tianya.cn

[7]百度指数:index.baidu.com

[8]网易:www.163.com

[9]搜狐:www.sohu.com

[10]中国青年网:www.youth.cn

[11]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

 



[1]郭超人著 《喉舌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4页。

[2]人民网:人民网简介——http://www.people.com.cn/n/2012/1219/c353481-19942680.html

[3]詹新慧“强势真强优势真优实现全面战略转型——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谈未来发展”《新闻战线》2007年第2期。

[4] 吴国斌《突发公共事件扩散机理研究——以三峡坝区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8页。

[5]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85页。

[6]宫承波,黄晓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及其引导”,《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7] 杨凯靖陈章旺“战略转型理论及其发展”《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09年第2期。

[8]谢新洲 “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

[9]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1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11] Hermann.Charles.ed.1972.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12]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 2007年第11期 第81页。

[13]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 第11期 第85页。

[14]罗强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5]毛泽东“如实报道灾情”《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页。

[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1994年8月。

[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18]林琳“媒介的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研究”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19]王文彬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研究”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

[20] 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本组案例经作者本人根据百度等互联网站信息整理而成。

[22]百度百科:5·12汶川地震百科名片。

[23]百度百科:4·20雅安地震百科名片。

[24]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25]杜骏飞《汶川地震周年祭: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有效测评》,《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

[26]喻国明《喻国明:从“非典型肺炎“风波所想到的》,《南风窗》,2003年6月。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