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厦门大学

人民网与新浪微博关于H7N9事件信息传播研究

韩旭

2014年03月24日16:21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人民网和新浪微博作为典型的新闻网站与社交媒体,两者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类如H7N9等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人民网通过自身的专业性平台,整合各方权威消息源,对事件进行较为专业化的报道,因而更多地扮演着权威新闻信息发布平台的角色,而微博等自媒体则借助于其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和大规模的用户数量,在事件中不断跟进,通过评论、转发机制推动公众舆论的发展。两者各具特色,同时也能够相互补充。

【关键词】人民网;新浪微博;突发事件;信息传播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eople's Daily Online and Sina Microblog About Their Reports of H7N9

Han xu1

(1. 2012,Journalism,Graduate,18649625786)

 

Abstra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eople's Daily Online and Sina Microblog is quite obvious. The former`s reports are very professional due to its specialized work team, while the latter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 as high-level user engagement and low-level external supervision. They all have strengthens to attract different audiences. In the meanwhile, they support each other.

 

Key Words: People's Daily Online,Sina Microblog,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一、文献综述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机制研究概述

    总体而言,学者对于网络传播危机事件的研究大多在建立一般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基础上。除了郑军,张进平在《我即自媒体--自媒体语境下的个人表达与自我异化》(《电影评介》2010年第6期)中将网络传播机制分为主流网站、社交网站等种类外,其他学者则更多地是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讨论,并未特别突出门户网站或社交网站等在危机信息传播方面的特别作用。学界对于上述各类网站在危机信息传播方面的深度而大规模认识主要开始于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之中,因而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多以此话题为例进行讨论。

 

    (二)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与影响研究

    对于借助于社交网络而产生、扩散的关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冯春明在《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对传统媒体的新挑战》(《新闻观察》2010年第4期)中持积极的态度。他认为,社交网络舆论的存在更有利于对事件的处理和问题的清查,不同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社交网络媒体往往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限制而形成更为强大而有效的舆论力量,这种力量在对于政府职能监督上效果更为明显。而张进平在《我即自媒体--自媒体语境下的个人表达与自我异化》(《电影评介》2010年第6期)则认为,因为社交网站的特殊性,用户在其中发表个人意见时也更碎片化和个性化。各类声音的出现打破了“沉默的螺旋”(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往往难以形成真正的、统一的舆论。而孙振典在《浅论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舆论导向》(《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中则更直接地指出,正是由于网络媒介信息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收到的限制更少,其可信度也更低,如果不做好监控往往会导致突发事件的后事故链,给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更大的麻烦。

 

    (三)门户新闻网站的报道研究

    在门户网站就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方面,毛亚美以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方法对人民网和凤凰网关于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在报道方式上的不同;刘依卿则指出,主流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不同于社交网络媒体,其扮演着社会预警、安慰民心、引导舆论、上下沟通等角色功能,因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当前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突发事件网络媒体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类媒体报道方式等方面,这些研究以量化为主,报道内容上比较侧重于某一特定的案例分析,因而一般而言研究的聚焦点比较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对数据的挖掘、使用和解读仍在停留在较简单的层面,同时对于更为宏观的框架解读和传播效果研究则较少。这不得不说是此领域研究的一大缺憾

 

二、人民网新闻门户网站报道分析

    (一)抽样

    考虑到H7N9在国内出现并对公共舆论产生较大影响主要集中于4月份,因而本研究将时段确定为4月1日至30日之间的一个月。总体样本为人民网在此期间标题出现“H7N9”字样的所有新闻,通过人民网站内新闻标题检索功能获得样本总数为9785条。因为预设整体样本中的不同个体间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差异,故研究采用等距抽样的方式,以七天(一周)为抽样间距,对4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共5天的报道进行分析。

    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本研究获得一级样本1129个,这对于描述总体样本分布和变化趋势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但此样本量明显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因而在随后的研究中,还可以对一级样本进行抽样得到二级样本,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方便研究的开展。由于搜索页面每页呈现20条结果,因而本研究依旧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将一级样本作为二级总体样本,每隔9条新闻即选取1条作为样本(抽样比例约为1/10),最终获得二级样本113个。

 

              表1:人民网报道H7N9新闻数量统计抽样表   单位:篇

日  期

4月1日

4月8日

4月15日

4月22日

4月29日

总  计

报道数

135

317

394

180

103

1129

抽样数

14

31

40

18

10

113

 

    (二)人民网报道数量与趋势分析

    通过前述的抽样与统计,人民网在五个时间点的报道数量如上表1所示。本文将在对这些报道进行简单统计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数据与分析对人民网H7N9的报道情况进行解读。

    在4月1日至4月30日中,人民网对H7N9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力度,仅与H7N9话题相关的新闻总数就有9785条,平均每天326条,可以说这是传统媒体有限的版面所无法达到的。从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人民网对于H7N9事件的关注度符合一般危机事件本身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发展模式。4月1日的报道量为135条,8日猛增到317条,15日则更是达到了394条,随后报道规模又开始回落,22日的报道数量只有180篇,29日则是103篇。

 

    (三)人民网报道主题分析

    根据前述抽样部分的说明,因考虑到研究的操作性问题,本文对一级样本进行了二次抽样并获得了样本量更小的二次样本,本部分就将通过对二次样本的分析对人民网关于H7N9相关报道的主题类型进行解读。

    通过对二次样本主题的分析,研究将113篇新闻报道的主题分为相关知识普及、最新疫情公布、卫生部门动态、相关科技进展和其他共五类,其中相关知识普及是指对H7N9的产生、传播和治疗等知识进行普及的新闻报道;最新疫情公布是指对国内各省、国外相关国家最新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和治愈人数进行信息公告的新闻;相关部门动态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就疫情举行的相关发布会、国家卫生部门就此展开的各项工作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作出的相应安排;相关科技进展则是指医疗科研机构等对H7N9的最新研究结果、治疗手段和药物研制等;其他是指难以归入前四类中的新闻。

    从下表二中不难看出,在二级样本中占比最多的新闻主题为最新疫情公布,其总数为75篇,占比66.37%,这说明人民网对于H7N9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信息的发布和疫情的公开方面,这符合对于此类事件报道的一般规律。其次是相关部门动态,总篇数为16篇,占比14.16%,结合中国国情来看,对此类报道的重视无疑能够增强特殊事情社会公众战胜困难的信息,使得受众对于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人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从而对国家就H7N9的总体部署有所了解。科技进展类的报道为12篇,占比10.62%,虽然总体数量不多但仍然占到了一定份额。相关知识普及和其他类的报道不是很多,分别占比仅为3.54%和5.31%。

    从每种报道的变化趋势来看,各类主题没有明显变化,值得提出的是疫情公布的信息一直处于较高的数量,作为样本的五天中此类报道始终占当日报道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有关部门的动态新闻总体数量虽然不多,却呈现逐日下降的趋势。

 

               表2人民网报道H7N9新闻报道主题分布表    单位:篇

日  期

4月1日

4月8日

4月15日

4月22日

4月29日

总   计

每日抽样总    数

14

31

40

18

10

113

相关知识普    及

1

0

2

0

1

4

最新疫情公    布

7

21

30

13

4

75

相关部门动    态

6

5

4

1

0

16

相关科技进    展

0

2

3

3

4

12

其    他

0

3

1

1

1

6

 

    (四)人民网报道来源分析

    根据研究抽样选取的113个报道样本来看,其消息来源涵盖了其他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采新闻,消息来源的覆盖面较广。其中传统媒体无疑是人民网新闻来源的最主要部分,113篇新闻中有86篇源于传统媒体,占比76.11%;相对而言新媒体所占比重则较少,仅为15.04%,而这其中人民网自采新闻的数量更少,仅为17篇,占比为15.04%。在所有新闻来源中,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占比最高,分别为33.63%和15.04%,两者总数接近一半。

    不难看出,样本涉及到的新闻源既包括了几家主要的全国性媒体,也有为数不少的地方媒体,而从内容上看,全国性媒体主要提供了一些全国性的新闻,而地方新闻媒体提供了绝大多数本地新闻。由此可以推论,人民网在信息引用方面较多地依赖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权威准确性。在新闻媒体的级别方面,中央地方媒体各有选择,以保证新闻选择的相对全面。

 

表3:人民网报道来源分布表

类别

传统媒体

引用来源

人民

日报

广州日报

南方日报

扬子晚报

新华社

齐鲁晚报

北京晚报

钱江晚报

中国青年报

新京报

占总数比

篇数

38

5

2

4

17

1

3

1

9

6

86

占比

33.63%

4.42%

1.77%

3.54%

15.04%

0.09%

2.65%

0.09%

7.96%

5.31%

76.11%

类别

新媒体

引用来源

人民网

中新网

南方网

东方网

占总数比

 

 

 

 

 

 

篇数

17

5

4

1

27

 

 

 

 

 

 

占比

15.04%

4.42%

3.54%

0.09%

23.89%

 

 

 

 

 

 

 

 

三、新浪微博事件信息传播分析

    新浪微博作为当下用户人数最多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在H7N9的信息传播中也无疑半夜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部分将选取4130日之间的新浪微博进行分析,以梳理出本次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情况。

    由于新浪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的特性,其在这一个月中产生的与“H7N9”相关的微博总数极大,对这些海量的信息进行分析的难度极高,同时意义不大。因而本研究仅针对微博名人堂中的微博数据进行分析,微博名人堂中的使用者都为粉丝数量众多、影响力大的意见领袖,因而将其作为研究分析的节点具有合理性。

    (一)抽样

    研究同样利用微博关键字搜索功能,在微博名人堂中以“H7N9”为关键词搜索获得结果11073条。由于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涉及到转发的问题,因而此处的数据是将相同微博进行筛除后的结果,即分析的微博皆为原创微博。为保证分析的样本与人民网的抽样结果对应,因而此部分也以4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这五天作为分析节点进行处理。

    根据下表四的结果显示,这五天的微博数量如下,为保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进行二次抽样,对五个节点的微博进行随即抽样,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4新浪微博名人堂用户H7N9信息数量统计抽样表    单位:条

日  期

4月1日

4月8日

4月15日

4月22日

4月29日

总  计

微博数

281

399

296

187

191

1354

抽样数

28

40

30

19

19

136

 

    (二)微博信息内容、立场分类

    通过对上述抽样部分的分析,研究将二级样本136条微博从内容上进行了分类:疫情信息传播、辟谣信息发布、卫生贴士、个人意见表达和其他。其中疫情信息是指对当前疫情的播报,辟谣信息是指对类如神话板蓝根作用信息的辟谣,卫生健康贴士是指导受众如果做好自我防范的信息,个人意见表达则是一些用户对整场事件以及一些细节的个人看法,既包括了调侃、玩笑,也有不满、辱骂等,其他则是无法归入以上几类的信息。

 

                   表5新浪微博H7N9信息内容分布表         单位:条

日  期

4月1日

4月8日

4月15日

4月22日

4月29日

总   计

微博数量

28

40

30

19

19

136

疫情信息传播

8

17

6

7

4

42

辟谣信息发布

3

2

0

0

0

5

卫生健康信息

4

14

7

3

8

36

个人意见表达

12

5

17

8

7

49

其   他

1

2

0

1

0

4

 

    从表中不难看出,个人意见表达、疫情信息传播和卫生健康信息三者占比最多,分别为36.03%、30.88%、26.47%,这也符合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所扮演的角色:用户情感自我表露平台与各类信息的汇总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细化了个人意见表达部分的微博,通过关键词设置的方式,将其分为正面、中性、负面三种。具体来说包括信心、信念、加油此类词语的归类为正面信息,表达害怕、担忧、对相关部门举措不满等信息的归类为负面信息,其他无明显情绪倾向的为中性信息。通过简单的文本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表6个人意见表达类信息立场倾向分布表

正面信息

中性信息

负面信息

微博数量

所占比例

微博数量

所占比例

微博数量

所占比例

11

22.45%

16

32.65

22

44.90%

 

    不难看出,在三中立场倾向的信息中,正面信息所占比例最少,仅为22.45%,其次是中性信息,为32.65%。负面信息的比重最大,为44.90%,这说明在类如H7N9这样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场中的个人意见表达依旧以负面情绪为主,正如翟杉在其论文中指出的那样,微博上过多负面信息堆积[①]

 

    (三)新浪微博评论与转发量分析

    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136条微博的评论数和转发数进行了统计,根据每条微博所获得的评论数进行排序,选取其中评论数最高的十条制成下表七。

 

               7:新浪微博H7N9信息评论、转发情况        单位:条

微博编号

评论数

转发数

微博编号

评论数

转发数

1

39239

4192

6

21721

1093

2

38901

4301

7

12845

981

3

30129

1092

8

7963

502

4

28187

2098

9

6012

247

5

27901

298

10

5712

507

 

    不难看出,评论数最高的前十条微博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关注,其不仅评论量大,也获得了较多的转发,因而在微博舆论场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十条微博的简单分析发现,有七条是带有比较明显的负面性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疫情信息公开不够、应对举措不当等方面,比如评论数最高的微博是ID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出的,内容为“某卫生厅H7N9预防指南将玉屏风颗粒和板蓝根列入中药预防配方。真狗血!快到了在最高卫生系统领导下全民喝板蓝根的年代了。清明节后大家问好都是:今天你喝了吗?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就收板蓝根。喝了板蓝根,你好我好大家好。怕流感喝板蓝根。不喝板蓝根,一个传染俩。广告词我都替你们想好了”,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对部分卫生系统的指责,该微博的转发数量同样也是前十条中最高的。

    其余三条有两条为一般的疫情信息发布,只有一条信息是比较正面的,内容是ID为@果壳问答发出的,具体内容是关于“为什么检测H7N9要20天,证明它与死猪无关却只用1天?”的回应,通过使用一些医学理论和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同时微博最后还附上了一个外部的医学专业网站链接。该微博相对比较理性,措辞也比较温和,但这样的微博无疑在前十中只有一条,并且仅排第十,因而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中,微博中的负面信息更加容易传播,也更易被受众关注。

 

四、人民网与新浪微博的比较与建议

    本研究选取了人民网和新浪微博针对H7N9事件中的信息进行了简单分析,主要从两者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主题与立场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旨在为人民网等新闻网站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相关报道方式提供参考建议。

 

(一)深度结合速度 发挥专业优势

    人民网作为国内活跃的新闻门户网站,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方面相比于微博并没有明显劣势。虽然微博借助于自己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由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往往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新闻信息,但这种时间优势已经日益缩小甚至可能丧失。同时,微博在深度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性人员、内容本身的长度限制以及媒介素养不同的微博用户进行主观加工等因素,难以实现较好的效果。

    与微博相反,人民网拥有更为专业的记者编辑队伍,因而在信息处理和新闻选择编辑方面会更加专业,对于事件的报道与解读也更能够获得自媒体难以达到的深度,这应当是作为专业化新闻门户网站所应当坚持并发挥的。对于H7N9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人民网可以侧重关注国家相关部门的整体举措与布局,关注最为前言的科技进展,而这些是当下自媒体难以涉及的领域。

 

    (二)权威引领多元 强化自身公信力

    根据文章前面的分析,人民网在信息引用源上偏向于传统媒体,而这些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便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人民网在大量引用这些权威消息源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谣言传播风险。同时,人民网的前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其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通过正确合理地利用自身的采访优势,能够获得自媒体无法接触到的权威消息源,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报道的可信度。

    微博的消息来源非常庞杂,因而其信息量极大,信息内容也多元,这是微博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正是由于此,其多元的信息中可能包含大量的谣言与不实信息,虽然微博用户已经开始意识到对信息系统内的谣言进行尽可能的自净,但限于谣言规模的庞大、真实信息缺失、用户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等原因,在短期内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网站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众知晓信息、作出反应,而且通过链接和新闻聚合[②]

    由此可以,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因各自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方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这两者既各具特色,同时也能够相互补充。通过门户网站对微博的主动涉入,实现两大信息圈和舆论场的相互影响,保证系统间的信息流与意见流充分互动。

 

 

参考文献

[1] 肖志芬.SNS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特征[J].新闻窗.2010年第2期.P91-92.

[2] 蒋广学.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P108-109.

[3] 易钟林,刚恒举.对国内SNS社交网站的再认识[J].新闻天地.2010年第9期.P55-56.

[4] 史亚光,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29卷第6期.P220-223.

[5] 孙振典.浅论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舆论导向[J].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P100.

[6] 鲁法芝.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上的媒介融合[J].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P44-47.

[7] 郑军,张进平.我即自媒体--自媒体语境下的个人表达与自我异化[J].电影评介.2010年第6期.p94-95.

[8] 刘依卿.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J],科技传播.2010年第10期.P6-7.

[9] 方亭.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3期.P13-14.

[10] 孟卧杰,朱晋.沟通在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地位及其改进[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2卷第5期.p57-61.

[11] 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 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3] 毛亚美.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与凤凰网对“7 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P134-136.



[①] 翟杉.微博负面信息泛滥的原因与改进[J].新闻世界.2012年第03期.P102-103.

[②] 毛亚美.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与凤凰网对“7 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P134-136.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