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厦门大学

人民网“天宫一号”科技新闻报道分析

曹蓉

2014年03月24日16:40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并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人民网科技频道2008年9月28日至2012年3月30日期间关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科技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文章旨在从报道时间框架、新闻体裁、新闻来源、议题内容、影响层面、新闻信源、报道角度、背景信息等方面入手描述其报道情况,探析其报道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人民网关于该科学事件的报道较关注科技新闻传播中一些重要原则,但也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报道不足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人民网;天宫一号;科技新闻 

 

Analysis on the Tiangong 1 Scientific News Coverage of People's Daily Online

Cao Rong1

(1.Grade Two, Journalism, Graduate)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scientific news coverage about Tiangong 1 space around the goal of spacecraft of People's Daily Online during September 28, 2008, to March 30, 2012. This study use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bining with SPSS statistical sof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the report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shortcoming further.

 

Key Words: People's Daily Online, Tiangong 1, Scientific News

 

 

一、研究介绍

    现代科学已经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1]科学的意义不再局限于科学领域,其对国家、社会以及公众生活的意义越发重要。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凸显,无论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还是对会的发展进步,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方舟子在1999年曾做过一项考察,发现美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在许多方面都高于中国民众,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主流报刊尊重主流科学;重视针对成年人的科普;科学家亲身参与科普;社会尊重、重视科普工作。他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普及塑造第一科技强国”。[2]

    其中,作为科学传播重要途径之一的大众传媒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一项由美国自由论坛组织美国公众参与的20世纪100条重大新闻的投票中,科技新闻所占比例最高达37%。而英国《自然》杂志曾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做过调查,发现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公众对科技新闻的关注度都比中国公众要高。[3]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新闻媒体在科技传播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对中国新闻媒体的科技报道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存在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是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4]该事件被《中国科学报》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各大媒体借机大量报道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航天热”和“科学热”。“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媒体再次掀起科技新闻报道之狂潮。

    人民网,创办于1997年1月1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5]从“天宫一号”披露到后期运作,人民网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尤其是专门设立的“科技频道”是报道的集中板块。

    因此,对人民网“科技频道”关于“天宫一号”重要科学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有其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天宫一号”事件为例,试图描述人民网“科技频道”是如何报道该事件,其呈现的特点是什么;根据科技新闻的一些判断标准,衡量其是否符合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要求;进而探究其存在的问题,试图针对改善该事件中的不足提供一些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何谓“科技新闻”

    中国大陆自引进“科学传播”这个概念后,众多学者开始对“科学传播”与“科技传播”概念的区别进行研究,且试图解答“科学传播”是什么。至今,学界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二者仍处于混淆运用的状态。科技新闻研究则属于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分支,研究的路径也各不相同。大陆学者多倾向于是用“科技新闻”这一名词,至于定义,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理解。

    一些学者从“新闻”的定义出发,叠加“科技”的内涵,进行诠释。有学者提出:“科技新闻是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品种。”人类最初的活动是生产实践,在刀耕火种之时,人类就开始认识和描述自然现象,把观察到的自然规律相互转告,这就是最早的科技报道。[6]随后逐渐演变成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的最新报道,以新闻形式反映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7]另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始关注“科技新闻”与社会、人类的关系。辜晓进把科技新闻定义为,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中新鲜事实的报道[8];李浩鸣理解科技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发现的有关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事实的报道。[9]其中,对于“与人类或社会相互关系”的引入,则是对科技新闻概念的一个延伸。

    相较大陆,台湾学者更倾向于使用“科学新闻”来命名。黄俊儒、简妙如[10]对台湾地区以往关于科学新闻的定义梳理后,指出过去对于何谓新闻科学,多是顾名思义即可大略推敲出其所指“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新闻报道,而他们认为科学新闻应是普罗大众接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管道,也是能够同时包含科学、社会、政治、文化等议题的新闻文本。传统新闻媒体惯将科学新闻中的“科学”概念定焦于科学知识的意义,忽略了社会层面意义的探讨,而科学之社会面向原本就是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质。

    国外科技新闻发展要早于中国,但对于科技新闻的定义却不多,且也未形成一致意见。麦尔文·曼彻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叙述的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环境、健康等各种新闻的总称。[11]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科技之于社会或公众意义认识的提高,对“科技新闻”的概念不断拓展。概览国内外的论述,现今的“科技新闻”绝不是“科技”与“新闻”两个词义的组合,而是一个包含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相关,与各种社会关系互动的重要事实的集成概念。

 

(二)国内外“科技新闻”研究动态

    近几年,国内关于科技新闻的研究逐渐增多,业界与学界都对科技新闻的研究十分关注。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研究的领域已从传统媒体跨越到新媒体研究,尤其是网络科技新闻研究。有些学者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析特定时间内科技新闻研究的特点或方向。学者刘建明发现,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关于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较多,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关于公共健康的科技新闻研究增多。[12] 李尧鹏对1995至2004年间的文献进行梳理后,提出研究的特点是:(1)科技新闻传播研究以赋予社会政治关注而构建成为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体事件为研究热点;(2)关于科学传播与科普的讨论,推动对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3)多学科背景的研究目的和话语并存;(4)实证性研究偏少。[13]

    纵观2004年后的相关文献发现有所变化,实证性研究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仍不够严谨;关于科技新闻人文化的探讨突显,且多是针对个案的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建议;针对科技新闻策略研究的文献依然居多,研究通常是根据当前存在问题提出思考,缺乏有针对性或有知道意义的研究。此外,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不少对比性的研究,进而借鉴国外经验来改进国内的科技新闻报道质量。

    台湾关于科学新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针对科学新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效应,第二类则对科学新闻的新闻产制过程进行反思与批判。过去台湾关于科技新闻的相关探讨极少,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间的高度连结使得许多科学与科技讯息的传播不仅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成熟与进步,[14]所以研究逐渐增多。在科学新闻领域中,对科学新闻的批评最尖锐,且相关研究也最多。通过相关研究谢瀛春认为,科学报道广受批评的主要因素有:(1)报道错误、扭曲讯息,(2)生涩难懂,可读性低,专门术语交待不清,背景资料解释不足(3)重国外轻国内,(4)忽略科学事实,侧重非科学性的报道,(5)夹叙夹议,意见与事实不分,(6)泛政治化,缺科技内容。[15]

    在美国,《新闻学季刊》创刊时就有讨论科学新闻的文章,迄今仍不断有科学新闻的研究报告,《传播季刊》亦定期有科学新闻或科学传播的专文。此外,近年来,美国的《美国科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科学》及英国《新科学家》等期刊均有固定篇幅讨论科学新闻的文章。[15](p.133) Pellechia和Marianne[16]在研究科技新闻的过程中,注意到存在的不足并指出,科学家(对科学新闻)最关心的就是准确性,但是相比较于其他新闻内容,科学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使其更容易产生错误。科学家们通常认不准确是科学报道的主要问题。而另一个公认的、存在于科学新闻报道中的问题是报道前期的调查经常被忽视。学者Anna Salleh[17]则在《科学中的媒体: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中,历数了媒体科学新闻的各种局限并认为,这些局限影响了科技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得媒体的科普功能大打折扣,并阻碍了新闻界与科学界的进一步合作。

    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都充分显示了业界与学界对科技新闻报道领域的关注。而通过对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体事件进行实证主义研究,通过量化数据探析其报道状况,进而为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为更好地促进媒体科技新闻传播,起到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网科技频道关于“天宫一号”事件的新闻报道,以每篇新闻作为分析单位。样本的选取时间为2008年9月28日“天宫一号”对外披露开始至2012年3月30日本研究开始。样本的获取是通过人民网主页站内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天宫一号”,并选择科技频道中标题带有“天宫一号”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经搜索共获得627篇样本,剔除重复的篇数后,最终本研究的总样本量为419篇。

    同时,本研究将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研究。在编码表中共建构了12个类目,主要包括:时间框架、新闻体裁、新闻来源、议题内容、人物身份、影响层次、新闻信源及报道角度等。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后,试图探析人民网是如何报道该科学事件、呈现怎样的特点、存在哪些问题,进而为未来的科学新闻报道提供一些思考。

 

四、数据分析与发现

(一)报道时间框架与新闻体裁

    时间框架上,如表1所示,人民网在“天宫一号”发射调整、准备阶段与运行阶段的报道居多,分别占总量的31.3%与36.5%。虽然相较之下,发射当天的报道量所占比例不高,但一天内报道量达到近20%,显示了其关注度较高。在新闻体裁方面,消息报道稳居榜首,占到53%。通讯与特写的数量偏少,说明人民网对该事件的深度报道有所欠缺。总体观之,人民网对该事件的报道体裁是相当多元的,有专访、评论及组图报道,同时利用媒体特性采用视频直播。

 

表1:新闻体裁类型* 报道时间框架 交叉制表

 

报道时间框架

 

 

 

对外披露阶段(2008年9月28号—2011年7月23日)

发射调整及准备阶段(2011年7月24日—2011年9月28日)

发射当天(2011年9月29日)

运行阶段(2011年9月30日—2011年3月31日)

合计

新闻体裁类型

快讯

0

10

22

28

60

消息

42

67

37

76

222

通讯或特写

5

38

10

24

77

专访

3

9

0

4

16

评论

0

1

1

2

4

视频

4

0

0

1

5

组图

1

6

10

14

31

其他

0

0

0

4

4

合计

55

131

80

153

419

 

 

    结合人民网报道的时间框架与体裁发现,在事件每个阶段都以消息报道居多。在发射调整、准备阶段的深度报道,要明显多于其他阶段。快讯与组图报道在发射当天与运行阶段较多,运行阶段中包含了“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事件,体现了科技新闻也十分注重时效性与视觉化效果。

 

(二)新闻来源与来源类型

    对人民网关于“天宫一号”事件报道新闻来源的统计发现,人民网的新闻来源较为广泛,包括了国家级、地方级、综合类、专业类媒体共60家,符合其全国性主流媒体的定位。而从表2可知,由人民网、人民日报独家报道的新闻只占到总体的36.8%,对原创性的关注不足,主要通过转载或综合其他媒体报道。其中,对科学专业媒体的转载量也不高,主要是来源是地市级综合类媒体,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媒体,这说明在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域接近性仍是影响因素。

 

表2: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的类型 交叉制表

 

 

新闻来源的类型

合计

 

 

网站

报纸

杂志期刊

电视台

通讯社

不明来源

新闻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127

27

0

0

0

0

154

新华社、新华网

40

0

0

0

8

0

48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

22

0

0

0

3

0

25

科学的专业网站、报纸等

2

16

0

0

0

0

18

北京晨报

0

14

0

0

0

0

14

中国广播网

13

0

0

0

0

0

13

南方日报

0

13

0

0

0

0

13

新京报

0

11

0

0

0

0

11

京华报

0

10

0

0

0

0

10

国际在线

10

0

0

0

0

0

10

其他45家媒体

17

76

3

1

0

0

97

不明来源

0

0

0

0

0

6

6

合计

231

167

3

1

11

6

419

 

 

    同时,从新闻来源的类型来看,出去人民网独家报道,其报道的主要转载来源于报纸,且多是地方级综合类报纸,如早报、晚报、都市报等。人民网报道中通讯与特写体裁的新闻93%来自其他媒体,其中有近78%是来源于报纸,相较而言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依然占有很大优势。此外,人民网64.5%的组图报道是独家报道,其充分了解图片更易于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图片仅能提供视觉上的冲击,在深入展示科技成果及诠释科学技术方面的效果较弱。

 

 

(三)议题内容与影响层次

    新闻的议题内容可以体现媒体对事件所采取的报道框架。如表3统计,人民网关于“天宫一号”报道的议题是相当丰富的,涉及面很广。29.1%的报道议题涉及发射前准备、发射过程、运作情况追踪,数量最多。其中,对于“天宫一号”本身从研发、发射到与“神八”对接再到运行现状的报道议题占了总量的71.6%,说明报道主轴还是追踪“天宫一号”的发展进程。此外,报道也展现了一定得人文色彩与趣味性,涉及人物报道和揭秘漫谈的议题也有所体现。

 

表3:新闻议题内容*事件报道影响层次 交叉制表

 

 

事件报道影响层次

合计

 

 

大自然

国际社会

国家及政府形象

中国社会及个人

科学领域

新闻议题内容

飞行器的研制解说、发射运行步骤介绍

0

2

6

5

38

51

发射前准备、发射过程、运作情况追踪

2

1

3

19

97

122

空间站、空间实验

0

0

4

4

8

16

人物报道

0

0

0

16

5

21

与“天宫一号”相关会议或讲话稿

0

1

9

6

8

24

猎奇揭秘类

1

2

1

7

3

14

航天成就

1

20

13

8

0

42

“天空一号”引发的预测、影响,后期计划

1

8

4

21

36

70

“天空一号”与“神八”对接介绍与追踪

2

3

4

4

44

57

其他

0

0

0

2

0

2

 

合计

7

37

44

92

239

419

 

    在影响层次方面,报道对于科学领域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这也与报道议题相吻合。中国社会与个人影响层次的报道次之,说明人民网的科技报道还是相当注重科学事件的社会性与新闻的接近性。鉴于“天宫一号”是重大航天成就,其对国家形象与国际社会都造成一定影响,在报道议题中也涉及了航天成就及相关会议发言稿,说明航天成就议题主要还是通过宣传性报道来体现其影响。

 

(四)信源来源与信源类型

 

表4:报道中信源来源* 报道中信源类型 交叉制表

 

 

报道中信源类型

合计

匿名信源

明确信源

模糊信源

缺省

报道中信源来源

政府组织及其成员

1

8

0

0

9

航天事业机构及其成员

1

175

17

0

193

企事业单位及个人

0

7

1

0

8

国内其他媒体

0

3

0

0

3

外媒

0

21

2

0

23

其他领域专家与学者

0

18

4

0

22

民间组织与普通大众

1

6

1

0

8

港澳台媒体

2

2

0

0

4

其他

2

1

1

0

4

缺省

0

1

0

144

145

 

合计

7

242

26

144

419

 

 

    人民网关于“天宫一号”事件报道中,如表4所示,约65%的新闻是具有消息来源的。其中,主要的信源是来自于航天事业机构内部占到全部信源的70%,说明科学家在科技新闻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据统计显示,政府组织内部的信源多存在于人民网或人民日报独家报道中,这与其本身的定位相关。信源类型方面,人民网相关报道多数都有明确信源,占到88%。然而,还是存在模糊信源与匿名信源的情况,多数存在模糊与匿名信源的新闻来自转载媒体,人民网独家报道的新闻中有3篇出现模糊信源、1篇匿名信源。

 

(五)报道角度

    从表5可知,人民网超过了60%的新闻主要从科学角度对“天宫一号”事件进行报道,这与事件本身对科学领域影响较深有密切关系。同时,社会性含义与人文关怀角度的报道也占了近40%,说明人民网充分认识到科技新闻传播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关注读者的需求。但在社会性含义角度中,还存在不少纯宣传性质的报道。

 

 

表5:报道体现的主要角度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报道角度

科学角度

252

60.1

60.1

60.1

社会性含义角度

128

30.5

30.5

90.7

人文关怀角度

39

9.3

9.3

100

合计

419

100

100

 
 

 

(六)新闻图片与背景信息

    研究样本中,配有有新闻图片的报道占到35.1%,有些属于报道属于图片新闻。其中,有24%是新闻照片,媒体自己制作的模拟图、示意图以及漫画的比例差不多,甚至还有电视截图,主要出现在人民网原创报道中。同时,在所有的报道中,有10.7%的新闻配有视频链接,近50%的新闻配有相关背景链接或新闻链接,有18.9%的新闻配有科学术语链接,18.6%的新闻在报道时使用了修饰手法。而这些多媒体或链接的使用都是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展现科技信息。

 

五、讨论

    人民网关于“天宫一号”的报道数量较多,充分体现媒体对重大成就的关注,从其对外披露阶段到现今运行阶段全程报道,时刻跟进事件的发展。试图通过科技新闻的传播,迅速及时传播“天宫一号”的消息,介绍科技成就,诠释各方面的科技原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景报道,以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通过分析发现,人民网科技频道对“天宫一号”的报道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报道的总量较多,独家报道或原创稿件较少,多为转载报道。其次,新闻体裁类型多样,消息与快讯占主导,缺乏深度报道。第三,报道转载中多源于报纸,来源中传统媒体仍占重要地位,媒体间的区域接近性仍有发挥作用。第四,议题内容、影响层面及报道角度都有关注科技新闻的社会意义,涉及平民化视角和人文关怀,但数量有限,且有些属于“宣传式”报道模式。第五,信源来源突显科学家专业人士在科技新闻传播中掌握主要话语权,信源真实性较高,可是仍存在匿名与模糊信源的情况。第六,利用新媒体技术,报道呈多样化,采用新闻图片、视频、背景链接、术语链接、修饰手法等形式增强科技新闻可读性,关注读者需求,但所占比例不高。

    由于科技报道专业性很强,尤其是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发明,往往生涩难懂。如何把难懂的问题在报道中说清楚,化“硬”为“软”,是摆在科技新闻传播媒体面前的难题。此外,依据上述特点可知,人民网在“天宫一号”新闻报道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提出几点思路:

    (1)加大对科技新闻原创稿件的重视,增加独家报道。新闻原创稿件所占的比率和转载其它媒介新闻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媒体机构创作能力的重要标度。

    (2)提高信源的真实性、明确性,避免匿名信源与模糊信源。在科技新闻报道中,信源对科学事件报道准确性与否发挥着重要影响,进而关系到媒体本身的权威性与可靠性。

    (3)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加强背景信息的开发,提升报道的可读性。新闻图片、视频及修饰手法可以增加科技新闻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摆脱了科技新闻枯燥、单调的印象,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背景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科技新闻的信息量和可读性,也增强了传播效果。

    (4)摆脱“宣传式”报道模式,增值人文要素,增加深度报道。科技新闻在介绍最新的科技动态的同时,最终目的还是普及科学知识,吸引受众关注科技新闻。

    在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及复杂多元时,无疑地,各种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是协助我们认识外在世界及掌握新知的一层最重要的“文化肌肤”。[18]科技新闻传播,它不仅是一般民众获取最新科学知识的管道,更是大众,社会及科学研究者之间互动的平台。专业科学的发展与大众科学普及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Price, De Solla.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New York, Columbia,1963.

[2]方舟子.科学普及塑造第一科技强国[LN].光明日报,1999,12 (15 ).

[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112.

[4]天宫一号今日发射与国外空间站存在6大区别.人民网: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892/15783538.html[EB/01],2012年9月29日.

[5]人民网简介.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50142/50458/index.html[EB/01],2011年8月.

[6]刘建明、胡任等.科技新闻传播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

[7]董玉琴.漫谈科技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辜晓进.现代科技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

[9]李浩鸣.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讲义[Z].长沙:湖南人学科技创新与传播研究所,2009.

[10]黄俊儒、简妙如.科学新闻文本的论述层次及结构分布:构思另个科学传播的起点[J].新闻学研究,民国95(86):135-170.

[11]王学锋.中西方科技新闻比较研究[C].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2]刘建明.科技新闻史概述[J].新闻大学,1996(03):45.

[13]李尧鹏.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述评——以对《中国期刊网》1995-2004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J].新闻大学,2005(04):25-26.

[14]黄俊儒、简妙如.在科学与媒体的接壤中所开展之科学传播研究:从科技社会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发.新闻学研究,2010(105):127-166.

[15]谢瀛春.全国科技会议新闻之分析[J].新闻学研究,民国81年(46):135-136.

[16]Pellechia, Marianne G. Presenting Science News: Issues of Content, Communication Modality, and Balance. Science Journalism, 2009:3-18.

[17]Anna Salleh. Media in Science: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Australia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001:28-34.

[18]Kerckhove, D. D. The Skin of Culture: Investigating the New Electronic Reality. Toronto: Somerville House, 1995:157.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