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中国传媒大学

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突发性事件报道框架研究:看中美媒体自然灾害报道差异

——以人民网对四川省芦山“4·20”地震的报道与《纽约时报》网站对飓风“桑迪”报道为例

凌艺婷

2014年03月25日16:27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网对四川省芦山“4·20”地震的报道与《纽约时报》网站对飓风“桑迪”报道,通过对于中美主流媒体自然灾害报道理念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分析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突发性事件报道框架。研究方法主要有典型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全文从报道的内容表达、呈现方式、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对中国两国的自然灾害报道理念相互借鉴。

关键字

    中美差异;突发性事件;报道框架;人民网;纽约时报

正文

    根据2012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发布的《世界灾害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共发生336起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达3655亿美元,是全球灾害导致财产损失最高的一年,在世界范围内约有约5000万人因灾害而流离失所。正因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造成的严峻考验,媒体作为公众知情权的保护者,政府的监督者,舆论的引领者,需要在自然灾害报道中发挥出必要的作用。由于中国人民网与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以下简称NYTimes都由各自国家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统媒体所建设,框架建设相对完善,它们的内容涵盖记者自采与编辑编发的稿件,并且具有分类明晰合理的搜索引擎。在新媒体环境下,它们的发声可以作为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代表,反应出与时俱进的自然灾害报道理念。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科学性与可靠性,以新闻接近性、重大性为原则,本文选择近一年来中美两国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四川省芦山“4·20”地震与美国飓风“桑迪”自然灾害事件,将两国媒体对本国发生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

一、内容表达

    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前,内容表达的失衡在现实中导致媒体与受众、政府与群众的彼此误读。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的空前信息透明的态度,与媒体配合的举措,使我国自然灾害报道理念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内容表达的比较上需要首先承认我国与美国实际情况的差异,然后对于人民网与《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和新闻思路进行比较。

1、话语特征

    杰恩·福兰克林认为,动词,是现场感的核心。并且如果说动词应用得恰当有力,那么情境中其它的词,也能趋于整合一致而贴切。[1]一个合适的动词可以生动、新鲜、达意、严谨、准确的向受众传递一条新闻的核心价值与核心信息,也更容易唤起受众的注意。人民网在“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新闻界在行动”这一专题中,选用了15家报纸地震报道的头版,而在这些头版上,最常见的就是动词与名词结合的组合,比如说“抢救生命”、“雅安挺住”、“生命竞速”、“芦山震恸”、“祈安雅安”,这些动词可以强有力的传达出受灾后的工作重点、灾区情况和舆论导向。但需要注意的是,动词也有几种存在形式,如助动词、虚拟动词、联系动词、所属动词、存在动词等,杰恩·福兰克林谈及动词在话语中必须性的应用时特别强调了动词所指向的应当是动态动词,否则会“笔触轻浅”。比如对李克强总理部署救灾工作的报道,一则文章的标题为“救人!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与“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的标题进行对比,显然前者会更具有现场感与鼓动性,可以透过话语感受到语境中所蕴含的果决与力量。后一则标题中虽然同样应用了“救人”这两个字,但整体语句中的动词为“是”,作为存在状态性静态动词就会使笔触抽象,缺乏生动性。

    美国很多著名的新闻著作规定:每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活跃的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NYTimes在进行飓风“桑迪”报道时,对于动词的灵活应用很有讲究,一方面通过动态动词表现出事态的发生、发展,叙述被访者的原话,另外一方面还在规避华而不实的形容词的应用。当动词在一个语句中大量出现时,也有效避免了形成复杂长句,由凝练短句组成的段落会更加清晰连贯,进而有助于受众理解。在NYTimes飓风“桑迪”专题页面上,最新更新的关于灾后重建的报道标题,全部以动词开头,比如“Rebuilding after Sandy, but with Costly New Rules”、“Report Your Hurricane Sandy Repair Stories”、“Adding Evacuation Zones in Response to Hurricane”,在多种叙述方式中,《纽约时报》为了强调动词的特殊性特意将动词放在句首,甚至将其动名词化。再如“Streets were flooded, trees and power lines knocked down and the city's famed boardwalk was ripped apart.”,以动词为主的几个短句叠加,构建出飓风肆虐后的城市惨状。

    在说明动词的影响时,还可以借用Geis在《The Language of Politics》一书中的研究,他将转述动词分为积极——共识、积极——分歧、消极——共识、消极——分歧四类,积极——共识类转述动词,给人以客观、冷静之感,是英语中最常使用的转述动词,不容易使人误解,不掺杂转述者的个人意志,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选择。

    在文本的讲述技巧上,美国媒体善于“讲故事”。一般新闻报道都会以顺叙方式进行,但是倒叙或插叙方式的出现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NYTimes的多篇报道开头导语是以某个官员或者市民对于灾后的具体描述开始,然后再告知读者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讲述官方救灾的故事或者灾民自救的故事。讲好故事还需要突出细节。细节可以是一个人物细化的语言、神情、心态及其行动表现,可以是对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破坏情境的具体描述,还可以是准确的新闻来源,一连串精确的数字,比如一则报道中非常形象的类比说明10加仑的污水足以将中央公园覆盖在41英尺高的污泥中。随之紧接着在对污水处理方式的描述中,采访了公共工程部门的发言人Michael Martino,以权威人士的表态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可信性。最后,反复出现特定的“关键词”也有助于故事的表达。根据对“桑迪”飓风发生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的内容分析,其中频繁出现了franken storm(风暴中的怪物), destructive storm(毁灭性的风暴),one for the record books(足以载入史册),the largest outage in history(史上最大的停电),Shark found in front yard(在前院发现鲨鱼)这样的关键词,由于关键词曾在多篇报道中应用过,当受众接收到这些特定词汇时会下意识的在脑海中建构与之前所阅读文章的关联,这样由关键词所塑造的情景会加深其本身所表达的含义。

    对于“讲故事”方法,中国媒体明显不见长。流于范式、表面化、笼统化的官话、空话与套话和政策性的话语不足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获取注意力是受众记忆的准备阶段。

 

2、内容选择

    在选择自然灾害报道的内容时,中国主流媒体的明显倾向性为以救灾和政府行为为主,以群体意识为主[2],强调舆论导向性,多正面报道;美国主流媒体的明显倾向性为平衡灾害、救灾、自救等多方内容,以个人意识为主,强调人文关怀,多中性报道甚至是负面报道。

    人民网“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新闻界在行动”的专题,15个被选用的报纸头版中有11家都是政府对于救人救灾的指示,对于灾情的报道只用数字来说话,不涉及对灾区具体受损细节的描述,大量篇幅都是各部门的救援情况并对行动的迅速高效表示肯定或赞扬。“报道焦点围着组织救援者和领导慰问转而忽略灾区民众的自救或捐款捐物具体落实情况等其它重要信息”。[3]通过这样的报道,受众并不能直接感受到灾情的严峻与具体的受灾情形,民间组织或个人也难以通过这些有限信息判断出配合政府向灾区提供帮助的方向。人民网偏重于表现群体意识,强调社会的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因为政府是群体的代表,在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是“领导干部、党员党支部、官兵”这一类官方人物,会详细说明他们的姓名身份和具体指示。频率次之的是“记者媒体、孩子们、老师们、医护人员”等集体名词,但是个人的姓名、年龄、身份和职业背景就很少会被提到,只有在少数的典型人物报道中才会出现,即便是出现跟人信息也是为了树立典型,来影响更多的个人加入被光环笼罩的群体中来。当然,我国政府近年来在信息的处理上更加公开透明,媒体自身也对信息时效性、批判精神和公信力作出反思,主流媒体在这方面也尝试做出表率。像是在人民网的报道中,会根据时间和震情的变化,如实的更新灾害范围、造成的伤亡人数、灾民财物损失的状况,及时报道国内外捐款捐物的情况,监督我国各级政府和官员公开透明的处理抗灾物资进行灾后重建,如人民网滚动报道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是以时间轴和事件为依据进行更新。如《香港红会善款如何善用》的相关报道是对香港巨资捐款去向的追问。人民网也会挖掘出地震中感人或具有激励性质的故事,像是图文报道《震后帐篷区的夜生活》、《灾区孩子的笑脸:地震不害怕,因为我们是男子汉》、《四川雅安地震现场的感人故事》,地震中的人们不再是一个个枯燥呆板的伤亡数字,他们是牵动亿万中国人心的同胞,是为了生命顽强拼搏的勇士。中国媒体能否继续加强对灾情的全方位表述与反思,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对于政府责任的监督,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媒体在内容选择上的特点是言辞尖刻,毫不留情的写出受灾群众生存受到挑战的情况。特别是美国在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认为个人价值值得肯定,个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言论与政府同等重要。在NYTimes上,采访任何一个灾民都会给出灾民的姓名和身份背景,交代个人及家庭在灾难中的损失情况。个人的声音得到尊重的同时也使受众相信报道的消息来源的清楚可靠。例如《Where Creations Faced Destruction》一文,描写了一个举办画展的非营利组织。文章采访了画廊的所有者、工作人员,对艺术品的受灾情况和房屋收到破坏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甚至细化到那一面的屋子,这一面屋子中的哪一面墙。文章详细描写了这个刚刚创立不久,正要举办他们非常重的一次画展的组织。表达了他们所蒙受的损失对这个还未成型的组织是十分严重的。如果进行的是人物报道,则会进一步详细描写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这些人的典型性未必在于他们为群体或者社会做了多么突出的贡献,可能因为个人财产的损失非常严重,个人的家庭因为飓风来袭蒙受不幸或者是个人观察到他人未发现的反常现象而被报道。虽然美国主流媒体多被商业化,但是在自然灾害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人文关怀特色。甚至可以看到对于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照。在《Hurricane Sandy’s Lesser-Known Victims: Lab Rats》一文讲到NYU研究中心用来做癌症、精神失常和心脏病研究的大量小白鼠因为被关在笼子而淹死。报道描述了他们的惨状,小白鼠是在为人类临床试验和科学进步做出牺牲,人可以在灾难来临时逃离,但笼子里的白鼠无法逃离,就这样被人类抛弃,呼吁公众进行人道主义思考。尸体或伤患的图片、视频绝不会出现在主流媒体网站上,这是罔顾生者情感,对死者不敬的表现。美国媒体情绪基调“中性”甚至偏向于批判式的“负面报道”占据主流。根据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NYTimes报道的内容分析,对于灾民生活困境的描述占据39%,灾情的内容占据总数的24%,对于官方的批评和监督占总数的27%,其余才是正面报道。

    两国媒体都注重提供必要的服务性信息,告诉人们如何避险防灾,如何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但对于数字和调研在自然灾害报道中的应用,美国的记者非常敏感,很多报道都是我国还没普及的精确新闻报道。

 

二、呈现方式

1、版面编排

    版面编排涉及对于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综合运用,新闻媒体的专题页面在简洁美观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突出实用性,新闻主要信息的醒目与易获取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专题页面的设置上,我国人民网将芦山地震的报道分为了多个专题页面,名称与所针对内容各不相同,如“四川省芦山‘4·20’7.0级地震”是社会专题的主站,云集了各方报道,以及一个通往祈福页面的链接;“雅安地震救援实录”是从4月20日至5月1日连续发布一个视频专题;“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新闻界在行动”是新闻界的报道与行动;“雅安挺住,我们与你在一起”是以人民微博为主展开的微平台互动与救助;“芦山逝者祭”是在哀悼日感受生命的重量;“四川芦山地震专家观点”、“直击四川芦山地震第一现场”、“红十字会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四川芦山地震系列访谈”、“四川芦山地震应急救援”等专题都是邀请的权威专家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与网友互动交流;“雅安地震明星传递正能量”是以明星为主的救援行动。可见中国的主流媒体对于自然灾害报道的重视是与日俱增的,也加大了报道力度,但除了社会专题主站有一个祈福页面的链接外,其他各个专题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链接路径,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精确搜索或长期关注,单评关键词搜索或随意阅览,受众很可能会忽视一些专题或者重复获取一些信息,进而导致信息的缺失或冗余,这也是对新闻报道的浪费。美国NYTimes只在Times Topic设置了一个专题入口,但是包罗了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关联了其他自然灾害、政府管理部门相关链接的入口,一切信息都在主页面上以一个特定时间轴的表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尽管事件已经过去了5个月之久,但是还在实时增加关于飓风“桑迪”的报道,后续报道已经跟进到了灾后重建阶段。这种连续报道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使报道具有时效性,提升读者对事件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报道具有完整性,能充分体现救灾的整个过程。就此对比,人民网应该适当合并一些专题报道,并且注重专题主站的首页和内容更新,值得称道的是主页“距离芦山地震已过去XX小时”的计数器非常醒目且震撼,饱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义。

    在具体的版面编排分析上,人民网以“四川省芦山‘4·20’7.0级地震”这一专题主站为例。编辑将文字报道分为滚动消息、原创报道(即人民网自采报道)、伤亡、救援、辟谣、爱心捐赠、感人瞬间、海外关注八个部分。有的是按照报道来源分类,有的是按照报道内容分类,文字报道的分类标准并不明朗。从报道形式来看,主要是消息、特写与评论。能看出图片报道与视频报道两个重要的内容占据相当大的板块比例,但是分布在页面的下部和侧栏部分略显散乱。图片和视频报道一直是我国主流媒体的软肋,由于视觉元素对受众具有最明显的冲击力,主流媒体由于自身的政治含义,在相关报道上一直保持着编排的克制。头版头条基本是文字报道,且以颂歌式报道为主。图片与视频都在比较靠后的部分,“其报道特征表现为以文字报道为主、版面靠后、很少配发甚至不使用图片,即便使用图片也是一些解放军官兵或武警战士抗灾救灾的‘现场’图片。这种模式特征在改革开放前表现得尤为突出,在80、90年代依然盛行。”[4]虽然汶川地震后,以都市报为主的新闻图片报道有所改观,但主流媒体迈出的步伐有限。实际上,新闻图片与视频本身所具有的的震撼力量,最容易表现出“纯客观”的专业化倾向,可以有效的满足受众的合理知情权,并且令人唏嘘的感动瞬间,可以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坚强生存的状态,流露出媒体的人文关怀。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冲突与毁灭,还有抗争与拼搏。弱小个体的人与强大的自然力量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这种冲突本身就极具感召力,有利于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在NYTimes的“Hurricanes and Tropical Storms (Hurricane Sandy)”专题中,图片与视频占据了页面上端,文字报道在下方。图片与视频会着力突出妇女、儿童等法律给予保护的弱势群体,他们独自面对巨大灾难的情景具有视觉冲击力,会引发受众的移情心理,有力的唤起注意。即便是文字报道,也大量使用了图片、资料、背景和图表,进行“立体式”报道。强调视觉记忆的基础上,文字报道综合使用消息、专访、深度报道、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社论)、读者来信、随笔、新闻分析等体裁。整体按照时间顺序,以时间轴的形式在主页排列,包括灾情报道、人物报道、调查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服务性报道、气象新闻等丰富内容。在页面的最下方是其他媒体记者和独立记者的报道、数据库,以及公民博客的版块,通过RSS引源,将桑迪的相关内容都汇聚在一起,可以传达出多角度、不同的声音。

 

2、技术手段

    无论是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报道,都需要特定的技术手段,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平台实现过往的许多不可能。时效性是时间与时机的高度统一,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媒体都会追求时效性,但是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打“速度战”已经不占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同样高速的情况下如何将报道保质量、多样化、生动准确的呈现,这就要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及平台。

    早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以微博平台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就已经在信息传播的效果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部分学者归纳总结出网络媒体3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网络的信息传播与披露最快,二是网络报道的内容最全面、形式最丰富多彩,三是网络媒体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5]

    雅安地震中,人民网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信息传播,进行了快速而丰富的报道。在人民网搭建的“雅安挺住,我们与你在一起”专题页面中,以“微公益”、“微倡议”、“微播报”与“微访谈”四个角度对微博内容进行了重组。人民微博的信息以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对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对正确的信息予以了强有力的支撑,帮助其更好地传播。同时,人民微博当中的政务微博与官方微博在阻击谣言方面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借力于新媒体的特点,辟谣的过程在地震就迅速开始。在类似“微博寻找徐敬回家”、“雅安救灾军车再坠崖”等虚假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之时,官方微博通过线上线下配合,以其独特而准确的信息资源迅速获得真实信息,并利用微博平台将其传播出去,得以在谣言的传播尚未造成更大规模的影响之前将其扼杀。权威媒体的辟谣功效使得灾区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减少了由于被虚假信息误导所造成的浪费。

    除了微博平台,人民网同样没有忽略包括人人网在内的其他新媒体。在人民网的芦山地震专题页面上可以看到一键转帖到人人网的快速入口。

    虽然我国新闻传媒努力使用多媒体、多元化、专业化的传播内容和手段充分透明地展示灾难现场,但就新媒体的使用上仍然需要打开思路。美国媒体在危机新闻报道中对新媒体的利用的成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即对新媒体利用的广度与深度。

    利用广度意味着对新媒体类型上的覆盖。相对于中国集中利用微博和人人网而言,美国媒体并非将新媒体的力量集中在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之上,而是广泛利用多种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将信息传播出去。其中之一即对Google地图的利用。在飓风桑迪的报道中,Google推出的Crisis Map将飓风桑迪的影响范围、受灾程度、态势发展预测等信息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表现了出来。而记者也可以通过使用Google Map将自己想要表现的部分截取下来发布在新闻报道当中。例如NYTimes在这次报道中,通过利用Google Map,对受灾地区的死亡人员名单进行了总结和发布(如下图)。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在页面的左边把5个受灾地区全部纳入了地图的覆盖范围,并在页面右边列出了遇难的所有人名,人名与其尸体被发现的位置在地图上一一对应,无法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会被标明。以该Google Map为平台,名单持续更新,为传播这一信息提供了非常直观同时可操作的渠道。

    除Google Map之外,如著名图片上传与分享网站Flickr,视频网站Youtube等一系列新媒体都被广泛得利用了起来。例如在NYTimes的专题中就有Multimedia的板块,其中一个分区中就是以Youtube中用户上传的视频作为主要内容的。

    从深度来说,美国媒体对新媒体的利用方式多样,从各个角度利用了新媒体的各方面优势。

    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例。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微博平台的惊人表现主要体现在极高的传播速度和极广的覆盖面上。然而,在飓风桑迪的报道中,美国媒体不仅仅利用了Twitter等平台的交互性、即时性强的特点,同样利用了其个性化与共享性的特点,并将其优势发挥。在当今新闻传播中,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中,信源与传播者的界限已经趋于模糊,受众成为了信息来源并参与报道,甚至形成自媒体。如此,主流媒体与市民通力合作,共同发布原始信息。事实上,在危机事件当中,身为事件最直接参与者——受害者的市民本身所拥有的信息也许是记者、与主流媒体所难以及时获得的。而通过自媒体,这些信息得以及时传播出去。至此,市民本身具备了记者所具备的资源与能力,即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美国媒体并没有忽视这一现象,而是积极地驱动发掘这一力量的潜力。如联社电视新闻则要求员工四处搜猎业余摄影者的录像片段。MSN BC网站则专门开设了“市民记者的报道”,刊载读者反馈和一些幸存者的故事。NYTimes放出诸多引领话题性的文章如“Report your repair stories”、“Where does your Hurricane Sandy Claim Stand”,激发市民的反馈与报道。NYTimes同样在飓风桑迪的Topic专题页面上分配了对Twitter中关于飓风讨论的话题的链接。从结果来看,美国媒体的这一做法使得信息的产生增加了多元性。不仅仅利用了民众的传播能力,并且极大地挖掘了民众手中所拥有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用户偏好的自适应筛选机制,使得民众的力量被进一步释放,强化了对地震的报道能力。

 

结语

    通过比较,必须承认我国主流媒体针对自然灾难报道,已经给予重视,并在理念层面上有很大的改进。我们应该对我国自然灾害报道理念的发展进程保持乐观,并且相信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这一报道领域中会日益出色。鉴于美国在学术层面上比较成熟,我国学界应注重对于中美差异的比较性研究,互通有无,催生交流,丰富和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报道理念,在实际应用中指导我国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参考文献

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张丽莎,陈宝珍.突发事件来临,你准备好了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史振伟,高熠.实用新闻宣传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马振军.美国媒体对于自然灾害报道话语权影响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薛中军,当代美国新闻报道话语特征管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134-144.

陈晓明,中西灾害新闻报道方法的比较[J].青年记者, 2010,(35):11-12.

封雷,刘莉,以人为本的危机新闻报道原则[J].新闻爱好者, 2010,(02):68-69.

牛卫红,试论我国灾害新闻报道尺度的掌握[J].今传媒, 2012,(10):114-115.

邓建国,美国灾害与危机新闻报道中新媒体的应用[J].国际新闻界, 2008,(04):11-12.

陈居强,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转述动词批评性研究——基于中英美自建报刊语料库的对比 [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73-75.

邓利平,赵淑雯,从灾害新闻的传播看中美新闻理念的不同——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台风报道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98-102.

丁易,从汶川地震看中美主流报纸新闻报道差异——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J].新闻世界, 2010,(05):93-94.

沈正赋,突发事件报道方法与传播效果解析[J].当代传播, 2009,(02):41-44.

曹凌翼,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J].群文天地, 2012,(01):255-256.

胡春秀,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几大亮点[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85-87.

王林艳,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及应用意义——《人民日报》台风“桑美”报道和《纽约时报》飓风“卡特里娜”报道比较分析[J].对外传播,2009,(11):26-27.

 



[1]薛中军,当代美国新闻报道话语特征管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134-144.

 

[2]在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上,美国传播学学者爱德华·霍尔认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与目标至上的可被定义为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利益与目标至上。

[3]牛卫红,试论我国灾害新闻报道尺度的掌握[J].今传媒, 2012,(10):114-115.

[4]曹凌翼,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J].群文天地, 2012,(01):255-256.

 

[5]沈正赋,突发事件报道方法与传播效果解析[J].当代传播, 2009,(02):41-44.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