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

社交网站与孤独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市新浪微博使用为例

夏明名

2014年03月25日14:06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一 引言

    传播效果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从宏观效果层面到微观效果层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受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否满足其需求,直接影响着媒介的传播活动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传统媒介使用研究中,学者有关注媒介使用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早期有学者对传统媒体的使用与家庭传播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王嵩音,1994)。

    科技文明及强势文化长驱直入,剧烈地影响其文化、社会及住居、生态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新媒体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冲击是完全不同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因此对网络新媒体的研究成为当下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心理学比较早涉入到关于网络使用与孤独感研究中,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社会卷入的减少以及主观幸福感的降低,使用者经过一到两年的网络使用之后,表现出孤独感的增加(Kraut R,1998)。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关于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如王滨,2006;刘红、王洪礼,2011等)。传播学者在网络使用与孤独的关系研究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导致人们对网络使用的增加(Shapiro, Judith&Madonna,1999),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使用导致了人的孤独(Hu & Mu,2007)。就网络使用与孤独之间孰因孰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也是本研究选择社交媒体与网络孤独的原因之一。

    尽管学者在网络使用与孤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成共识,观点两方也都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数据做支撑,但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只是从网络使用这一大范围来研究,还没有学者从网络中某些功能使用的具体方面与孤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尝试从网络使用中的一个方面——社交媒体的使用,来探讨其与孤独之间的关系,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之间这一具体层面上对前人研究做补充。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用户获取信息、进行娱乐、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根据《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74亿,网民使用率为50.9%,因此本次研究选择社交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博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来反应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

    本研究之所以武汉为例,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身处武汉,对武汉的微博用户有地缘接近的便利,另一方面,武汉作为中部大型城市,虽没有首都和东南沿海的富裕繁荣,但也不似西北边陲,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相对平均的水平。

二 文献综述

    社交媒体,也即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SNS),是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马国良等,2009),它主要来源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范围都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美国学者Boyd对社交网站的定义是:(1)在一个封闭系统构造一个公共或半公开的概要文件(2)与一系列有共同联系人的其他用户建立联系,以及(3)在系统内相互浏览和分享他们所建立的熟人网(Boyd M.D.& Nicole B. Ellison,2007)。

    社交媒体,即是“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网络社交活动。国外关于社交媒体关注比较多,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关于网络身份认同的(Boyd D.M.,& Heer J.,2006),有建立并维护社会资本(人脉)(Ellison,Steinfeld,& Lampe,2007),还有关于暴露癖、隐私保护的研究(Gross & Acquisti,2005)。[1]国内对社交媒体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来进行的,有关于社交媒体理论追溯的(如李游,2009),有社交媒体与网络人际传播关系探讨的(如能向群,2006)。国内在理论方面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是将美国的研究直接套到国内问题上,说服力欠缺。

    Peplau & Perlman(1982)为孤独感(loneliness)给出了被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三点定义:(1)孤独感来自人社会交往的缺乏;(2)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社会孤立(isolation)是不同的;(3)孤独感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

    目前,针对社交网站的研究比较丰富,O Kwon & Y Wen(2010)发现影响社交网站使用的原因在于是否感受到鼓励,以及对社交网站功能导向的判断。Eszter Hargittai(2007)则发现,越是使用过社交网站的人,越倾向于使用其他同类网站,而性别、人种、教育程度都会对影响网站不同功能的使用。社交网站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用户隐私权的保护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Cutillo et al. (2009)认为引入“安全书(safebook)”来衡量用户的可信任度能够有效防止恶意用户窃取其他用户隐私。针对facebook和myspace的对比研究也发现,两家网站的用户都对个人隐私有着相似程度的顾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在社交网站上结交新朋友的欲望,这也说明,在社交网络中信任不是建立联系的必要条件(Dwyer et al.,2007)。还有学者对通过社交网站所建立起的复杂的社交系统结构感兴趣,针对超过1千1百30万用户和3万2千8百万连接进行了大范围研究(Mislove et al. 2007)。另外,也有学者发现,在twitter上发布的微博中,高达85%都与新近发生的新闻相关(Kwak,2010)。

    针对社交网站与用户孤独感的研究较少,但是,关于社交网站与用户心理各个角度的研究则存在,大部分研究结果对社交网站的作用表现出积极倾向。Takahashi et al.(2009)针对有心理压抑倾向的人群的研究发现,SNS网站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能满足需求的不同选择。社交网站尤其对用户自信心、生活压抑(Valkenburg et al.,2006;Ellison et al.,2007;Steinfield et al.,2008)有所帮助,并且对现实社交状态或是现实社交资源有很强的相关性(Ellison et al.,2007;Steinfield et al.,2008)。

    然而,在关于网络使用与孤独的关系,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导致了人们对网络使用的增加,因为当人们在现实中感到孤独时,希望通过网络寻找慰藉(Shapiro, Judith&Madonna,1999)。Mu& Daniel(2008)认为,网络之所以能够为人们减轻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是因为非即时通讯给交往双方提供了思考时间,从而能够进行“有选择的自我展示”(‘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而更好的展现自己,从而有助于交流的进行。

    另一部分学者对于网络与孤独感的因果关系则有完全相反的解读,认为网络的使用导致或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因为网络上与家人、朋友或是陌生人的交往减少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这种状态带来的孤独包括了社会孤独和家庭孤独(Hu & Mu,2007)。Elisheva, Jaana& Shelly(2002)几位学者对加利福利亚一群学生的调查后也验证了网络交往会加剧人们在真实生活中的孤独感。他们对130名7年级学生使用网络即时通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使用时间越多(具体表现为与聊天伙伴的亲密程度),越倾向于表现出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焦虑和孤独。Elizabeth&Tee(2007)在Young(1996;1998,二次引用自Elizabeth& Tee,2007)将网络使用者根据使用量划分为网络使用者、过度使用者和网络成瘾者的基础上,对网络使用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论表明,过度使用者和网络成瘾者在社会焦虑和情绪孤独上程度更高,印证了网络依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孤独和焦虑。

    也有学者认为孤独将人们带向了网络,但是网络并不能解决孤独,反而可能加剧孤独。kraut et al.(2002)以及McGaughey & Freberg(2010)认为,真实生活中擅长社交的,在网络中更能扩展自己的社交圈,不擅长的,则会在网络中变得更加孤独、压抑,虽然他们认为网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

    Mckenna & Bargh(2000)也认为,在真实社会中感到焦虑和孤独的人逃避到网络中去,但这种逃避只会让他们更加孤独。网络只是一种社交工具,不能够改变人们的社交能力。Mu & Artemio (2006)则认为,网络社交能够提高人们的社交能力,但是,网络作为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和解决孤独的需要。

    也有学者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社交功能的使用对孤独感并没有明显影响(van den Eijnden et al.,2008)。van den Eijnden et al.(2008)在对663名学生历时6个月的调查后发现,网络聊天室和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对强迫性网络使用和压抑程度均有所加强,但对孤独感并没有明显影响。Hampton et al.(2011)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使用力度上升,虽然人们的社交圈缩小,社交圈中非亲属人数也有所下降,但社会孤独感从并没有显著上升。这与人们一般的观点相违背。而Kim, LaRose & Peng(2009)则发现,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站对独孤感并无显著影响。在下载、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站三种最受欢迎的网络用途中,作为娱乐功能的下载反而与使用者孤独感相关度最高。

    国内对于网络使用与孤独的现有研究并不多,肖静(2007)从人的异化的角度对网络与孤独稍有涉足。她认为,新媒介(以互联网为主)的发展对人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使人成为过度依赖的“机械人”、疏离冷淡的孤独人,并且加速社会中“单面人”的形成。然而,这里所说的“孤独人”与本研究所说的“人的孤独感”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很显然,关于人们的孤独感与网络是否相关,以及谁因谁果的课题在国内仍然是个新领域,而国外则呈现众说纷纭的状态。

    社交网站与使用者孤独感的问题其实是媒介与受众心理的问题,更宏观的理论视角而言,是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老问题。只不过,在这里,究竟是受众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渴望被社交网站所满足,从而将受众引向了社交网站,还是社交网站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造成了受众的孤独,则仍为学者所争论。

    卡茨描述媒体使用和以此获得的满足的逻辑是:(1)社会心理根源导致,(2)需求,从而引起(3)期望于(4)大众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因而导致(5)不同形式的接触媒体,以致产生了(6)需求的满足,和(7)其他多数或许是无意的后果(Denis Mcquail,&Seven Windahl,祝建华译,2008)。而麦奎尔认为,受众的形成往往以相同的个别需求、品味和兴趣为基础,而这些都有社会或心理方面的起源,媒介的使用取决于“可能成为受众的人”的满足、需求、期望或动机(Denis Mcquail,2005)。

    使用与满足理论适用于研究受众的媒介使用和接近动机的理论。过去,该理论过去被用于发扬当时新兴的广播和电视媒介的应用中。不少台湾学者有关注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问题,(如郭贞,1994;孙曼蘋,1997)。如今,网络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不少学者开始探讨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问题。美国学者Stafford等从实证研究角度研究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使用与满足的几个维度。结论描述了三个维度,分别是与过去在电视研究领域相关的接近途径满足和内容满足,以及针对网络的全新的社会满足。三个维度都视网络为商业媒体(Stafford,2004)。国内关于媒介使用与受众心理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受众有什么样的心理,(如郭青春,99年;杨亚新,2002等),还有研究受众心理对媒介策略的影响(蔡雯 ,1997)。

    学者对于网络中使用与受众心理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社交媒体而言,与整个网络相比,它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网络整体研究中的结论并不一定在社交媒体中全部适用。

    此外,社交媒体,如微博,其更加强大交互性,信息传播方式的碎片化以及浓厚的草根化色彩,这些都有别于一般的网络社区。社交媒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的传播,而网路社区则是基于版主为中心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传播。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正逐渐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和社交方式是不争的事实。网络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社会卷入减少,孤独感增加也为部分学者所支持(Kraut R,1998)。那么,社交网站的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究竟如何?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和假设:

    RQ:社交网站的使用与孤独感是否相关?

    H1:社交网站上的活跃程度越高,孤独感越强。

    H2:社交网站上人际网络越广,孤独感越强。

    H3:社交网站上分别对娱乐八卦、时事政治经济、购物美食、社会热点、幽默笑话、商业宣传、政府官员信息发布、亲友生活状态内容关注度越高的人,孤独感感越强。

    H4:对社交媒体依赖程度越高,孤独感越强。

    H5:对社交媒体使用满足感越高,孤独感越强。

三 研究方法

1 抽样方法

    由于时间和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范围是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微博注册用户。武汉市中心城区主要包括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以及汉阳区七个地区,总人口约470万。

    本研究是在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背景下进行的定量研究,并采用选择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抽样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本次调查样本设计为1000份,根据每个区所占人口比例对样本量按比例分配到每个区(江岸人口74万,抽样比例15%;江汉人口46万,抽样比例10%;洪山人口68万,抽样比例14.5%;硚口人口73万,抽样比例15.5%;汉阳人口51万,抽样比例10%;青山人口45万,抽样比例10%),然后再在每个区分阶段进行抽样。以洪山区为例,洪山区所需抽取样本数为145人,按照每个社区抽取5人原则,所需抽取的社区数为29个。第一阶段,由于洪山区共有185个社区,将185个社区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表随机抽取29个社区。第二阶段,将每个选中社区街道门牌号统计出来,继续按照随机数表进行随机抽取,从中抽取五个。第三阶段,如果抽取到的门牌号是确定住户则实施调查,如果抽取到的是小区,则根据小区所有住户楼栋数、单元、楼层依次编号进行随机抽样,直到抽出住户,然后进行入户调查。入户调查选择生日与本次调查时间最接近的微博使用住户进行调查。如果没有微博使用者,则停止调查,继续按照上述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

2变量测量

    针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控制变量主要为人口学变量。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户籍所在地、感情状态和收入情况。鉴于本研究测量的是微博使用情况对孤独感的影响,控制变量也选择了对孤独感有所影响的人口学变量,除基本的性别、年龄、学历之外,还选择了户籍所在地,因为城乡之间生活状态、娱乐方式大有不同。而对于个人孤独感有明显影响的感情状态以及对生活状态有显著影响的收入水平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控制变量。

    本研究中,自变量包括以下5个:社交网络活跃程度、社交网站人际网络、社交网络内容偏好、社交网站依赖(上瘾)程度、社交网站使用满足状态。由于本研究为基于新浪微博使用的研究,我们将以上自变量中“社交网络”均替换为“新浪微博”,所以,本研究自变量为以下五个:新浪微博活跃程度、新浪微博人际网络、新浪微博内容偏好、新浪微博依赖(上瘾)程度、新浪微博使用满足状态。因变量为受访者的孤独感。各个变量测量方法为:

    社交网络活跃程度。包括受访者对新浪微博的接触频度和新浪微博具体功能使用活跃程度。接触频度通过询问受访者使用新浪微博时间长度和接触频度进行测量。活跃程度则参考Ross et al.(2009)对facebook使用状态进行测量时使用的问卷,分别询问受访者以下五项的使用频率:(1)评论别人的微博;(2)转发别人的微博;(3)查看自己的微博页面;(4)发一条微博;(5)使用含隐私功能的项目。

    新浪微博人际网络。此变量意在得出受访者通过新浪微博发展出的人际网络,了解网络规模和人际类型。包括以下4个指标:(1)粉丝人数;(2)受访者所关注的人数;(3)受访者对各类微博用户的关注程度。

    新浪微博内容偏好。此变量意在考察受访者对新浪微博内容的关注偏好。研究中主要将内容分为娱乐八卦、时事政治经济、购物美食、社会热点、幽默笑话、商业宣传、政府官员信息发布、亲友生活状态和其他几类。

    新浪微博依赖程度。此变量意在测量受访者对新浪微博的使用态度和心理依赖程度。所谓使用态度就是指受访者使用新浪微博时的主观感受(如愉悦/痛苦、喜欢/厌恶等),以及对新浪微博的评价(如丰富/匮乏等)。关于心理依赖程度,时下并未找到对社交网站使用依赖程度可用的测量方式。但是,在关于对互联网使用依赖的研究中, Young(2004)将“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定义为“互联网的非正常使用”,给出了以下8条测评标准,认为只要满足8条感受中的5条,则存在互联网强迫使用(compulsive internet use)的问题。

    1.你是否认为上网是当务之急(考虑过去的上网过程或者打算上网去做的事)

    2.你是否觉得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来上网?

    3.你是否多次尝试控制、缩减上网时间或是停止上网?

    4.当尝试减少上网时,你是否感到情绪变坏?

    5.你上网时间是否比你原本打算的长?

    6.你否曾因为上网而耽误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是学习?

    7.你是否对别人隐瞒上网的真实时长?

    8.你是利用网络来逃避问题或是减轻负面情绪(如无助、愧疚、焦虑、压抑等)?

    而谢新洲(2004)在针对北京几所学校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依赖状态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将评价受访者互联网依赖的8个指标进行了修改,同时增加一个新变量,以衡量学生的互联网依赖水平。以“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值等同于得到确认的指标个数,如果某受访者认为8个指标中满足3条,则其“互联网依赖程度”为“3”。

    本研究对Young(2004)和谢新洲(2004)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针对微博使用,对Young的8的测量指标进行改编,同时认为受访者所确认指标数大于等于5时,则受访者存在微博使用依赖的情况。而同时,以受访者确认的指标数量等同于其“微博使用依赖程度”。

    新浪微博使用满足状态。次变量则通过从信息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媒介参与需求和娱乐需求五个维度询问受访者,希望得出新浪微博使用从这五个维度对受访者的满足情况为何。

    受访者的孤独感。本研究对受访者孤独感的测量基于Russell(1987)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该表为自评量表,主要评价由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评分频度,其中有9个条目需反向计分。最终得分越高,孤独程度越高,并认为,得分大于或等于44时,表现为强孤独感,小于28时,为无孤独感。第三版孤独量表a系数测量值为:大学生0.94,护士0.94,教室0.89,老人0.89。

四 数据分析与总结

    由于试调查共收回问卷49份,样本容量过小,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数据检验不具备代表性,所以,目前只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descriptive)和频率(frequency)以及少数的交叉分析(crosstab)和比较分析(means)。如能在今后进行大规模数据收集,相信能完成研究计划,得出必要的研究数据。

    本文针对受众对孤独量表所填写数据进行了两种统计,第一是按照Russell的计量方式计算出每位受访者孤独量表的得分情况,并将此在spss中设置为一个单独变量进行统计,称此变量为“孤独指数”。第二是根据Russell给出的衡量方式,将孤独量表得分大于或等于44分(表示非常孤独),大于等于28分并小于44分,以及小于28分三种受众分开统计,同样在spss中设为单独变量,称此变量为“孤独强度”。

    此次受访者注册微博的时间大都在一年以上(77%),且有69.39%的受访者每天使用微博的时间不到1小时,只有12.24%的受访者每天花费2小时在使用微博上,受访者呈现出注册时间长但使用频率不高的总体形势。而受访者的粉丝数区间为10到2306,关注人数为15到1875,群体间差异较大,如下表4-1,4-2,4-3所示。

 

    受访者对不同种类微博用户的关注程度差异较大,按关注度的高低,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关注程度最高的:主要有朋友、公共新闻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微博,所有受访者均关注了朋友的微博,其中有26位受访者将朋友的微博列为第一关注的对象,占总体的53.06%,而91.84%的受访者将朋友的微博列为关注度的前四位;有46位受访者关注了公共新闻媒体的微博,其中有41位受访者将其列为关注度前三位,占总体的83.67%;有43位受访者关注了媒体从业者的微博,而对媒体从业者的关注度在前四位的有32位,占总体受访者的74.42%。二是关注度一般的:主要有家人、专家学者和明星红人的微博,对家人微博进行关注的有32人,而对家人微博的关注分布较为零散,主要集中在第二位;有40位受访者关注了专家学者的微博,有26位受访者对此类微博的关注度在三到五位,占65%;共有37位受访者关注了明星红人的微博,且关注度集中在二到五位。三是关注度较低的:主要有企业微博以及政府或官员的微博,对企业和政府或官员的微博的关注人数分别为28人和31人,且关注度均位次较低。

表4-4

    总体而言,受访者对时事政治经济、社会热点以及亲友生活状态的微博内容的关注最高,其次是对和幽默笑话的关注,再次是政府官员发布的信息、购物美食、娱乐八卦的关注,受访者对商业宣传关注程度最低。

    具体来讲,87.7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和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经济,而对社会热点非常关注和经常关注的受访者占了83.68%,同时,75.51%的受访者非常关注和经常关注亲友的生活状态。38.78%的受访者有时关注幽默笑话类型的微博,而32.65%的受访者经常关注。对于政府官员发布的信息,32.65%的受访者有时关注,而26.53%的受访者表示很少关注。此外,40.82%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关注娱乐八卦的内容,而40.82%的受访者很少关注购物美食的微博内容。在关注度最低的商业宣传方面,51.02%的受访者表示很少关注,而28.57%的受访者则表示完全不关注。

表4-6

    本研究将受众对微博的态度分为了有趣与无趣、时尚与过时、愉悦与痛苦、喜欢与厌恶、丰富与匮乏、开放与闭塞六个方面,对其程度进行1—7的赋值,值越小越表明受访者对微博的态度越积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受访者对微博的态度总体而言是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值均低于3,也即意味着受访者认为微博是有趣的、时尚的、令人愉悦的、令人喜欢的、丰富的和开放的,这表明受访者的微博认同度较高。

表4-7


 

4-8

    关于用户使用微博对其需求满足情况的分析如表4-9所示:


表4-9

 


表4-10

    从微博使用中获得满足度最高的是信息获取的满足,其中比较满足与完全满足的有63.26%,由此可知受众对微博的使用主要是基于信息获取,微博的即时、快速传播信息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媒介参与和娱乐需求能够到达比较满足的都在51.02%,说明微博能够满足使用者娱乐需求和媒介参与的需求。微博的使用满足率较低的是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社交需求基本满意的只有36.73%,实现自我的更是只有12.24%,可以看出微博使用并没有扩展个人的交际活动范围,虚拟空间中的交流并不能满足使用者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交流的需要,无法替代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自我实现需求满足度如此低,说明微博使用并不能让使用者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孤独感强度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微博使用者中,绝大部分有轻度或强烈的孤独倾向,其中孤独感一般的有59.18%,孤独感强烈的有36.73%,只有4.08%的人不存在孤独感。


表4-11


表4-12

    本次调查的49个样本中,男女比例为9:11,农村户籍为30.61%,城市户籍69.39%,其中本科生比例为48.98%,研究生为42.86%,大专生为8.16%,受访者平均年龄为27.86岁(标准差为7.26)。受访者中男性的孤独感比女性略高(其中男性42,女性40.59),已婚者的孤独感指数(36.54)明显低于单身者(43.16)和恋爱者(42.36),由于样本数量的原因,在不同收入人群中未能看出孤独感有明显差异。


表4-13

表4-18

五 研究不足

    本研究在计划和实行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能力等各方面限制,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在抽样方法上,此抽样是根据武汉市常住人口登记数量按比例分配的,而不是按照武汉市微博用户的使用分布比例进行的,因此抽取出的样本不能代表微博使用的实际分布情况。此外,在抽样过程中,每个社区的住户人数也不尽相同,按照随机抽取社区的方式,不能使得每个住户都获得相同的抽中概率。由此往下随机抽样的各个步骤都存在误差,最终可能导致每个人被抽中的概率都不相同。

    在文献综述上,由于资料有限性以及人力有限性,并没有涵盖所有相关文献。并且由于对外文理解的局限,可能对部分外文文献的理解不够准确。

    另外,由于本文数据分析部分基于试调查所得数据而进行,试调查在洪山区和武昌进行,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样本容量过小,样本不具代表性,无法进行有效的孤独量表和其他变量的因子分析,以及对微博使用情况(使用频度、满足程度、活跃程度、人际网络等方面)和孤独量表得分之间的回归分析或方差分析,并不能很好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

    另外,本研究只能验证孤独感与微博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不能验证其间的因果关系,即究竟是微博增强了孤独感,还是孤独感导致了微博使用量的增加。如需进一步验证,需进行长期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策划在传播流程中的意义[J].新闻大学,1997.11

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M].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17.

3、郭贞.认同形成、家庭沟通型态以及青少年媒介使用:一個整合模式[J].新闻学研究,1994.01

4、郭青春.新闻要努力把握受众的求同和求异心理[J]. 新闻大学,1999.08

5、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当代传播,2009.03

6、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34(6):1453一1457

7、马国良等.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全球互联网已进入 SNS 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8、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9、肖静. 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 当代传播,2007,5:64-65.

10、孙曼蘋. 青少年新电视使用与其家庭人际关系之研究[J],新闻学研究,1997年1月。

11、王嵩音.兰屿学童之家庭传播型态与媒介使用[J].新闻学研究,1994.01

12、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13、谢新洲. “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218-224.

14、杨亚新. 广电受众信息消费心理分析[J]. 中国记者,2002, 08.

15、Alan Mislove, Massimiliano Marcon, Krishna P. Gummadi, Peter Druschel, Bobby Bhattacharjee.(2007)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CM SIGCOMM conference on Internet measurement

16、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210-230.

17、Boyd, D. M., & Heer, J. (2006, January). Profiles as conversation: Networked identity performance on Friendster.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Nin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Los Alamitos , CA: IEEE Press.

18、Cutillo, L.A. , Molva, R. , Strufe, T. (2009) Safebook: A privacy-preserv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 leveraging on real-life trust.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47, 94-101

19、Catherine Dwyer, Starr Roxanne Hiltz & Katia Passerini. (2007) Trust and privac concer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and mya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een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Keystone

20、Charles Steinfield, Nicole B. Ellison, Cliff Lampe. (2008) Social capital, self-esteem, 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29, 434-445

21、Dr. Patti M. Valkenburg, Jochen Peter& Alexander P. Schouten. (2006) 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Social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5), 584-590

22、Denis Mcquail.(2005).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5TH EDITION.Oxford.The Alden Press.

23、Eszter Hargittai. (2007) Whose Space? 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13, 276-297.

24、Ellison, N. B., Steinf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25、Freberg, K., Adams, R., McGaughey, K. & Freberg, L. (2010) The rich get richer: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connectivity predicts subjective loneliness. Media Psychology Review. Vol. 3(1)

26、Gross, R., & Acquisti, A. (2005, November). Information revelation and privac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The Facebook case). Proceedings of ACM Workshop on Privacy in the Electronic Society (pp. 71–80).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7、Gross, Elisheva F., Juvonen, Jaana, Gable, Shelly L (2002).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75.

28、Hu, Mu; McDonald, Daniel (2008). Social Internet Use, Trait Loneliness, and Mood Loneliness.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9、Hu, Mu; Ramirez, Jr., Artemio (2006). Who, How, and With Whom: An Exploration of Social Internet Use and Loneliness.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30、Hu, Mu hu (2007). Social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31、Hampton, Keith N.,Sessions & Lauren F.,Her, Eun Ja, (2011). Core Networks, social isolation, and new medi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4,130-155.

32、Hardie, Elizabeth, Ming Yi Tee (2007). Excessive Internet Use: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in Internet Addic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 Society, 34-47.

33、Haewoon Kwak, Changhyun Lee, Hosung Park, Sue Moon. (2010) What is Twitter, 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34、Junghyun Kim, Robert LaRose, Wei Peng (2009). loneliness as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35、Kraut, R., Kiesler, S., Boeva, b., Cummings, J., Helgeson, V., & Crawford, A. (2002).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49-74.

36、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53(9): 1017-1031

37、Kimberly S. Young(2004) Internet addiction: A new clinical Phenomenon and Its Consequenc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4 48: 402

38、McKenna, K. Y. A., & Bargh, J. A. (2000). Plan 9 for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681-694.

39、Nicole B. Ellison, Charles Steinfield, Cliff Lampe.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12, 1143-1168.

40、O Kwon & Y Wen. (20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26, 254-263.

41、Peplau, L. A. & Perlman, D. (1982) 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 In A. Peplau, L. A., & D. (Eds) Loneliness: 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p1-18), New York: Wiley & Sons.

42、Shapiro, Judith S., Madonna U (1999). Loneliness: Paradox or artifac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9), 782-783.

43、Russell D, Kao C & Cutrona CE: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Same or different Constru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owa Conference 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owa city, June, 1987

44、Ross, Craig; Orr, Emily S.; Sisic, Mia; Arseneault, Jaime M.; Simmering, Mary G.; Orr, R. Robert. (2009)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Mar2009, Vol. 25 Issue 2,p578-586

45、Stafford, F. T., Stafford, R. M., & Schkade, L. L. (2004). Determin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for the Internet.Decision Sciences, 35(2), 259–288.

46、van den Eijnden, Regina J. J. M.,Meerkerk, Gert-Jan,Vermulst, Ad A.,Spijkerman, Renske,Engels & Rutger C. M. E.(2008). Online Communicatio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7、Yoshimitsu Takahashi, Chiyoko Uchida, Koichi Miyaki,Michi Sakai, Takuro Shimbo,  and Takeo Nakayama. (2009) Potential Benefits and Harms of a Peer Support Social Network Service on the Internet for People With Depressive Tendencies: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11(3)

附一

问卷编号:                

您好:

我们是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您的回答对我们的调查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对此不胜感激。本问卷为无记名调查,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如无特殊说明,即为单选,请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数字)上划“√”,或者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请认真作答,不要有漏答的题目。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不会被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您的个人信息将会被严格保密。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第一部分  微博使用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

1、您注册微博的时间       。

A)少于1个月   B)1至6个月   C)6个月至1年   D)1年以上

 

2、一般情况下,您平均每天花多长时间使用微博       。

A)少于半小时     B)半小时至1小时    C )1小时至2小时   D) 2小时至5小时      E)5小时以上

 

3、请问您的微博现在拥有的粉丝人数为         人

 

4、请问您关注的微博用户数为       人

 

5、以下几种分类在您关注的微博用户中,按关注度从高到低排序为:                    。

A)朋友(包括同学和同事等)       B)家人             C)企业公共微博 

D)公共新闻媒体微博               E)娱乐明星或网络红人      

F)媒体从业者微博(如闾丘露薇)   G)政府部门或官员公共微博       

H)专家学者(如郎咸平)           I)其他(请注明)           

 

 

6、您对以下微博内容的关注程度是(1-完全不关注,2-很少关注,3-有时关注,4-经常关注,5-非常关注,请您选择与真实情况最符合的数字)

                                    完全不关注                        非常关注

娱乐八卦

1

2

3

4

5

时事、政治、经济

1

2

3

4

5

购物美食

1

2

3

4

5

社会热点

1

2

3

4

5

幽默笑话

1

2

3

4

5

商业宣传

1

2

3

4

5

政府官员信息发布

1

2

3

4

5

亲友生活状态

1

2

3

4

5

其他(请注明           )

1

2

3

4

5

 

7、您平均多久对别人的微博评论一次?

A)一天多次       B)一天一次     C)一周多次      D)一周一次    E)一月一次

F)一月不足一次   G)一年几次    H)一年不足一次

 

8、您平均多久转发一条别人的微博?

A)一天多次       B)一天一次     C)一周多次      D)一周一次    E)一月一次

F)一月不足一次   G)一年几次    H)一年不足一次

 

9、您平均多久查看一次自己的微博页面?

A)一天多次       B)一天一次     C)一周多次      D)一周一次    E)一月一次

F)一月不足一次   G)一年几次    H)一年不足一次

 

10、您平均多久发一条微博?

A)一天多次       B)一天一次     C)一周多次      D)一周一次    E)一月一次

F)一月不足一次   G)一年几次    H)一年不足一次

 

11、您平均多久使用一次含隐私功能的项目(如“发私信”)?

A)一天多次       B)一天一次     C)一周多次      D)一周一次    E)一月一次

F)一月不足一次   G)一年几次    H)一年不足一次

 

12、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陈述共有       项。

A)我认为刷微博是当务之急

B)我觉得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来刷微博

C)我多次尝试控制、缩减刷微博时间或是停止刷微博

D)当尝试减少刷微博时,我感到情绪变坏?

E)我刷微博时间总是比原本打算的长

F)我曾因为刷微博而耽误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是学习

G)我对别人隐瞒刷微博的真实时长

H)我利用刷微博来逃避问题或是减轻负面情绪(如无助、愧疚、焦虑、压抑等)

 

13、您对微博的感受为(1代表有趣,7代表无趣,按程度打分,余下各行以此类推,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横线上打钩):

 

1

2

3

4

5

6

7

 

有趣

     

     

     

     

     

     

     

无趣

时尚

     

     

     

     

     

     

     

过时

愉悦

     

     

     

     

     

     

     

痛苦

喜欢

     

     

     

     

     

     

     

厌恶

丰富

     

     

     

     

     

     

     

匮乏

开放

     

     

     

     

     

     

     

闭塞

 

 

 

 

 

 

14、您认为微博对您以下需求的满足程度为(1-完全不能满足  2-不太能满足  3-一般  4-比较满足  5-完全满足)

                                          完全不能满足                 完全满足

信息需求

1

2

3

4

5

社交需求

1

2

3

4

5

自我实现需求

1

2

3

4

5

媒介参与需求

1

2

3

4

5

娱乐需求

1

2

3

4

5

 

第二部分

15、下面描述了人们生活中面出现的一些感受,请选中符合您现状的条目(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并没有对您不利的题目。请尽快作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考。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1.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1       2       3       4

2.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                             1       2       3       4

3.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1       2       3       4

4.你常感到寂寞吗?                                 1       2       3       4

5.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们中的一员吗?                   1       2       3       4

6.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                 1       2       3       4

7.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                   1       2       3       4

8.你常感到自己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     1       2       3       4

9.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               1       2       3       4

10.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                            1       2       3       4

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1       2       3       4

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1       2       3       4

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1       2       3       4

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1       2       3       4

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1       2       3       4

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1       2       3       4

17.你常感到羞怯吗?                                1       2       3       4

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不关心你吗?                1       2       3       4

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1       2       3       4

20.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                      1       2       3       4

 

第三部分  基本信息

16、您的性别是       。

A)男       B)女

 

17、您的年龄是          (周岁)

18、您的学历是       。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高职或中专       D)大专     

E)大学本科      F)硕士        G)博士或以上

 

19、您的户籍所在地是       。

A)城市    B)农村

 

20、以下符合您感情经历的是       。

A)单身(非离异或丧偶)     B)恋爱中       C)已婚      D)离异     E)丧偶 

F)其他(请注明)          

 

21、您的年收入是       。

A)1万元以下     B)1万至3万    C)3万至5万    D)5万至12万    E)12万以上

 


[1] 引自阴良:《孤独感、社会认同与SNS使用之研究——以人人网为例》,《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