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调查

黄上国    卢增锴

2014年03月26日11:19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调查

    摘要: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阅读成为一种潮流,社会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与使用满足度问题。

    研究发现,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有五种动机:使用便捷、友好互动、阅读体验、知识娱乐以及个性呈现,且使用动机具有普遍互通性,无人口统计学(如性别、专业背景)层面的差异;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满足度呈中等偏上水平,产品仍有广阔提升空间,使用满足度亦有普遍互通性;“阅读体验”与“知识娱乐”动机对使用满足度产生较大影响,其他三个动机变量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理论;手机阅读;数字阅读;使用动机;使用满足度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十年前人们可能在讨论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现在的话题中心则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降低和3G网络的快速普及使互联网的接入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变成了自己的掌上信息处理终端。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78.5%,相比2012年上升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手机使用的黏性也大大提高。2013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达11.8小时,79.9%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手机的便捷性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丰富的手机应用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

    信息获取类应用一直是手机端的主流应用,信息有“重信息”的新闻资讯,也有“轻信息”的网络小说。毫无疑问,手机阅读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阅读习惯。而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已不单停留于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孕育、兴趣的激发或者生活的享受等。可以说,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在迈进。因此,研究网民的手机阅读行为,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用户行为分析,更是一种对新媒体文化、新媒体生活方式的探讨。

    我们要研究他们的行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手机阅读?他们的使用动机为何?他们通过手机阅读获得了何种满足感?满足感与最初的期望一致吗?显然,研究手机网民的阅读行为可以利用经典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同时我们也可以探索经典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

    本研究不仅涉及到手机网络文学,也涉及到通过手机获取新闻资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其统称为手机阅读(在第二部分有专门论述)。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分析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阅读时的动机和使用满足度等问题,具体来说,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不同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阅读的动机有何差异、使用后是否得到了满足以及使用动机和满足度的关系等问题。本研究将手机获取新闻资讯与手机网络文学统统归于手机阅读,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2  研究问题

2.1理论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是一个经典的受众行为理论。它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其基本模式被传播学者E·卡茨等人在1974年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     媒介接触   需求满足”的过程。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理论模型,认为大学生网民的手机阅读行为有着特定的需求,对其有着各自不同的媒介期待,通过一定的媒介接触,自己原始的需求或多或少得到满足。

2.2手机阅读的界定

    目前很多相关的研究将对象界定为数字阅读,其研究范围涵盖了手机、PC、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其他电子终端等。这样的研究显然也是必要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考虑用户的新媒体利用情况。不过其缺陷亦非常明显,涵盖范围过大其适用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仅仅界定为手机阅读,甚至不包含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的就是获取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结论。艾瑞研究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86.8%的用户使用手机进行阅读,手机显然是数字阅读的第一终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单独研究手机阅读行为的价值所在。

    梳理手机阅读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将手机阅读仅仅局限在小说等的阅读,而未包含新闻资讯。这样的界定有其合理性,毕竟阅读内容存在差异。但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利用手机获取新闻资讯亦是一种阅读行为;如果说浏览消息资讯不能成为阅读,那么阅读长篇通讯、访问用户博客是否可以成为阅读呢?本研究认为通过手机产生的阅读、浏览行为都应算在手机阅读范围内。

    因此,本研究中的手机阅读是指人们利用手机终端浏览、阅读数字化的内容,内容可能是重度的新闻资讯,也可能是轻度的网络文学。

2.3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的动机和使用满足度等问题。具体来说,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模型,探讨分析不同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阅读的动机有何差异、使用后是否得到了满足以及使用动机和满足度的关系等问题。

    本研究设置如下三个研究问题:

    ①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②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度如何?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③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动机对满足度有何影响?

3  研究方法

3.1研究样本

    本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这也是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模型的论文常用的方法。基于研究的可操作性,研究将大学生网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手机阅读的使用动机与满足度等问题。抽样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具体说来,研究人员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区域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62份。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9月30日。在图书馆发放问卷基本可以保证男女比例、学科类别比例与学校整体情况基本平衡。

    被调查者中男性77名,占47.5%;女性85名,占52.5%。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与学校整体情况亦基本一致。

    专业类别上,理工类占37.7%,人文社科类占61.7%。因为被调查者中很多不符合要求的问卷来自理工类,导致理工类占比较少,与学校整体情况有一定差异。

    年级方面,本科生占65.4%,硕士30.9%,博士3.7%,与学校整体情况无太大差异。

    籍贯方面,来自城市的占51.2%,来自农村的占48.8%,比例基本平衡。

3.2变量操作化

    ⑴人口统计学变量

    本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性别(1=男,2=女);专业类型(1=理工类,2=人文社科类,3=艺体类,4=其他);年级(1=本科生,2=硕士,3=博士,4=其他);籍贯(1=城市,2=农村)。

    ⑵手机阅读频度、强度

    手机阅读频度、强度变量主要包括:使用年限(1=1年以内,2=1-3年,3=3年以上);日使用时长(1=1小时内,2=1-3小时,3=3小时以上);手机阅读场合(1=上课,2=公共交通,3=寝室,4=用餐地点,5=睡前睡后,6=走路时,7=其他);手机阅读内容(1=新闻资讯,2=小说,3=漫画,4=图片,5=其他)。

    其中,使用年限、日使用时长为单选,手机阅读场合、手机阅读内容为多选。

    ⑶手机阅读动机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张丁煜(2011)与翟青竹(2012)的研究,在其基础上,通过调查获得了30个动机项。30个题项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具体题项可参见附录2。

    ⑷手机阅读满足度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张丁煜(2011)与翟青竹(2012)的研究,在其基础上,通过调查获得了15个满足度项。15个题项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具体题项可参见附录2。

3.3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SPSS来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问题1 中,采用最大差异法(Varimax)进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来了解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t-test 来分析使用动机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研究问题2 中,通过t-test 来分析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度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研究问题3 中,为了掌握使用动机变因对满足度的影响采取了多变量回归分析法(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4  研究结果

4.1手机阅读频度、强度分析

    ⑴手机阅读使用年限

图4-1 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使用年限

    如图4-1。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使用年限以3年以上为主,占57.4%;有90%的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超过1年。

    ⑵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

图4-2 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

    如图4-2。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基本在3小时以下,占到92.6%;而1小时以内的大学生占到了全部的48.1%,将近一半;日使用时长在3小时以上的只占7.4%。

手机阅读场合

图4-3 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场合分布

    如图4-3。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场合以寝室、睡前睡后为主,75.3%的大学生会在睡前睡后使用手机阅读,66%的大学生会选择寝室;走路时选择手机阅读的只占8.6%,用餐地点为29%,上课为31.5%,公共交通占40.7%。

    ⑷手机阅读内容

图4-4 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内容分布

    如图4-4。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内容以新闻资讯为主,84.6%的大学生会利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小说也是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另一大内容,38.9%的大学生会利用手机阅读小说;阅读漫画的只占3.1%,图片只占25.3%。

4.2  手机阅读行为的动机与满足度

    ⑴研究问题1

    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是什么?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本研究采用了最大变异法(Varimax)来进行因子分析,经过5次因子分析共萃取了五个因子,这五个因子均可合理命名,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1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使用动机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摘要

题项变量及题目

最大变异法直交转轴后的因素负荷量

共同性

使用

便捷

友好

互动

阅读

体验

知识

娱乐

个性

呈现

q5_3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820

.195

 

.131

 

.738

q5_1可以随身携带,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

.795

.203

 

.134

.102

.708

q5_4无聊时可以打发时间

.776

 

 

.121

 

.635

q5_12内容丰富多彩

.274

.711

.232

.158

.160

.686

q5_13阅读界面设计吸引人

-.122

.700

.279

 

.132

.602

q5_10信息更新快

.468

.695

 

.152

.127

.741

q5_11渠道接入更为便捷

.499

.662

 

.155

.158

.743

q5_14可以和朋友分享阅读

.128

.513

 

.274

.290

.448

q5_9可以更好地互动

.281

.437

 

.402

 

.438

q5_18更加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144

 

.777

 

.170

.664

q5_22让我获得了比纸质阅读和电脑上读阅读更多的乐趣

-.103

 

.741

.217

.123

.628

q5_28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243

.697

.227

.147

.620

q5_19资讯内容更加简明扼要

.145

.175

.665

 

.123

.519

q5_17可以满足我的阅读好奇心

 

.330

.286

.698

 

.686

q5_16可以更好地放松休闲

 

.208

.390

.656

 

.631

q5_6可以利用碎片时间

.435

 

 

.635

.329

.706

q5_7可以获取知识

.366

 

 

.627

.210

.580

q5_8可以带来愉悦感

.322

.391

.258

.533

.104

.618

q5_25支持个性化定制

.128

.169

.109

 

.779

.672

q5_23可以多媒体形式展现

 

.197

.109

.178

.717

.606

q5_24看不完可以下次接着看

.130

 

.377

 

.688

.640

q5_26可以满足我个人兴趣爱好

.255

.160

.476

.178

.538

.638

特征值

3.151

2.864

2.957

2.551

2.321

13.844

解释变异量%

14.322

13.472

13.443

11.596

10.550

63.628

累积解释变异量%

14.322

27.794

41.237

52.832

63.382

 

    本研究中一共有30个题项共同组成了使用动机的考察量表,经过五次分析最终保留了解释度较高的22个题项,并提取了5个共同因子,这5个因子对总变量的累积解释度达到了63.382%,已达到60%的标准,表示萃取后保留的因素相当理想。

    具体分析的话,这5个因子的特征值依次分别为3.151、2.864、2.957、2.551和2.321,其中因子1包含q5_1、q5_3、q5_4三项,占总变量的14.322%;因子2包含q5_9、q5_10、q5_11、q5_12、q5_13、q5_14六项,占总变量的13.472%;因子3包含q5_18、q5_19、q5_22、q5_28四项,占总变量的13.443%;因子4包含q5_6、q5_7、q5_8、q5_16、q5_17五项,占总变量的11.596%;因子5包含q5_23、q5_24、q5_25、q6_26四项,占总变量的10.550%。根据各因子所包含的题项变量特性,因子1命名为“使用便捷”,因子2命名为“友好互动”,因子3命名为“阅读体验”,因子4命名为“知识娱乐”,因子5命名为“个性呈现”。

    此外,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是否存在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本研究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t-test 分析。下表呈现了性别对不同因子的差异影响:

表4-2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动机的差异比较

检验变量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t值

使用便捷

1 男

77

3.9004

.93356

-1.937 n.s.

2 女

85

4.1608

.75700

友好互动

1 男

77

3.6039

.67269

-1.126 n.s.

2 女

85

3.7255

.69803

阅读体验

1 男

77

3.0260

.84739

-.347 n.s.

2 女

85

3.0706

.79114

知识娱乐

1 男

77

3.5792

.71788

-1.724 n.s.

2 女

85

3.7694

.68557

个性呈现

1 男

77

3.4253

.78017

-2.043 *

2 女

85

3.6471

.57385

 

     n.s.  p>.05  * p<.05

    从表4-2不同性别学生在手机阅读使用动机各因子的差异比较摘要表中可以发现,性别变量仅在“个性呈现”一项的t统计量达到显著水平,显著性概率值p小于0.05,表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手机阅读的“个性呈现”特质的感知有显著的不同,女生对手机阅读的“个性呈现”优势的认同(M=3.6471)略高于男性的认同感(M=3.4253)。其他四项在性别维度上均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

    随后,本研究又分别从专业、学历、籍贯等变量出发对这5个使用动机进行检验分析[①],仅“个性呈现”动机在学历变量上存在有意义的差异,其他比较均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由此可见,本研究所提炼的5个使用动机因子在人口统计学层面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一般的使用者需求。

    ⑵研究问题2

    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程度如何?有无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

表4-3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度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满足度

162

2.07

4.73

3.1383

.4190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162

 

 

 

 

 

    由表4-3可知,就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度量表而言,其单题平均得分为3.1383,介于选项3至4之间,换成百分等级为(3.1383-1)÷(5-1)=0.534575=53.4575%,表示样本观察值平均赞成的百分比为53.4575%,也意味着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程度表现为中等偏上水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程度是否存在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本研究又进行了t-test 分析。下表呈现了性别对满足程度的差异影响:

表4-4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阅读满足度的差异比较

检验变量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t值

满足度

1 男

77

3.1212

.42739

-.492 n.s.

2 女

85

3.1537

.41327

 

     n.s.  p>.05

    从表4-4不同性别学生在手机阅读满足度的差异比较表中可以发现,性别变量对于满意度并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除此之外,本研究又分别从专业、学历、籍贯等变量出发对满意度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各维度均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

    ⑶研究问题3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对使用满足度有何影响?

表4-5 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动机对满足度的复回归分析摘要

预测变量

B

标准误

Beta

t值

截距

21.682

2.522

 

8.597

使用便捷

.886

.540

.120

1.639 n.s.

友好互动

1.240

.782

.135

1.586 n.s.

阅读体验

2.451

.563

.318

4.352 ***

知识娱乐

1.957

.725

.220

2.698 ***

个性呈现

.732

.699

.080

1.048 n.s.

R=.661  R?=.436  调整后R?=.418  F=24.168 ***

 

      n.s.  p>.05  *** p<.001

    表4-5中显示的是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对使用满足度的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为了检验5个独立变量对因变量是否可以有意义地说明而进行了F-test,F的值为24.168,显著性概率值p小于0.001,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量达到显著水平,在统计上是可以有意义地说明因变量的,也就是说,预测的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模型。

    另外由表可知,“使用便捷”“友好互动”“阅读体验”“知识娱乐”“个性呈现”五个自变量与“满足度”因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661,多元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436,表示五个自变量可解释“满足度”变量43.6%的变异量。五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数,表示五个自变量对“满意度”变量的影响均为正向。在回归模型中,对“满意度”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变量为“阅读体验”和“知识娱乐”,而“使用便捷”“友好互动”和“个性呈现”三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未达显著,表示这三个因变量对使用满足度变量的变异解释甚小。

5  研究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成为了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阅读也随之发展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手机阅读为题进行了研究,把使用手机阅读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和满足度等问题。各个研究问题的研究结论如下:

    研究问题1 中首先对30个题项进行了因子分析,并最终得到了5个动机因子, 即“使用便捷”“友好互动”“阅读体验”“知识娱乐”“个性呈现”。为了考察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使用动机是否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t-test 分析,结果显示仅“个性呈现”因子在性别变量和学历变量上出现了有意义的差异,其他因子均未呈现有意义的差异。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具有普遍的互通性,并不因性别、专业背景、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在于手机阅读的产品设计和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性格特质。一方面,设计阅读产品的设计简单友好,使用无障碍,易于推广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积极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与参与度较高,具有独立的思维特征,受固有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少。2013年7月在西班牙举行的KANTAR集团(全球第二大研究咨询集团、央视索福瑞的外方母公司)年度全球受众峰会上提出,当下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具有四C特征(Creation/Curation/Connection/Community),而不受传统的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可称之为“C一代”。无疑,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大学生正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

    研究问题2中考察了大学生在使用手机阅读时所产生的整体满足度以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手机阅读的满足度在中等偏上水平,手机阅读产品还有较为广阔的提升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另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无显著差异也呼应了研究问题1中对使用动机变量的人口统计学维度无显著差异的结果,证明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行为具有普适的动机和接近的使用满足。

    研究问题3考察了手机阅读的使用动机对使用满足度的影响。五个独立变因中“阅读体验”和“知识娱乐”变量对因变量手机阅读使用的满足度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说明使用者较为重视手机阅读的阅读体验是否比一般阅读行为更好,是否对其求知欲望和娱乐需求,尤其是在零碎时间里的这类需求提供了较好的体验平台。手机阅读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者们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这两个层面的用户体验。相反,“使用便捷”“友好互动”和“个性呈现”三个自变量对满足度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和满足度,以及两个变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情况做了具体比较,对于手机阅读产品的创新发展有一定帮助。当然本研究也存在相当大缺陷,比如说样本抽取的不规范,问卷设计存在的漏洞,变因之间关系过于简单化等。但还是希望本研究对以后他人的研究能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 柯惠新等.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 张丁煜.门户网站新闻使用比较研究——以中韩两国大学生为例[A]. 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5] 翟青竹.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数字媒介阅读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2.

[6] 叶凤云.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

[7] 董小菲,王言浩.新路径:女校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研究[J].今传媒,2013(2).

[8] 刘亚,蹇瑞卿.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3).

[9] 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0] 艾瑞研究: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附录1:图表索引

图4-1 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使用年限…………………………………………..7

图4-2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使用动机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摘要……………..9

表4-2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动机的差异比较……………………………..10

表4-3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满足度………………………………………………..11

表4-4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阅读满足度的差异比较………………………………..12

表4-5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动机对满足度的复回归分析摘要……………………..12


附录2:问卷调查表

问卷编号:                                                                        调查员: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正在做一项关于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包括使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小说、漫画等。本次问卷调查不记名,不公开,仅做学习、研究之用,我们对您的信息也将严格保密。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产品调研小组

 请在所选答案的方框里或数字上画“√”,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单选。

 

Q1您使用手机阅读多长时间了?

□1.1年以内      □2.1-3年        □3.3年以上

Q2您每天用手机阅读多长时间?

□1.1小时内      □2.1-3小时      □3.3小时以上

Q3您通常在什么场合使用手机阅读?(可多选)

□1.上课          □2.公共交通     □3.寝室       □4.用餐地点

□5.睡前睡后      □6.走路时       □7.其他

Q4您使用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为?(可多选)

□1.新闻资讯      □2.小说         □3.漫画       □4.图片        □5.其他

Q5您之所以采取手机阅读,是因为:(请在您认为合适的数字上划勾,每小题选一项)

    

非常

不赞同

比较

不赞同

中立

比较

赞同

非常

赞同

1.可以随身携带,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

[ 1 ]

[ 2 ]

[ 3 ]

[ 4 ]

[ 5 ]

2.身边的同学都在用

[ 1 ]

[ 2 ]

[ 3 ]

[ 4 ]

[ 5 ]

3.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 1 ]

[ 2 ]

[ 3 ]

[ 4 ]

[ 5 ]

4.无聊时可以打发时间

[ 1 ]

[ 2 ]

[ 3 ]

[ 4 ]

[ 5 ]

5.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避免打扰

[ 1 ]

[ 2 ]

[ 3 ]

[ 4 ]

[ 5 ]

6.可以利用碎片时间

[ 1 ]

[ 2 ]

[ 3 ]

[ 4 ]

[ 5 ]

7.可以获取知识

[ 1 ]

[ 2 ]

[ 3 ]

[ 4 ]

[ 5 ]

8.可以带来愉悦感

[ 1 ]

[ 2 ]

[ 3 ]

[ 4 ]

[ 5 ]

9.可以更好地互动

[ 1 ]

[ 2 ]

[ 3 ]

[ 4 ]

[ 5 ]

10.信息更新快

[ 1 ]

[ 2 ]

[ 3 ]

[ 4 ]

[ 5 ]

11.渠道接入更为便捷

[ 1 ]

[ 2 ]

[ 3 ]

[ 4 ]

[ 5 ]

12.内容丰富多彩

[ 1 ]

[ 2 ]

[ 3 ]

[ 4 ]

[ 5 ]

13.阅读界面设计吸引人

[ 1 ]

[ 2 ]

[ 3 ]

[ 4 ]

[ 5 ]

14.可以和朋友分享阅读

[ 1 ]

[ 2 ]

[ 3 ]

[ 4 ]

[ 5 ]

15.成为朋友圈里掌握最新资讯的人

[ 1 ]

[ 2 ]

[ 3 ]

[ 4 ]

[ 5 ]

16.可以更好地放松休闲

[ 1 ]

[ 2 ]

[ 3 ]

[ 4 ]

[ 5 ]

17.可以满足我的阅读好奇心

[ 1 ]

[ 2 ]

[ 3 ]

[ 4 ]

[ 5 ]

18.更加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 1 ]

[ 2 ]

[ 3 ]

[ 4 ]

[ 5 ]

19.资讯内容更加简明扼要

[ 1 ]

[ 2 ]

[ 3 ]

[ 4 ]

[ 5 ]

20.手机订阅了相关内容会不断得到推送

[ 1 ]

[ 2 ]

[ 3 ]

[ 4 ]

[ 5 ]

21.资费便宜,性价比高

[ 1 ]

[ 2 ]

[ 3 ]

[ 4 ]

[ 5 ]

22.让我获得了比纸质阅读和电脑上读阅读更多的乐趣

[ 1 ]

[ 2 ]

[ 3 ]

[ 4 ]

[ 5 ]

23.可以多媒体形式展现

[ 1 ]

[ 2 ]

[ 3 ]

[ 4 ]

[ 5 ]

24.看不完可以下次接着看

[ 1 ]

[ 2 ]

[ 3 ]

[ 4 ]

[ 5 ]

25.支持个性化定制

[ 1 ]

[ 2 ]

[ 3 ]

[ 4 ]

[ 5 ]

26.可以满足我个人兴趣爱好

[ 1 ]

[ 2 ]

[ 3 ]

[ 4 ]

[ 5 ]

27.这是一种很酷的方式

[ 1 ]

[ 2 ]

[ 3 ]

[ 4 ]

[ 5 ]

28.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 1 ]

[ 2 ]

[ 3 ]

[ 4 ]

[ 5 ]

29.可以随时做标注笔记

[ 1 ]

[ 2 ]

[ 3 ]

[ 4 ]

[ 5 ]

30.可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 1 ]

[ 2 ]

[ 3 ]

[ 4 ]

[ 5 ]

 

Q6您使用手机阅读的体验是:(请在您认为合适的数字上划勾,每小题选一项)

    

非常

不赞同

比较

不赞同

中立

比较

赞同

非常

赞同

1.使用起来能给我带来快乐感

[ 1 ]

[ 2 ]

[ 3 ]

[ 4 ]

[ 5 ]

2.让我在朋友中成为最新获取新鲜资讯的人

[ 1 ]

[ 2 ]

[ 3 ]

[ 4 ]

[ 5 ]

3.我更喜欢纸质阅读或电脑阅读

[ 1 ]

[ 2 ]

[ 3 ]

[ 4 ]

[ 5 ]

4.受媒介本身或网络限制(屏幕小、网速慢等)

[ 1 ]

[ 2 ]

[ 3 ]

[ 4 ]

[ 5 ]

5.让我可以与朋友更好的沟通交流

[ 1 ]

[ 2 ]

[ 3 ]

[ 4 ]

[ 5 ]

6.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 1 ]

[ 2 ]

[ 3 ]

[ 4 ]

[ 5 ]

7.让我更好地利用了闲暇时间

[ 1 ]

[ 2 ]

[ 3 ]

[ 4 ]

[ 5 ]

8.它只是一时的潮流

[ 1 ]

[ 2 ]

[ 3 ]

[ 4 ]

[ 5 ]

9.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望

[ 1 ]

[ 2 ]

[ 3 ]

[ 4 ]

[ 5 ]

10.带给我紧随潮流的时尚感

[ 1 ]

[ 2 ]

[ 3 ]

[ 4 ]

[ 5 ]

11.容易分神,不适合精读

[ 1 ]

[ 2 ]

[ 3 ]

[ 4 ]

[ 5 ]

12.满足了分享的快感

[ 1 ]

[ 2 ]

[ 3 ]

[ 4 ]

[ 5 ]

13.让时间过得很快,减少无聊感

[ 1 ]

[ 2 ]

[ 3 ]

[ 4 ]

[ 5 ]

14.随时随地满足了我阅读的需求

[ 1 ]

[ 2 ]

[ 3 ]

[ 4 ]

[ 5 ]

15.我不会向别人推荐手机阅读这种方式

[ 1 ]

[ 2 ]

[ 3 ]

[ 4 ]

[ 5 ]

 

出于统计分析的需要,请您继续完成以下问题:(请在相应选项上打“√”,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Q7、您的性别:    □1.男           □2.女

Q8、您的专业类型:□1.理工类       □2.人文社科类    □3.艺体类      □4.其他

Q9、您的年级:    □1.本科生       □2.硕士          □3.博士        □4.其他

Q10、您来自:     □1.城市         □2.农村

 



[①] 此处进行t-test 分析时,考虑到几乎全部样本的专业类型都集中于“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仅1人为“其他”),因此在专业类型维度的检验自变量仅取“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两个变量;在学历维度的分析,也将“硕士”和“博士”两个变量统一为“研究生”变量,因此在分析中自变量也仅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变量。故而这两项分析也采取了独立样本T检验(t-test)的方法。研究问题2中对满足度的检验分析与此一致。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