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年演唱会”自2005年被引入以来,逐渐成为媒体青睐的一种电视仪式,在明星喧闹的晚会背后是各大媒体激烈竞争的声音。无论是更顺应全球化的现代潮流,还是更迎合年轻受众的口味习惯,“跨年热”已然成为一个日趋完整的娱乐符号。当各大平台将包装靓丽的明星送上舞台,将舞美灯光做得缤纷炫目,把跨年晚会变成“烧钱晚会”的时候,似乎深圳卫视成为第一个突围者——把演唱会做成了演讲会,夺得当晚实时收视率第一名。
关键词:跨年晚会;娱乐化营销;创新突围;《时间的朋友》
一、“跨年热”的背景
(一)全国范围的电视仪式的扩大化
“跨年”,第一次在国内被提出是在2005年末,湖南卫视举办了一台“快乐中国跨年演唱会”,以超高的收视率在全国观众心中给跨年这个概念下了定义。从第二年开始,“跨年”“跨年晚会”的形式在各大卫视流行开来,成为媒体语言体系里面的热词。随之升温的还有演出成本和晚会规模。虽然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管理下,这一“烧钱比赛”稍加收敛,但这股“跨年热”始终没有平息。
这种形式的走红不难揣测,它迎合的是受众的观赏口味,借着各级卫视的平台顺利地举起电视媒体自由的旗帜。它既不划分在与春节联欢晚会争风头的范畴内,又标榜了自己向欧美日韩全球潮流看齐的态度。从2005年至今,十二年时间,跨年晚会早已在大众心中打下节日符号的烙印,它被媒体哄抬为一年当中仅次于除夕夜的重要时刻,并且在社会价值体系里,被视为替代其他公众行为的事件。
(二)媒体竞争下的产物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16家各级电视台的晚会争奇斗艳,不论是在晚会规模上,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将这一年的“跨年之夜”推向了媒体盛世高度。相比西方发达的媒体产业,我国受众细分市场尚未完全培育成型。①电视行业“千台一面”的状态难免存在。
从明星流量的数据来看,跨年晚会不仅是卫视增加收视率的捷径,也是做好卫视品牌营销的王牌。湖南卫视力推自家艺人“超女快男”成为新秀,“快乐家族”和“天天兄弟”王牌联合成主持亮点。江苏卫视将“奔跑家族”以及热门节目《非诚勿扰》搬上了晚会舞台。这不仅省去了邀请明星的出场费,而且加大了自家明星的宣传,进一步强化了卫视的品牌形象。晚会带来的诸多效益,注定了有能力举办大型晚会的媒体都来分一杯羹。
(三)日趋完整的娱乐符号
2005年湖南卫视开办“快乐中国”跨年演唱会,这个起点定位就偏向年轻化和娱乐化。几乎所有卫视都更加青睐演唱会这种形式,晚会的表演曲目都来自当下流行音乐,影视明星翻唱经典曲目,娱乐红人物重组合唱来达到巨星演唱盛宴的效果。
娱乐味道浓重的主题也透露着各大卫视的野心。以2011年为例,湖南卫视“给力跨年演唱会”,东方卫视“梦圆东方”,江苏卫视“随心而乐跨年演唱会”几乎具有高度一致性。②象征潮流的年度热词,歌王天后的大咖集结,影视咖和综艺红人的“混搭乱炖”,用歌声的斗技代替群口相声,用明星的话题热度为晚会持续加温。跨年,由此变成了一个日趋完整的娱乐符号。
二、“跨年热”的突出特点
(一)省级台摆脱政治束缚,顺应现代化媒介潮流
省级卫视一方面要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消费市场也就是大众需求推导自己的文化产品。③在坚守国家发声原则的基础上,追求立场自由、地区差异化是各大卫视的共同选择。在现代化和全球化逐渐颠覆社会传统根基的形势下,“跨年热”不仅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冲击下的产物,也将再次加速传统生活方式的更新。
跨年活动最早从美国发起,其活动形式随性而自由,从家庭节目社区晚会,上升为全国性的新年倒计时,后来扩散到全球。由于中国传统的农历计时,在节日时间上与国外错位。虽然庆典形式雷同,部分保留了节日的仪式性、民族凝聚性和传承性,但是少了观众的主动参与性。跨年演唱会的出现,悄然改变着群众对于节庆共同事件的参与及体验。它展现着各级卫视想要摆脱政治束缚,追求形式独立,和西方国家共同呼吁媒体自由,积极加入世界潮流的野心。
(二)精准定位年轻受众群,演唱会捆绑明星营销
在当前的媒体竞争中,受众的划分直接影响着节目主题确定、表演形式和风格,也决定了节目内容的编排和现场的调度。④对于一台晚会而言,只有找到最具潜质的受众群体,才能使晚会价值有效传播,对品牌塑造达到最优效果。根据对电视媒体市场的分析,受众群体趋向低龄化和低学历化。因此,娱乐定位无疑是最佳的市场选择。
电视媒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明星的容貌、形体、才艺乃至个性进行华丽的包装,通过制造话题和消费明星,为他们的年轻受众提供享乐。以湖南卫视为例,话题人物、影视剧偶像、选秀明星、主持人群体集结而成一台娱乐至上的晚会。
(三)科技大制作模式开启,多媒体融合网络运营
当电影界流行的3D技术被搬上电视晚会的舞台,当最先进的索道摄像系统被用于现场画面的拍摄,那意味着科技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的又一张王牌,让节目的效果以倍速扩大,让逼真的特效带给观众视觉享受。在2017年的晚会现场,高科技的创新技术与舞台并驾齐驱,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将全息投影和AR技术融入节目和舞蹈中。
事实上,中国的观众早已不再独守电视这一种娱乐选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分流电视观众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渗透我们的生活,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实时的交互性体验,特别表现在社交平台和网络平台上,并通过移动设备更便捷地达到信息资源的获取。因此,各大卫视也积极与网络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