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反腐,以“人民的名義”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對於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於心的政黨來說,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詳細】
·光明日報:反腐也需文藝助力
這些反腐的文藝作品,之所以屢屢收獲廣泛關注,是因為反映了當前反腐敗斗爭的高壓態勢,使作品呈現了新的深度與高度,順應了群眾呼聲。這些文藝作品成風化人、提振民心、凝聚共識,在全社會形成反腐的輿論氛圍,有助於構建清明的政治生態。【詳細】
·中青報:很久沒有像這樣一起追劇一起針砭時弊了
很少有一部電視劇像《人民的名義》這樣讓我覺得,不追下劇,就跟不上朋友圈討論,跟不上主流節奏了。有人談論這部反腐劇的“大尺度”,有人熱議老戲骨出神入化的表演,有人研究劇情與現實反腐的對應,有人分析台詞中的官場常識和紀檢知識。【詳細】
·北京日報:《人民的名義》不鮮不嫩憑什麼火?
按理說,這種被年輕人戲謔為“高大全”“偉光正”的作品似乎獨處於某一環境中,也獨屬於一部分特殊人群,很難走進大眾視野。不光題材不討好,劇中演員也不是自帶光環那種。【詳細】
·人民網:“人民的名義”,反腐敗究竟在較量什麼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這也如同行進中的中國,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績有多好,都不能忘了發展是在較量著什麼,那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而這也恰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人民名義”。【詳細】
·新聞晨報:老戲骨讓我們看到時間的力量
當然,用老戲骨和年輕的顏值演員進行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老戲骨之所以成為老戲骨,其實是時間篩選的結果。一個演員,能夠從年輕演員成長為老演員,首先得挺過健康關,能夠避開疾病、事故生存下來,這是自然篩選的結果﹔能夠堅持演戲二三十年,這說明了他們有強大的動力,這是動機篩選的結果﹔ 能夠在舞台上挺立二十年以上,這說明觀眾接受了他們,這是舞台篩選的結果。【詳細】
作為2017年現實題材劇的第一個爆款,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目前正在湖南衛視熱播,該劇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播出伊始就引發收視狂潮,並且口碑極佳,吸引了老中青各個年齡段觀眾,堪稱“現象級”,劇中老戲骨甚至一夜間收獲大量粉絲,成當紅“愛豆”。該劇既沒有大IP做后盾,也沒有“小鮮肉”加盟,為何首播就能收視口碑雙豐收,還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