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網絡新聞媒體--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網獎學金>>武漢大學

淺析我國網絡新聞媒體

王晶晶

2012年11月07日14:28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手機看新聞

點擊進入人民網獎學金專題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10月30日揭曉,武漢大學王晶晶同學的論文《淺析我國網絡新聞媒體》獲得二等獎,以下是論文全文:

關鍵詞:海量化 信息源多樣化 多媒體 互動性

摘要:本研究選取我國排名前十網絡新聞媒體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我國網絡新聞媒體的特色,並以多媒體專題為切入點,選取並比較兩個多媒體專題,以分析網絡新聞媒體新聞報道的特色。

中國第一份在因特網上創辦的電子報刊是1995年1月12日由國家教委投資的《神州學人》。同年12月20日,《中國貿易報》正式發行電子版,成為中國第一家在互聯網上發行的電子日報。 網絡新聞媒體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從最初的轉發母媒體信息或其他網站信息,轉變為具有一定獨立策劃、採編能力的媒體,形成了網絡新聞媒體信息發布基本模式。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絡新聞用戶達3.62億,網絡用戶使用率高達74.7%, 網絡新聞用戶形成一定規模。與此同時,網絡新聞媒體通過用戶調查、用戶留言等形式,與用戶展開積極互動,形成了基本模式。

本文著力於分析網絡新聞媒體的信息發布與用戶互動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國網絡新聞媒體的特征。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根據中國網站排名網2012年1月3日發布的最新新聞分類網站排名信息,選取排名前10的網絡新聞媒體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包括一家新聞網站不同頻道的單獨登錄,根據一家新聞單位出版多種媒體出版物的做法,我們仍然可以認為一家新聞網站的不同頻道為不同的媒體 。

中國網站排名網是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指導,北京中乾網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大型網站排名項目。“中國網站排名”基於中國網站排名工具條和其他合作數據平台進行流量採集、統計、計算及發布,對在中國注冊的網站和部分在中國運營的外國網站進行排名。排名前10的網絡新聞媒體,如下圖:

網絡新聞媒體有多種分類方式分類,本文依據傳統媒體創辦或是商業實體創辦對以上媒體進行分類。2005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不得登載自行採編的新聞信息 。按照該規定,商業網絡新聞媒體不具有新聞採訪權,這一規定對不同類別網絡新聞媒體信息發布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故採用此分類方法。此外,由於綜合性或專業性分類,將影響網絡新聞媒體的內容特色,影響網絡新聞媒體的特征,本研究綜合運用這兩個分類標准,對以上網絡新聞媒體進行分類,如下圖:

目前,國內各類新聞網站數目眾多、參差不齊。這10家網絡新聞媒體既有傳統媒體舉辦的網絡新聞媒體,也包含商業網絡新聞媒體,既有綜合性網絡新聞媒體,也有專業性網絡新聞媒體,且訪問量排國內前10,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選取這10的網絡新聞媒體最為研究對象。

二、基本模式

(一)信息發布基本模式

通過上表觀察可知,各網站的平均頻道數為22.2,轉載其他媒體信息趨同度最高為100%,網友上傳信息的趨同度為90%,獨家新聞的趨同度最低位75%。

1.信息海量化

傳統媒體受到版面和播出時段的限制,其承載的信息量受到較大的限制。網絡技術的發展,數據庫技術、超文本、超鏈接技術的發展,促使網絡新聞媒體承載大量信息,並實現信息之間的有效聯系,降低了信息傳輸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了網絡新聞媒體頻道多、信息海量化的特色。

此外,專業網絡新聞媒體的興起,如財經網絡媒體、體育網絡媒體,在其專業領域深入挖掘,其信息不僅具有廣度、也具有一定深度,形成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大特色。

2.消息源多樣化

消息源多樣化是網絡新聞媒體的一大特色,瀏覽網絡新聞媒體可以看到大量轉自其他媒體的信息,獨家新聞在網絡新聞媒體中所佔地位有所下降,這是網絡新聞媒體區別於傳統新聞媒體的一大特色。

此外,網友上傳信息也是網絡新聞媒體的特色,傳統媒體中往往由職業編輯作為把關人,刪選並刊登讀者來信,在網絡新聞媒體中,個人可以依據自我意願,在不違背相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自主上傳信息。個人在作為網絡媒體的使用者之外,還同時成為了網絡媒體主動傳播者、作者和生產者。

①指網絡媒體即時更新,刊載最新新聞。

②指網絡新聞媒體將音頻報道轉換為文字報道形式,並非完全意義上音頻報道。

通過上表觀察可知,在新聞列表、新聞排行、多媒體專題、過期新聞的趨同度最高為100%,多媒體平均趨同度為93%,最新消息趨同度為90%。

3. 傳播全時性

全時性是網絡新聞媒體時效性強的最好表述。隨著網絡傳播技術的發展,網絡圖文直播、音頻直播和視頻直播技術的出現,網絡新聞的即時性日臻完美。網絡媒體為凸現新聞時效性,對突發事件的報道甚至將新聞電頭的時間精確到分鐘。即使是日常新聞報道,新聞內容頁面一般都標注了精確到秒鐘的發布時間,一些新聞列表的每個標題后也標注發布時間。

此外,網絡新聞媒體不僅刊載最新新聞,同時還刊載過期新聞,受眾可以根據需要選取信息,這是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大特色。

4.信息多媒體化

信息多媒體化是網絡新聞媒體的一大特性。網絡傳播的多媒體性是指互聯網絡運用數字技術,兼容報紙、廣播和電視多種媒體的傳播手段,全面刺激受眾的多種感官。網絡傳播採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豐富了報道手段,使新聞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增加了新聞的現場感和沖擊力。由於傳統媒體隻能實現單媒體傳播,受眾選擇了什麼媒體,就隻能選擇這個媒體所具有的傳播方式,所以報紙、電視和廣播一直處於一種“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中,彼此不能涵蓋,而網絡媒體集文本、聲音、圖像等傳播形式於一體,這就打破了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使網絡媒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不再有現實生活中傳統媒體三足鼎立的勢力劃分。新興網絡媒體的高科技含量,使得綜合使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報道新聞成為可能,這也是網絡新聞的魅力所在。針對網絡新聞的傳播特點及現代人們閱讀新聞的特點,我們要求網絡新聞要區別於傳統新聞,即文字報道盡量簡明,報道圖片盡量詳細,以視覺語言來更好地表達主題。同時,對大家關心的事件,要運用綜合運用多媒體進行報道。今年的高鐵追尾、地鐵追尾等事件的報道,各大網站均採用了視頻直播、轉播等方式,生動再現現場情景。圖片、音頻等技術的發展,使新聞得以簡明扼要並且生動地傳達。

(二)用戶互動基本模式

5.互動性強

通過上表觀察可知,在新聞搜索、論壇、博客的趨同度最高為100%,新聞調查、微博趨同度為80%,搜索熱詞的趨同度為60%。我國網絡新聞媒體表中屬性趨同度較高,體現了網絡媒體互動性較強的特色。

互動性又稱交互性,包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傳播方式,體現了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相結合的傳播方式,是網絡媒體的特性和優勢。在傳統傳播方式中,5W理論裡最后一個W,即“with what effect”,由於傳播的單向化而往往被忽略,或者效果欠佳。而網絡媒體新聞傳播是媒體與受眾、受眾之間的多向性、互動性傳播。網絡論壇、討論區、留言板、聊天室、電子郵件、ICQ及MSN等即時通訊軟件,吸引著大量網民積極參與傳播信息、評論新聞、討論新聞話題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網絡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近年來,網絡論壇在“劉涌案”、“孫志剛事件”、“寶馬撞人案”以及“虐貓女事件”等幾起社會新聞事件上,發出了強大的聲音,產生了巨大影響。網友們自發對新聞內容進行核實和反饋,驗証新聞的真實性,並推動了后續報道。互動性是網絡的魅力所在,也為網絡新聞的傳播提供了優勢。發達的網絡技術使新聞的線索可以從網民中獲取,網絡上發布的新聞也可以接受來自網民的評判,網民的意見可以自由地通過留言板、BBS等方式表達,從而促進事件的進一步發展,這種交互性使得網絡時代的新聞傳播更廣、影響更深,社會輿論監督作用更大。隨著網民數量的飆升,越來越多的網友通過網絡了解重大社會事件和獲取新聞信息。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互聯網的影響力是建立在互動、分享的環節上,網絡能把嚴肅的話題通過互動的平台用更人性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讓網友能參與其中。

三、新民網與新浪網多媒體專題比較分析

多媒體新聞專題是網絡新聞媒體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主要報道方式之一,本研究以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鐵追尾事件為例,對比分析新民網與新浪網多媒體新聞專題,以分析網絡新聞媒體新聞報道的特點。

新民網依托新民報系強大資源優勢,是一家典型的傳統媒體網站。新民網作為網絡媒體,成為重大新聞事件網絡報道的主力軍,承擔著面向上海地區的重大新聞事件的圖文和視頻直播報道任務。此次上海地鐵追尾事故,新民網作為本地媒體,制作了多媒體新聞專題“聚焦:9•27地鐵10號線追尾”,對事件進行了全面追蹤報道。

新浪網則是一家典型的商業網站,是一家服務於中國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及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其業務頻道“新聞中心”與全國上千家媒體有著良好的合作,以對國內外大事件全面快速的報道贏得了業界良好的口碑和網友的喜愛。上海地鐵追尾事故發生后,新浪網迅速以多媒體新聞專題“上海地鐵10號線發生列車相撞事故”報道了該事件。本文以該專題為研究對象,並與新民網多媒體新聞專題進行對比,分析二者多媒體報道特點。

(一) 多媒體新聞構成要素

1. 文字

雖然多媒體新聞專題強調多種信息手段融合,但文字是多媒體報道中的基礎手段,也是如今網絡新聞最常用的信息手段。相對於圖片、視頻的採集和編輯的費時,文字耗時短、傳輸技術簡單。針對突發事件,往往是文字報道最快速的傳遞信息、報道新聞。

新民網是上海本地網絡媒體,擁有強大的傳統媒體資源,上海地鐵追尾事故發生后,新民網記者迅速深入事故現場,採寫獨家消息,對地鐵追尾事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了全面報道,內容翔實。

事故發生后,新民網首先通過動態新聞方式報道該事件,15:20發報道“10號線設備故障致2車碰擦 伊犁路站至四川北路站運營中斷”,15:33發報道“地鐵10號線列車追尾 乘客稱事發時聽到巨響”,15:40發報道“地鐵10號線因信號故障列車追尾運營路線調整”,通過一系列動態報道,採寫與傳播基本同步,向受眾“實時”傳播信息。

新浪網由於沒有採訪權,無法深入現場。但新浪網大量轉載其他傳統媒體的報道,信息量大而全,通過新聞列表的形式,快速及時地向受眾轉載最新信息。此外,新浪的文字新聞不僅僅轉載了消息,還轉載了京華時報、長江日報的評論。與新民網僅有消息,沒有評論相比,新浪網的文字報道更有深度。

2. 圖片

新聞圖片通過傳遞現場感,補充並解釋信息,給受眾一身臨其境的感受,是多媒體新聞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

新民網多媒體新聞專題大量運用新聞圖片,對事故現場、救援場景、新聞人物做直觀報道,補充文字新聞中無法表達的信息,形象化且引人注意。示意圖則展示了10號線地鐵的路線,使得讀者掌握全面信息。

新民網與新浪網多媒體新聞專題均採用了新聞照片和示意圖兩種形式。在二者的多媒體新聞專題中,圖片主要是輔助文字新聞形成多媒體報道。此外,二者均制作了FLASH幻燈片形式的圖片專題,此時圖片作為骨干材料,輔之以圖片說明形成多媒體報道。

不同之處在於,新浪中心制作了事故模擬圖,模擬地鐵追尾現場圖片,彌補了事故發生新聞圖片的缺憾,形象的再現地鐵追尾瞬間。此外,二者的圖片專題中,新民網的新聞照片比較多,內容更豐富,但其記者並未專門寫圖片說明,其圖片說明僅是相關新聞的新聞標題,而新浪網轉載的是配有相關圖片說明的圖片。

3. 視頻

視頻報道給讀者強烈直觀感受,但由於視頻報道對設備和新聞現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和上傳也相對復雜,需要受眾等待的緩沖時間更長,所以在多媒體報道中會適當運用視頻報道,但數量並不多。

新民網多媒體新聞專題共有10條視頻報道,均由新民網記者採寫和編輯,其視頻報道將視頻播報內容用文字打出,作為輔助文字報道。新浪網的視頻報道均轉自電視媒體,其文字說明是在視頻下方做了一個視頻簡介,介紹了新聞背景和視頻源媒體播出時間。二者做法各有優劣,新民網是本網站所作視頻,若將文字報道作為字幕打上會取得更好效果。新浪網視頻為合作媒體所播視頻,做視頻簡介,包含更大的信息量,也不涉及版權糾紛,是一種比較合適的做法。

4. 互動

新民網採取了微博互動的形式,運用其官方微博發布相關信息,與網友互動。在其多媒體新聞專題中,專門設有討論區,受眾可以直接瀏覽網友留言。其中,警察、記者同行、網友均有留言,參與了對地鐵追尾事故的討論與互動。同時警察、網友等人對信息進行了一定補充,使得讀者有較強的參與感和較大的信息量。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必須登錄上海灘微博才能發言,不方便流動讀者參與發言討論。

新浪網多媒體新聞專題設有網友關注和微博播報兩欄。網友關注一欄,通過點擊該鏈接進入新浪論壇討論區。微博播報一欄,則是新浪微博設置的微話題討論區,網友必須登陸新浪賬號,才能參與討論,該貼吧中基本全是網友討論,信息量不如新民網的充足。

新民網多媒體新聞專題採用了文字消息、新聞照片、FLASH幻燈片、示意圖片、視頻報道、微博互動6種表現方式,立體化的報道該事件。新浪網專題綜合運用了文字消息、文字評論、新聞照片、FLASH幻燈片、模擬新聞圖片、示意圖片、視頻報道、新浪論壇網友關注、微博播報9中表現方式,新浪網採用的表現方式更為多樣。

(二)內容分析

1.宏觀分析——內容結構分析

彭蘭教授將多媒體新聞專題信息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核心信息、周邊信息以及輻射信息。在此運用理論,在內容結構層面對新民網與新浪網多媒體新聞專題進行對比分析,把握二者內容上的特點。

新民網專題“聚焦:9•27地鐵10號線追尾”

通過分析新民網專題結構,發現其內容結構採取了單線性結構,僅僅報道了核心信息,報道內容緊緊圍繞地鐵追尾事故,集中報道了事故現場、救援和后續報道展開。此外,新民網專題按照時間順序由近及遠安排稿件,將最新消息(即后續報道)放在專題的開頭報道。這種報道方式,僅僅是滿足受眾對信息的基本需求。

新浪網專題“上海地鐵10號線發生列車相撞事故”

通過分析新浪網專題結構,發現其結構採取了多線性結構,包含了核心信息、周邊信息以及輻射信息。該多媒體新聞專題不僅報道了地鐵追尾事故的前因后果,還報道了地鐵事故相關內容。這些相關內容一方面是對地鐵相關知識的介紹,如“什麼是鐵路的閉塞”、 “遭遇地鐵事故如何急救自救”,另一方面則是對地鐵追尾事故的延伸報道,如“追蹤上海地鐵追尾事故信號商”、“全國地鐵建設狂飆隱憂”。此外,新浪網專題稿件安排並不是嚴格按時間順序排放稿件,而是將最重要的消息、評論和事故概況放在開頭報道,對這部分內容予以突出強調,隨后按時間順序由近及遠安排稿件。

2. 微觀分析——稿件源分析

新民網是上海本地網絡媒體,擁有強大的傳統媒體資源,因此新民網在其報道專題上採用了新民網的記者和編輯的稿件。新民網強大的傳統媒體資源一方面是一個優勢,新民網記者深入事故現場採訪拍攝,採寫獨家消息,快速報道最新消息。另一方面,強大的傳統媒體資源也是對其的一個限制,由於新民網僅僅採用了新民網記者的稿件,並未採用其他媒體的報道,其內容大多是新民報系報紙內容的翻版,沒有充分的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制作出內容更全面深入的報道專題。

由於新浪網是一家商業網站,沒有新聞採訪權,其新聞稿件大多來自各大媒體,如齊魯晚報、新華網、中央人民電視台、京華時報、南都周刊等媒體。由於新浪網業務頻道“新聞中心”與全國上千家媒體有著良好的合作,新浪網在整合媒體資源報道新聞時,往往有更多的選擇權,網編會挑出及時的、出色的稿件進行報道。此外,新浪網報道專題也體現出媒體資源充分整合運用,新浪網不僅報道了地鐵追尾事故,還做了相應的延伸報道,對地鐵建設的相關問題進一步展開報道。此外該專題還採用了新浪健康、新浪科技的相關內容,介紹了地鐵相關知識、急救知識等等。綜合看來,新浪網報道專題充分利用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採用了更多的稿件源,報道內容更廣泛更深入。

(三)多種信息有機結合程度

1. 多媒體報道思想

從多媒體報道思想的運用程度來看,可以將多媒體新聞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編輯層面的多媒體新聞,二是報道全過程中的多媒體新聞。編輯層面的多媒體新聞即是編輯根據現有的素材,將各種有關聯的多媒體稿件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被動整合的多媒體報道。報道全過程中的多媒體新聞應該是這是一種理想的多媒體新聞。

新浪網由於沒有採訪權,其所制作的多媒體新聞專題是典型的編輯層面的多媒體新聞,網站編輯將各種可用的新聞資源有機整合,是一種被動整合的多媒體報道。

通過瀏覽新民網的多媒體新聞專題,發現新民晚報記者在採訪時是帶有攝像機的,運用攝像機拍攝了新聞視頻。紙媒記者採訪帶攝像機,依據多媒體新聞構思主動採集素材,可以得出該多媒體新聞專題屬於報道全過程中的多媒體新聞,隻不過各種素材有機結合程度不高,屬於初級階段的報道全過程中的多媒體新聞。

2.多種信息有機結合程度——超鏈接的使用

新民網和新浪網的多媒體專題總體上是針對地鐵追尾事件有意識的策劃、組織的多媒體專題。就單篇報道而言,均是以文字為中心的多媒體報道單元,輔之新聞照片、示意圖或者視頻。

兩個多媒體報道專題綜合運用了多種信息方式,但文字+圖片,文字+視頻的報道形式較多,其中文字與圖片的結合程度較高,但是文字、圖片、視頻三者總體有機結合度不夠高。

其中,新浪網對於配有視頻報道的新聞均加上攝像機圖標和文字說明的超鏈接,有微博播報的則加上文字說明的超鏈接。通過超鏈接,使得新浪網對不同媒體形式的新聞素材的有機結合程度更高。因此,可以通過加強超鏈接的使用,增強多種信息的有機結合程度。

(四)相關建議

新民網和新浪網均綜合運用了多種信息表現方式,對地鐵追尾事故進行了全面深入報道,然后二者也有不足之處。

首先,二者均未運用FLASH動畫的信息表現方式,由於地鐵追尾屬於突發事件,缺少事故發生圖片,可以運用FLASH動畫模擬現場,彌補不足。新浪網制作了一張模擬圖片,但是其效果不同動畫直觀、形象化。

其次,二者的多媒體報道是將現有的不同媒體形式的新聞素材進行整合,多媒體整合程度有待提高。二者多媒體專題網頁均隻設一個視頻窗口和圖片窗口,仍以文字報道、文字鏈接為中心報道新聞。二者將各種媒體形式的新聞素材深度整合,網頁上制作多個視頻窗口和圖片窗口,更加形象化的推介新聞信息。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曉越、趙光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