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評柴靜出路隻有演 "砍柴"因何起紛亂復懸疑--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董路評柴靜出路隻有演 "砍柴"因何起紛亂復懸疑

吳亞濱

2013年01月25日07:24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很多人認為新聞應該就是客觀中立的,但事實上不是,至少這不是足夠的。客觀事實對人們而言只是一個基本的素材,它是用來產生觀點的。我們假設素材越是客觀中立,人們產生的觀點就越會正確,但很遺憾,幫助人們產生觀點的因素還有素材的組織順序。你報道什麼不報道什麼,先報道什麼后報道什麼,這些行為背后都帶有觀點。信息經過重組之后可能還叫做新聞,但也可能叫做電影。

  近日轟轟烈烈的“砍柴”運動四散,先是閭丘露薇發了一篇爭議博文,之后是很多知名人士參與到這個討論中,接著的重磅炸彈就是董路的檄文。

  柴靜是一個焦點人物,人稱她是當代的林徽因,或者是知性女神化身。這本身就是觀點,不是事實。觀點會激發出更多觀點,甚至態度和情緒。在董路的博文背后,所隱藏的是他的什麼態度呢?文章傳遞出的是董路對新聞的態度,還是他對柴靜的態度甚至是情緒呢?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回顧柴靜採訪李陽的那期節目,也觀看了柴靜的其他一些節目,但是說實話,我隻能發現董路提供了大量畫面背后的信息。這些有關幕后團隊的新信息無從考証其真偽,即便是真的,那些信息所產生的環境、背景也並不確定。

  其實最為奇怪的是這個事件的本身,根本是一個懸疑片。閭丘露薇為什麼想起來要議論柴靜?她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木子美又想起什麼來八卦柴靜的私生活?為什麼扒完生活又開始扒她的職業?董路指名道姓卻又吞吞吐吐,明著說《看見》,暗著又扯出些飯局上的老男人

  ……

  這個事兒非常有趣,任何構成新聞的事件本身都可能成為一個研究課題。閭丘認為新聞應該挖掘事件,而柴靜則更多關注人本身,關鍵的問題是她們並非同行,一個是新聞記者,一個是人物採訪主持人﹔前者關注的首先是事兒,后者聚焦的本該是人。這樣看來,董路的檄文根本成了蹚渾水。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