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請您回到位子上!”
洛陽新區管委會發展改革規劃局一位負責人上台不到3分鐘,就因“打太極”被主持人請下台來。
這一幕,發生在1月22日洛陽市《百姓問政》節目現場。這一天,河南省洛陽市住建委、公安局、教育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亮相,就全市“9大領域48個問題”集中整改情況接受《百姓問政》“期末考”。
在當天節目現場,“對於您的回答,我們一是失望,二是覺得被愚弄!”“您對於當時治理問題的承諾只是一時的應付嗎?”犀利的話語如連珠炮,“出鏡應考”的官員有的滿臉通紅,有的汗珠直落,有的當場道歉並承諾“馬上辦”。
官民同處演播廳,暗訪短片挑政府管理“弊病”,群眾做“考官”當面質疑,主持人犀利發問,官員現場解答評議代表、熱線電話、暗訪短片提出的問題,群眾代表根據責任部門的回答打分,滿意亮笑臉,不滿意亮哭臉,並通過電視台現場直播,場內場外通過熱線、網絡進行互動。2012年3月中旬,由洛陽市作風辦和洛陽市廣播電視台聯合“導演”的電視問政欄目《百姓問政》,雖然是模仿武漢、太原等地的形式,但已經在該市掀起“電視問政風暴”。
通過9期《百姓問政》收集整理的400個民生問題,目前絕大多數已經得到解決,洛陽市作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制作該節目的目的,就是要讓官員在平時多流汗,這樣才能在電視上少流汗。
“讓官員出丑並不是電視問政的目的”
2010年,湖北武漢等地推出電視問政節目,迅速得到洛陽市相關領導的關注。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認為,洛陽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固然有,但根本問題在發展環境和干部作風,通過政務公開、暗訪追責,能更好地管束干部隊伍。
為開辟一個群眾訴求渠道,搭建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轉變作風的平台,真正能為社會、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同時密切黨群、干群聯系,經過多次調研和討論,洛陽市決定將電視問政“引進來”。為讓電視問政能在洛陽“生根發芽”,洛陽“引進”之后進行了積極創新。
2012年3月中旬,洛陽市作風辦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影響洛陽建設發展重點的突出問題。得知能向市級領導“訴苦”,洛陽市民積極建言。洛陽市作風辦共征集到問題3745個,集中在城市管理、交通擁堵等9個領域,洛陽市作風辦將問題整合研究后,確定48個重點問題為2012年全市集中整改的工作重點。
2012年6月,洛陽市作風辦對集中整改9個領域的48個重點突出問題及其責任單位、責任人、具體整改措施,進行公示,並公示跟進整改進度。
2012年7月25日,洛陽市9大領域問題整改“社會評價平台”正式開通。市民通過網絡平台和手機短信兩種方式,對9大領域問題進行評價建議。
同時,洛陽市作風辦開始建立全市的民評代表庫。據洛陽市紀委工作人員介紹,民評代表庫由洛陽市社區、縣市相關部門推選出來的1000多名民評代表組成,覆蓋群眾、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企業員工等,涉及各行各業。每期電視問政播出前,會從這1000多名代表中隨機抽取90名組成現場的民評代表團,負責給相關單位在整改問題上打分。
2012年8月8日,《百姓問政》開播。從第一期開始,演播廳上就是這樣的格局:主持人站在中間,“一把手”們坐在舞台兩側,主持人背后則是大屏幕電視,市民、相關專家和特約評論員坐在台下。
大屏幕電視是“一把手”們最害怕的東西,因為讓他們尷尬的畫面源源不斷地從屏幕中涌出。
“不知道暗訪的啥內容,也不知道暗訪短片結束后,會不會問到我們。”曾參加《百姓問政》的一名領導說。
第一期《百姓問政》的一條短片內容是:洛陽市火車站附近,機動車隻要交費就可隨意進入,站內拆遷工地未增設圍擋,同時遺留有大量生活垃圾。已經治理了近20天的摩的載客,檢查中發現根本未得到有效治理。
看過短片后,洛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趙震臉色發紅:“我很慚愧,我沒有管好。”而對於之后的“這是多年存在的,具體什麼時候拆?管理之前是什麼樣子”等問題,趙震則用“下一步……我們會……”等言辭,打起了“太極”。
“趙局長給我們畫了一個非常完美的‘餅’啊。”主持人的“辣”評引得在場群眾哄堂大笑,鼓起倒掌來。
身為“考生”的趙震,交出了“會在年底前……”的整改承諾。
“真的不想來。”一名單位負責人坦言,上台前的心態像極了准備見老師的小學生。巨大的壓力使得“一把手”們喘不過氣來,有的領導甚至出現了短暫的失態——現場連連擦汗、短暫停頓、尋找材料照本宣科。
“領導們后來都總結出經驗來了。遇到暗訪短片揭露問題的,主持人問到你,首先一定要承認是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然后再說怎麼辦。一旦你先大篇幅地解釋原因,就等著滿堂‘綠’吧。”在《百姓問政》首播后,領導們紛紛碰頭總結得到“笑臉”良方。
“讓官員出丑並不是電視問政的目的。”洛陽市作風辦負責人說,《百姓問政》剛開辦時,一部分官員因擔心個人形象受影響,對上節目心存疑慮,但洛陽市作風辦及時召開座談會,很快化解了這一疑慮。“我們讓官員意識到,既然工作還有改進提升的空間,上節目就有可能影響個人形象,但不上節目,將問題說明白、解決好,就會影響政府形象。”
“最核心的問題是怎麼保証這些官員能夠到場”
“最核心的問題是怎麼保証這些官員能夠到場。”《百姓問政》制片人、洛陽廣播電視台電視評論部制片人王書克介紹說,洛陽廣播電視台負責節目的策劃和落實,而洛陽市作風辦則負責挑選市民代表、邀請“一把手”們。“做節目前,洛陽市紀委、市作風辦會給相關部門領導發通知,而且必須是‘一把手’到場,如果‘一把手’真的有其他任務不能到場,要向市委、市政府請假,才可以讓主管副職來。”
“揭短短片是《百姓問政》的重頭戲。”王書克所說的短片,是指《百姓問政》在節目現場播放的暗訪短片。這個環節也正是讓“一把手”臉紅流汗的開始。
“制作暗訪短片是電視問政節目中最為關鍵也最有難點的環節,但隨后的保密工作更難。”王書克告訴記者,《百姓問政》核心團隊一共10余人,而參與節目制作、內容拍攝的團隊成員有近30人。面對如此龐大的團隊,為做到嚴格保密,洛陽廣播電視台採取了讓每個人都隻知道事實碎片的方式。
“不僅參加節目的‘一把手’們事先不知道‘揭短’的內容,甚至除總策劃核心團隊主要成員外,沒有一個工作人員能知道所有短片的內容。”王書克介紹說,為做好保密工作,他們採取了分組分人,各自負責的方式。2012年8月8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間播出9場節目,9場節目就分了9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自己那場的節目內容。每個小組裡還有兩名組長專門進行全程監督,其他場次節目內容他們一概不知。“哪一組拍攝的短片一旦被暴露,我們就要求這個組重新拍。此外,市裡9個局的紀檢書記參與了拍攝短片,他們都簽了保密協議,不允許泄露任何短片內容。”
王書克還分析了每一段暗訪短片的拍攝流程。第一階段,將市民反映集中的問題,分給小分隊,然后由小分隊討論分析從哪裡入手、踩點。第二階段,分析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是哪一個環節上的不足導致的。這樣,才能向對應的領導提問。第三階段,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之道,有沒有其他城市的好做法可供借鑒,能不能拿出更好的建議引導大家去思考。
“主持人也很關鍵。”在王書克看來,電視問政主持人必須具有新聞直播節目的經驗,才能控制好場面。“洛陽市被問政的領導多達百余人次,主持人在直播中需要反應靈敏、機智過人,不給領導任何渾水摸魚的機會。為此,我們在暗訪短片拍攝后,模擬官員推諉的場景,進行針對性的追問。”
在9月3日主題為“讓食品更安全”的問政節目中,洛陽市藥監局局長司志華在說到“農民工飲食衛生”問題時,拿出一疊材料在節目中展示工作部署,他在照本宣科時被屢屢打斷。
“百姓想知道的是,我的事情能解決嗎?什麼時候解決?”在節目中,官員“打太極”時屢屢被《百姓問政》主持人之一丁禹森打斷。
“大家隻想知道,你們到底能不能解決他們的事情,如果不能,請想辦法。”丁禹森說,短片播放后,“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是他問題的落腳點。“《百姓問政》基調定為政府百姓共抓整改,打造陽光高效洛陽,盡管是說某個單位工作存在問題,但是我們要以陽光的心態去面對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抓落實,讓市民看到希望。”
“400個民生問題已整改382個”
“通過9期《百姓問政》,我們收集整理了400個問題,並要求相關部門在2012年年底前整改這些問題。近期我們暗訪組發現,400個民生問題已整改382個,整改率達95.5%,但還有8個問題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洛陽市作風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為宣傳電視問政整改成果,同時向社會告知未整改問題及下步措施,1月22日,洛陽市落實辦將洛陽市住建委、公安局、教育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組織到現場,對全市“9大領域48個問題”集中整改情況接受群眾代表現場提問,同時對整改未解決問題進行反饋,向社會告知未整改的原因,明確下步整改措施,再由群眾代表根據責任部門的回答打分投票。
當日的投票結果顯示,9大領域中社會治安集中整改效果最明顯,群眾滿意度最高,達到81.51%。而食品安全問題仍最令人擔憂,群眾滿意度僅為64.25%。
“這絕不是作秀台,在《百姓問政》中曝光出來的問題,我們都要嚴肅問責。”該負責人說,《百姓問政》不僅僅是讓百姓看得“過癮”,而且是推進洛陽市治庸問責工作的重要平台,更是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的平台,還促使政府官員明白,很多事平時就要幫老百姓辦。“如果平時工作做得很好,就不至於在問政台上如坐針氈,平時多流汗,到了台上就會少流汗。”
該負責人表示,在《百姓問政》現場,政府官員被要求必須直面老百姓,正視問題,敢於擔當。“問政背后,洛陽市的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連夜開會,研究部署,洛陽市主要領導現場辦公,解決難題。如果說以前是分管領導在直播現場被問得直流汗,那麼現在則是為了兌現承諾,在一線工作也要不停流汗。”
“我們不可能天天電視問政。”該負責人說,除了電視問政,洛陽市還有市民評議、媒體暗訪、群眾監督等多種問責機制,洛陽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常態工作機制,使相關部門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迅速主動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