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網絡“潮詞”,慢點用--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人民日報:網絡“潮詞”,慢點用

王宇飛

2013年01月25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都修理嗎?(漫畫)
  徐鵬飛

  “hold住”、“傷不起”、“坑爹”、“山寨”、“賣萌”、“淘寶體”、“咆哮體”、“凡客體”……當下,新詞生句此起彼伏,大有從網絡用語蔓延到日常生活之勢。

  網語語言的爆發式發展有其客觀條件:日新月異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成熟的平台交流傳播手段,相對封閉、自成一體的網絡環境,生活節奏加快對語言概括化、簡省化、形象化的需求,群眾智慧的互相啟發,網絡游戲等虛擬環境“閉門造車”的便利等。從主觀上來講,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競爭激烈,生活的壓力之下,人們尋找著宣泄之道和平衡之道,網絡“溫室”無疑提供了一種可能,它鼓勵甚至是催生網民的表達欲,在表達自我的同時實現自我的重塑,一批又一批鮮活生動、標新立異的網絡潮詞應運而生。

  對網絡語言的爆發式發展究竟該怎麼看,眾說紛紜。無疑,網絡語言帶給我們很多交流的快感,比如“囧”、“倒”、“汗”、“暈”、“雷人”、“淚奔”這樣“表情豐富”的字詞,淺白簡潔、新奇詼諧,表現力驚人,適應了競爭激烈、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交際需要,降低了“圈內人”交流的時間成本,為生活帶來了新的活力。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擁有如此絢爛多姿的新語體表達和無比活躍的語言生態。

  語言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也不乏“潮語新詞”,其中有不少被接納流傳,成為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固定用語。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把網絡新詞視作洪水猛獸沒有必要,語言有吸收、有豐富,也有淘汰、有消失,這是歷史規律使然,也是發展的路徑所在。

  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全盤接受網絡語言,對網絡語言的誤用、濫用甚至是過度依賴的現象值得警惕。像“886” (拜拜了) 這樣的話在網上說可以,面對面說則會讓人詫異﹔“吐槽”(抱怨)、“杯具”(悲劇)用在公文中也不倫不類﹔公共媒體中一片“ORZ”(拜倒)、“表”(不要)、“醬紫”(這樣子)、“稀飯”(喜歡)之聲,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究其原因,一是這些網絡用語的使用沒有分清“私下”或“公共”的場合和語境,有些網絡語言一旦脫離了特定的網絡環境和受眾,就會讓人不知所雲,在錯誤的場合和語境使用網絡用語,不僅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很有可能適得其反﹔二是有些新詞新句的產生,忽視了造字原理和用字規律,違背了基本的語言表述方法和審美習慣,不是出於便利考慮,而是為造而造,主觀臆造和牽強拼裝的意圖過於明顯。

  網絡語言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就要求我們謹慎甄別和使用,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誤用誤導。尤其是主流媒體、教育系統、公眾人物,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起著“放大鏡”的作用——用什麼詞、不用什麼詞,對整個社會的語言使用規范化都有代表意義和象征意義,馬虎不得。要選擇那些鮮活、到位而有智慧的詞匯,摒棄那些粗俗的、不准確的、缺乏智慧的詞匯,寧缺毋濫。漢語如同一個美輪美奐的花園,它需要生機盎然的新生力量,但藤蔓枝丫不該成為紛擾,不該遮蔽整體的景觀,網絡語言歸根結底要能體現語言的本真價值和功能,要能推進現代漢語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