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報技術在通訊社中的應用,改變了早期新聞業務圍繞以報紙為核心的存在狀況。通過電報線纜,通訊社利用消息作為“商品”進行買賣的行為織成新的緊密的上下游依存關系,進而形成了新的產業鏈條,產生了巨大的資本效應。產業的發展擴大了電報技術的應用范圍並推動了標准化的形成,使之延伸到了所有力所能及的地方。這樣的信息網絡,增強了產業競爭過程中通訊社信息、技術和資本的壟斷地位。
關鍵詞:電報技術﹔媒介變革﹔新聞產業化﹔技術壟斷
一、引 言
電報技術是傳媒形態演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在它之前,傳媒的誕生呈算術量級的增長,而之后則呈幾何量級的增長[1]。在這一技術革命誕生之前,主要的日常信息傳遞工具中,隻有鴿子和火車的速度能承載人們的“迫切心情”。電報技術的出現,不但解決了速度的需求,也使得資產價格信息、政治軍事情報、文化閱讀需求等作為“商品”的生產和傳遞方式產生根本變革,開始脫離私人沙龍領域,轉而向公共領域散播。擴大了的傳播所產生的豐厚利潤促進了社會分工的新進展,即以通訊社為中心,新聞、消息的採集、生產和售賣成為一個專門的龐大產業,而不再僅僅以報紙的生產和銷售為目的。這樣,憑借電報技術為競爭手段的通訊社就成為重商主義時期一部分資本聚合的新載體,造就了產業新鏈條。因此,高速膨脹的電報信息網絡對通訊社早期的崛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強化新聞生產的上下游關系
十九世紀,剛剛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的電報,是“高科技、新媒體”的象征。1837年,經過改進而剛剛具備一些實用功能的電報技術就已經被大眾報紙《巴爾的摩太陽報》率先拿來“裝點門面”。這時的電報,“時尚、神秘”的標簽意義遠勝過它的實際功能,因而報紙對它的推動力就非常有限。與其說報紙使用電報,不如說電報為報紙帶來了好處。雖然當時為數並不少的報社出於行業的敏感都知道電報使用的重要意義,但電報作為一種技術革命的新成果,其影響力是在當時工業經濟發達國家中的第一類信息集散社區——通訊社——中,才真正開始得以體現。在19世紀中期左右誕生的通訊社以追求媒體新技術為競爭手段,在巨大資本力量的推動下,迅速形成附屬於自己的下游鏈條。
早期報紙的傳播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早期)私人通信中已經開始出現有關國會和戰爭情況、農作物收獲、稅收、貴金屬販運,當然首先還是關於國際貿易的廣泛而詳細的消息。然而,這種消息雖然源源不絕,但最終隻有極少一部分能夠經過‘手寫’報紙的過濾,而出現在那些印刷報紙上面。私人通信的讀者無意於把其內容公開出去。所以,政治報紙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商人,而是相反,商人圍著報紙轉。[2]”另一方面,拿破侖執政時期實施控制輿論,全國上百家報紙被削減至13家。到1811年時,巴黎隻剩4家由保安部長直接指揮的報紙。其后1830∼1868間政權變化更迭,但以懲罰制為主導方針的新聞環境基本沒有改變。“出版商和官方新聞檢查(緣於‘大陸封鎖政策’)對非官方消息的篩選和控制主要是針對境外消息、宮廷消息和無關緊要的貿易消息﹔所有的印刷品上的都是些傳統的‘新聞’,諸如靈丹妙藥和暴雨、謀殺、瘟疫以及火災等[2]。這兩方面的情況使得國外信息在巴黎各界成為稀缺資源。為通訊社的出現提供了生存環境。
針對法國的這個特殊機遇,擁有廣泛社會交往的銀行家夏爾•哈瓦斯(Charles Havas,1783∼1858)從1825年起“有償”供給金融商業界人士及政界政要主要從倫敦、布魯塞爾等主要金融城市搜集來的金融、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消息。這一舉動帶來超乎意料的豐厚回報並促使這個事務所在1835年發展為“哈瓦斯通訊社(Agence Havas)”,小作坊突變為一個“新型商品”的加工、生產和銷售的規模企業。
通訊社突破了特權階層對報紙傳遞消息的限制,樹立了自己在巴黎媒介和外媒連通環節的關鍵地位。在1836年,即使是巴黎發行量最大的便士報紙《新聞報》和《世紀報》也依賴哈瓦斯社的消息供應。在1840年的《巴黎雜志》上,巴爾扎克真實的地揭露道:“一般人都認為巴黎有好多家報紙,但嚴格說來全巴黎隻有一家報紙,那就是在盧梭大街開過銀行的哈瓦斯先生經營的‘哈瓦斯通訊社’編發的新聞稿。[3]”但哈瓦斯社的初期做法是很容易被復制的,之所以讓它能夠幾乎沒有對手式的延續著市場擴張的,當然要歸功於對電報技術的率先嘗試而帶來的先發優勢。
哈瓦斯社是在1845年4月第一個開始使用沙普電報機通過新建的巴黎——裡昂電報線路(法國政府1845年春季使用的第一條試驗線路,因為當時法國政府的主流主要興趣還滯留在“沙普托架機”上,對新式電報尚報猶豫的態度)傳遞商品價格信息。1846年5月13日,《巴爾的摩太陽報》用電報傳稿的方式發表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1845∼1849)對墨西哥宣戰的聲明,這一重要國際政治事件的新報道方式促使法國政府對電報的重要性重新進行了審視。不久之后(1848年),巴黎與布魯塞爾(當時是比利時的金融中心)之間電報開通,哈瓦斯社也隨即開始租用該條線路用以延展業務。隨著電報線路的不斷擴展,哈瓦斯社在布魯塞爾、羅馬、維也納、馬德裡以及紐約等地設立分社,信息支點增加,消息這種“商品”的生產和傳遞規模自然也就呈現幾何級的增長。
由於有了龐大的信息鏈群,也就使得第一個具有現代傳媒意義的消息社區在巴黎開始形成。這種整合使得哈瓦斯通訊社領先於其它媒介而首先成為信息商業化傳遞鏈條中的上游物種。當這樣的信息壟斷形成以后,1857年它和巴黎通用廣告社合作,用國內外新聞稿交換一定量的廣告版面,將200家地方報紙的廣告需求匯攏到它的門下,然后把這些版面賣給廣告客戶,這樣就在原先銷售消息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銷售,這種新的售賣行為重新組合了廣告市場中原先存在的主客關系,從而得以控制了巴黎報紙80%以上的廣告刊登需求。一種不同於傳統的以向貴族和政治特權階層販賣消息為目的的新型傳媒社群開始成型,這種傳媒社群以匯聚資本為主要目的,而且匯聚速度遠遠超過其它技術行業。
針對哈瓦斯社的競爭出現於1849年10月。普魯士出於統一德國的政治需要,國家電報局在柏林和亞琛之間架設了電報線路,而且特意向民間開放電報通訊的使用權利。在哈瓦斯要搶用這條線路生意的同時,伯恩哈德•沃爾夫(Bernhard Wolff,1811∼1879)搶在這條線路的柏林一端開辦了沃爾夫通訊社(Wolffs Telegraphisches Bureau),而保羅•朱利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16∼1899)則趕到電報線的亞琛一端開辦了一個業務點。經營的內容依然主要還是互相售賣歐洲各個主要城市的匯兌和証券交易的行情等金融方面的信息。
但由於資本實力不同,因而三者間的競爭也是不均衡的。1850年春,雖然路透利用亞琛與布魯塞爾之間仍然處於電報真空的情況暫以立足,但很快到了1850年底便已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競爭能力。因為路透在亞琛與布魯塞爾之間相距76英裡(約122公裡)的區域內使用的是45隻信鴿飛行大約2小時來傳遞股市行情信息。而隨著巴黎到布魯塞爾、巴黎到柏林、亞琛到布魯賽爾間的電報線路接連開通,哈瓦斯依憑巴黎的資本集團作后盾、沃爾夫靠著普魯士的力量支持,有力地控制了這些線路,路透則被毫不留情地排除在了電報線路使用權之外。
在亞琛競爭中,形成中的新聞產業經營者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利用電報這種新技術對於“消息”這種特殊商品的經營所起的關鍵作用:匯聚資本,繼而壟斷技術。而伴隨著這場競爭,受到政府資金大力青睞而快速崛起的沃爾夫社,從1855年起就已成為與哈瓦斯社一樣龐大的可以壟斷廣大地域內的德國境內的信息售賣寡頭,比哈瓦斯社十年的積累過程縮短了50%。
三、推動壟斷形成
路透社是利用電報技術由弱轉強,進而實現一方壟斷的行業典型代表。路透有句名言:“跟隨電纜走”,這是亞琛的落敗后生出的深刻感悟。雖然那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資本的弱勢限制了對技術的使用,但他感受最深的還是對電報這種新傳媒技術的影響力。
路透早年在其表哥銀行工作時出於對匯兌行情計算方法的需要,結識了數學家卡爾﹒菲利德利希﹒高斯(C.F.Gauss,1777∼1855),當高斯和韋伯演示世界上第一台電報機時,日本學者倉田保雄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描述:“(1833年)路透也參加了這次試驗。……(他)還想到:進一步改善和發展這套裝置,不僅能了解到國外匯兌行情的變化情況,甚至歐洲各地的棉花價格暴跌以及普魯士同法國的外交關系日趨緊張這樣一些消息,也都能利用電報機快速地傳遞。這樣一來,必將對歐洲的整個政治和經濟發生決定性的影響。[4]”
1851年路透結識了維爾納•馮•西門子(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得知英國人准備在英吉利海峽鋪設海底電纜,於是當年夏來到英國謀求發展。幸運的是,此一時間的英國政府屈於新興資本的強大抵制力量,在1853年取消廣告稅,1855年取消印花稅,1861年取消紙張稅,一系列具有實質扶持性質的產業政策使得報紙成本下降趨勢以一種加速度的方式運動,面向大眾文化閱讀的便士報開始大量出現,到1857年時已有107種。興盛的情況比法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新的電報技術,報業趨之若?,一些報紙更是以高調標榜其緊密追隨新通信技術,例如享譽最高的《每日電訊報》,在報紙的名字中就強調自己和新技術的親戚關系。因為早在1846年,倫敦至多佛爾就已開通了允許商業使用的電報線路。
1851年10月14日,路透在倫敦皇家股票交易所1號匆匆成立了海底電報線辦公室,與倫敦証券交易所簽下合約,為其提供歐洲大陸的股市行情以換取獲得英國股市資訊的發布。這距海底電報線路開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1851年11月,約翰•布雷特(John Watkins Brete)和雅各布•布雷特(Jacob Brett)兄弟的通用海洋電報公司(General Oceanic Telegraph Company)架設成功英國多佛爾與法國加萊之間的海底電纜[5]。
因此,路透便通過這條海底電纜(對這條電纜緊隨而至的還有哈瓦斯社、沃爾夫社)。提供與法國巴黎信息市場交換有無,開始了以倫敦為基地的“出售新聞的買賣”,內容性質上與哈瓦斯社、沃爾夫社沒有區別,他編制的“路透快訊”也是主要供給交易所、銀行、貿易公司等,首要目標是建立金融社群。隨著大眾報紙及地方報紙大量出現,政治、經濟、軍事等消息成為各家爭相追逐的需要,針對這一情況,路透增加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消息。到1858年已經爭取到了《泰晤士報》《廣告晨報》、《每日電訊報》等7家最大的倫敦報紙為消息的售賣對象。
他在倫敦穩步建立起來的傳媒社群利用電報線路迅速向外地輻射。1859年法奧關系日趨惡化。路透事先取得了法英之間的海底電報線路的專門包租權和拿破侖三世發言內容的刊布權,從而在2月7日第一時間得以向世界傳播了法國有可能對奧宣戰的信息。1861年,美國爆發內戰,歐洲的新聞大戰也隨之涌起。由於1858年在愛爾蘭的瓦倫西亞島(Valencia Island)至紐芬蘭的特裡尼蒂灣(Trinity Bay)海底電纜(2500英裡)鋪設使用一個月后就斷路了,美國內戰消息隻能依靠郵輪傳遞[5]。路透社為了能夠領先其它同行早幾小時獲得新聞稿,選擇在愛爾蘭最西南端的克魯克黑文(Crookhaven)攔截郵船,並且花巨資在克魯克黑文專門修建了一個電報基地,鋪設了一條連接科克市(Cork)的專用電報線,這樣路透社距美國在空間上就近了400多公裡,從而在取得美國最新消息上,比倫敦其它新聞機構能夠提前8小時。
這種利用新媒體技術對重大國際事件的獨佔性報道手法,對於增強路透社消息產品的生產以及市場售賣能力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這些增強的力量反過來又加強了對英國以及國際電報線路的掌控力量。
伴隨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張,路透社為獲得向英國在東方殖民地的發展空間,1865年與德國的漢諾威王朝格奧爾格五世(Georg V,1819年∼1878年)簽署協議,成立專門路透社電報公司(The Reuter’s Telegram Company),通過北海海底向德國諾德尼島(Norderney Island)鋪設一條到英格蘭的海底電報專線,並與其他經歐洲通往俄國和中東的電纜聯為一體。路透社開始侵入沃爾夫社的勢力范圍。1869年,路透社又興建由德國、俄國、伊朗往印度的專線,這些電纜又由孟買進一步延伸到錫蘭(今斯裡蘭卡)加勒、新加坡和上海,1866年橫貫大西洋海底的電纜最終鋪成[5],路透社開始使用連結歐洲和北美的海底電纜。與當年亞琛中的競爭正好相反,路透社的強式擴張伴隨的是沃爾夫社的逐漸萎縮。
這一時期通訊社之間的競爭,與前一時期側重依靠資本實力的方式相比,更加依賴對電報技術的掌控。對於它們來講,產業格局已經超越單純對資本的依賴,已經到了“成也電報,敗也電報”的程度,佔領電報技術的制高點成為壟斷方式下的生存之道。
四、技術壟斷的加強與擴展
在十九世紀歐洲產業浪潮洶涌澎湃的背景下,通訊社利用電報技術主導了整個新聞產業鏈的形成。因此,即使是概括性地觀察當時的產業情況,利用電報技術獲得最大資本虹吸效應的既不是電報電纜的所有者(例如,1855年時,英國最大的兩家電報公司‘Electric Telegraph Company Limited’以及‘English and Irish Magnetic Telegraph Company’已經共同管理著英國約6700英裡的電報線,1866年,美國最大的‘Western Union Telegraph Company’掌管著全國約37000英裡的電報網絡)[6],也不是刊登消息的報社,而是將世界各地消息做成商品互通有無的通訊社這種新型媒體,它們是信息寡頭、技術寡頭、資本寡頭三位一體的國際運營商。1870年1月7日,哈瓦斯通訊社、路透通訊社和沃爾夫通訊社以“聯環同盟”搭建世界范圍的消息商品的生產和售賣格局時,核心依據是以各自對世界電報線路的壟斷佔用為前提的。因為電報線路的佔有程度決定了信息傳播的能力和對下游鏈條的控制能力。
電報技術在通訊社角逐當中顯示出的競爭能力被許多行業倚重。50年代以后,電報技術已經在英國、法國及歐洲各國主要城市之間普遍使用,其廣泛性已經遠遠超出以通訊社為核心的新聞領域。不斷擴大的應用范圍和高頻率的信息交換同時也使設備能夠通聯和信息通傳的呼聲日益提高。為了能讓電報網絡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1855年比利時、瑞士、撒丁島、西班牙、法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報組織——西歐電報聯盟(Western Europe Telegraph Union),1865年這個聯盟進一步在巴黎會議上擴大為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成為技術性和行政性的國際組織。聯盟制定的全球電報標准,不僅規定了設備制造的標准,還統一了通信協議。這樣,電報技術開始以更大的規模,更嚴格的准入門檻,以產業的形式在更廣的世界范圍內,參加到國與國的競備行列當中。
(作者簡介:沈春雷,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傳播系講師,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媒介史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力丹.以全球視角觀察新聞傳播的歷史[J].新聞記者,2005(11).
[2] (德)哈貝馬斯.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4.
[3] 邱沛篁等.新聞傳播百科全書•世界報業簡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日)倉田保雄著.田瑞岩,任長安譯.路透其人和路透社[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20.
[5] (英)查爾斯•辛格等.技術史(第IV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6] (法)帕特裡斯•費裡奇著.劉大明譯.現代信息交流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