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形態出版物多指集刊,即以書代刊連續或不連續的出版物,是一種具有交叉性的大眾出版傳播媒介,是在中國古代集文化根基上創生的一種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刊物。隨著近些年期刊在國內的迅猛發展,集刊的價值逐漸被人們所忽視,然而集刊與期刊的關系並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互對等、取長補短的關系。本文就集形態出版物的編輯特色以及傳播價值兩方面進行研究與探討,以期能夠引起國內學界對集刊價值的重視。
【關鍵詞】集刊﹔傳播﹔編輯特色
集,《新華字典》的釋義為“聚合,會合,聚集,集合”。集刊,顧名思義,就是把優秀的文章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刊物,這種刊物並不是所謂的期刊,它與期刊有著本質的區別,一般來講,期刊都有固定的刊號和周期較短的出版時間,有月刊、半月刊、周刊等,而集刊大多沒有刊號,而是以書號代替刊號連續或不連續的出版物,它沒有固定的出版周期,而且出版周期比較長,一般都是一年或者兩年。當代集刊的出版大多集中在高校裡,以學術研究為主,例如武漢大學的《新聞與傳播評論》、北京大學的《北大法律論叢》、河南大學的《高等教育研究》等。筆者通過網絡等渠道不完全統計,現有集刊已經突破千余種,這千余種學術集刊雖然和國內期刊數量比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其中的學識可謂是涉獵廣泛,而且很多都是鮮為人知的冷僻學識,其中一些還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文化遺產,集刊的存在對繼承和發揚這些文化遺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隨著近些年期刊在國內的迅猛發展,集刊的價值逐漸被人們所忽視。在目前國內學術研究的大環境下,學術評價機制仍然有所欠缺,導致學術評價平台呈現“一邊倒”的形勢,大家都把目光瞄准期刊,把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都放在期刊上,甚至有少部分期刊收錄文章的目的更多地傾向於經濟利益,放低了對文章本身質量的把關,導致現在很多期刊的質量每況愈下,使得本來就被網絡及新媒體沖擊下的紙媒更是雪上加霜。另外一邊,卻是蘊藏巨大價值反而被冷落的學術集刊。因為學術集刊的商業性質幾乎為零,且出版周期較長,所以使得集刊的編輯對文章的要求極高,但因其傳播性質所致,輻射面極窄,導致寶貴的文化資源被浪費。本文筆者以集形態出版物展開研究和探討,對集形態出版物的編輯特色以及傳播價值進行梳理和挖掘。
集刊的編輯特色
收錄經典,示范垂則。較期刊來講,集刊的出版周期要長得多。期刊的出版周期一般都是一個月或半個月,甚至近幾年出現了以周為出版周期的期刊。但集刊的出版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且不固定,這麼長的出版周期讓集刊的編輯有了充分的時間來甄選學術文章,無形中提高了對文章質量的要求。與綜合性較強的期刊相比,集刊大多都是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出版物,這兩個特點無形中又提高了集刊編輯對所收錄文章的嚴格篩選。由於對文章質量的嚴格要求,使得集刊在出版后的閱讀價值大大提高,很多集刊的文章在發表后亦被很多期刊或者網站爭相轉載,成為經典之作。以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評論》為例,一般來講,其出版周期是一年,而在這一年當中所收錄的幾乎都是新聞與傳播領域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文章,有些文章甚至在幾年后仍然被許多學者拿來研究和參考。例如2001年出版的《新聞與傳播評論》,這也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評論的創刊號。其中刊登了甘惜分的《延安〈解放日報〉的遺產》、陳力丹的《關於新聞與傳播學中的翻譯問題》、林涵與童兵的《強化輿論監督的有力措施——海南輿論監督中心的調查》等文章,篇篇都是經典之作,直到現在仍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培養新人,薪火相傳。集刊不僅僅只是刊登在學術方面較有名氣的學者的文章,其注重的還是文章的質量與學術價值。這樣一來,好的文章就不會因為一些外在的東西而被拒之門外,那些在學術方面初有成果的新人也便有了展示自己學術論文的機會,特別是一些青年學者,雖然在學術研究方面涉及的書籍和領域尚淺,但是在創新方面,很多文章還是可圈可點,但是因為諸多因素,卻不能夠被期刊所選中,而埋沒了有價值的學術文章,而集刊較期刊來說少了很多商業上的或是一些社會潛規則的約束,所以把眼光放在了文章質量和學術價值上,那麼這些新生力量就會逐漸嶄露頭角,慢慢地被大家所熟知。例如由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主辦的《歷史文獻研究》集刊,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逐漸採用新人的文章來刊登,有很多當時的新人學者到今天已經成為國內史學界舉足輕重的大師,而當時的文章有的也成為歷史學術研究的范本。
關注熱點,引領方向。雖然說集刊的出版是以年為周期的,時效上和新聞性方面不及期刊,但是集刊的關注點也是當年或近幾年的學術熱點,把握著當下學術專業領域的大方向,是對同時期主要學術觀點的一個集結,也是對當年學術專業領域內熱點話題的一個收納。例如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是主要以刊登高校教育的研究、開拓與改革為主的學術性集刊。從1999年起,《高等教育研究》就開始刊登當年對教育研究有所創新的熱點話題,每年的話題都囊括了國內教育學者對於教育改革或教學方法的熱門討論,是教育學術改革和研究方向的風向標。所以從這方面來說,集刊又具備了一個較大的優勢,它既不像書籍一樣從古至今無所不談,也不像期刊一樣是對時下瑣碎的、時效性較強的文字的一個無序的總結,它吸收了書籍的嚴謹專業,亦沒有失去期刊對熱點東西的追求,可謂是兩者優勢的一個凸顯。
認真嚴謹,繁榮學術。集刊大多數都是學術性較強的出版物,是在某個專業領域內學術權威的代表,其學術性和專業性使得集刊在編輯的過程中對文章要求非常嚴謹。眾所周知,期刊也有許多專業性很強的分類,但是由於現在學術評價機制的欠缺以及國內期刊發文的一些內在機制,導致專業性的學術期刊文章質量低下,甚至很多相關人士為了完成發文任務以達到評職稱或者其他目的,文章草草完成,或者找人代寫,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去完成一些功利性的東西。這樣的文章只是一些淺薄的敘述或者是以往研究的重述,只是又變換了語言重新發表而已。這樣的文章是沒有意義的,對學術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而集刊恰恰就是由於人們的忽略,導致集刊文章的發表沒有任何功利性可言,加之集刊在不同領域內的專業性,使得集刊能夠刊登一些優秀的真正具有學術見解的文章,對學術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容小覷。
集刊的傳播價值
出版物是文化創新和積累的主要載體。[1]學術集刊屬於公益性文化事業的一個分支,它的創辦深刻反映了刊物的出版在學術研究領域內,以專業性和專門性傳播為特點深入發展的態勢,而這種集創新性與專業性於一體的傳播效能實際上也是對古代編輯傳播思想和集文化出版傳播體系的繼承,並且是對其發展和創新所創造的一種新的現代媒介和傳播文化。[2]在長期的學術文化積澱和編輯過程中,學術集刊的出版已經形成了一些獨有的編輯特色,同時也具備了相應的傳播價值。
締構優秀文化,傳承稀缺文化。人類的編輯活動,首先就是締造和傳播社會精神文化的活動,幾千年前的歷史文化到現在得以保留,編輯活動從中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對於集刊來說,更是對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優秀的歷史文化得以延續。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集刊出自東周時期的《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而《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在西周初期。相傳中國周代設有採詩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3]這種最早的編輯形式恰恰和現在的集刊的編輯形式如出一轍,無獨有偶,雖然古代採詩官的這種行為在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它巨大的傳播價值,但從中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優秀文化的喜愛和保留之情。也正是這些特殊的編輯的收集,才成就了今天《詩經》的廣泛傳播,作為我國文學的主要源頭之一,《詩經》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積澱,已經成為一種寶貴的文化基因,融入了華夏文明的血液。
集刊在締構優秀的歷史文化方面體現了其對文化精品的吸納性,而其專業性對歷史稀缺文化的傳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如今國內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呼吁的聲浪此起彼伏,人們已經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一個國度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但是近些年有些人在這方面的意識淡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遭到很大的破壞,所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大家的重視,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稀缺文化卻也被很多人所忽視,而這種稀缺文化對古代歷史文化的傳承顯得彌足珍貴。在這方面,集刊的發展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雖然集刊的受眾面很窄,但是它也讓這些稀缺的文化得以傳播。例如江蘇古籍出版社的《禪學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的《敦煌研究》、巴蜀書社的《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等,這些集刊不但對這些稀缺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而且對這些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構筑了平台。
傳播價值訊息,拓展學術視野。為什麼說是傳播價值訊息呢?因為訊息與信息的最大區別在於,信息是原生的,我們知道,傳播本質是信息的流動即物質與能量流動的信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混雜性。[4]訊息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將某些信息採集得來,並經過智能勞作,加工創作出來的。其內容是把信息的含義加以提煉,意義更集中、更明確、更完整。[5]其表現形態是根據代碼規則編排有序的符號模式。而集刊的編輯就是把有價值的、精挑細選的訊息編輯成刊,出版發行。在訊息的收集過程中,集刊把關人對待訊息的價值評判也近乎苛刻。從這方面來說,集刊對文章的收錄比期刊的收錄要嚴格許多,因為集刊篇幅有限,出版周期漫長,自然就會對文章的質量精益求精。例如武漢大學編撰的《新聞與傳播評論》,出版周期一般都在一年,甚至是兩年,而一期《新聞與傳播評論》也就是二十多篇文章,這二十多篇文章是編輯們在過去一年裡收集來的最有價值的訊息文本,再經過后期的編輯加工使之更加有序完整,然后出版,這樣一來,以前未經加工的、沒有傳播效力的文本就成為真正有價值的訊息傳播開來。
集刊所傳播的訊息大多都是學術性較強的訊息,眾所周知,學術研究的進步需要一個寬鬆、開放的環境,無論多有天分的學者都不可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獲得成功。訊息傳播得越快、互通性越好,那麼這個大的訊息環境新陳代謝的速率就越快,更新、更好的訊息也就會接踵而來。同樣的道理,集刊把最有價值的學術訊息編撰傳播,這種訊息通過一些人的吸收消化,則具有了學術上的靈感催化劑的作用,那麼有可能更新的、更高級的訊息就會隨之而來,對學術的研究和創新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結 語
集刊出版物作為我國特有的出版物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為我國歷史文化的締構和傳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集刊的作用也被業內諸多學者所認可。然而到了今天隨著期刊的到來,集刊的作用越來越被忽視,甚至一些高等院校已經取消了對集刊的出版而採取其他的出版方式,這種做法對國內學術的研究以及學術評價都是不利的。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文化體系對文化和科學的發展是舉足輕重的,而集刊本身作為我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載體無時無刻不在體現它的作用,雖然它本身也有不足之處,但是在這個文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就應該有一個多元化的、互相包容的文化體系存在,這樣才順應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的全面發展。
(作者為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
參考文獻:
[1]劉英.論媒介編輯文化責任[J].新聞愛好者,2011(7).
[2]閻現章.研究集形態出版物的媒介性質與集文化出版傳播體系的創構[J].河南大學學報,2010.
[3]張鴻飛.韓非子的三級社會傳播模式[J].新聞愛好者,2012(1).
[4]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5]王振鐸.編輯學原理論[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