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典型人物報道如何呈現、引導價值觀,以及如何更好地實現典型報道的價值導向功能等問題,本研究對《人民日報》“身邊的感動”專欄典型人物報道開欄以來兩年間的報道進行了批評性的話語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典型人物報道的價值取向傾向於利他主義價值觀,其價值導向功能的實現有賴於報道語境配置、體裁結構和詞匯語法三個層面的共同作用。
【關鍵詞】典型人物報道﹔社會功能﹔價值導向﹔批評話語分析
我國典型報道的現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典型報道的基本理論、社會功能、歷史發展及實務操作四個方面,內容廣泛、觀點多元,卻並未形成一個清晰、系統的認識分析框架。關於典型報道的社會功能,大多數的研究成果都是思辨感悟式的探索,並未進行系統科學的剖析。要使典型報道在不斷變化的社會語境中發揮持續有效的作用,就必須細致剖析現今典型報道的話語運作規律。
針對典型人物報道如何呈現並引導價值觀,如何更好地實現典型報道的價值導向功能等問題,本研究主要採用批評話語分析方法,以《人民日報》“身邊的感動”專欄為例,選取自開欄起(2010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2日兩年間的報道為樣本語料,採取每4日抽取一份的方式(如所抽取的當日報紙中沒有出現該專欄,則忽略不計),抽得77期專欄,共84篇典型人物報道。
批評話語分析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基礎,注重闡釋意識形態與話語間的相互作用和辯証關系,認為意識形態影響著話語的生產、分配和消費,話語對意識形態存在反作用,同時注重分析意識形態和話語是如何源於並服務於社會結構的。作為批評話語分析者之一的哈桑(Hasan)提出的體裁理論認為,體裁研究由兩個要素組成:一是語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二是體裁結構潛勢(Generic Structural Potential,GSP)。在哈桑看來,“語境配置”可定義為“語場”(field)、“語旨”(tenor)和“語式”(mode)三個變量“組成的具體值”﹝1﹞。語場是指文本所涉及的內容,語旨是指文本所提及的人物及其關系,語式是指文本的傳播途徑與方式﹔“體裁結構潛勢”可定義為“對某一語體的文本結構變化可能性的描述”﹝2﹞。在此理論基礎上,本研究對樣本語料進行語境配置、體裁結構和詞匯語法三個層面的分析。
一、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境配置
從語場、語旨和語式三個方面對樣本語料進行分析后發現,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境配置為:1.語場:褒獎贊揚,通過描述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弘揚“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主題,倡導利他主義價值觀。2.語旨:典型形象社會層級較高,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與媒體的關系是“自上而下”式。3.語式:以語言為主導,新聞報道式的書面語與口語相結合﹔以文字和圖片為傳播介質﹔以書面形式為傳播方式。這種語境配置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密切相關。
(一)政治因素與報道主題——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場特征
典型報道是在政治因素的干預和影響下誕生的,現今的典型人物報道依舊是以政治理念為主題的“風向標”。“身邊的感動”專欄2010年3月22日在《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開欄語《致讀者》,提出要“通過報道身邊的平凡人物、普通群眾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與高尚品質,體現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征,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分析“身邊的感動”專欄中84篇典型人物報道可知,以“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和“助人為樂”為主題的報道所佔比重較大(見圖1)。“愛崗敬業”主題所佔比例最大(44%),該主題突出典型人物克服主客觀困難因素,熱愛本職工作,堅守崗位的精神,倡導為人民服務,對工作和社會負責的利他主義價值觀。“見義勇為”主題(16.7%)的典型人物報道突出典型人物為了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不顧自身安危,抵制違法犯罪行為或搶險救災等事跡,宣揚見義勇為的利他主義價值觀。“助人為樂”主題(15.5%)主要突出典型人物以幫助他人為己任,不惜舍棄自身利益,所呈現的也是利他主義的價值觀。
因此,從語場上看,“身邊的感動”專欄採用褒獎贊揚的報道立場,目的在於弘揚利他主義價值觀。
(二)經濟因素與報道對象——典型人物報道的語旨特征
陸學藝等人根據個人的組織、經濟、文化資源的不同,將當前中國社會劃分為“十大社會階層”﹝3﹞。筆者以十大社會階層為依據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語料中所報道的典型人物大多來自社會較高層級(32人,佔38.1%),以“專業技術人員”和“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居多,主要展現典型人物的樂觀敬業精神。
典型人物報道通過呈現社會不同階層的利他主義事跡,可以有效地重建層級間的互信,形成社會各層級的基本行為指南。而典型人物報道的誕生和典型人物的選取,都是為了滿足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雖發展較快,但卻遇到了產業結構的瓶頸,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為時代的需要。“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作為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關鍵詞,被提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在此社會背景下,專業技術人員的“愛崗敬業”和“開拓創新”的價值理念必然會成為典型人物報道的重點。
(三)文化因素與文體特色——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式特征
2011年,《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開展了“走轉改”活動,典型人物報道的報道方式和傳播途徑也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在語言方面,書面語與口語相結合,口語語言保留了一部分地方特色和個性化特征。在傳播介質方面,圖片作為一種關鍵性的符號系統融入了以文字為主的傳播渠道,以“有圖有真相”的方式進行圖文並茂的報道。在傳播方式方面,報紙與圖書相結合,使文本形成持久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報紙中新聞作為“易碎品”的缺陷,延續了其影響力。
二、典型人物報道的體裁結構及其價值導向
(一)典型人物報道的體裁結構潛勢
綜觀樣本語料可以發現,典型人物報道要建構人物形象,就必然要對其個人情況進行簡要介紹,並包含至少一個完整的敘事部分﹔同時,為了充分體現報道主題,報道還包含一些評價元素。本研究對84篇典型人物報道逐一分析,發現典型人物報道各元素出現的大致規律,即體裁結構潛勢如下:
在體裁結構潛勢的各類連接符號中,“^”是指該符號所連接的前后元素的位置不可變動﹔“()”內的成分是非必要元素,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內的元素可融入由“^”直接連接的其他元素﹔“(•)”符號內元素為非必要元素,其位置可在“﹝﹞”之內任意變動﹔“←”是指“{}”內的元素結構可以重復出現。
(二)體裁結構潛勢的或然性與價值導向
在典型人物報道的體裁結構中,“標題”“圖片”“編者按”為必要元素,出現的方式不存在變動﹔“人物簡介”是可融入元素,“現狀”是非必要元素,需要對二者出現的概率、形式做進一步分析。
1.“人物簡介”的形式及其價值導向功能。“人物簡介”可能出現的形式有四種,筆者對樣本語料中各種形式出現的概率(見表1)統計后可知,“人物簡介”元素作為典型人物報道的必要元素,大多(72.6%)融於“現狀”和“初始事件”元素之中,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使“人物簡介”戲劇化﹔另一方面,“人物簡介”在融入“現狀”或事件敘述時帶有沖突感,有利於報道為典型人物的個人經歷貼上價值標簽,使價值導向明確。
以《謝靜綠化荒山十一載 清晨植樹晚上疲憊回城》為例:
暮春四月,萬物復蘇。山裡的清晨還有陣陣寒意,眼前的謝靜並沒有人們想象中“大老板”的樣子。不施脂粉的她皮膚黝黑,一身運動服打扮,熟練地駕駛著越野車駛進山溝。自包下火燒溝西山5000畝荒山后,這裡就成了謝靜的家。
過去一直經營被服企業的謝靜,在32歲時迷上了山溝綠化,成立起青海綠通實業有限公司,自任總經理。﹝4﹞
“人物簡介”部分將人物的樣貌、經歷與其接受記者採訪的具體狀態相連接,增添了報道的現場感,避免出現“簡”而“平”的現象。同時,典型人物報道強調人物所處環境和所做事跡間的對比性,凸顯了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中隱含的價值取向。
2.敘事結構的形式及其價值導向功能。在所選取的84篇典型人物報道中,共有161次完整的敘事。“評價”元素出現的次數和位置都較為靈活,根據該元素出現次數和位置變化,敘事結構共有15種排列組合形式。筆者對這15種形式出現的概率統計后發現,“評價”元素集中出現的概率較大﹔“評價”元素集中出現一次或兩次的情況較多,出現三次或四次的概率則較小﹔“評價”出現在敘事結尾和同時出現在開頭和結尾的情況較多。
分析敘事結構中“初始事件”“發展”“結局”和“評價”四個元素及其相互關系則可以發現:
第一,典型人物報道在敘事過程中會將事件報道與評價融為一體,制造純粹敘事的表象,隱藏對人物的直接價值判斷。“評價”的作用在於以意見性而非事實性的信息烘托和升華典型的形象,而“間接評價”卻是一種以事實性信息的形式傳達意見性信息的方式。記者在選擇“評價”元素時,大多會用間接而非直接評價,這些意見性信息與事件敘述的融合度相對較高,不會給讀者造成意識形態的強加感。
第二,典型人物報道會通過敘事元素的對比,凸顯或隱含報道主題。在敘事中,“初始事件”“發展”和“結局”這三個必要元素間往往帶有較明顯的對比性。“初始事件”通常展現典型人物在作出典型行為前的狀態,強調典型人物個人狀態(如健康、財富等)和所處環境(如貧瘠、荒涼等)等條件限制。“發展”元素呈現典型人物作為行為施動者的自我調整或主動再社會化的過程。“結局”則呈現典型人物對社會的成功融入,並與“初始事件”所體現出的人物狀態形成鮮明對比,以此使得典型人物報道的價值取向得以體現。
三、典型人物報道中的詞匯語法及其價值導向
典型人物報道中的詞匯語法也是其價值取向的重要載體,在詞匯方面主要通過兩種詞典化路徑對詞匯所蘊含的價值觀進行規范或重塑,並以凝聚共識的立意方式宣示報道的價值取向﹔在語法層面注重以負面評價的形式表達對典型人物的頌揚。
(一)規范與重塑——典型人物報道的詞典化傾向
詞典化是指“人們根據話語類型、個人語境、社會語境、社會文化語境選擇幾個用詞去指稱同樣的人、群體、社會關系或社會事務”﹝5﹞,有助於形成意識形態的認同。
典型人物報道的詞典化主要有兩條路徑:
一是強化詞匯某一方面的語義,賦予其規范性的價值內涵。這種詞典化傾向通過重復,形成社會群體對某一詞匯語義的認同,使社會群體明確這一詞匯的褒揚性質,進而通過對這一詞匯內涵的演繹,闡明內化於該詞匯中的價值觀,並明確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符合這一內涵。在典型人物報道中,詞典化的“代表作”便是“最美”一詞,該詞已基本形成了廣泛的社會認同。
典型人物報道中的“最美”一詞最早用於2011年7月關於“最美媽媽”吳菊萍的報道。此后,該詞頻繁用於典型人物報道,也頻繁出現在“身邊的感動”專欄報道中。專欄報道了危急關頭在車輪下勇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張麗莉,身殘志堅致力於法律援助工作的“最美律師”郭二玲,舍身救人於火海之中的“最美高富帥”周江疆等許多“最美”人物。近年來,不少公眾一邊感慨“道德滑坡”,一邊卻不知在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間應何去何從。在這種社會語境下,典型人物報道中的“最美”人物為社會提供並強化了利他主義的價值觀——使“最美”濃縮了舍己救人、助人為樂等利他主義的價值觀,成為一個具有規范性內涵和價值取向的符號。
二是通過調整詞匯語義,轉變社會價值認知,重塑認同。這種詞典化路徑首先通過典型事例,賦予詞匯一種新的內涵,形成新的價值認知和認同。這種內涵可能與社會對該詞匯以往的認知不一致甚至相對立。
以“90后”一詞為例,近年來大多數公眾為90后貼上“非主流”“腦殘”等負面標簽,以鄙夷和質疑的態度批判90后群體。在此社會背景下,典型人物報道中推出一些與90后相關的報道,如《石秀琴:90后女孩撐起一片天》《“麻袋哥”:90后大學生的公益情懷》《見義勇為父子兵:90后兒子獻出生命,農民工父親身受重傷》,這三篇典型人物報道強調90后不是柔弱的、沒有社會責任感的、自私的,而凸顯了他們吃苦耐勞、心系社會、關心他人的道德品質,試圖調整公眾對90后群體形象的認知。
兩條路徑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條路徑是對詞匯固有內涵的強化,而第二條路徑是對詞匯可延伸內涵的挖掘與重塑。
(二)共識與評價——典型人物報道的價值觀宣示
隨著社會轉型的日益深化,社會階層的分化不斷加劇,不同階層的現實利益與價值訴求各不相同,個人對固有價值觀的堅持和對其他價值觀的排斥、質疑傾向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取得合法性,首先要去除意識形態的強制色彩,努力凝聚廣泛的社會共識。當然,凝聚共識並不是說所有社會成員在所有問題或大多數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而是說人們要養成互動、討論、爭辯、協商和妥協的習慣,既要容忍異議的存在,又要克制自己的沖動,尋求大家對現實問題的都可接受的理性訴求,以及基本的價值認同。
以“耐心”一詞為例,該詞出現的頻率較高,一般出現在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互動之中,特別用來描述管理者(如官員、基層管理人員)對被管理者(如群眾)的態度,或施助者對受助者的態度。例如,《石寶森:27年真情“種”法》[6]中用“耐心”形容遼寧省凌海市司法局宣傳科科長石寶森27年的普法宣傳工作,形容其用法律武器,維護百姓利益,為農民解難的事跡﹔《劉淑珍:火熱夕陽紅》[7]中“耐心”一詞用於描述劉淑珍對高齡的、無兒無女的、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張秀玲老人的開導和勸慰﹔《胡艷蘋:給28名智障者一個溫暖的家》[8]中用“耐心細致”形容胡艷蘋對智障者的悉心照料。
官民分化和貧富差距是當下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耐心”一詞形成社會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間都應具備的共識,傳遞出一種強勢者應該“耐心”對待弱勢者,弱勢者也不能缺乏耐心、無理取鬧的理念。因此,“耐心”這一詞匯也就具有促成不同社會層級間的價值認同,抑制群體分化的功能。
(三)批評與頌揚——典型人物報道中語義的轉變
一些典型人物報道總是站在褒獎頌揚的立場上塑造典型形象,容易出現“高大全”的報道形象,很難獲得讀者認同。樣本語料中出現了一些對典型人物的批評和質疑,使典型人物成為可接近、模仿的形象。但由於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場並未發生變化,這種批評和質疑往往帶有語義的轉變,即以外在否定或消極懷疑的形式實現積極的形象呈現。
例如,《綠色守護神王海青》一文引用了王海青的五弟對他的評價:
五弟在黑金河林場經營苗圃,打算把樹苗賣給縣林業局。王海青放話:買別人一棵1元,除非你5毛。他甚至發出一條禁令:湯原縣造林用苗一律不許從這個苗圃購買。五弟感慨道:“要是沒這個哥,生意可能還好做些。”[9]
這一評價從表面上看表達了五弟對王海青的不滿,這種不滿是建立在社會普遍認同的“朝裡有人好做官”的特權思維基礎上的,而五弟對王海青的批評恰恰實現了對特權價值觀的否定和對王海青不徇私、反特權的正直形象的頌揚。這樣,一方面能夠防止典型人物報道出現“高大全”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夠用潛在的意識形態影響公眾,通過語義的轉變促成價值認同的轉變。
四、典型人物報道的出路
典型人物報道的式微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式微現象甚至引發了關於“典型報道消亡論”的爭論。本文暫不討論典型人物報道是否會消亡,但將其式微的原因歸結為兩點:第一,典型人物報道的語境配置未能與時俱進。“話語在不同的社會語境中會以不同的方式被生產、分配和消費,影響話語分配與消費的社會因素之多也絕不亞於影響生產的因素。”﹝5﹞221-222與1942年典型人物報道誕生之初和歷史發展相對比,現今的典型人物報道所處的社會語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典型人物報道的生產、分配和消費缺乏對社會語境變化的敏感,相應的調整較少。第二,典型人物報道在實踐操作中未能將理論落實到實踐之中。典型報道的理論體系可分為認識論和實踐論兩個方面,實踐論層面的典型報道理論要求記者能夠站在群眾之中,當今典型人物報道對記者編輯的要求也是如此,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並不是所有記者都能深入群眾。有鑒於此,要解決典型人物報道的式微問題,就必須從報道的語境配置、體裁結構和詞匯語法運用三個層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首先,典型人物報道要從語旨、語式上增強報道的可讀性和影響力。在語旨方面,可以改變記者與典型人物的關系,縮小參與者間的社會距離,增強報道的感染力。典型人物報道要有所創新,必須轉變“自上而下”式的報道為“自下而上”式的報道,即記者主動發掘典型人物,並與之建立長期、密切的聯系。在語式方面,既可以適當增加新聞圖片,使報道更加形象,又要在與新媒體的互動中獲得主動性。從目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來看,傳統媒體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在主動輸出信息方面顯得能力有限。不少傳統媒體都擁有自己的新媒體平台,但並非所有擁有新媒體平台的傳統媒體都能夠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因此,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建設和管理新媒體平台的內容生產,是促成典型人物報道擁有更大的受眾群和影響力的關鍵。
其次,典型人物報道要突破千篇一律的布局結構。在語篇結構上,典型人物報道可以採取以下四種方法:一是配發編者按,以“閱讀提示”等簡明扼要的方式摘取典型人物事例要點,提煉報道內容,吸引讀者閱讀﹔二是配發短評,使主題得以提升,並以“我們”的口吻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形成對讀者心靈的影響力﹔三是以“鏡頭式”的寫作手法提升報道的可讀性,敘事中要盡量體現沖突感,同時,以“鏡頭”取代以往評價性的標題,降低說教色彩﹔四是多用間接評價,人的品質往往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間接評價能使典型報道所展現的社會整體感更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報道的客觀色彩。
再次,典型人物報道要善於將意識形態隱藏於詞匯語法之中。把意識形態隱藏在詞匯語法之中,報道中應少用主觀性較強的形容詞,多用帶有更強客觀性的動詞和副詞﹔同時,注重名詞的詞典化,借助報道載體的影響力,形成社會對某一詞匯內涵的認同,進而整合和調整社會共識。同時,適當的負面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加深公眾對典型人物的思想、精神、價值觀的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達成認同。
五、結 語
傳媒在當今社會已經同政治力量、資本一起,成為支配性的權力,它“能夠有效地佔用人們的心理頻道”,使“觀念倒映為現實成為突出現象”﹝10﹞。典型人物報道將作為觀念的意識形態映入現實,又以宣傳的形式佔據公眾的心理空間。它通過呈現社會不同階層的利他主義事跡,重建層級間的互信,形成社會的基本行為指南,解構以“自我”為中心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思維方式,從觀念層面調整經濟關系與社會關系的連接方式,將社會生活重新納入經濟生活之中。同時,典型人物報道又通過語義轉變等方式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滋養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建構並維護著心靈秩序,成為累積執政的合法性資源和道德資源的方式之一。
本研究隻對《人民日報》“身邊的感動”專欄的84篇典型人物報道進行了分析,對於一些非黨報類報紙、雜志,如《新京報》《三聯生活周刊》等,沒有納入分析的范圍。因此,本研究未必能准確反映典型人物報道的整體情況。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概括和對文風的強調,可能會使典型人物報道處於不斷的變革當中,逐漸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
(本文為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大眾傳媒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批准號:12JZD020)
(倪思潔為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董天策為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55.
﹝2﹞Hasan,R.Ways of Saying:Ways of Meaning.In Cloran,C.,Butt,D.,& Williams,G.(Eds.).London:Cassell.1996.53
﹝3﹞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十大階層分析﹝J﹞.學習與實踐,2002(3).
﹝4﹞郅振璞,李亞歐.謝靜綠化荒山十一載 清晨植樹晚上疲憊回城﹝N﹞.人民日報,2010-06-18(6).
﹝5﹞胡春陽.話語分析:傳播研究的新路徑﹝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
﹝6﹞何勇.石寶森:27年真情“種”法[N].人民日報,2011-09-21(6).
﹝7﹞詹溪,冀業.劉淑珍:火熱夕陽紅﹝N﹞.人民日報,2010-08-09(6).
﹝8﹞孟海鷹.胡艷蘋:給28名智障者一個溫暖的家﹝N﹞.人民日報,2010-11-25(6).
﹝9﹞丁志軍.綠色守護神王海青﹝N﹞.人民日報,2011-12-06(6).
﹝10﹞石勇.如何走出“壞社會”困境﹝J﹞.南風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