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酒駕帶給社會的啟示》寫作體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2月

傳遞“思想”的聲音——

《嚴禁酒駕帶給社會的啟示》寫作體會

丁芳

2013年03月04日13:52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當獲悉新聞述評《嚴禁酒駕帶給社會的啟示》榮獲2012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時,我非常高興,因為這個獎是我的第五個中國新聞獎。談及這篇稿件,既非突發奇想,也非偶然為之,實事求是地說,應該是自己對職業定位的一次努力實踐。

從事新聞工作時間越長,就越發覺得,作為新聞人,在客觀記錄新聞事件的同時,更應該讓自己用“思考”的腦子和洞察的眼睛去對待日常的工作。記者,並非僅僅是新聞事件簡單的記錄者和反映者,他是站在時代船頭的瞭望者,他是要在眾多的信息中去捕捉社會發展進步的脈搏、洞察時代的變遷、發現時代印記的人﹔雖然作為一名單薄的記者,的確很難改變社會,但是我們有責任讓更多人看清社會、看清前方、看清未知之處。

努力做個“掌燈”人

新聞是靠思想來引領的。

記者,不僅是新聞事件的記錄者,更應是手捧光亮的“掌燈”人。而這光亮就是通過我們的筆“照射”出的“時代的思想、社會的思想、大眾的思想”。

這篇廣播評論,從捕捉生活中的“變化”,到認真思考、確定主題、進行採訪,一直到兩易其稿,前后有兩個月的時間。

“酒后駕車行為大大減少”,是2011年下半年后,中國社會“突出”的現象之一。我發現,不論是參加朋友聚會、工作交流還是同事相約,從群眾到干部,從普通人到名人,甚至一些曾經視“不可酒后駕車”只是口頭、書面要求的公職人員,現在都能嚴格遵守規定。酒后絕不開車,有時盛情難卻喝了酒,也是花錢叫代駕。這一明顯變化“成就”了共和國62年歷史上執法見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為什麼嚴禁酒駕在全國取得如此一致的好效果?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食品安全、環保、動拆遷等領域,頑疾卻久治不愈,有的甚至愈演愈烈?特別是與“醉酒駕車”同時入刑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就在記者發稿的當天,又爆出蒙牛純牛奶檢出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事件。

為什麼在同樣嚴厲的法律面前,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其他部門是否可以從“嚴禁酒駕”的好效果中獲取一些經驗?於是想到從這兩種明顯的社會“表現”入手,深入探究。

面對從上海市交警總隊採訪后獲取的一組“酒后、醉酒”駕車急劇下降的綜合數據,是不是跟實際情況相吻合?於是在2011年11月28日和12月24日,我分別兩次深夜跟隨交警現場採訪查處酒駕。實實在在的現場,真真切切的數據,給綜合數據一個極好的佐証。採訪中,交警總隊的負責人告訴我,這次全國對酒駕的執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所有人在法律面前“同一待遇”。高曉鬆案是一個典型案例,而對內部民警的要求更為嚴格,不管你有什麼職務、處於什麼崗位,隻要你酒后駕車了,一視同仁,必須清理出公安隊伍。

通過現場採訪,的確發現對酒駕的執法是拒絕通融的,拒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所有人都不能幸免的執法。實地採訪也讓我深刻領會到社會學專家的一句話:法律要發揮作用,的確是必須對一切人有效。如果管不住一部分人,法律就管不住所有的人,再有力度的法律規定都沒有了意義。

2011年11月中下旬,我還同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領導取得聯系,從採訪中獲取了上海市每年食品安全案件大都以罰款了之的實際情況。帶著具體的一正一反兩個實例,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與多位法學專家、行業管理者、社會學者、著名律師、知名人文教授、人大代表、政府官員進行溝通採訪,從他們的分析和認知中尋找答案。通過整合大量扎實、豐富的採訪內容,對這一現象反復進行分析、努力做深度解剖。作品也力求通過由表及裡的遞進,揭示問題的現實性,並且提出應對的思路和觀點,給人以思考和啟示。採訪的過程就是尋找答案的過程,作品也就是在思考和尋找問題的答案中形成的。

要想成為一名“掌燈”的人,沉下去,認真觀察和思考是必做的功課。手捧光亮,也是記者的責任和操守所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我們最關注的內容。這裡想再舉個例子:記得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令人觸目驚心。2003年7月上海有關部門出於對人民健康的考慮,下發文件說在2004年6月份前關閉50平方米以下的小飯店。然而開辦和光顧這些小飯店的大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這個文件的下發一時間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當時,作為衛生記者的我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准備以內參的形式上報。2003年9月28日,在市政府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巧妙地將這一規定收回。當時,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篇可以好好做做的大文章。執政為民怎麼體現,民有所需怎麼解決,這一舉動成為最好的說明。隨后我深入到居委會、小飯店、大餐廳,召開座談會,又到出台政策的部門了解他們的初衷,請相關法學專家、政府官員解讀這一現象,最后完成了錄音述評《召回“新政策”也是進步》。這一新聞作品榮獲2004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可以說,這次我採寫《嚴禁酒駕帶給社會的啟示》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嚴禁酒駕產生的良好效果”這一現象的剖析,給其他領域帶來更多借鑒,哪怕給其他領域照以微微的光亮。

“思想之光”需要內在力量的積蓄和發揮

老新聞人說過,能寫出“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優秀的記者必須具有這樣洞察和捕捉的本領,發現生活中司空見慣、最具共性的事情,並去探究它們的形成。也許司空見慣的背后就是一段需要記錄的歷史。

自2011年“5·1”酒駕入刑以后,在嚴厲的查處、執法態勢下,人們開始慢慢習慣酒后不開車,習慣酒駕必嚴懲的規定,習慣互相督促互相體諒。習慣就會讓人們慢慢沉浸於習慣中,變得自然而然、缺少發現、缺少思考。生活如此,新聞亦如此。

跳出“習慣”,是相當不輕鬆的事情,這需要一雙“明亮”的眼睛,需要對社會和事物的觀察、思考和判斷。特別重要的是,心中當有一份時刻撞擊胸膛的社會責任。

曾經泛濫成災、被置若罔聞的酒駕行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大幅下降,這無疑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其實許多社會頑症、管理瓶頸,並非舉步維艱、無計可施。嚴禁酒駕取得的良好社會效果不僅告訴我們,嚴查酒駕的“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的人人平等性”,凸顯了法律的作用和威嚴,而且告訴我們,中國並不缺少法,缺的是敬畏法律、把法當法,缺的是不強調特殊性的嚴格執法。

在採訪江憲等幾位律師、丁偉等幾位法學專家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類似的觀點,說明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關注。的確,嚴禁酒駕達成的社會效果,對當下我們面臨的不少久治不愈的問題,有著良好的啟示作用。

當下做新聞,記者光懂新聞不行,一定要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甚至學歷史,這樣的記者才能具有更加全面的、立體的、全方位的思考,這樣的記者才能站得更高、抓得更深、看得更遠,把問題抓得更准。我們不是自媒體,我們是專業新聞工作者,所以我們就要思想領先,這樣才具有捕捉“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新聞的基礎。

記得2004年在參加上海兩會期間,市委領導到政協委員中聽取意見,當時現場有眾多記者參與採訪報道。當時會場裡有十多位委員一一發言,其中一位委員談到了尊重人才的話題。他舉了個例子:科技大會后,領導要接見優秀科技工作者,這本是對人才的尊重,而下面的工作人員卻讓這些專家學者,其中不少是年邁的長者,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會場,進行拍照前的排練。許多年事已高的老專家,在為拍照搭好的架子上來回上下。市領導在聽過十多位委員的發言后,專門就這一事件做了特別的回應。當時我就覺得,這段委員和領導的一說一應,正是對唯上的官僚習氣最有力的批評,是對當今社會風氣生動的寫實,是對當今黨的建設、隊伍的建設提出的具有現實意義的思考。當時參會的所有記者中,隻有我選擇了這個角度進行採寫,這件1分26秒的錄音短新聞作品獲得了2005年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更亮更強的“思想之光”,依靠提煉再提煉的“燃料”

俗話說“好事多磨”,其實大多好文也是“磨”出來的。《嚴禁酒駕帶給社會的啟示》這篇報道雖然我早在2011年10月就在構思,但遲遲沒有下筆,當時主要糾結於用什麼鮮明的事例與“嚴禁酒駕的好效果”進行對比,而且能在稿件中體現出對比鮮明、說明問題的應有效果。10月底,我開始了解、採訪了一些領域,比如渣土車交通事故頻發、動拆遷方面矛盾不斷等一系列屢禁不止、屢抓無效的問題。11月中旬寫第一稿時,我將對比事例定位於“選用大家生活中常見的、有共鳴的事例”,於是,我選用了愈演愈烈的渣土車交通事故案例,兼顧談及食品安全、水域污染、動拆遷等問題。

雖然對比的事例中,受訪者談得非常生動、故事性很強,而且具有非常強的說服性的數據,但是我所在的中心領導看過后認為,對比事例過於敏感,而且較多限於城市中發生的事情。因此希望我重新選擇更加帶有普遍性的事例,建議我可以從食品安全重點切入,深入剖析。同時建議我,不僅要採訪到交警總隊對查處酒駕的具體情況,還要有記者跟隨查酒駕后的現場表現。就稿件涉及的事例、結構、邏輯,多位領導談意見、談建議、談想法,使得我的思路越來越明、越來越寬。

於是我放棄了第一稿,開始從食品安全方面入手。當採訪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后,同時選擇了平安夜這個年輕人喜歡出來吃飯泡吧的特殊的、具有說服力的日子進行查處酒駕的現場採訪。在食安辦我了解到,上海市一年中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案件少說有四五千件,大部分都是以罰款的形式來進行處罰,每年有兩位數追究刑事責任已經很不錯了。然而對比醉酒駕車,隻要抓到就是刑事責任。同時,在平安夜的酒駕查處現場,我充分感受到了嚴禁酒駕后取得的良好效果。兩個小時的查處中,150輛被查的車輛,無一人酒后駕車。這現場的數據分外凸顯了法律的尊嚴。這不禁讓人想到,其他不少領域為何有法不依的情況如此盛行,為何依法執行得如此艱難。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領域,為什麼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就是抓不好、管不住呢?症結到底在哪裡?

一篇報道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記者的採訪是否扎實,取決於採訪對象的選擇,取決於記者的提問水平、能問多少、能問出多少。這篇報道亦如此。可以說,這篇獲獎作品是建立在被採訪對象,如人大代表、法學專家、律師、社會學者、管理者等相關人員的精彩觀點和認識上。採訪成敗決定著記者稿件質量的高低。說到這篇稿件,我必須說說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沈國民,他的出現,令我的這篇稿件有了很大的飛躍。

早在8年前,我採寫新聞綜述《“召回”新政策也是進步》時,就採訪過時任市人大法工委主任的沈國民先生。當時沈主任對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思考和見地,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新聞述評也成就了記者的第一個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時隔8年,為採寫這篇報道,我唐突地再次聯系了沈國民主任,得知他已調任上海市社聯做黨組書記。當提出採訪要求后,沈書記欣然接受。在隨后的採訪中,我和沈書記聊了一個下午。嚴禁酒駕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果,也早已引起這位法學界資深人士的思考。沈書記對這一社會問題已經有過細致研究和思考。當天下午他談到了很多深層次原因,也給記者極大啟發。他尤其指出,自2011年5月1日以后,我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中,規定“食品安全”與醉酒駕駛一樣,都屬於“隻要有行為,不論結果”,都將處以嚴厲的刑事處罰。在採訪之前,我也查找了酒駕入法的一系列相關資料,但是忽略了這一最佳的對比事例。沈書記說到這一點使我茅塞頓開,“酒駕和食品安全”同時入法,其對比更強烈、更鮮明。沈國民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的確復雜,但再復雜的事件也有解決的路徑。切斷“利益鏈”讓法律做主,很重要。他經過了解和跟蹤,發現很多食品企業的GDP貢獻很大,區裡也不希望它們垮掉。地方政府這種很微妙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使這些企業都有保護傘,都有部門利益、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基於利益這個角度來權衡對法律的態度,使得法律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

由此,我找到了這條新聞的抓手。通過這次採訪,我對採訪在整個報道環節中起到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好的採訪能夠彌補記者認識的不足,提高對事物的認知。傳遞“思想”的聲音,給報道帶來亮點,給報道帶來思想的力量。

“思想之光”能照多遠,看承載它的容器有多大

客觀地說,這篇報道前期的思考、分析、判斷都不輕鬆,后期大量的採訪和寫作更是辛苦。要從大量的採訪內容中分析、提煉、總結,並最終形成這篇報道。記者本身也隨著採訪的層層深入,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學習和思考。

一篇優秀的新聞作品,一定是能夠深刻反映時代變化,抓住時代脈絡的作品。

這篇時間為7分21秒的廣播評論,非常難得地在上海電台《990早新聞》全文播出。這樣長度的廣播播出稿是非常少有的。我想,早新聞的編輯們之所以難得地放下“剪刀”,沒有對這篇長報道進行刪減,是他們看到了新聞背后的力量,非常敏感地把握住了一個重大的時代背景——構建法治社會是時代的要求。

社會大眾對法制建設日益強烈的需求,已經從近年發生的諸多社會新聞事件中反映出來,不再是模糊的、看不見的。人們呼喚執法過程中的公平、正義,但諸多方面卻做得不盡如人意。嚴禁酒駕卻做到了這一點,有目共睹,已經受益的是每一個人。以此類推到其他領域,建立一個健全的法治社會,受益的將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綜觀全年,在2011年發生的嚴禁酒駕這個特定新聞事件,就不是一個小的新聞事件,而是具有了時代背景的重大主題,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和深刻的。剖析嚴禁酒駕這一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於是就有了現實的借鑒意義。有前輩說得好:“新聞的力量,就是背景的力量。” 法治社會要求每個人或每個部門都隻對法律負責。嚴查酒駕的“人人平等”,凸顯了法律的作用和威嚴。然而當下,食品安全、環保、拆違等很多領域在執法時往往強調事物的特殊性。當總是強調特殊性時,總是把法律當作一種很實用的東西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快了立法建設,基本解決了無法可依的狀態。採訪中一位律師說,中國當今的問題不是法制缺失的問題,而是要充分體現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越來越多的事例告訴我們:社會治理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唯有依法。

人們隻有敬畏法律,把法當法,像查處酒駕一樣來對待所有的違法行為時,社會才會有條不紊。

記者雖然不是史學家,但是需要具有史學家“察幾觀勢”的認知能力,敏銳地覺察出事物轉折變化的關節點﹔更需要善於學習哲人把握事物本質及規律的思維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捕捉事物發展的趨勢。這樣,記者傳遞的不只是一個事件的記錄,而傳遞的是思想,這也確實是我樂於追求的記者夢想!

(作者單位:上海廣播電視台)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