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晚晴天》劇照。(資料圖)
楊冪和劉愷威主演的電視劇《盛夏晚晴天》,自開播以來穩居全國同時段收視第一,網絡點擊量也刷新了《新笑傲江湖》創下的年度紀錄。偶像的號召力功不可沒,而作為劉愷威和楊冪雙雙轉型制作人后的首部作品,倆人將多年拍攝偶像劇的經驗注入,也是該劇合觀眾眼緣心意的重要原因。
在劇中,觀眾可以看到楊冪和劉愷威對電視劇商業元素的獨家見解,而戲外,這對情侶檔雙雙坐在記者面前,你一言我一語,或幫腔認同,或拆台“揭短”,倆人神秘的情感關系、相處之道、生活和工作態度時而同步時而互補,都真實地進行了呈現。
轉身:從“楊白勞”變成“黃世仁”
從演員到制作人,出發點完全不同了,楊冪和劉愷威在工作中非常快速地適應了這種角色轉換,但是聊起來又忍不住對自己竟然從“楊白勞”變成“黃世仁”自我解嘲。
楊冪:以前我拍完戲就走,現在會在心裡盤算,還有多少場戲,如果萬一把地毯弄臟了明天人家不讓進場怎麼辦?今天拍不完明天場租漲價怎麼辦,整天都跟愷威在聊這些。
劉愷威:比如劇組都會給演員配車。平常沒事就坐車回去休息,現在自己的戲就會想,又回去一趟啊,油錢很貴,在現場呆著吧。比如《盛夏晚晴天》我演的是個富二代,作為演員就希望一出場開的車很炫嘛。第一天租了一輛兩個小時花五位數的超級跑車,然后工作人員提醒,不如換輛不要這麼貴的車……於是我的角色每天都換車。好在可以理解,他有錢,可以有很多輛車(不好意思地笑)。
楊冪:現在統統站在劇組角度想問題,完全沒有工作時間概念。會跟導演說,能拍多拍點,別的演員還沒起床,就先拍我吧(笑)。
交融:生活和工作中的相互安慰
當制作人繞不開錢的問題,而楊冪和劉愷威又免不了動用圈內演員朋友的關系,倆人的態度都非常職業,但是風格卻大相徑庭。有意思的是,剛交往時,劉愷威曾說楊冪是個生活上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工作人員也透露日常相處是劉愷威給楊冪的精神支持更多,沒想到在工作中恰恰反過來,是出道更早的楊冪一直給首次當制作人的劉愷威安慰和鼓勵。
劉愷威:我理科出身,以前還做過股票交易員,對金錢比較有概念。但那時是面對電腦和數字,做決定可以很狠的。現在談條件的對象是朋友,我就完全傻了,不知如何開口,常會糾結很久想各種方法:我是應該短信微信還是當面聊?
楊冪:恩,憋到內傷。
劉愷威:在演員問題上我比較堅持。如果告訴我定好的一個演員來不了,我會說可不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再跟他談一下,而小冪直接說,他不行啊?我再想想還有誰。然后直接列出五六個備選,給朋友打電話。
楊冪:我是變化非常快的,因為我覺得大家一起做這個事,你對市場口味的了解也不一定就有多高。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並不是你堅持的就是對的。當我的想法別人已經做了很多工作無法實現,我願意問那你覺得更好的方式是什麼,我能夠配合什麼,大家擰成一股繩把事情做好。我是轉彎和妥協派,他是強硬派。
趨同:“從沒有爭執,沒有吵架”
很多人的經驗之談,戀愛和工作不能混為一談,但楊冪和劉愷威卻以實際行動証明,對於兩個頻道相同、生活乏味的工作狂來說,把工作帶入感情生活,是多麼明智的選擇。很難想象,被問到遇上爭執和異見怎麼化解時,倆人認真地回想了一下,竟然異口同聲地回答:“從沒有爭執,沒有吵架”。
楊冪:我們倆都是特別無聊的人,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會制造浪漫。平時很懶,嫌麻煩不愛出門,在一起聊工作比較多。(我倆)頻道很相同。隻有一起工作時,在專業上會有各自的小堅持,但絕不會吵架,一方想通了就過去了。
劉愷威:我們倆在一起,想法真的很接近,無論價值觀還是無聊東西的笑點。除了工作專業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妥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