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模仿釀悲劇 業內問診“喜羊羊”--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兒童模仿釀悲劇 業內問診“喜羊羊”

2013年05月13日09:53        手機看新聞

  動畫片是孩子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但一些充斥暴力鏡頭的動畫片卻給孩子帶來了負面影響。近日,因玩耍時模仿灰太狼烤羊的情節,8歲的冉冉和5歲的浩浩被同村另一名9歲男孩綁在樹上點火,嚴重燒傷。

  如何處理動畫片中的傷害類情節是擺在國產動畫片面前的重要問題。記者採訪了動畫片《木瓜

  木瓜》的導演於勝軍、《食功夫》制片人程海明等業內人士,他們對國產動畫片創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喜羊羊與灰太狼》

  問題台詞:紅太狼常用肉麻的音調稱呼灰太狼“老公”,反復傳遞“老公”與“老婆”的關系。

  問題情節:羊羊們總是捉弄村長,不尊敬長輩﹔紅太狼經常對灰太狼施以家庭暴力﹔灰太狼烤羊、煮羊。

  問題道具:平底鍋。紅太狼動輒揮動手中的平底鍋毆打。

  □業內問診

  問題1 對受眾沒有明確定位

  導演於勝軍曾拍過百集熱播動畫片《木瓜木瓜》、動畫電影《洛克王國之聖龍的心願》等,作為業內人士,他直言這是制作者的失誤,“我們不能有事不關己的心態,哪怕隻有一個孩子去模仿,我們都應該想辦法避免此類事件再發生。”於勝軍稱,動畫產業是良心產業,制作者要把孩子放在心上。

  於勝軍指出,《貓和老鼠》在美國是嚴禁6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因為片中有把貓尾巴砍斷、把炸藥放到貓嘴裡這樣的鏡頭。而國產動畫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受眾沒有明確定位,給成人看的動畫片和給孩子看的混在一起,“美國有專門針對6歲以下兒童的‘綠色動畫’標准,保証為孩子們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安全不僅指語言、行為,還有色彩、音樂、鏡頭運用等,比如孩子的視網膜發育不健全,看動作快的動畫片會導致眼睛流淚、眨眼等疲勞現象。”

  問題2 創作心態太急功近利

  《食功夫》《包強》系列動畫制片人程海明表示,國產動畫片出現的種種問題,歸根究底是創作心態過於急功近利。有些純粹說教,打著“科普”的大旗給孩子上課,孩子看時完全不用動腦﹔有些過於成人化,一味追求暴力打斗場面,而缺少文化內涵。

  此外,動畫“產業片”也充斥著熒屏,比如有遙控賽車、機器人等熱血類動畫片,目的就是讓孩子買玩具,完全沒故事內涵,“什麼玩具好賣,商家就一窩蜂地去做這個類型的動畫片,為了盈利壓縮動畫的創作和制作成本,創作周期嚴重壓縮,3-5個月就和玩具一起推出市場。”

  問題3 情節成人化台詞暴力

  家庭教育網校創辦人、兒童教育專家蕭愚告訴記者,很多明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動畫片在黃金時段播放,她對此深有感觸:“國產動畫片存在成人化、低俗、暴力的現象,比如一部在少兒頻道播的動畫片,在一個討債場景中,一人拿著刀追趕另一人,對白竟是‘不還錢,不還錢我就砍死你’。”

  程海明認為,面對16歲以下未成年人,動畫片要避免出現以下情節:一、道具對抗,動畫角色用道具、冷武器等進行打斗。二、魔法對戰,魔法的器皿、原料、水、火等會讓孩子濫用。三、成人化的戰斗,拳擊、搏擊等動作表現。四、色情、粗口、職場政治等。

  《熊出沒》

  問題台詞:“我跟你沒完”“我跟你拼了”“臭狗熊”。

  問題情節:“偷菜記”中,狗熊偷菜變成了名正言順的行為﹔光頭強與熊大、熊二之間有粗暴的沖突。

  問題道具:槍支。光頭強打不過狗熊就拿槍射擊。

  《虹貓藍兔七俠傳》

  問題台詞:“殺了你”“砍死你”“老娘”。

  問題情節:故事照搬武俠小說,武林的幫派打殺存在暴力與血腥場面。老板娘穿著低胸衣服發嗲﹔藍兔為了救虹貓而割破自己的動脈。

  問題道具:刀劍。主人公拿著刀劍殺死一大片人。

  以上綜合採訪對象觀點

  □家長聲音

  應多陽光少暴力

  面對5歲女兒經常對著小伙伴,學灰太狼的口氣惡狠狠地說“我要把你殺了”,寧女士憂心忡忡,她希望給兒童看的動畫片多一些陽光,少一些暴力。

  寧女士說,前陣子給孩子看捷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就非常陽光,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現在動畫片成人化傾向嚴重,動不動喊打喊殺,我覺得對孩子非常不好”。

  故事要有教育性

  張女士是一個7歲男孩的媽媽,相比國產動畫片,張女士更願意讓孩子看國外動畫片,比如《大紅狗》《富蘭克林》等,“每個故事都有教育性”。

  對國產動畫片,張女士認為知識性上相對欠缺,沒有太多勵志向上的內容,“像《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幾百集都差不多講同樣的故事,情節沒創新。國產動畫片要有積極的東西在裡面”。

  道具設置提高安全

  袁女士是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她認為現在不少國產動畫片在情節設置上不合理,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裡,灰太狼把羊放在鍋裡煮,羊被救出來后毫發無損,正常情況下是會被燙傷的,這樣給了孩子誤導。

  另外,對動畫片裡的危險道具,袁女士認為應該做出提示,在道具設置上,也應該提高安全性。

  □兒童教育專家建議

  不追流行買碟看經典

  蕭愚表示,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進行過一個實驗——波波玩偶實驗。研究發現,孩子們不僅會模仿成人去毆打、拍擊、辱罵,還會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的方式去攻擊。一般3歲以上的小孩就具有一定模仿力。

  蕭愚認為,杜絕孩子看動畫片是不可能的,但盡可能讓孩子少看暴力動畫片是有可能的。家長最好能夠進行輔導,幫助孩子消除誤解。蕭愚建議:“最好不看所謂的流行的、最新的動畫片。可以買碟,看一些經過論証的適合孩子看的經典動畫片。”

  近年兒童模仿動畫情節負面事件

  女童撐傘從6樓跳下

  據安徽衛視報道,2013年4月7日,廣東深圳的一個5歲女孩模仿某動畫電影中的場景,手裡拿著雨傘從6樓跳下,隨后被送到醫院搶救。醫生稱女童身上多處骨折,未脫離危險。

  5歲娃拿平底鍋砸人

  2010年11月19日媒體報道,5歲小孩帥帥(化名)模仿動畫片中“紅太狼”,拿著玩具平底鍋見人打人,見物砸物。孩子的母親楊女士說,帥帥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后就打開電視機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4歲男孩學奧特曼重傷

  2010年2月26日,《武漢晚報》報道,一個4歲男孩將奧特曼視為偶像,從8樓家中一躍而下想“飛起來”,萬幸雖然重傷,但無生命危險。家長王女士說,兒子常常說要長雙翅膀,像奧特曼一樣飛起來。

(來源:武漢晚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