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活動以來,從中央新聞媒體到省市地方媒體的採編人員紛紛走進基層,深入百姓,體察百姓冷暖,傳送人間真情。在發表新聞報道的同時,也錘煉了新聞工作者隊伍,提高了新聞報道的質量,集中體現和遵循了新聞報道的新聞價值規律,提升了新聞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國新聞工作深入基層、貼近百姓的方針路線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具體來說,“走轉改”活動的開展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新聞價值規律。
一、以“民生為本”,捕捉群眾需求,體現了新聞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社會結構變化快,人們的利益分化格局開始形成。具體表現為社會各個階層分化,利益主體出現了分類。這些不同的利益主體都有著自我利益訴求。就如孫立平說的:“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替代再分配體制成為中國主導性的經濟整合機制,利益分化的過程開始,利益的主體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中國開始進入利益或利益博弈的時代。”[1]各個利益主體在現代社會都有自己的利益主張,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要表達。
大眾媒體在社會中起著監測社會環境和協調社會的作用。因此,反映社會各個階層人群的意見,傳遞不同主體的心聲,特別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呼聲,是大眾媒體的基本職責。但是,當前我國的一些媒體為了迎合廣告商,片面追求發行量或收視(聽)率,眼睛隻盯著城市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即使報道邊緣化的人群,也是以一種娛樂化的心態來報道。
“新聞記者是社會信息的傳播人,他們在傳播各種信息時,實際上是在描繪典型社會圖景,現代人實際上是通過記者提供的這種典型社會圖景認識社會的。” [2] “走轉改”號召新聞工作者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中,發現社會各階層人群的快樂和煩惱,真正地捕捉各種不同的需求,把脈社會訴求,關注民生,在新聞報道中以“民生為本”。而這樣來自社會中的,切實反映社會需求的新聞,往往就是社會中的重點新聞、焦點新聞、難點新聞,也是具有重要性的新聞。
二、報道百姓身邊的人和事,摸准新聞接近性的觸點
新聞接近性是指報道的新聞在利益上、地理上或心理上接近受眾。這要求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以受眾為出發點來報道,善於把握受眾的興趣點,觸及受眾的內心,引起共鳴,使作品產生良好的傳播效果。
當然,對於同一件新聞作品,在傳播給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群體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特別是我國當前社會分化明顯,階層意識逐漸明晰,各個群體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出現差異。雖然是這樣,但新聞作品的價值判斷標准在整個社會還是可以統一的。“社會實際生活中表現出的價值同一性,有力地說明不同層次的主體有著共同的新聞價值需求,新聞傳播媒體必須注意發現這些共同的需求對象,這樣才能把一定的媒體塑造成為有廣泛影響力的媒體。” [3]當前我國社會還主要以一般的普通大眾為主體成員,這些人的興趣點和利益點成為主要的新聞價值判斷基礎,因此把握一般社會大眾的社會心理和利益關注點,成為記者做好報道的關鍵。
但是,現實中我國一些媒體考評機制隻強調量化考核標准,媒體人就像現代工廠中計件獲取報酬的工人一樣來採編新聞。一些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不願意花工夫到基層觀察和體驗百姓生活,他們很多時候是懷著“他者”的心態來報道普通大眾,而無法傾聽老百姓的心聲,報道出來的新聞也往往無法貼近百姓。
“走轉改”活動要求記者思考“依靠誰”、“我是誰”和“為了誰”的問題,切切實實深入基層,抓取反映時代意義的具有新聞價值的“活魚”。而這些新聞反映的人物和事件又往往是百姓身邊的典型,是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感同身受,因此受到的啟迪大,收獲也大。這些報道也往往能引起大的社會反響,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提升新聞媒體的社會影響力。
三、提升新聞的感染力,不僅傳遞“信息”,而且傳遞“感情”
新聞傳播是對人的傳播,所有的信息傳播都要面臨兩個方面的考問:一方面,報道的事實是否為受眾所認可,受眾要對信息的准確性和真實性進行判斷﹔另一方面,報道的新聞事實是否在價值上得到受眾的認同,情感上得到共鳴,這是受眾對新聞報道相對比較高層次的要求。“傳播主體對事實情態信息的反映是新聞反映自身的要求,對自己情感傾向的表現則更多的是為了感染接受主體,讓他們在情感的認同中接受新聞文本,從而實現文本的傳播價值。” [4]所以說,事實信息的傳遞和情感信息的傳遞都是新聞報道的責任。新聞的使命並非僅僅向人們傳遞信息,它還要努力反映對人的命運、發展、快樂和幸福的關懷,新聞會影響社會和人生。因此,從表面上看,新聞就是告訴受眾一個人、一個事件、一個觀點,而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人的愉悅幸福和社會的美好。“在通常情況下,一個新聞客體到底價值如何,最終是以它對社會主體的實際效應來衡量的,是否有利於社會主體的完善和發展是評價客體價值的根本標准。” [5]這樣來看,新聞報道作為敘事作品,既有客觀的事實記錄,也有情感的傳遞和表達。
在當今媒體趨向娛樂化的時代,媒體傳播的信息內容要適應受眾接受趣味的變化。新聞報道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時,也要發揮美的效應,使報道中的情感審美得到充分展現。記者在採訪中要積累大量感人的細節,對事實有深度的了解,在寫作中發掘出事實中蘊藏的真摯感人的內涵,從而寫出感情真摯、具有審美價值的新聞作品。
在“走轉改”活動中,許多報道從具體事件入手,採用講故事的方法,抓取人物或事件細節,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來突出人物的精神和思想面貌,這樣的報道故事感人、可讀性強,往往能夠深深打動受眾。
四、挖掘深度信息,提高新聞的信息含量
在報道中,記者要善於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和判斷。一些事實有更加深層的意義,需要記者進一步深入挖掘,把事件內在的意義呈現出來。對事實中新聞價值的發現,一般首先是發現社會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而對事實進行新聞價值的深度開掘,則要對事實的意義、原因等方面進行探尋、深思。“新聞價值為某些事實所固有,無法人為增刪﹔但記者可以通過開挖、發掘,達到對與事實相關的未知領域的更多認知,或者達到對事實新聞價值認識的較高水准。這是前面所說的發現的進一步延伸,也是在更高層次上尋求發現。是否進行開掘,是否具有開掘的功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記者把握事實的新聞價值所能達到的境界。” [6]經過記者對事件意義、原因或發展趨勢的展望,使事件的新聞價值得到提升。
經典的作品往往來自對社會的深入觀察和思考,而這要求記者深入到社會底層調查研究。“走轉改”活動通過各種機制鼓勵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社會各個層面,不僅報道出新聞的“事態信息”,而且發掘出“情態信息”,並在報道中呈現或隱含“意態信息”。這樣能使受眾在接受作品時有更多的收獲和啟發,同時也能夠鍛煉出更富有思想和見解的採編人才隊伍。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傳播系)
注釋:
[1]孫立平:《利益關系形成與社會結構變遷》[J],《社會》,2008年第3期
[2]程世壽 劉潔:《現代新聞傳播學》[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頁
[3] [5]楊保軍:《試論新聞價值構成的多項性和層次性》[J],《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4期
[4]楊保軍:《論新聞價值實現的層次性》[J],《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6期
[6]丁柏銓:《新聞價值三論——中國新聞獎部分獲獎作品閱讀札記》[J],《新聞記者》,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