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鄉土中國”專欄的操作感悟--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記者》>>2013年第4期

報道“鄉土中國”,發掘新聞富礦——

《文匯報》“鄉土中國”專欄的操作感悟

繆克構

2013年06月17日15:58        手機看新聞

來源:《中國記者》雜志

面對新媒體沖擊,“鄉土中國”的應對之道是做高質量的新聞:不滿足於提供簡單的消息,還要通過擴展性報道,把新聞做深、做透,為讀者梳理新聞背景、提供獨特視角,幫助理解天下事。

在傳統文學作品中,“鄉村”是個美麗的場所,如今看起來卻更像個烏托邦﹔在社會學研究領域,“鄉村”是個靜態的田野調查文本,相隔數十年仍有現實意義。與之不同,在傳播學領域,“鄉村”近些年卻面臨尷尬——當一個突發性新聞發生時,那一個地方幾乎人人皆知﹔而大部分時候,那裡真實的圖景則不為人知,甚至被遮蔽。

在全國新聞戰線2011年8月以來開展的“走轉改”活動中,《文匯報》率先啟動,8月12日起推出“第一現場”專欄,刊登記者深入社區、工廠、醫院、田間地頭、科研院所、文藝院團等工作與生活第一現場採寫的報道﹔8月17日,又在頭版突出位置推出了“鄉土中國”專欄和與之聯動的《天下》專刊﹔8月24日,推出第三個專欄——“蹲點日記”,刊發記者到鄉鎮農村等一線“解碼”和諧社會“基因”的觀察與思考。

《文匯報》迄今刊發了數百篇記者“走基層”的稿件。在3個專欄中,“鄉土中國”應該算是著力較多、走得最遠,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專欄。在頭版的“走轉改”專欄以及在《天下》專刊中,共推出了60余篇稿件,記者深入一線,寫出了“牽挂小餐桌”“追蹤小餐桌”“艱辛上學路”“鄉民口述史”“吾海吾民”“跋涉獨龍江”等一系列受到讀者歡迎的報道,引起較大反響。

為什麼想到開設“鄉土中國”專欄

在社會生活豐富多樣的當下,讀者對信息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僅有宏大敘事、淺層描述,顯然不能滿足要求。可是今天,不管紙質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報道的涉及面和質量遠不能與之匹配,而呈現“三多”:記者們近的地方走得多,不費勁、容易採訪的人和事寫得多,浮光掠影、潦草粗率的文字多。

《文匯報》作為一家有全國影響的主流報紙,一直以來在深入各地和各行各業、關注世態民生和解析社會現象、趨向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和傳統特色。

在全國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活動之前,在2011年初開展的“記者新春走基層”活動中,《文匯報》便推出過一個“鄉土中國”的專題。在2011年春節期間,經過認真策劃,布置記者利用返鄉探親的機會,深入雲南、安徽、廣東、浙江、湖南、陝西等地的鄉鎮和村落,以記者的敏銳、“鄉親”的情感,用腳步和目光度量我國東部、南部和中西部地區農村的土地、山丘、水塘、巷陌,記錄那裡生活著的人們和人們的生活,細致觀察不同的個體。記者筆觸涉及堅守土地的農民、返鄉創業的青年、親情缺位的留守兒童、身處城市卻仍然是異鄉人的進城農民工,以及少數民族青年婚禮習俗的變遷等等。雖然只是無數個鄉村中的幾個,呈現的卻是真實的鄉村圖景。我們希望這樣的“田野調查”和與眾不同的紀實文本,能為讀者打開一扇認識鄉土中國的窗戶。

有了這樣的思考和初步實踐,我們深感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活動,能夠促使記者“接地氣”,走得更遠、關注得更廣、寫得更扎實而貼切。因此決定把“鄉土中國”這個欄目長期開設下去,能以深入的“田野調查”,為讀者打開一扇新的觀察和感受社會生活之窗。

“鄉土中國”專欄所做的努力和嘗試

2011年8月17日,“鄉土中國”專欄開始推出,開欄首篇發表青年記者許?的“田野調查”——《被自己的熱愛“困”住了》。

這篇報道以真實的事例、生動的場景和鮮活的語言,講述了兩項非遺技藝的傳承人、嘉善農民許金海身陷市場接納與保護傳承都不“給力”的雙重困境,呼吁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傳承人應有的尊重和認可。許?此前曾多次做過鄉村專題報道,在她看來,農村這片廣闊天地的每一次“脈動”,往往隱藏著大量社會現象的線索。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正好是貼近記錄鄉土冷暖的契機。

此后,專欄又陸續推出了《走訪“世界海拔最高學校”》《“最美鄉村女教師”》《踏遍深山“一對一”》等記者從西藏、貴州、雲南等地發回來的走基層報道。

2012年3月10日、20日、30日,“鄉土中國”專欄刊出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曾維康數年來深入江漢平原的一個村落,採訪26位鄉民,以口述實錄形式——翔實報告當下農民“原生態”》的長篇報道,以及12位鄉民的“口述實錄”。這些口述人包括村黨支部書記、老干部、鄉村教師、赤腳醫生、私營企業主、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等等。專題報道著眼於一個村落,展開對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的微觀研究,翔實而尖銳地呈現了農民和農村的困惑和現狀,告訴讀者不為人知甚至被遮蔽的真實鄉村,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讀者認為,這些調查報告如實反映了當前農村的現狀,並對朴實、扎實的作風和文風感到敬佩。

農村留守老人是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伴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也是一個不能回避的沉重話題。2012年重陽節前,記者來到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南,並選擇了岳陽縣新牆鎮大桂村作為調查農村留守老人現狀的樣本。記者來到老人周小珍的家中,與她同吃同住,觀察她的生活,走進她的內心。周小珍告訴記者,自己“養兒”最初是為了“防老”,沒想到自己老了,兒女卻一個都不在身邊。小孫子浩宇是老人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同時也是個沉重負擔。對孫子,她不僅照顧得無微不至,還因為擔心孩子獨自在家發生意外,每天帶著他去耕地。

她的故事,真切地體現了農村留守老人孤單、隱忍,和孫子相互依賴又不堪監護重負的現狀。2012年10月24日,這篇題為《兩個人的耕耘》的報道推出后,廣受社會關注。

關注社會民生,回應群眾關切,是媒體應盡的職責,而將社會現實,包括農民和農村生活的圖景真實呈現給讀者,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今年,我們希望搭建一個開放的平台,將那些同樣接上“地氣”、冒著“熱氣”、寫出“生氣”的調查報告和文章推薦給讀者。

以專欄提升專業帶動隊伍

所謂“專業精神”,不僅包括優秀的專業技能,而且包括在專業技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對工作極其熱愛和投入的品質。即使在新聞領域,這樣的專業精神如今也已經被稀釋、被弱化、被淡忘了——確實有一部分記者成了網絡信息的下載者、通稿的二傳手、通訊員的“小跟班”﹔不管是新聞採訪還是寫作,都受到粗暴和淺薄的對待。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正因為此,在今天重拾新聞的專業精神、敬畏新聞的專業精神,顯得更為緊迫與重要。這是“走轉改”活動帶給我們的另外一個層次的思考,也是我們將“走轉改”活動作為一項抓手而不是宣傳任務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從2010年世博會期間“我的世博故事”報道,到2011年年初的“上海春早——記者走基層系列報道”,再到2011年8月起開展的“走轉改”活動,我們希望努力做好一個系列產品,來提升一種專業技能和專業精神,帶動整個隊伍。

“鄉土中國”欄目的開辦,可以說是《文匯報》作為一張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的傳統大報,在面臨新媒體沖擊時的探索之一。由於新媒體具有及時更新、信息海量、互動性強等優勢,令傳統紙媒望塵莫及。而“鄉土中國”的應對之道是做高質量的新聞:不滿足於提供簡單的消息,還要通過擴展性的報道,把新聞做深、做透,為讀者梳理新聞背景、提供獨特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天下事。

“鄉土中國”的一大特色是著眼全國,不局限於一城一地之事,也不自縛於某一領域之內。它將報道的觸角延伸到整個中國,擴展到當下鄉土社會的各個領域。記者必須走出大城市,前往偏遠山區、鄉鎮和村落。在與採訪對象同吃同住、親身體驗之后,記者才會對事件、人物擁有深刻而獨特的感知,並將這些感知付諸報道。在報道的過程中,以每個個案的地域獨特性與當代中國的發展進程相觀照,為讀者展現一幅全景式的“天下”圖景。

“鄉土中國”的另一個特色是深入。從一人、一事出發,提供翔實的新聞背景,深入採訪者的內心世界,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拓展了新聞的寬廣度。

記錄歷史是報紙的使命之一,農村不是媒體報道的熱點,但將真實的農民和農村圖景呈現給讀者,是媒體的責任之一。比如說,貧困初中生和小學生都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山區的貧困高中生乏人問津,不少學生輟學打工,甚至因為交不起學費,考上了大學也隻能放棄。我們就是希望探究這樣的事實,能夠引起決策層、慈善機構和愛心人士的注意,尋找更加合適的方式實實在在幫助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不僅幫助讀者了解,而且能幫助讀者理解﹔不僅幫助讀者理解具體的一條新聞、一個事件、一種現象,而且幫助讀者提升解讀天下事、身邊事的智慧。這,也許正是新聞專業精神很好的歸宿點。(作者是《文匯報》總編輯助理)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