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村的故事》開門迎客 楊波解析“南派喜劇”--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龍門村的故事》開門迎客 楊波解析“南派喜劇”

2013年06月24日10:51    來源:新華娛樂    手機看新聞

  由廣西潤鬆集團、北京東方聖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彭澎擔綱導演,楊波、白雪、岳紅、田成仁、馬藝家、烏雲其其格、肖劍、牟洋、高志強、梁林琳、楊建偉、李晶晶、趙世林、卓林、吳軍、楊波(女)、莫慧蘭等人主演的南派鄉村喜劇《龍門村的故事》在桂林開拍一個多月后終於敞開大門,迎來第一次媒體探班。與以往探班不同的是,《龍門村的故事》劇組不僅向媒體呈現了劇中的某段故事情節,更是讓到場媒體在廣西空軍空降兵學院欣賞了一場別具特色的慰問演出。

  《龍門村的故事》首次探班 內容別具一格

  《龍門村的故事》作為南派喜劇的開宗之作,以南方特有的民俗風情為故事背景講述了龍門村人在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之后,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喜劇故事。由於該劇是以南方農村為背景的喜劇,在眼下的電視劇市場中實屬鳳毛麟角,因此,《龍門村的故事》自開拍就備受關注。終於,該劇在開拍一個月后向媒體敞開大門舉行探班活動。以往的媒體探班,大都是記者用鏡頭記錄下拍攝中的某些片段,並對主創進行採訪。而這次組織媒體探班,《龍門村的故事》劇組不僅會呈現劇中的某些情節,更邀請到場媒體前往廣西空軍空降兵學院欣賞一場別具特色的慰問演出。在這場演出中,不但有著名青年歌唱家白雪的傾情獻唱,更有“中國第一老太太”牟洋的爆笑演繹,而喜劇演員肖劍、“廣西小品王”楊建偉更是將無厘頭的搞笑方式發揮到極致。有人可能要問,媒體前來探班,不多說說這部戲的事情,為什麼要邀請大家看演出呢?這難道是贈給各位記者的“福利”?其實,這台演出原本就是劇中大結局的一部分。在這部戲的結局處,龍門村的各位村民登上了文藝匯演的舞台,而在現實中,他們也為空軍空降兵學院奉獻了一場精彩演出。

  楊波解析“南派喜劇” 幽默回應“我為自己代言”

  當被問到《龍門村的故事》為什麼被稱為“南派喜劇”時,制片人兼主演楊波說道“以往一提到農村喜劇,總會洋溢著一股濃重的東北大碴子粥的味道,似乎東北農村就代表了全國的農村。其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方的奇峰秀水造就了南方農村絕不同於東北農村的特質。該劇從演員到劇情都突破了以往北方喜劇的傳統模式,除了搞笑以外,更有生活的質感,讓人真切感受到南方農村扑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談到劇中的角色,楊波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作為一村之長,他肩負著保護龍門村文化遺產的重任,但同時又要顧及村子的經濟發展,帶領龍門村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他守著對戰友的承諾一生不離不棄,就連兒子最后犧牲也是將他和逝去的戰友埋在一起。對於村民的不理解,他不逃避不妥協、選擇用行動一步步的証明自己,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我為自己代言’”。

  戲裡戲外難以割舍的軍旅情懷

  《龍門村的故事》劇組之所以會有送演出到部隊的想法,是因為這部戲承載了楊波多年的情感。在劇中,楊波飾演的村長烏力吉是一名退伍軍人,他為了守護對犧牲戰友的承諾來到了龍門村,而這裡也終將是他自己選擇的歸宿,所以他用生命來捍衛著幾代人存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現實中的楊波和他在劇中的形象有很多相似的經歷,楊波曾是內蒙古騎兵團的一名騎兵,也曾奔赴南疆前線,雖然凱旋歸來,但是戰爭留下的傷疤與戰友犧牲的場景讓他刻骨銘心,在他的心裡有一道無法修復的傷痕,每每想起戰友他都會說“和平對於我們有多麼重要”,所以他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緬懷過去。他投資的很多影視劇從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且題材多與部隊有關。在作品完成的第一時間,楊波都會無償地贈送給部隊。這也是楊波為什麼選擇將劇中的部分演出安排在廣西空軍空降兵學院,因為他時刻都銘記著要不遺余力的回報部隊。正如他所說的“今天自己的一切都是部隊給的,所以我要盡我最大努力回報他們”。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