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博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很快發現,微博的字數雖然少,最多140個字,但能互動,有交流,能辯論,能交鋒,能互相啟蒙,能安慰情感。
微博起步晚,但發展快,發展速度已經超過博客。博客能把事情說清說透,辯理性強,微博隻能把核心觀點表達清楚,如果想細辯其理,微博明顯不如博客。
微博符合中國人的思維傳統。中國人的思維傳統就是以小喻大,以物喻情,以觀點代替系統性思維,強調意境。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以強調道理為主,道理也是缺少邏輯的道理,其中的內容大都是片斷化、碎片化、故事化、情景化的,邏輯推論在中國傳統思維中欠缺。中國微博興盛,其重要原因就是符合中國人的思維傳統和思維習慣。
微博快捷方便。微博符合現代世俗化的快餐文化,思想的快餐消費也決定了微博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人們隻需要核心觀點,隻求一句兩句話就說得明白即可,不需要系統性的邏輯論証。微博恰恰符合了思想快餐、精神快餐的需求,這是微博雖然發展時間短,卻發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博以年輕人為主。微博成了多元價值觀交鋒之地,也成了爭奪青年的所在。
微博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如一個孤單的原子,而每個人的社會屬性又拒絕孤單。微博給每個孤單的個人提供了一個交流消除孤單的平台,每個人在網上都可以找到傾訴的對象,每個人都可以以虛擬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平等的交流。
微博滿足了人是政治人的要求。人天生是個政治動物,對政治有著本能的熱情和沖動。在現實中,人的政治人屬性難以得到盡情釋放。而在微博上,人們可以相對充分地談論政治,甚至嘲笑政治,從而部分地滿足了作為政治人的心理快感和心理需求。
微博滿足了人們的公民權利的訴求。盡管網絡自由有限,言論自由有限,但有限的自由也是自由,公民們從而獲得了人之稱為人的價值,獲得了人之稱為人的尊嚴。同時,當公民權利受到公共權力傷害的時候,公民還可以通過微博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意見、要求,並以期獲得網上公民的支持與鼓勵。
微博滿足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道德訴求。在現實社會中,兩極分化嚴重,公平正義受到破壞,人們對權貴資本、對官員腐敗缺少批評的場所,又由於在現實渠道中缺少公民參與的具體形式,或已有的具體參與渠道並不通暢,於是人們擠上微博這一相對寬鬆的平台,表達對公平正義的要求,抗議社會的不公行為。
微博滿足了人們想渲泄的要求。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對單位、對老板、對權力、對社會都有不滿情緒、不良情緒,但由於處在現實的關系中,如果直接表達訴求、表達不滿,其經濟成本、政治成本、社會成本巨大,而在微博中則相對低廉,從而也吸引了一部分人在網上渲泄不滿。從辯証的角度來說,人們的不滿得到渲泄了,人際關系也就和諧了,人格也就健康了。換句話說,上網的人多了,上街的人就少了。
微博滿足了一些人想當英雄的渴望。每個人都有想當英雄的渴望,但在現實中,這種渴望很難滿足,甚至一些人是現實中的失意者,他們通過上網,發布驚人的言論、圖片,吸引部分人的眼球,不經意間成為網絡意見領袖,獲得英雄般的成就感。
微博滿足了隱身人的要求。人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非理性的成分,人的非理性沖動總會以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即使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也很難徹底地控制人的非理性,非理性仍然是理性的“隱身人”。在微博中,由於很多人的微博名字是虛擬的,空間也是虛擬的,微博成了隱身人的庇護所,隱身人發布的非理性言論、罵戰言論大行其道。網民經常看到的是,除了個別大V偶爾爆粗口外,罵戰的大多數都是隱身人,隱身人罵戰已經成為微博的一種生態現象,也因此成就了隱身人的隱身願望。
微博滿足了人們娛樂的要求。研究與觀察表明,娛樂明星粉絲眾多,點擊率高,轉發率高。每天進入騰訊微博都會顯示,排在前幾名的都是明星。這表明,在一個世俗化的社會裡,人們更願意追求符合自己心願的明星,從而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娛樂需求。另外,人們會選擇無風險或風險小的內容來緩解現實中的精神壓力,而選擇明星,既滿足了情感需要,又是零風險的選擇。
總之,微博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發展規模也是驚人的,它是高科技發展的產物,更是人們心理需求的產物。微博不是權力應該過多干涉的領域,公共權力隻要落實憲法,維護網絡自由、微博自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