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專訪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

2013年08月12日14:2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專訪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

  新華網香港8月12日電 題:電影尋夢路上的分享與感悟——專訪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

  新華社記者 高路

  深色襯衫、休閑長褲、黑墨鏡、運動鞋。近日,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以一身標志性裝束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暢談個人電影的美學風格、創作理念、心路歷程,以及對中國電影國際化的思考。

  《一代宗師》:展現民國武林

  王家衛執導的《一代宗師》已於今年初先后在內地、香港、台灣、法國、日本等地上映,票房表現不俗。該影片美國版定於8月23日登陸美國院線,800家影院同時開畫。談及《一代宗師》,王家衛似乎對片中描寫的民國武林情有獨鐘。

  “民國的武林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規矩”,王家衛說,希望這部電影不是講單純的武夫,而是要“強調中國人的美,不單是外表,還有對自己、對生活的要求和榮譽感”。

  王家衛介紹說,為了讓西方觀眾更容易理解,美國版《一代宗師》敘事主線更加直接,時代背景交代更加充分。但是他確信,影片中對待“家與國”的情感全世界觀眾都能理解。“我相信觀眾(對影片)的反應、回饋、理解是不成問題的,也會願意去看。”

  美國版《一代宗師》採用了最新的杜比全景聲的聲音效果,也因此成為第一部使用杜比全景聲的中文電影。王家衛解釋說,杜比全景聲為觀眾展現3D式聲音效果,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美學是瓶子,故事是內容”

  從《旺角卡門》到《春光乍泄》,從《重慶森林》到《花樣年華》,王家衛不同時期的作品體現出各異的美學風格。對於這樣的評價,王家衛並不以為然。在他看來,美學表現只是形式,故事內容才是王道。

  “美學是瓶子,故事是內容,二者是不能分開的。拍電影的目的不應該是拍一個東西讓它很美,這不會是美的,隻有對的東西才會美,必須有故事作為載體。”

  王家衛說,自己拍攝電影的動機是與他人分享。比如1993年,香港半山電梯正式啟用。著名攝影師杜可風剛巧居住在電梯附近,每天從窗口就能看到人們乘電梯在中環與半山間往來的匆匆身影。在王家衛看來,這與自己從小長大的尖沙咀有著巨大差別,於是便萌生了拍攝反映香港白天與黑夜不同生活的電影,影片《重慶森林》由此誕生。

  盡管取得眾多獎項與業內認可,王家衛始終認為,拍電影的動機並不是拿獎。“對某一個故事、一個命題有一個想法,特別希望跟觀眾去分享。對我來說,拍電影的動機就是跟人家去分享。”

  內容與世界共通 技術與國際接軌

  近年來,中國電影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合拍片也層出不窮。但王家衛認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還需要一段路”。

  王家衛說,中國電影走向國際“首先要包容國際”。美國的電影學院吸納全世界優秀人才,先包容,再交流,才成就了美國電影大國的地位。此外,中國電影國際化還需要與世界共通的內容和與國際接軌的技術。

  “中國電影的內容需要贏得國際上的理解、需要共通和人性化。一些電影在技術層面上還需要提升。”

  王家衛拍攝一部電影的時間往往長達幾年。對此他認為,拍中國的原創電影,必須傾注足夠的心血和時間。“中國電影要成功,不單行業要改變,所有人觀念都要改,做事情要花功夫。”

  追尋著電影夢一路走來,王家衛將自己的生活體驗累積成作品,“每一步電影都是那一段時間特別願意做、沒有后悔做的事情”。如今的王家衛將新銳導演看作自己的“同路人”,每每伸出援手,隻希望尋夢的路上有更多電影工作者同行。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