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漢字聽寫大會,火了。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悄然走紅
秒殺鋪天蓋地的選秀節目
在網友諷刺明星寫錯別字之時,也有人認為,寫錯別字不僅是明星會犯的錯誤,同樣是普通人難以避免的問題!有網友以時下央視熱播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例,力証現在“不會寫字”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通病。
最近,央視新欄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很火,看了之后你會發現,“提筆忘字”一說並非聳人聽聞。節目形式簡單,就是聽寫,主持人就像我們小學時的語文老師,他說你寫。只是,很多聽著非常熟悉的字兒,到手邊就是寫不出來。這讓隻會用輸入法在電腦上打字的我們,開始重新審視漢字文化。該節目首播時,隨機從現場觀眾中選取的“成人體驗團”,在聽寫“貔貅”、“攥拳頭”、“瓮中捉鱉”等詞語時頻頻出錯,隻有30%的人正確寫出了“癩蛤蟆”一詞,“熨帖”二字僅有10%的正確率。同時,在同類節目、河南衛視《漢字英雄》中,“脫臼”的“臼”千人知曉率僅為23.9%,“舂米”的“舂”僅為20%。
此外,“斧鉞”、“尥蹶子”、“神龕”、“犖犖大端”、“戶樞不蠹”、“囿於成見”、“縱橫捭闔”、“貔貅”、“郫縣豆瓣”、“兄弟?牆”、“醍醐灌頂”、“束脩”等詞語,也讓電視機前的網友們一陣哀號:“真心被虐了!各種沒聽過,或者聽過不會寫的漢字!僭越、撂挑子、輜重、掣肘……參加比賽的初中孩子們太給力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參賽的是學生,考的卻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參與性還是很強的。難倒了不少大人吧?真是學無止境!”
還有網友“掩面淚奔”,“我對不起老師,尤其對不起小學老師,我要回去重修!”“看《漢字聽寫大會》,發現有好多常用字都是提筆就忘。我們真的是已經退化到連小學生都不如了。”
識聽唔識寫?果斷改手寫!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漢字英雄》讓不少觀眾有深深的挫敗感:為什麼那些我們理應認識的漢字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有觀眾表示,這些節目本意是“喚起童年記憶”,卻意外引發人們對漢字命運的憂慮——很多常用字,我們都不會寫了。據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已退化為“失寫一族”——2013年零點指標數據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提筆忘字”。
為什麼不會寫字?大概是現在的我們太過於依賴鍵盤。如今,無論是電腦打字還是手機都適用智能輸入法,不少人會在輸入法中選擇正確的字,卻寫不出那些字。可以說,輸入法的便利是把“雙刃劍”,雖說解決了書寫、修改和編輯簡捷、高效的問題,但同時帶來的是人們對字形記憶的淡忘。
因此,不少網友在微博上表示,開始反思怎樣避免漢字“識聽唔識寫”的狀況。有網友表示,要重新採用“手寫”的方式,對輸入法減少依賴。“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發現跟這些孩子們一比,我簡直快成文盲了。拼音輸入法到底是在幫我們還是在害我們呢?果斷改手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