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處理方式
本文中,筆者把大學生解決人際沖突劃分為兩個階段,即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和沖突發生后的應對方式。
3.3.1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
表5和圖5的數據表明在調查對象中,50%的大學生採取據理力爭的方式應對沖突﹔27.1%的大學生選擇了容忍退讓的方式﹔18.2%的學生採取了出言辱罵的方式。隻有4.7%的學生選擇與沖突對象大打出手的方式。
表5 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統計表
圖5 沖突發生時的應對方式餅狀圖(%)
接受筆者調查的曹同學認為如果一直是容忍退讓,那麼會顯得太軟弱,很容易被欺負,所以應該據理力爭﹔而因為一些生或上的小沖突就大打出手又顯得沒有必要。從數據來看,大部分學生贊成曹同學的看法。
3.3.2沖突發生后的應對方式
選擇溝通應對和自我反思應對是大學生校園間發生沖突后所採取的主要應對方式。沖突一旦發生了,沉默是不對的,當事情沒發生更不可以。選擇“主動溝通,化解矛盾”這種處理方式的學生有66人,佔了樣本總數的38.4體現了大學生應對沖突的主動性和所希望妥善處理沖突的願望。自我反思方式佔到了31%的比率,是未曾料想到的,或許這和沖突的對象有關,即當沖突對象是自己少有交往的人時,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與對方協商解決﹔但自我反思方式仍然體現了大學生對待沖突的積極態度,他們把沖突當作學習人際交往技巧的機會,街機發現自己在人際溝通上的不足並加以改善。請求第三方調解的時候應對方式隻有6%的比例,表明在發生沖突后多數大學生願意憑借一己之力來解決問題(或者積極應對或者消極回避),不願意尋求他人的幫助。
表6 沖突發生后的應對方式統計表
圖6 沖突發生后的應對方式條形圖
第4章 對應方式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際沖突是難以避免的。近段時間以來,社會上發生了許多起大學生凶殺暴力事件,多是由於大學生之間的人際沖突引起的。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人際沖突,才使人際關系狀況惡化,進而產生了更為嚴重的后果。事實上,發生人際沖突並不可怕,如果處理得當,人際沖突也可以成為雙方增進了解的切入點。下面筆者將圍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討論大學生應對人際沖突的方式。
4.1 主觀方面
沖突一般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因此作為當事人,發生沖突之后應該積極尋求解決沖突的方法。首先當事人雙方必須要有正確的人際沖突觀,即發生人際沖突十分普遍,重要的是要積極去處理它。溝通是解決沖突的關鍵。很多時候,同學之間、同學與教職員工之間並不存在真正的利益沖突,更多時候雙方產生人際關系隔閡的原因在於缺乏一種有效的溝通。溝通是雙向的,是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參與﹔另外盡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想想,或許就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4.2 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這裡主要是指個人意志之外的影響因素。
4.2.1 社會環境
當代大學生正生活在社會急遽變化的轉軌時期,深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社會價值多元化,道德輿論風氣不良,人際交往趨向功利化,同學間法制觀念淡漠化,整個社會處於一種失范狀態。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全社會都應該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淨化社會文化環境。
4.2.2 學校教育
學校是同學間關系的物質承載者,學校功能發揮得如何直接影響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從問卷的數據及當前社會的現象來看,大學生發生人際沖突的對象主要是宿舍室友和班級同學,為此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發展。事實上,集體活動具有消除人際沖突、化解矛盾,增進友誼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經常舉辦一些文娛活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
第5章 結語
日常生活中,發生人際沖突的現象十分普遍。近年來,大學生發生人際沖突並且進一步升級成為暴力流血事件的案例比比皆是。
本次調查時,問卷設計較為合理,採用了分層整群的抽樣方法。綜合各類數據來看,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本科學生發生人際沖突的對象主要是宿舍室友(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與室友發生沖突的比例是最高的)﹔生活習慣的差異是引起沖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認為發生沖突時並不可怕,相反地,如果處理得到,人際關系還可能得到進一步增強。作為大學生,應該積極尋求解決沖突的方法。溝通是解決人際沖突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高校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應對人際關系也可以較好地減少大學生人際沖突及負面影響。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賈啟艾.人際溝通[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段建國,孟根龍,等.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 丁立平.人格與社會[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 張文斌.人際關系學[M].重慶: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5] 元桂海,蔡建平,劉愛玉.數據統計與分析-SPSS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l版.
[6] [美]戴維·邁爾斯著,侯玉波、樂國安等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l月第1版.
[7] 趙鳳娟.大學生人際沖突應對教育淺探[J].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9期.
[8] 秦麗娜,劉燁,劉柏青.溝通與人際沖突[J].商業研究,2003年第6期.
[9] 鄧小龍.大學生同學間人際沖突事件及應對方式[D].河北大學,2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