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

民俗文化與中國人的生活世界

——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

曹 夢

2013年11月14日14:1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國家,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民群眾創造出了各類民俗文化並傳承下來。《舌尖上的中國》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僅關注食物本身,更發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蘊。通過對中華美食群像式的介紹,將傳統的民俗文化與美食之間微妙的聯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現出來,承擔了重要的文化功能與教育責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現。

【關鍵詞】民俗文化﹔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在人們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層浪,這部紅透大江南北的美食類紀錄片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僅關注食物本身,更發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蘊,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現。它喚起了人們對美食的記憶,將傳統文化以一種簡練、通俗、溫和的手法進行闡釋。

在我們對《舌尖上的中國》中民俗文化進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對民俗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學家鐘敬文說:“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1]1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前的小年,家家戶戶祭灶爺、吃灶糖,保佑全家來年幸福平安。臘月三十,人們貼春聯、貼窗花、放鞭炮、敲鑼打鼓,延續著老一輩傳下來的喜慶氣氛。除夕夜一家團聚,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而守歲的習俗,既飽含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開門大吉,先放鞭炮,碎紅滿地,可謂“滿堂紅”的好寓意。以上種種,都是民間風俗最直觀的體現。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時,民俗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又具有全人類、全世界共通的法則,我們在這裡所說的,便是指各類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體性。民俗的集體性,是指民俗在產生和流傳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質特征。[1]11人的根本屬性是社會性,每一個個體都不能脫離其所屬的群體單獨生存,在人類的各種群體活動中,民俗文化應運而生。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就已經盛行,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過年的故事,使無數中國人產生了心靈共鳴。貴州省的下堯村,每年十月都會迎接一個專為稻谷豐收而設置的節日——新米節。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別,十裡長街,百十張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這就是能夠體現出群體協作和分享的“長街宴”。由此可見,民俗文化是一種群體智慧的結晶。人類社會中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和民俗文化,都是由群體不斷創造、完善、傳承和保護下來的。

(二)民俗的傳承性。民俗的傳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時間上傳衍的連續性,即歷時的縱向延伸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種傳遞方式。[1]13每個人在成長歷程中,都從民俗文化中潛移默化地學到了一系列知識、技能和道德,在民俗傳承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和能力。

諾鄧火腿的腌制方法,由老黃手把手教給了自己的兒子樹江﹔陳皮鴨的手藝傳自阿倫的祖父﹔周賽群在廚師學校傳道授業,為孩子們的就業增加砝碼﹔王德峰作為一名新入行的潛水員,在師傅的引領下,完成了一次不尋常的海底旅程﹔5歲的寧寧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寧波人的這種慶賀新年的傳統將會在寧寧的心中得以傳承。無論是家庭傳承、師徒傳承還是節日傳承,民俗文化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一代代綿延不斷地發展和傳承下去。

(三)民俗的穩定性與變異性。民俗的穩定性是指民俗一旦產生,就會伴隨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長期相對地固定下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17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開創並延續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元宵節吃元宵、猜燈謎﹔清明節出門踏青、插柳條﹔重陽節登高放紙鳶、插茱萸等等,許多習俗自先秦兩漢時就已經定型,並一直傳承至今。

民俗的變異性是指在民俗傳承過程中引起的自發和漸進的變化。[1]18民俗文化是幾千年來社會發展的積累和總結,在歷經千年的傳播過程中,語言和行為是民俗文化得以傳承的主要工具,這種特性也決定了民俗文化的變革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以不斷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例如《舌尖上的中國》中提到的望果節,這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望果”起源於公元5世紀末,在這個時期,它還不是一個正式的節日,只是開鐮收割前的一種活動。8世紀后期,西藏進入佛教興盛時期,“望果”也帶上了教派色彩。后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該節日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變化。

(四)民俗的類型性。民俗的類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民眾共同遵守的標准。這種標准既是一種定型化的思維習慣,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1]20

以民俗文化中的民間文學為例,中國著名的四大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牛郎織女”和“孟姜女哭長城”——之所以被人們所稱頌,就是因為它們所表達的思想與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願望密切相關。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無論是吉林查干湖上的“祭湖祭魚”儀式,還是海南的林紅旗上船之前在媽祖廟中的祈福,或者是捕魚船上簡陋的祈福工具,都體現著勞動人民企盼豐收、感恩自然的思想和願望。

(五)民俗的規范性和服務性。民俗文化就其實質而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語言和行為模式,或者說它是民眾共同創造和遵守的行為准則,這就是民俗的規范性。[1]22簡單來說,就是約定俗成。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魚工作進展順利,但是那裡的人有一個心口相傳的類似於“家法”的約定:隻捕大魚,不捕小魚。他們用規范化的民俗構成了大家的行為准則,表現了對自然的感恩和尊敬。

人們通過這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遵守著長幼有序的生活禮節、享受著歲時節日的歡樂團聚、祈禱著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民俗文化服務性功能的直觀體現。

三、中國人的生活世界

對於民俗的分類,眾說紛紜,不同的民俗學家由於不同的學術背景和課題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烏丙安在《中國民俗學》中把民俗分為四大類:經濟的民俗、社會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藝的民俗。陶立璠則在《民俗學概論》中將民俗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口承語言民俗和精神民俗。本文中,為了更好地引用《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事例,我們把民俗分為三大類來進行闡述: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一)物質生活民俗。物質生活民俗可以分為三小類,即生產民俗、工商業民俗和生活民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國地域發展的一大特色。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以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創造出如此多的飲食文明。《舌尖上的中國》以食材為載體,記錄了中國東、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獨具特色的食材發掘特點[2]169。

依靠土地的饋贈,雲南的卓瑪得到了養家糊口的鬆茸﹔浙江的老包在自己的毛竹林裡,得到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雲南大理北部的山區,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利用天然的鹽井,熬制出“諾鄧鹽”,並腌制出了極負盛名的“諾鄧火腿”。

湖水和海洋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漁業資源。吉林查干湖的一批職業捕撈者正在用冬捕的收獲制作出一桌豐盛的全魚宴,而遠在千裡之外的海南三亞,林紅旗也率領著他的遠洋捕撈隊經歷了從一無所獲到一日千裡的心情變化之后,享用著海魚午宴。

然而,無論是採挖還是捕撈,都帶有強烈的破壞性和索取性,《舌尖上的中國》在向我們展示勞動人民獲取自然饋贈的同時,也不忘向我們傳達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價值觀。

卓瑪在採摘鬆茸時,當鬆茸出土后,她會立刻用地上的鬆針把菌坑掩蓋好,以免菌絲被破壞﹔查干湖冬捕的漁網,採用的是6寸的網眼,這樣稀疏的網眼自然而然地將那些未成年的小魚漏掉了,這是“獵殺不絕”思想最好的體現。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同時,智慧的勞動人民還學會了主動與大自然合作,從而達到資源的良性循環。獐子島是中國最大的海洋牧場,幾年前,人們把人工培育的海參幼苗撒在獐子島海域,使得這些人工幼苗獲得了與野生同類完全相同的成長軌跡。這是人類和大自然的攜手合作,以最小的生態代價,實現了耕海牧漁的理想。

(二)社會生活民俗。社會生活民俗主要可以分為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和人生禮俗三個方面。一是社會組織民俗。社會組織這一概念通常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民間形成的各種穩定互動關系的共同體,如家族、行會、幫會等。而社會組織民俗也就是指人們建立並沿襲群體內的互動關系,以推動群體事件的時候所形成的習俗慣制。

在順德的均安鎮,遇上紅白壽誕或大型節日,人們更願意選擇聚合在一起,品嘗一席美味的村宴,這也是均安鎮人民獨特的慶祝習俗。作為村宴主角的蒸菜和作為村宴壓軸的蒸豬,使一席美味的村宴得以成型。均安鎮的村宴,以美味為載體,將情感聯絡在一起,成為當地人民不可或缺的慶祝習俗。

二是歲時節日民俗。歲時節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個相對階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們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紀念意義或民俗意義的社會性活動,並由此傳承下來的各種民俗事項。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們就約定俗成地在特定的時間裡進行民俗活動。從元旦的拜年至歲末的守夜,無論是清明祭祖、重陽敬老,抑或是粽子、月餅以及臘八粥這些年節的象征食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

如冬至,亦稱冬節、交冬,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閩南一帶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在潮汕的祖祠中,人們懷著敬意把各種色澤艷麗的甜品奉獻給祖先,同時也為自己的生活祈福。

三是人生禮俗。人生禮俗是將個體生命加以社會化的程序規范和階段性標志。[1]156人類通過人生禮俗的設置,使自己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

如祝壽禮,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年舉行,長壽面也是壽宴上不可或缺的生日主食。丁村人做壽請客有其特有的習俗——早面午席,也就是說中午需要吃的面條,在早上就要開始准備,表示了對老人的尊敬。在丁村人的壽宴上,吃面之前,每個人都要挑出一根最長的面條,放在壽星公的碗裡,要等他吃下這碗帶有全村人寓意長命百歲祝福的面條,一場壽宴才算圓滿。

(三)精神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也可以稱為民俗信仰,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民眾中自發產生的一套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慣和相應的儀式制度。[1]187

在藏族人民的望果節中,人們將手指涂滿青稞粉,一個個地按在祭台之上,這些手印被賦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是藏族人民對自然的恩賜表達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時刻﹔紹興市的釀酒師傅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請酒神的儀式,由於受到天氣、風、空氣、菌的不穩定性影響,即便是最好的釀酒師傅也不能保証每次都能釀出好酒,因此,每一年的儀式,都是釀酒師們對自然表達的一種尊重。

民俗文化協調著民眾心理,滿足著民眾的審美需求。[1]25民俗的信仰心理在精神生活民俗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人們習慣於將自己的願望寄托於祠堂之上、寄托於求神拜佛的行為之中,人們也習慣在春節這個歲時節日中貼門神、貼對聯,以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年年有余。這種種的儀式行為和藝術創造行為,都是民俗信仰心理的物化表現形式,在寄托人們美好願望的同時,也帶給人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持。

四、結語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規范功能、維系功能和調節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穩定性,並通過社會輿論和人們的良心、負罪感等一系列心理活動,達到規范社會的目的。同時,中國的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習慣與生活方式,而所有的民族又因為中國幾千年的獨特習俗,共有中國人生活的特點,這又維系著所有民族的關系。民俗文化強化了人們的民族意識,協調人們的內心情緒,並保持和延續了自己文化傳統上的責任與義務,使各民族在同一個國家中,共同奮斗、共同發展。[3]267

我們通過採鬆茸、挖田筍感受到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和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通過長街宴的合作、重陽節的敬老,我們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還從望果節的隆重和請酒神的真誠中,體會到民俗信仰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以其朴實簡潔的介紹、干淨純美的畫面、直入人心的情感和豐厚的文化底蘊,給觀眾帶來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知識、人文信息和生活圖景,不僅使日漸沉寂的紀錄片重新煥發了光彩,更是將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民俗文化發揚光大。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電視媒介儀式與文化傳播》(項目批准號:09BCO2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影視藝術專業碩士生)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2]王妙甜.《舌尖上的中國》——地域意象與傳統文化的雙重表達[J].大眾文藝,2012(21).

[3]繆菁.淺論從禮儀的角度認識民俗的社會功能[J].蘭州學刊,2005(5).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