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

飲食禮俗的文化價值及傳播——從《舌尖上的中國》談起

李 慧

2013年11月14日16:5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禮俗是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文化本質特征的一種體現。飲食禮俗則是傳統禮俗中的瑰寶,是中國傳統禮俗文化中最具普遍性的事項。2012年熱播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講述食物的同時,以傳統節日為載體介紹了一些不同民族的節日飲食禮俗,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春節、端午節以及少數民族中的新米節、望果節等,傳達出節日背后的文化價值。而《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禮俗食俗文化的傳播,電視節目重塑了整個中華民族樂觀向上、勤勞勇敢、善良淳朴與團結友愛的民族之魂,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祖國、對社會、對生命的熱愛。

  【關鍵詞】禮俗﹔節日﹔飲食﹔舌尖上的中國

  俗。所謂的禮俗其實就是指家庭和社會為個人通過一生的重要階段而設置的禮儀和風俗。﹝3﹞在飲食行為基礎上出現的禮儀,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約定俗成,被固定了下來,成為人們所遵循的行為規范。由飲食習俗所產生的原始之禮的轉化過程,不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禮最初執行著滿足人類對物質財富和生活用品進行分配與享用的等級差別標准,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文化“援俗入禮”的特征。﹝2﹞12

  無論是“俗”還是“禮”,都根源於人性,始於人情,既是禮之大本,也是俗之大本,是禮與俗在儒家哲學中的根本相通之處,是俗被成功改造為禮的基點。﹝4﹞中國傳統文化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的文化,“以人為核心”是中國禮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國禮學是以人為研究主題,以人在禮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人之為人的本質及其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得以受到大眾的熱愛,也恰是因為片中在講述美食的同時更關注美食背后的人及人性和人情。 

  二、節日飲食禮俗的文化價值 

  中華民族的節日禮俗包裹著各民族各地域不盡相同又相通相融的民間習俗和風土人情。一般說來,傳統禮俗節日深深地根植於人們自然形成的欲望和細膩微妙的情感世界,以適宜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表達著人們既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的情感體驗。禮俗節日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欲、滿足了物質和肉體的需要,也滿足了人們精神和心理的需要。﹝5﹞133就以《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傳統節日飲食為例,通過對這些節日飲食禮俗的分析,來展示飲食背后的文化價值:團圓幸福的和諧文化、孝親敬老的傳統文化以及祭神敬祖的祭禮文化等。

  (一)春節、端午節飲食禮俗:團圓幸福的和諧價值。春節是中國人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節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是文化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俗稱“過年”。在春節期間,人們會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為主要內容。對於他們來說,過年就是一場盛宴,似一曲宏大的樂章,尤其中國人最幸福、最看重的時刻莫過於一家人除夕之夜圍坐在桌前吃上一頓團圓飯。團圓是人們對於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除夕之夜,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關於春節出現了多次,但每次都不同。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講述吉林查干湖,快過年時,當地的習俗是舉行祭湖祭魚的活動,進行祭祀以祈求湖裡的神仙恩賜來年的豐收。查干湖77歲的“漁把頭”石寶柱的年夜飯則是一頓“全魚宴”。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做年糕是寧波人慶賀新年的一種傳統。年糕被當地人稱作“團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同樣的節日,在北方的北京,講述一名職業攝影師白波,常年在各地攝制組工作,一年中,也隻有在過年這樣的日子裡,才能回到父母身邊,除夕夜闔家團圓吃“餃子”,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挂蒿草和艾葉等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到了今天,之前的一些習俗已被漸漸遺忘,自從被定為節假日后就成為在外忙碌的人與親人團聚的另一個重要節日了。“回家吃粽子”成為端午節回家的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其實,吃不吃粽子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與家人團聚。

  (二)重陽節——孝親敬老的傳統價值。農歷的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由於九月初九“九九”的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並推行敬老活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美德。“敬”作為禮文化的核心,是千百年來行禮者的共識。“敬”的原則,實質上揭示了人性中天然的愛親愛人之心、尊親尊人之情。《禮記》開篇即曰“毋不敬”。“孝”是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的是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在《舌尖上的中國》中還講到了重陽節。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游賞景、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以凸顯孝親敬老的傳統文化價值。日常飲食行為也是體現孝親的最佳形式,《禮記》中對日常飲食的孝親禮節多有涉獵,如“父母在,朝夕恆食,子婦佐?,既食恆?。父沒母存,塚子御食,群子婦佐?如初”。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五集《廚房的秘密》裡介紹了順德均安鎮的重陽節,街上的年輕人抬著關公像,老人們頭戴茱萸。歐陽廣業作為一個村宴廚師,在這一天要為村裡的老人做一頓可口的村宴,村裡的年輕人和老人團聚在一起享受美味。

  (三)新米節、望果節的飲食禮俗:祭神敬祖的祭禮價值。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風俗。《后漢書》記載:“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民眾對中華民族祖先的祭奠,溯古至今,綿綿不斷。在少數民族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祭神敬祖的祭禮文化。重道德感情而輕禮數和財物的祭禮思想是禮俗文化的又一個體現。在進行節日祭祀時,最重要的是祭祀之人的虔誠之心,不拘泥於形式的完備和禮品的豐厚。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了帶有祭祀文化的壯族從江加榜新米節和藏族的望果節。從江加榜新米節是當地的一個傳統節日,沒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稻谷成熟前幾天舉辦。后世的子孫沒有忘記先民們的艱辛,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於是新米節便約定俗成下來,並世代相傳。在第七集《我們的田野》開篇介紹了從江加榜新米節,片中講了下堯村壯族的潘銀少和黃蘭榮兩位老人為慶祝即將到來的新米節做准備,除了主食糯米外,還要制作腌魚、煒酒等。當地還設有“長街宴”,村中人聚在一起享受美食、慶賀豐收。如今,“長街宴”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望果”意為“繞地頭轉圈”。在節日的第一天早晨,當陽光洒滿金黃麥田的時候,農民們手持麥穗圍著農田轉圈游行,感謝上天帶來了風調雨順的好收成。之后轉田隊伍每到一個鄉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舉行祭祀儀式。一路祝福,一路歡歌,此刻鄉村的田園處處洋溢著歡樂和祥和的氛圍。在第七集《我們的田野》中講述了西藏最富庶的農業區——日喀則的望果節。當地的望果節在青稞成熟前舉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藏民桑吉為節日精心釀造著青稞酒,桑吉手藝俱佳釀造的青稞酒受到當地人的喜愛,望果節當天大家一起品嘗著甘甜的青稞酒。無論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神靈崇拜,還是祖先崇拜與鬼神祭祀,無不表達出人類質朴真摯之情。天帝神靈雖然高高在上,卻是人們觀念中的保障現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中國人信奉神靈的根本目的並不是出離人世而是為人世求福佑。﹝5﹞128

  我國先民在幾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創立了許多民俗節慶,既包括生產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飲食文化,也有禮儀文化,還有朴素的思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承。

  三、節日飲食禮俗的傳播及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其所展示的厚重感和文化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人和社會的關系”。《舌尖上的中國》用影視媒介特有的形象性、快捷性、大眾性、聲畫一體化的優勢,通過對一個人、一個家庭和一個村庄這些微觀元素的記錄和書寫,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后都洋溢著朴實的氣息,展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艱辛地尋找自然界饋贈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用虔誠的態度對待傳統節日,感謝上天的恩賜。無論是《自然的饋贈》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抑或是《主食的故事》中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在美食的背后始終關注的對象是制作美食的人。

  禮俗是社會文化濃縮的精華,屬於一份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孕育於小農經濟下的節日禮俗,形式和內容都體現於中華民族的節日之中,而所有節日表現形式的基本載體與內容是無數個和氣候季節、人文精神、道德關懷、祖先崇拜、宗教情懷、社團聚會相關聯的生活內容。它與我們民族的精神相關聯,是整個民族樂觀向上、勤勞勇敢、善良敦厚與團結友愛的思想理念的內在形態,是一個民族歷時幾千年綿延不斷的精神內核——民族靈魂的所在。如果離開了這些節日禮俗的活動內容,所謂的文化特征就無從談起,並且所有的節日表現的謂之以樂的活動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而《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禮俗食俗文化的傳播,會喚起人們對生命和社會的熱愛,更加珍惜我們今天的生活。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電視媒介儀式與文化傳播》(項目批准號:09BCO2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影視藝術專業碩士生)

  參考文獻:

  ﹝1﹞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姚偉鈞.中國飲食禮俗與文化史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劉志琴.禮俗文化的再研究——回應文化研究的新思潮﹝J﹞.史學理論研究,2005(1).

  ﹝4﹞王玉霞.禮俗與統俗——中國古代禮對俗的文化訴求﹝J﹞.濟南大學學報,2011(3).

  ﹝5﹞張自慧.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