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研究

從《舌尖上的中國》談飲食文化的傳播意義

張兵娟

2013年11月14日13:4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從某種意義上看,《舌尖上的中國》猶如一場文化儀式,讓我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儀式洗禮。透過日常美食的儀式鏡像,我們看到的是蘊藏在中國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信仰、審美情趣最生動的展現。片中凸顯的對普通人的人生價值和生活信仰的禮贊,既是對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氣質及生存智慧的謳歌,也讓人體認到美食背后強大的人文力量和對共同體價值的一種深深認同。

【關鍵詞】日常生活﹔儀式﹔共同體

2012年5月,我國第一部高端美食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亮相中央電視台后,立即引起廣泛而強烈的關注,從而有力地証明了“它不是文化領域的一個普通作品,而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傳播事件”。這部拍攝精美、制作精良、具有非凡專業品質和文化品位的美食紀錄片,不但第一次讓我們領略到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更讓我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儀式洗禮,片中凸顯的對普通人的人生價值和生活信仰的禮贊,以及對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氣質及生存智慧的謳歌,讓人感受到美食背后強大的人文力量和對共同體價值的強烈認同。而它的成功正是以美食為切入視角,以儀式為載體,以人的世俗生活為表現對象,從而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了美的升華、有了詩意的浸染,它既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也打動了世界。

一、日常生活飲食與儀式

《舌尖上的中國》總編導陳曉卿曾明確表示過:“我們是用敬畏的態度來對待食物,我們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儀式化,觀眾看后再看看我們平時的生活,發現它是那麼的庄嚴。”的確,《舌尖上的中國》最為可貴之處是將食物置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習俗中,透過每天必不可少的飲食活動,以及飲食與禮俗、節慶、祭祀、信仰等文化儀式之間的關系,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貫穿日常生活的儀式“是一種社會約束,是一套共同使用的語言,是一條紐帶”。它的“奧秘和力量在於它的普遍性。它的意義如此單純和普遍,以至於我們覺得它與我們同生,它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還知道,它是已被接納的一員,是一份固定遺產”[1]51。

日常生活看似普通和世俗,但它存在於每個社會之中。一般來說,日常生活是以個人的家庭、天然共同體等直接環境為基本寓所,旨在維持個體生存和再生產的日常消費活動、日常交往活動和日常觀念活動的總稱,它是一個以重復性思維和重復性實踐為基本存在方式,憑借傳統、習慣、經驗以及血緣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維系的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領域。雖然日常生活是每個人都以某種方式從事的,又都十分瑣碎熟悉的活動,但它同時“是社會再生產成為可能的個體再生產要素的集合。沒有個體的再生產,任何社會都無法存在,而沒有自我再生產,任何個體都無法存在”[2]3。

日常生活離不開“食”,在中國,早就有“食色,性也”。中國人千百年來一直遵奉“民以食為天”的信念。可以說對食物的採集、制作、消費是人類延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每個民族生存發展的先天條件。但正如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的:“很少有別的文化像中國文化那樣,以食物為取向,而且這種取向似乎與中國文化一樣古老。”同時“就華人而言,或許與任何其他族群相比,食物是一個更重要的族群特征,這是華人族群特性的基本事實”。正因為此,食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個既神聖又世俗的角色,成為我們生命中、生活裡必不可少的一個儀式,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國人精神氣質的組成部分”。

何謂儀式?從廣義上看,儀式不但指任何特殊的事件,而且指所有人類活動的表現方式。任何人類行為都具有一種儀式的維度,儀式包含了一種關於參與者社會和文化世界的象征性信息。人類本身即是一種儀式化的行為動物,“我們最高的儀式仍然是為了滿足我們動物性的功能——飲食、活動、繁殖、死亡、交配和戰斗”,“儀式化行為是自然秩序和我們身體法則的自然流露”[3]16。從儀式化行為轉化來的儀式,大多是與季節、農業、豐收、佔卜、殯葬和治療有關,因為這些都表達了人與周圍環境及其身體之間密切的聯系,儀式在人類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文化的起源和熔爐。我們每個人的一生被一系列儀式活動所貫穿,如新生兒在出生、滿月或百天時,家族或家庭要舉行慶賀禮﹔當長到20歲時,要舉行庄嚴的成年儀式——冠禮,以“棄爾幼志”“責成大人”。在結婚、死亡等生命轉折點上,也都需要舉行相應的儀式。而其他眾多的慶典、祭祀和戲劇表演等都要舉行儀式。在這些活動中,由儀式所帶來的共同的敬畏和共同的希望,通過人們共同的關注,將共同體中的不同個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社會倫理控制的巨大力量。

更為重要的是,食物、飲食一開始即與儀式、禮儀有著密切聯系。大量人類學家的研究表明,“食物禮儀是在宗教中有顯著地位的。第一個果子的獻祭、收成的禮節、節后的宴會是農民之間很重要的行動。獵夫或漁夫慶賀大收獲,或開始活動季節的時候,也都是用宴會與禮儀將食物擺布著,要求動物恕宥或更加以崇拜。一切這樣的行為,都表現出地方社會對喜慶和食物的珍重,於是宗教借著這等行為來成就人民對於日常食品的虔敬態度”[4]25。我國的儒家經典《禮記·禮運》也早已指出:“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5]194原始人由於相信萬物有靈,用各種各樣的儀式來溝通人與神的聯系,使整個社會生活都儀式化了。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人們懷著恐懼、畏懼的心情匍匐在神的腳下,獻上“食品”(祭品),有時這個食品(祭品)甚至是人本身,以便使神靈幫助人類。因為“人嗜飲食,故巫以犧牲奉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祭祀的態度和目的漸漸有了不同。從早期的自然宗教到倫理宗教,從被動獻祭,到與祖先神共享,再到人們用食品慶祝節日,溝通人群、犒勞自己,食物已不再僅僅用於果腹、敬神,而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和倫理價值。

可以說,透過電視儀式的美食鏡像,我們看到的正是蘊藏在中國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信仰、審美情趣最生動的展現。

二、世俗儀式與民眾生活

著名宗教人類學家涂爾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將儀式分為兩大類:一是神聖的儀式,二是世俗的儀式。無論個人還是社會,我們都離不開儀式。在由我們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寒來暑往組成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儀式構成了我們生活的最基本的層面。雖然“吃”這種世俗儀式,只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活動,但是如何吃,什麼時候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卻體現出每個民族不同的價值觀和宗教信仰,也會有著各種各樣的飲食禁忌以及各種各樣的儀式。在西方,一般將飲食看作“本身是凡俗的,因為人每天都要吃飯,而吃飯滿足的是純粹功利和物質上的需要,它是我們平凡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宗教的節期裡,必須禁食”[6]420。然而,中國人的飲食觀卻迥然不同。在中國人看來,飲食乃是一種直接從生命體驗角度享受對象、接納對象的過程,它既是對生命歡樂的領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寄托。尤其是在涉及民眾生活的人生禮儀、傳統節慶和人際交往的宴飲活動時,其體現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價值如對天人合一的追求、對和諧圓滿的向往、趨吉避凶的祈福心態、其樂融融的倫理情趣、五味調和的審美心理都熔鑄在各種各樣的飲食儀式中,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卻仍以頑強的生命力普遍存在著。

1.人生禮儀與飲食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飲食方面的禮制、禮儀、禮俗數不勝數,古代“五禮”(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都離不開飲食。飲食具有極強的融合力和凝聚力,它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飲食之禮,聖賢所貴,以奉君子,以親宗族”,這正表明了中國文明時代食禮的根底。

在中國,不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紅白喜事,都離不開飲食,不過,在中國文化中,飲食早已超越果腹的生理性需求層面,而是包含復雜的文化意義,上升為一個文化象征系統。飲食作為一種非語言的信息傳遞方式,它把人們內在的各種觀念意識和心理狀態加以濃縮,通過特定的食物方式來表達主體的心理願望和信仰情感。

由於長壽在中國被視為五福之首,故受到人們的格外重視。在山西丁村,給老人祝壽的時候,村民把碗裡最長的一根面條送給老人,祈求老人健康長壽成為壽宴中最關鍵的儀式﹔而在廣東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上,盛大的村宴體現的是順德人一直恪守的尊老敬老、團結和睦的文化傳統﹔在陝西關中,過生日要請秦腔劇團唱大戲,演出后全村人聚在一起吃臊子面,隻吃面,不喝湯,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寓意濃濃。

在這裡,特定的飲食禮儀,所反映的是人類心靈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取向,是不同群體和個體信仰的外化和表露。飲食在此成為一個最有活性、最具特色的媒介符號,不但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和合、交融的群體意識和文化精神,更達到了個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和文化認同的目的。

2.歲時節慶禮儀與飲食

在日常生活的動態運行中,圍繞著日常交往活動、人的生命進程以及代表著日常生活特殊時刻的歲時節慶等形成了眾多的禮俗和民俗,如中秋節、清明節等。節日與食物密不可分,離開了食物的“在場”,節日和儀式便失去了歡樂和情趣,這也是為什麼食物與節日之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捆綁關系——餃子與春節、蒸菜與重陽節、粽子與端午節、?與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青稞酒與藏族的望果節。因為“每一個節日食品都負載著民俗的情感,圍繞節日食品形成了豐富的民俗傳說。節日食品不單是節日的美味,更多的是一種心情的表達,節日食品的獻祭、饋贈與集體分享,構成了中國節日物質生活的重要傳統”[7]10。因此當阿訇將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種色澤艷麗鮮亮的甜餅供奉在祖先的牌匾前時,它傳遞的不僅是親情的血脈,負載的更是穿越時空都無法改變的感恩情懷。

“歲時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時間表述,它起源於中國民眾對日常生活的理解。歲時就是中國人創造的、獨特的時間分隔方式。它是依據自然變化的規律提煉出來的時間系統,二十四節氣就是其代表。從歲時到節慶,中國人的時間意識經歷了由神聖轉向世俗日用的發展歷程,祭祀時間逐漸變為神人共娛的生活時間,經先秦到漢魏基本成熟。其文化特征表現在一是由自然禁忌向人文娛樂方向發展,二是從傳統的裡社集體祭祀向家族家庭節日方向推進。”[8]96同時,“家族倫理與歷史倫理構成歲時節日精神的兩大要素”[8]110。

在這方面,尤以春節和端午節為代表。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的標志時間,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它神聖隆重、喜慶祥和,是億萬中國人的情感聚合、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在這一節日,人們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要趕回來,和家人團聚。正如片中所揭示的,“對於白波和他的家人來說,這一刻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其實在這樣的一個晚上,吃的是什麼並不重要,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了,這是他們全部的希望。當眾多的手工食品被放到流水線上復制,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群體,依然在各自的屋檐下一年又一年地重復著同樣的故事”。這就是中國獨特的過節理念,也是中國人代代相守的傳統,更是中國人的情感記憶和身體記憶。這種通過潛移默化、言傳身教來傳遞深刻的道德理念和文化價值的實踐記憶和儀式,既是一種體驗認知,更是一種感同身受。中國文化講究“體味”“體察”“體覺”“體証”,它說明要把你的整個身心投入才能吸取。也許這就是食物媒介獨特的傳播魅力,它既是物質的,又是文化的,更是情感的、道德的、美學的、心理的。因為食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留在我們的心底,它不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舌尖的味道,而更多的是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記憶的味道以及彌漫在心頭的鄉愁的味道。

三、儀式共同體的建構與價值傳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現代性的進程中,建立在血緣和地緣基礎上的傳統共同體正在被逐漸瓦解,社會的原子化和社會失序急需通過重建新的共同體和價值觀以實現新的社會整合。而傳播正是建構共同體的最好媒介。因為生命的終極意義必須在日常中實現,它不是虛幻的、抽象的、理想化的說教。在這方面,日常生活的飲食儀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共鳴和成功,正因為創作者對千千萬萬普通人飲食經驗與文化的確認,正因為它能尊重那些普普通通人的勞動智慧和價值傳統。雖然我們處在全球化時代,但“我們知道,我們那些強烈的感受、崇高的願望以及揮之不去的夢想往往附著於一個特定的群體,表達某種特定的母語,關涉一個具體的地方並針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秉持著同一個信仰的人群。我們深深植根於自己的各種傳統紐帶,它們給我們的日常生存賦予了意義。如果說人們不能通過刻意選擇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那就更不能任意抹去其與傳統的聯系”[9]100。的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所帶來的深深的根源感和人文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舌尖上的中國》通過《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不但讓我們看到了歷史、體會到了傳統、感受到了親情,更激發了我們對“中國”由衷的熱愛和強烈的文化認同。文化從來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鮮活的,它“是指從歷史沿襲下來的體現於象征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由象征符號體系表達的傳承概念體系,人們以此達到溝通、延存和發展他們對生活的認知和態度”[10]103。飲食文化作為一種象征符號體系、作為一種意義模式,在看似簡單卻最為復雜、看似世俗卻又最為神聖的日常生活儀式中,彰顯出“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生活格調、特征和品質,即道德與審美的風格及情緒和世界觀——即他們所認為的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圖景,亦即他們全面的秩序觀念”[10]103。可以說“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運作法則是追求均衡與和諧,也就是經典上所說的‘致中和’的原意。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自然系統(天)的和諧﹔二是有機體系統(人)的和諧﹔三是人際關系(社會)的和諧”。這些在《舌尖上的中國》都有很好的體現,如體現群體協作和分享的“長街宴”,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受到世界的關注。而那種古老的“稻魚鴨”共作的自然生態環保式生產,不但表現出人類世界與宇宙整體之間建立起了一種互動互惠的關系,更體現出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生存智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無疑,每種飲食傳統都代表了某地人們看問題的特定角度,思維的方法,生活的方式、態度及其世界觀。通過美食文化的傳播,我們感受到我們處在一個文化共同體中,而文化本身“是共享它的一群人的行為模式或風格。在這一點上,飲食習慣可以當作一個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標准來使用”。滕尼斯認為共同體作為與社會相對的一種生活,特指那種憑傳統的自然感情而緊密聯系的交往有機體﹔“共同體”和“社會”雖然都屬於人類的共同生活形式,但隻有“共同體”才是真正的和持久的共同生活,而“社會”不過是暫時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為“共同體”表示的是一種具有共同利益訴求和倫理取向的群體生活方式,它意味著這群人在共同地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這些社會關系以高度的個人親密性、情感深度、道德承諾、社會凝聚力以及時間上的連續性為特征。有人認為,這種群體及其觀念的形成與希臘人的“共餐制”有關。“共餐制”要求城邦成員在公共餐桌上共同進餐,以促使城邦公民“意識到他們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同胞或兄弟,(因為)沒有什麼比在同一張飯桌上分享同一個灶台裡煮出的食物更能加強這種信念了。共餐是一種交流,它在共餐者之間建立起一種存在的認同和一種親如手足的關系”[11]9。不過,在涂爾干看來,這種“共餐制”更是一種“共享儀式”,它的作用在於強化、確認、復制共同體的信仰和共同體的價值。“它的首要作用就是使個體聚集起來,加深個體之間的關系,使彼此更加親密”。[6]476由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人們要經常舉行儀式,因為正是通過儀式的舉行,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行為模式,表達了人們的情感和心願﹔另一方面,它所承載的社會規范和價值觀通過人的身體被內化,從而建立起一個社會共同體和社會秩序。

《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特有的影像語言將生活中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儀式化”,以“儀式化”的鏡像方式為我們展現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朴素的生活價值觀,讓觀眾從中體會到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和悠久綿長,體會到了中國百姓對待自然、對待生活、對待家庭、對待他人的態度。它是一個文化儀式,調動起“世俗神話”的力量,“召喚”我們以非強制性、共享、互動的觀看方式參與其中,從而讓我們進入到一個“儀式空間”,感受到一種“認同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它所建構的價值共同體及彰顯的家國情懷、鄉土情感,不僅有一種濃郁的人文關懷和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更為傳播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探索出了一條可貴的成功之路,留給我們諸多借鑒和啟示。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電視媒介儀式與文化傳播》(項目批准號:09BCO2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后)

參考文獻:

[1]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話——電影的野性思維[M].崔君衍,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2]]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3]王霄冰,主編.儀式與信仰:當代文化人類學新視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馬林諾夫斯基.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M].李安宅,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5]王雲五,主編.禮記今注今譯[M].王夢鷗,注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6]愛彌爾·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東,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7]蕭放.傳統節日——非物質文化遺產[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8]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M].北京:中華書局,2002.

[9]杜維明.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M].彭國翔,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0]克利福德·格爾茲.文化的解釋[M].納日碧力戈,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李義天,主編.共同體與政治團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