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徐鵬飛
除了名演員之外,編劇、導演、制作等一切要素能湊合就湊合,電視劇隻會越來越粗糙﹔收視率成了標杆,創作成了買賣,市場隻會越來越浮躁
我是一名從業十多年的電視劇編輯,親身見証了電視劇在中國以免費收看的方式向最廣泛人群提供文化娛樂消費的發展歷史,也衷心期盼著電視劇市場能有更加繁榮的前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有深入闡述,尤其是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等內容,直接引發了我對當下電視劇制播市場存在弊端的思考。不著力清除這些弊端,表面的熱鬧難掩創作的粗糙,市場的壯大帶不來創作的多元化,擁有最廣大收視人群的電視劇將難以發揮它應有的文化傳播作用。
當下,收視率和樣板戶依然左右著電視劇創作。收視率本來是電視劇市場價值的判斷標准,但這些年來漸漸成了左右內容和品質的標准,數量有限、結構失衡的幾千個樣板戶影響著全國數億家庭的收視口味。這讓“粗糧”在市場上暢通無阻。以抗戰劇為例,過去的8年間我創作過《野火春風斗古城》、《小兵張嘎》、《烈火金剛》、《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經歷了抗戰劇的風生水起,對比今天,一個強烈的感受是,電視行業給觀眾的這碗糧食越做越粗。如果不是國家廣電總局控制過度娛樂化,“雷劇”、“神劇”之勢會越演越烈,《天龍八部》都可以直接套拍成抗日劇了。
我們的電視劇播出渠道是國家資源,制作機構大多屬民營資本,要想寓教於樂,提高國民素質,需要把播出渠道的引領作用和制作機構的文化良心、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唯收視率馬首是瞻,這種結合根本無法實現。
收視率的大棒越來越有權威,首當其沖的是購片環節。今天的餐飲市場非常開放,辣酸甜、炒燉蒸應有盡有,大家充分享受著選擇的自由。如果把電視劇行業比作文化餐飲業的話,那麼負責給全國觀眾安排食譜的電視台購片人,責任自然重大。購片人不但為電視平台提供了播出內容,實際從方向上也影響了制作機構的生產內容。購片人也有自己的文化追求,也想著買的片子有創新,能表現生活,但購片的時候還得去找情感戲,找火爆場面,找那些一味刺激、劍走偏鋒到不要生活本來面目的片子。因為創新固然是好,但火爆片在市場上才更保險。這是業績考核壓力之下對藝術追求的背棄,哪怕明明知道,這樣一味地提供火爆辛辣,終有一天會影響到全民族的審美口味。
把問題歸咎於購片人也不公平,還有機制的因素。選購什麼樣的片子,怎麼排播,特別是大制作,要經過審片小組、總編室甚至主管台長決策,很多一線購片人對作品品質本身是有追求的,但上送決策層時出現了業務真空。決策層由於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什麼都看,因此決策時需要明確的判斷指標。而這指標,漸漸地由是誰拍的、誰寫的、誰制作的,變為一條——誰演的。有名演員的戲就是好戲,除此之外,別的因素都蒼白無力。如此一來,演員的價格漲到全世界最高,編劇和導演沒有用武之地,除了演員以外別的要素能湊合就湊合,制作成本大大縮水,作品越來越粗糙,粗糙得連名演員都在質問:怎麼沒好劇本?
問題是,好劇本辛辛苦苦地寫出來,購片人看了都說好,等到再兢兢業業地拍出來,說好的人可能早已扭頭親近那些“火爆辛辣”去了。久而久之,大家都認為電視劇就是個粗活,整個行業對精耕細作都沒了耐心。我新近創作了一部電視劇《紅色》,由於被指“太文藝”,剪輯的時候很心虛,不間斷地組織人來看片。家裡有位保姆也來看片,她沒受過什麼教育,算是樣板戶的典型,當電視劇播到最文藝的一段時,我驚訝地發現她眼眶濕紅。購片人何以斷定觀眾不會被柔軟的東西所打動?何以斷定他們就沒有細膩的感情共鳴?以前每逢一兩年總會冒出一個文火慢燉、精心發酵生活汁味的“口碑片”,而今的市場評價機制之下,這樣的片子想出來真是越來越難了。
打開電視劇,所謂現實劇就是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所謂年代劇就是敵我沖突和血恨情仇,無論現實還是歷史,主人公都是好戰分子,直著嗓子在喊,好像我們從來不是羞怯斯文的民族,一夜之間都紅了眼,失落了長久積澱的民族修養。誰都知道除此之外中國電視劇還有廣闊天地,但一部劇真金白銀投入巨大,誰敢嘗這個鮮、冒這個險?
15年前電視劇還是創作,10年前轉向娛樂,現在許多直接變成了買賣。這種買賣的流程就是:先把好市場的脈,再與買方充分溝通,最后砸成本搭上幾位名演員。制作周期以電視台播出期和演員檔期為准。沒劇本直接開機,現場邊攢邊拍。兩組導演不夠上三組,每組雙機。導演每天為協調演員檔期和趕進度苦惱。如此惡性循環之下,一方面行業門檻越來越低,各種社會資本涌入買教訓,同時壯大著電視劇表面上的產量﹔另一方面頂端從業人員身價越來越貴,貴到制作機構做大劇怕崩盤,做小劇根本賣不動,左右為難。
文化繁榮發展的標志之一就是百花齊放。電視劇作為影響面最廣的大眾文化娛樂方式之一,它的創作也需要百花齊放。但上述種種因素使中國電視劇的路越走越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劇生產國,我們的創作還遠未達到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