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備開始學針啦!
洗了一下手,我正襟危坐在《黃帝內經》面前。可是沒有多長時間我就開始有點頂不住了,這書也太難讀懂了!要不是當年聽過梁某人和徐文兵老師做的《重新發現中醫太美》,我永遠不敢想象自己會去啃這幾千年老饅頭一樣的書!聽過好幾遍《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了,我問自己是不是可以偷懶跳過《素問》?聽說針灸的主要環節在《靈樞》嘛。
可是翻開《靈樞》,“九針十二原”、“經別”、“壽夭剛柔篇”、“經水”......這都說啥呀!梁某人老徐怎麼不把這后半截相聲說完呢?!我扭頭再看堆在手邊的《針灸甲乙經》、《針灸聚英》、《針灸大成》......它們也都眼巴巴地望著我呢,這樣子學下去,哪還有命在?
這把年紀了學新知識,我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一定要快樂的才好,好玩第一。於是我翻箱倒櫃,把自己有的針齊齊整整擺在《黃帝內經》書上。陽光下,針頭明晃晃亮閃閃。每支針都有故事:最右邊的兩支針是王亞兄送的金針,右面第三支是林杰醫生在第一屆全針會學習制針的時候親手打制的員利針,再過來中間三支是冰台兄立新七針裡的三棱針和員利針,最左邊的六隻,是於夏兄弟收集的一套幾十年前的老針......都還沒用過呢。
取出相機換上微距鏡頭,在清晨的陽光下,我爬上躥下一陣拍攝,很有“醉裡挑燈看劍”的快樂。心裡話,拍照比看《黃帝內經》學針好玩多了。
你說針這東西,多奇妙啊,把它放進人的身體,一進一出或是擱上一陣子,它就能象一把鑰匙打開身體中被鎖掉的開關,能止痛治病,究竟為什麼呢?我在美國的一位朋友說在雜志上看到一篇報道: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盲測,發現無論是誰給患者扎針,那些不了解醫生是誰的病人,都會表達出治療有一定效果。也就是說隻要以為是醫生在扎針治療,大部分人都說OK! 真是這樣?朋友說這個研究的結論是其實沒有中國人傳說的關於扎針人手上有“氣”才有效果一說。
先不關注“氣”的問題,隻要針有作用就好。可是我更關注的是為什麼針刺能有這樣的作用?因為我知道,如果我能搞明白這個問題,學習起來一定有目的少走很多彎路了。
這四年來,我行走在許多針灸醫生中間,雖然沒動手扎針,可是一樣發現不少問題,心中許多疑惑。四十年前在法國學習針灸的雅克爺爺也遇到的這樣的問題:有的針灸體系是建立在十二正經,有的是講奇經八脈,有的又說循經取穴不如阿是穴?到底哪個體系是對的?還有啊,我發現很多很有醫生的路子也各不一樣,有的扎針取穴講子午流注,有的看生辰八字,有的講究子平八字、紫薇斗數、納音屬命、五運六氣......男女陰陽有異,取穴是否應該考慮男左女右?日月輪回,要不要講究子午流注?還有啊,有的人說冬至以后封針,有的說打雷時候不扎針......還有啊,有的人扎肚臍就能治好多病,有人扎耳朵有人扎手,我是不是隻要學一門就夠了?還有啊,我看一些醫生在治大病的時候扎針要請“神”,那很多沒有信仰的醫生扎針是不是效果就差很多?到底是針的作用還是“神”的作用啊?我眼前怎麼也看不到那個老油麻菜扎針時燒香持咒誦經祝由的畫面那可怎麼辦?還有呢,當今天下針法流派那叫多啊,我該從哪家哪派開始入手才是大道?
還沒開學針灸,已經暈死我啦!!!
這還沒完呢,《黃帝內經》提到的針就有九種: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我該練哪一種?制針的材料各不相同,有金有銀有鋼絲,據廣州的金針何爺說他手上還有一種墨針!到底哪種材料最好?
上午“古九針學習群”裡冰台兄閑聊中提到《針灸大成》裡面認為制針最好的材料是使用“馬銜鐵”!“《本草》說在馬嘴前面的那一塊被馬銜過的鐵器沒有毒,為什麼呢?古代中國人的講法是:馬屬午,午就是火,火能克金。馬咬過的鐵,因為火克金,所以能夠解鐵毒,可以用以做針的材料。”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呢,”為針消得頭發白的冰台說:“馬銜鐵做成鐵絲后,要先涂上中醫用來麻醉的蟾酥,放到火裡面去涂抹燒紅各三次,再趁熱把它插在一塊臘肉裡頭,再把這塊臘肉連針一起放一個配好藥物的水裡頭去煮......”天哪,聽上去這比藤甲兵的盾牌做起來還難。
不行不對不可以,我跟自己說,我一定要從最簡單最好玩最有效的針法開始。和攝影愛好者交流學習攝影心得,我往往建議是他們先不要急著學什麼用光、構圖、審美技巧,而應該從了解自己的相機,拍攝自己最喜愛的題材開始。做自己喜歡的的事才是學習好的根本保証。
挪開那本厚厚的《黃帝內經》,趴在我的醫生朋友的名單前,我的針灸第一課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冰台兄的七針太大了,金針何的金針太貴了,林杰兄的針太快了,胡光老哥的針太怪了,劉合群老師的針太長了......怎麼辦怎麼辦?我需要一位針法最簡單,療效特別好,入門時最好又不要讀《黃帝內經》的老師。
一針見效!有啦,我眼前冒出了年齡和我相仿的一個身影,一位法學博士在讀中醫學博士,一個17歲開始給人看病的哥們,一個開著賓利車看病從來不收錢的中醫,據說他治病常常隻用一根針一次搞定,所以江湖人稱“陳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