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我養成一個習慣,在看到刷屏級的“痛斥”和“質疑”,尤其是涉及專業知識時,先停一下,留個神,而不是急著挽起袖子,跳進洶涌的輿論之河——這一秒你以為是順風順水,下一秒是非對錯就調轉了方向——這就是如今常見的新聞反轉,在專業領域尤其如此。
近來一例是這樣:陝西攝影師胡武功撰文質疑文物部門人為破壞唐陵石人石馬。“石人石馬上那千年包漿,不見了。”“陝西文物部門思想覺悟高,用科學方法去掉了封建主義的千年塵埃,讓我們看到了純潔的中國特色文化。”這篇對文保部門譏誚諷刺的文章,在始發的微信公眾號上被閱讀了10萬次以上,並被不少媒體轉發。
但第二天,陝西省文物局回應稱,文物部門並未安排“清洗”,石像的白色表面主要是空氣污染和酸雨所致。
隔一天,胡武功也通過媒體道歉,稱自己“缺乏文物常識,也不懂文物保護技術”,沒有“仔細求証”,“愧對廣大網民”。
這條很快塵埃落定的熱點新聞,只是近年來各種“新聞反轉”案例之一。輿論場吵吵嚷嚷,不時反轉、再反轉的“劇情”著實讓很多人頭疼。
首先頭疼的是“始作俑者”。由於越來越多的人熟練使用自媒體工具,每一個發言者,都可能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駁斥。這就像對著暗流洶涌的輿論之河投一顆石子,如果不去“仔細求証”,很可能最后被濺一身水的是自己。
前兩年,類似的反轉也發生在一位27歲的湖南湘潭孕婦死亡事故之后。家屬憤怒地向媒體描述這位孕婦口吐鮮血死在手術台上,他們砸門而入時,醫生和護士不見蹤影。
而之后的報道呈現了另一些細節:發現孕婦羊水栓塞,院方征詢家人意見是否切除子宮,婆婆怕影響生二胎,使手術延遲。許多醫務界人士也寫文章科普“羊水栓塞”,這是一種發病突然、病情凶險、死亡率極高的疾病。
此類事件共同勾勒了現在的輿論環境:牽涉其中的各方都有便捷的發聲渠道,“熱點”的挑起者,隨時面臨被“打臉”的風險。
頭疼的,還有無端被批評的專業人士。千年石人石馬的“新聞”,就惹到了一些自稱是文博專業的人士:“我氣胡武功身為公眾人物不對自己的看法進行核實就‘生氣’,似乎對專業問題的非專業生氣已經成了一種態度,一種‘政治正確’。”
看客也很頭疼,朋友圈被你來我往的爭執刷屏還在其次,萬一哪天自己一不小心轉發了什麼后來反轉的信息,加了幾句義憤填膺的評論,豈不“打臉”?要想不跟著犯傻,就得辛苦自己,評論前最好看看文章裡的觀點是否平衡,或者額外查點信息求証一番。
盡管讓這麼多人“頭疼”,反轉新聞其實也能帶來實惠。在事物被拋到輿論之河裡反復洗刷,磨光?亮,呈現出不同面向的同時,公眾也有機會了解很多難得知曉的專業知識,關注到一些平日被忽視的議題。
比如“羊水栓塞”這個本來十分冷僻的病症,在湘潭孕婦事件后,其病理特征、發病征兆、預防和救治措施都得到了更廣泛的普及。胡武功的質疑也讓文保人士借機向大眾介紹了露天文物的保護現狀。千年的石人石馬並沒有被人為清洗,而露天文物保護這一專業議題,卻得到了另一種觀點上的清洗。
更大的實惠是,對置身於信息波浪的普通人來說,鬧哄哄的反轉現象正漸漸讓人學會更加審慎地對待涌到面前的信息。在一次次目睹新聞反轉后,有思辨思維的人,會更加注意觀察事物的多面性。在這個“媒介時代”,這其實是一種實踐中的媒介素養教育,身處其中的我們,既是老師,又是學生。
說來這並不是互聯網時代獨有的新鮮理念。19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就指出:“我們永遠不能確信我們所力圖窒閉的意見是一個謬誤的意見,即使我們確信,要窒閉它也仍是一種謬誤”。
在網絡發達之前,“窒閉”某種信息是相對容易的。現在則不然,因為發聲的門檻低了,渠道多了。多元的局面也帶來了另一些問題:普通人對專業問題的“非專業生氣”更容易了,造就了石人石馬“千年包漿”被洗掉的誤會﹔“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的規律依然適用,“壞消息”往往比之后的更正流傳更廣。
但我依然相信這是有意義的。今天洗了文物的這一點,明天洗了醫學的那一點……哪怕每一次,“反轉新聞”帶來的洗刷隻改變了一個人,使其不貿然跟風,不妄加指責,而是通過求証做出自己的判斷,個體和社會就多得了一點實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