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警長(資料圖)
寶蓮燈(資料圖)
國產動畫(改革開放后——21世紀前夕):經典輩出 大作登場
改革開放后,中國動畫又迎來了復興時期,八十年代中國動畫片的一個重要變化是系列電視動畫片開始出現,在這方面同樣收獲了一批藝術、口碑俱佳的精品。直到現在,看著它們長大的“80后”都不會忘記這些畫形象:
《黑貓警長》(1984)、《葫蘆兄弟》(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邋遢大王歷險記》(1987)、《舒克貝塔歷險記》(1989)……這些系列動畫片比起動畫長片來,形式短小生動活潑,故事情節更為豐富曲折,人物(動物)形象也更加活潑可愛,貼近兒童的認知心理。更重要的是,它們不再單純取材於神話、名著,而是有了更強的原創性和想象性。
九十年代的中國動畫片經歷了一次重大轉折。1995年,動畫片結束了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開始被全面推向市場。基於市場的大制作、數字化、多元化成為主流,電腦繪制技術漸漸取代了傳統手繪,在制作數量上出現了大的飛躍,開始向“國際化”邁進。比起僅有5集的《黑貓警長》和僅有13集的《葫蘆兄弟》,九十年代動畫經典《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1995)有156集、《西游記》(1999)有52集,《海爾兄弟》(1995)有212集,而多次獲“最長動畫片”吉尼斯世界紀錄、全部用電腦完成的巨制《藍貓淘氣三千問》(1999)有三千多集。長篇連續的形式使得故事內容更加豐富、情節更加曲折,動畫片開始牢牢佔據了電視黃金檔。對大制作的追求成為九十年代動畫片的重要特色。在這方面,曾推出多部經典動畫電影的上海美影廠在1999年出品的《寶蓮燈》可以視為一個典范。它投資1200萬,資金、人員、制作規模宏大。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