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少兒頻道《過年啦》:給孩子點亮回望五千年的一束光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的腳步近了,每年備受小朋友期待的央視少兒頻道春節特別節目《過年啦》,又將歡樂來襲。還在回味去年大亞灣核電站系列情景劇的小朋友們,又開始憧憬今年《過年啦》的精彩。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2020年的《過年啦》中,小朋友們喜愛的游戲主題將再度回歸。央視少兒頻道的主持人齊上陣,又一次化身特工隊,通過分組對抗,完成挑戰任務,為小朋友們贏取“鼠小弟”啪啪圈和各種驚喜禮物。闖關途中,主持人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PK的過程奇遇不斷,笑料百出,陪伴小朋友們度過一個歡樂的春節。認真看節目的小朋友還會驚喜地發現,看《過年啦》一起玩游戲,不僅開心又有趣,還很長知識呢!
玩游戲,領略五千年文化魅力
《過年啦》的總導演許蓓蓓表示,今年的《過年啦》游戲環節實現了“內核”升級,除了“好玩”、“好看”還要“寓教於樂”。2020年《過年啦》的主題是“童心同聚中國年”,通過孩子們特別喜歡的游戲形式,將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分享給孩子們。“借傳統佳節之機,在為孩子們送去歡樂的同時,希望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今年《過年啦》首次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內容設計,所有游戲項目均圍繞傳統文化展開。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節目主創開動腦筋,擷取傳統文化裡小朋友們比較感興趣的精華內容,創編成好玩有趣的游戲,同時將通俗易懂的知識點巧妙串聯在劇情之中。連續7天,每期主題都有文化內涵,每個游戲都有傳統元素,每集內容都有競技比拼,從中國成語、中華美食、中國功夫,到中國漢字、傳統游戲、十二生肖文化和新春廟會,帶領小朋友們暢游上下五千年,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一邊“過年啦”,一邊“看有所得,玩有所學”。
如何讓傳統文化玩出新意?節目主創“絞盡腦汁”,充滿創意的游戲設計,也讓游戲過程更具看點。比如“成語游園會”裡的“趣味成語接龍”游戲,要求特工隊員們在限定時間內,4個人共同使用一根綁在繩子上的巨大毛筆在紙上寫下接龍成語,比拼的不僅是成語積累、快速反應能力,還有毛筆使用的技巧和團隊配合,可謂智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在“成語對對碰”游戲裡,特工隊員要穿上“胖胖服”兩兩PK,率先看清對方背后貼著的成語線索,說出完整成語的為勝。“胖胖服”是充氣的,穿上后不僅行動不便,稍有沖擊碰撞就會被對方彈開,看到對方背后的字不算贏,還要准確“填空”,好不容易目光掃到4字成語的中間位置,竟然只是兩個表示空格的“×”……面對如此“苛刻”的游戲規則,特工隊員不禁“笑”出眼淚,隻能大呼“我太難了”……
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特工隊員們一起完成任務,在“生肖文化探秘”裡使用十二生肖知識勇闖侏羅紀森林,解救被恐龍抓走的新年守歲官“小吉鼠”﹔在“奇妙的文字”裡通過辨識甲骨文、偏旁組句集“福”﹔在“功夫趣體驗”裡尋找武術大師,領略中華武術的精髓等等。有趣的是,這次拍攝在廣東長隆旅游度假區完成,游戲設計充分利用了長隆的野生動物優勢。在“新春美食運動會”裡,特工隊員不僅要比拼中華傳統美食知識,還要和動物裡的“跑步健將”鴯鹋來一場賽跑,和鵜鶘展開一場追逐賽。
更值得一提的是,富於傳統文化魅力的節目,不僅小朋友會看得津津有味,大朋友也能看得興致盎然。不少傳統游戲驚喜亮相,比如“歡樂廟會”裡的“投壺射箭”、“套圈兒”,“趣玩童年”裡的猜燈謎、滾鐵環、跳房子、跳皮筋、丟沙包等等。很多游戲不僅小朋友愛玩,小朋友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也玩過,新春佳節全家團聚的時刻,一起來討論一下游戲技巧,相信會是一個不錯的話題。
看動畫,國風浸染純正中國味
看動畫過大年,是《過年啦》7年不變的堅持,每年《過年啦》都會為小朋友送出一個精彩的動畫大禮包,今年也不例外。“原創動畫賀歲周”連續7天推出央視動畫原創IP“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動畫電影,包括重點推出兩部為2020年新春特別定制的全新動畫賀歲片,讓喜歡看動畫片的小朋友一次看過癮。
總導演許蓓蓓介紹,“動畫過山車”板塊今年將帶大家走進“動畫裡的中國”,延續歡度新春的喜慶熱鬧氛圍,精選水墨、剪紙、皮影等“中國風”動畫,重新剪輯結構,串聯成充滿新意的動畫作品,以鼠年和中國元素為切入點,以中國年俗為主線,通過童真童趣的動畫藝術表達,突出動畫中的中國年味兒,展現年俗文化的魅力。
《品味經典迎新春》裡,《老鼠嫁女》、《舒克和貝塔》裡的動畫小鼠們將引領大家一起走進農歷鼠年,《牧笛》、《小蝌蚪找媽媽》、《百鳥朝鳳》、《三個和尚》、《大鬧天宮》、《半斤八兩》等新老動畫片全新剪輯,一起熱熱鬧鬧過大年。《韻味節拍頌新春》裡,《邋遢大王奇遇記》、《黑貓警長》、《雪孩子》、《超級飛俠》裡不同年代的經典動畫形象齊聚一堂,舞出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節拍”。《尋味傳統慶新春》圍繞傳統文化中的“非遺”項目,通過動畫呈現京劇、武術、書法、圍棋、象棋等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美味年飯兆新春》帶領大家一同尋找“動畫裡的吃貨”,了解各地過年期間的飲食風俗習慣。《回味情意伴新春》集中展示動畫裡的友情親情段落。《趣味玩賞鬧新春》則選取動畫片裡中國傳統游戲的片段,如蹴鞠、釣魚、蕩秋千、踢毽子等,營造喜氣洋洋的過年氛圍。《年味兒中國賀新春》以“團圓”為主題,集中呈現《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喜羊羊與灰太郎》、《熊出沒》等動畫片裡一家人喜氣洋洋過大年的溫馨場景,動畫片裡的主人公們都有哪些過年的心願?到時候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這些唯美、驚艷,充滿感染力的“中國風”動畫,不僅小朋友們能從中品味到純正的中國年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家長們也能從中找到兒時百看不厭的動畫片,喚起他們關於童年的美好記憶,絕對是一家團圓不容錯過的“動畫年夜飯”。
此外,“嘻哈轉轉杯”板塊將繼續推出去年大受歡迎的“國寶熊貓大拜年”。通過擬人化、情節化、故事化的制作方式,讓人見人愛、憨態可掬、呆萌逗趣的熊貓們“花式拜年”,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在歡聲笑語之中,將吉祥美好的祝願通過電視熒屏送達千家萬戶。今年還將配合推出相應的“街採”短視頻。大熊貓的尾巴是什麼顏色?大熊貓有幾個手指呢?這些和熊貓有關的知識小朋友們都知道嗎?看節目,了解更多關於熊貓的“小秘密”,絕對讓小伙伴以“崇拜”的目光看著你!
一家親,同根同源共度中國年
春節是中華兒女歡聚團圓一家親的日子,今年的節目首次邀請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少年兒童共同參與《過年啦》的錄制,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朋友們雖然年紀不同、家在各地,但玩起游戲來都興致勃勃。
9歲的張鎵烜來自中國香港,他對4個人齊心協力寫毛筆字成語接龍的游戲印象深刻。因為爸爸媽媽的興趣,張鎵烜從小就學寫毛筆字,他還記得,爸爸教他寫字時反復叮嚀的“坐姿要端正,筆要握好。”對毛筆運筆方式的熟悉,也讓他在玩游戲時更加自信。12歲的黃嘉玉來自中國澳門,她也從小學習毛筆字,“毛筆字很有趣,但一急就寫不好,這告訴我,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
因為這次節目錄制,孩子們還學到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6歲的李麟飛來自北京,是第一次參加節目錄制。他的“角色”是小火車的“列車長”,不僅要帶領特工隊員們穿越野生動物世界自駕區,還要負責給他們發布“尋找甲骨文”的任務。在錄制現場,機靈的飛飛一眼看出道具上的“小漏洞”:“甲骨文是刻在龜殼上的,不是在木板上的!”原來,早在接到“任務發布書”之時,曾經當過教師的姥姥就以講故事的形式,將甲骨文的一些簡單知識告訴給飛飛,和特工隊員們一起尋找甲骨文的有趣經歷,也讓他加深了對甲骨文的印象。
說起過年,小朋友們都有許多共同話題。他們發現,家裡過年時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比如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團團圓圓吃一頓年夜飯。10歲的吳昊儒來自中國台灣,家裡很重視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春節一定要給長輩拜年,長輩也會給孩子發紅包。張鎵烜家裡更熱鬧,20多人的大家庭四代同堂,祖籍福建的奶奶已近八十高齡,仍然每年親自給兒孫們做福建風味的春卷吃。黃嘉玉說,在澳門,過年的時候也有燈會,也會玩節目裡大家一起玩的猜燈謎等游戲。
《過年啦》以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孩子們心裡扎下根,讓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孩子都能充分吸收中華傳統文化裡富含的精神給養,感受“中華一家,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也有助於他們從小樹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身份的自豪感。
融傳播,全媒體傳播互動再升級
《過年啦》是名副其實的“融媒體游樂場”,今年還將進一步實現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不僅央視少兒頻道的主持人齊上陣,央廣《小喇叭》欄目的主持人“博士爺爺”也將首次亮相大屏幕。以前小朋友們都是通過“博士爺爺”的聲音去想像他的樣子,這次出現在熒屏上的“博士爺爺”究竟能不能令小朋友滿意?“博士爺爺”自己也很忐忑。“博士爺爺”說,小聽眾、小觀眾們有什麼建議,可以通過《小喇叭》的微信平台留言給他,他會努力和大家一起打造一個小朋友們心目中的“博士爺爺”形象。
此外,《過年啦》還將聯手央廣《小喇叭》,拓展多渠道傳播。小朋友們不僅可以看到“博士爺爺”從廣播裡走上熒屏,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助力特工隊員闖關,也可以看到央視少兒頻道的主持人們從熒屏走進廣播,和大家聊天互動。從1月18日起,連續7天,每天20:00《小喇叭》會呼應《過年啦》當天的傳統文化主題,推出一期精心策劃的特別節目,全新內容實現主題延伸和深度拓展。沒看夠《過年啦》的小朋友,可以打開收音機繼續聽!
借助總台新媒體旗艦“央視頻”上線的契機,《過年啦》還將打造更多適合兒童觀看、適合互聯網傳播的多樣態音視頻產品,比如通過新鮮有趣的短視頻,將一些生活化的、與過年有關的小知識傳達給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十二生肖中為什麼老鼠排第一?過年多喝果汁好不好?這些小知識過年時還真少不了。節目還特邀鞠萍姐姐拍攝獨家Vlog,以影像網絡日志的形式,揭秘《過年啦》台前幕后的精彩花絮。
看《過年啦》,開心玩,長知識,不僅在小伙伴中“顯能耐”,還有機會贏取《過年啦》特別為小朋友准備的新年大禮包。多年來,集齊《過年啦》獨家推出的生肖版啪啪圈,是許多小朋友的新春願望,今年的“鼠小弟”啪啪圈更加不容錯過。小朋友可以在線“加入特工隊”,“生成唯一特工編號”,與特工隊員共同完成任務挑戰,每天收集一個“神秘漢字”,集齊7個“神秘漢字”,解鎖“新春口令”,就有機會獲得“鼠小弟”啪啪圈和驚喜禮物。
從2019年12月起,《過年啦》開始在新媒體端推出一系列預熱活動,“我們的中國年”照片征集已經上線,邀請小朋友分享過年時那些溫暖有愛的美好瞬間,貼春聯、包餃子、穿新衣、吃年夜飯……隻要上傳的照片夠溫馨、夠歡樂,就有機會登上電視熒屏,在《過年啦》的節目中播出,其中的幸運兒也有機會獲得“鼠小弟”啪啪圈。登陸央視少兒客戶端、央視少兒微信公眾號就可以參與活動。
2020年1月18日至23日18:30,1月24日(除夕)18:02,鎖定央視少兒頻道,《過年啦》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