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篇》:逢年過節吃餃子,霸佔北方餐桌的餃子背后有啥故事?
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更是北方家庭年夜飯桌上必備的一道靈魂佳肴。除夕夜吃餃子有許多美好的寓意,最有名的該是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時恰好為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著新的一年交上好運。
事實上,北方人對於“吉祥物”餃子的喜愛可不只是“春節檔”,“逢年過節吃餃子”是大部分北方家庭的真實寫照。為什麼北方人能把所有節日都過成“餃子節”呢?近日,在由第一星傳媒、華茅、西瓜視頻聯合出品的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中,文化學者趙普從歷史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讀。
餃子最早是一種驅寒藥
老百姓常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可誰能想到這道公認的美味最早是一種驅寒藥,由著有《傷寒雜病論》的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趙普介紹,相傳張仲景在南陽做官時,看到寒冬臘月,不少江邊的窮人耳朵被凍僵,苦不堪言,便叫弟子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將驅寒藥分發給百姓,取名“驅寒嬌耳湯”。
而這嬌耳,便是餃子的始祖,只是它的餡料非同如今這般,主要是一些驅寒的藥材。傳說病人吃下去嬌耳后,兩耳發熱,渾身祛寒,很快病人們的凍瘡就被治好了。
嬌耳一說源於民間故事,“餃子之父”是否為張仲景還不能下定論,但可以明確的是,餃子一類的食物在漢末三國時期便存在了。三國時期,學者張輯著書《廣雅》,其中就記載了一種稱作“餛飩”的食物,與餃子非常類似﹔在《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水引餛飩法”,教人們如何煮餛飩。但在當時,一般老百姓還是吃不起餛飩的。
餛飩再一變,將餛飩包成月牙形,就和今天的餃子沒有太大區別了。趙普介紹,這一轉變大約發生在南朝末期、隋朝初年的時候。南北朝時期著名學者顏之推就在其最有影響的著作《顏氏家訓》中記載到,“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那時候的“餛飩”,基本都包成了月牙形。
一帶一路上的餃子
唐朝人非常愛吃餃子,據史料記載,唐朝一位大臣升官時,宴請同僚的菜譜中隻有一道菜,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包的二十四種餡料的餃子,可見當時的餃子文化是非常考究的。
由於餃子的樣子很像面片緊緊裹著的丸子,所以唐代除了叫它“月牙餛飩”,也叫它“牢丸”。大唐氣象,四方來朝,餃子也隨著四方使者,傳到了日本韓國朝鮮,乃至今天的新疆和一些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上世紀70年代,在新疆吐魯番的一個唐代大墓裡,就出土了十幾枚“月牙形的餛飩”。可見新疆朋友在1300多年前就開始吃餃子了。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把月牙餛飩稱作“角兒”,今天說的“餃子”一詞就是從這兒演化過來的。南宋時期,餃子傳入蒙古。蒙古語中,餃子的發音類似“扁食”——所以今天很多北方的老人,還會把餃子、餛飩叫做“扁食”,就是這麼來的。隨著蒙古建國,勢力遍布大半個亞歐大陸,餃子也就傳到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地。所以今天不光是中國人吃餃子,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及一帶一路上很多國家,都有吃餃子的歷史與習慣。
春節吃餃子是習俗,更是一種情結
春節吃餃子的習慣則源自明朝。明朝皇宮會在半夜裡包好餃子,還會在裡面包一些碎銀子,在天蒙蒙亮時送去給王公大臣、后宮佳麗們。到了清朝就更為講究,除了須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還得在子時,也就是十二點的時候下鍋開吃,取“更歲交子”的諧音,象征新年討個好彩頭。
為什麼人們逢年過節離不開餃子呢?我們前面也提到,最開始普通百姓家是吃不起餃子的,一直以來餃子也都是好東西,所以才想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吃餃子慶祝一下。早些年生活條件一般的時候,可能好不容易攢了些肉都做餃子餡兒了,哪裡有富裕做下酒菜呢?老百姓們就發明了一句俗語,“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體現了拮據生活中樂天態度。
如今,人們依然喜歡在新春佳節吃餃子,不光是因為好吃,更多的是一種情結,是對生活的致敬。如今,中華民族強起來了,中國人民富起來了,但我們依然忘不了過往的歲月,依然戒不掉吃餃子的傳統。年節期間,一家人團聚一起,擀皮兒、剁餡兒、包餃子、聊天看電視,更是增進親情的絕佳方法。今年三十晚上,就讓我們放下工作,投入生活,陪老媽一起包包餃子,陪老爸一起喝喝小酒吧!
如果您覺得還沒挺過癮,那就上西瓜視頻,上抖音,看《斷篇》,關於餃子,你想知道的一切,這都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