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萬象

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元宵湯圓本是“同根生”

2020年02月07日10:51 | 來源:北青網
小字號

 

我國地大物博,所孕育的美食實在數不勝數,而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與氣候,也給了食物無限發展的可能。勤勞智慧的祖先也在春種、夏耘、秋收、冬藏間不斷繼承與發揚,為美食注入新的靈魂,並一次形成自己獨特的口味。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的飲食差異也越來越明顯,於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網絡上的粽子咸甜之爭,豆腐腦與豆花之辯,煎餅果子加薄脆還是油條等等。今天是元宵節,說到這想問您一句了,今天您吃元宵還是湯圓呢?

其實,元宵與湯圓本是同根生,慢慢地才形成兩個獨立的分支。在近期播出的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中,文化學者趙普帶我們追根溯源,探索二者的本同末異。節目由趙普策劃打造,第一星傳媒、華茅、西瓜視頻聯合出品,以短視頻的形式在西瓜視頻上播出,旨在通過趙普獨特的風格,解讀古今,發現美學真諦。

元宵和湯圓已不再是同義詞

元宵和湯圓最早是一個東西不假,但隨著不斷地發展與更迭,二者現在已經不再是同義詞了,在南方叫湯圓、在北方叫元宵的說法也不夠准確。實際上,二者是有許多去別的,最突出的是制作手法和餡料上的差異。

首先是制作手法上的差異。元宵是將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滾出來的﹔而湯圓是將糯米粉和成面團,再將餡心包進去,最后搓圓的。滾出來的元宵表皮干燥鬆軟,包出來的湯圓則是光滑黏糯。

第二是餡料上的差異。元宵的餡料比較單一,以甜食為主,且偏硬,常見的有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湯圓的餡料就要豐富多了,可謂咸甜葷素通吃,除了早期市面上常見的芝麻、花生,近些年來火起來的水果、鮮花味也頗受歡迎。一些人家還會自己包些肉湯圓,梅干菜燒肉、香菇肉、薺菜肉的神奇餡料讓北方小伙伴們難以想象。

市面上賣的以湯圓為主,這是因為湯圓比較容易儲存,可速凍保存較長時間。但元宵不行,稍多放幾天或冷凍后就容易開裂,通常都是現場制作、當日售賣的,這也使其天然地多了一些過年的氣氛。

元宵節是文化風俗疊加的產物

元宵節的由來,有好幾個原因。

一是人們對火的崇拜。我們知道彝族、納西族有火把節,其實元宵節最早是漢族的火把節。春節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點起火把,在田間地頭走動,以驅趕害虫、祈求新一年的豐收。火把慶祝的儀式在唐朝尤為興盛,火把也越點越大變成了燈,進而變成了看燈。正月十五鬧花燈,在這就能找到源頭了。

第二是與漢代人們最崇敬的神——太一神有關。漢朝初年曾修訂過一次歷法,即司馬遷住持編訂的《太初歷》。太初歷裡,就把正月十五當做一個重要節日,這一天也是皇帝出面祭祀太一神的日子。這是后來元宵節的由來之一。再后來道教把一年分為三元,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別為上元、中元、下元節,於這三元之節,祈福禳災。於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了。

此外,元宵節的風俗還與佛教文化有關。漢明帝派人西行求法,歸來后與他說講在西域所見的風俗。蔡愔便是身受此命的大臣之一,他告訴漢明帝,每逢正月十五,僧眾會在一起燃燈供佛。為了弘揚佛法,漢明帝也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在宮中燃燈供佛,這也慢慢成為元宵節的由來之一。元,就是上元,第一的意思﹔宵就是晚上。正月十五晚上,就由此被叫做元宵節。

天上月圓,碗中湯圓,人間團圓

了解了元宵節的來歷,那麼元宵這種食物又是怎麼來的呢?趙普介紹,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講究,和其他節日差別不大。到了宋代,人們生活富足,便開始變著法子來琢磨飲食,元宵、湯圓也就是在這時誕生的。

由於煮在水中,翻滾起伏,所以當時人稱之為“浮圓子”“圓子”“糖原”,慢慢的就變成了今天叫的“湯圓”。又因為煮在鍋裡,一個個圓圓的好似天上的明月,人們就約定俗成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定要吃碗湯圓,討個團圓、圓滿的吉利寓意。此外,因為是元宵節吃的食物,自然地就把吃的這個湯圓啊,也叫做元宵。

關於元宵、湯圓的說法還有個有趣的故事。近代大軍閥袁世凱,當了大總統,還想進一步當皇帝。有一次他的姨太太鬧著要吃“元宵”,他聽了非常不高興,因為元宵諧音“袁消”。從此他勒令,不能叫元宵,得叫“湯圓”。自此,北京北方都慢慢改口叫“湯團了”。

 

元宵和湯圓、甜粽和咸粽、咸豆腐腦和甜豆花……對於這些不同的美食形態,我們該做的並不是非得決出個勝負,而是要以開放的胸懷接受不同的文化,感受其中折射出的風土人情與地理風貌。

進一步講,中華美食的豐富多樣、兼容並包,更是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飲食方面的重要體現。民以食為天,飲食的發展與變遷折射出的更是中華民族的交替與更迭,想要了解更多有關飲食文化的知識,趕緊上西瓜視頻,上抖音,看《斷篇》,您想知道的一切,這兒都有!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 未來這些措施讓網絡空間更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