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思考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扎實抓好區融媒體中心建設,深化媒體融合發展,推動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講好建陽故事,傳播建陽聲音。
一、以移動為先,著力建好平台。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也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融媒體建設要堅持移動優先的原則,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社會的熱點、群眾的關注點,建設好“智慧建陽”移動傳播平台,實現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客戶端等媒體資源一體化運作,優化“策、採、寫、編”新聞生產流程,構建“一次採集、多重生成、多元發布”的全媒體矩陣傳播格局。《今日建陽》報、建陽新聞網、建陽微信公眾號、建陽微博客戶端等轄區內媒體可借助移動平台,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多種新媒體手段,多制作播出有思想、有內容、有深度的高質量節目,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二、以內容為要,轉變發展方式。對新聞媒體來說,全媒體時代的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都重要,但內容創新是第一位的。無論傳播方式怎樣變化,內容生產始終是媒體生存發展的根本,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轉變發展觀念,樹立“內容為王”的理念,創新傳播方式,努力將內容優勢轉化為傳播優勢。一方面,要打造優質原創內容。以提升用戶體驗為目標,立足建陽實際,充分利用朱子、宋慈、建本、建盞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把特色文化導入內容生產創作,推出受眾喜歡的本土化內容和接地氣的特色內容,生動地講好故事,最大限度擴大提升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創新新聞傳播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組織各類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游戲、動漫、H5、VR等形式創作活動,著力精品創作,多生產精准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內容,加強短視頻、微視頻等小微產品,讓宣傳的內容表達可聞可見可感可知。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使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三、以人民為本,提高服務質量。“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是縣級媒體融合的根本目的,做好服務才是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根本。區融媒體中心在建設融媒體中心的過程中,要把服務群眾的功能貫穿绐終,傳播權威主流新聞,為建陽發展營造良好氛圍。首先,要傳遞正能量。堅持正確導向,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鞏固壯大主流輿論思想,牢牢堅守基層輿論宣傳的主陣地,更好地團結人民、凝心聚力、鼓舞士氣,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到全方位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上來。其次,要把工作做進群眾心裡。縣級融媒體具有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也更加清楚基層群眾的所需所急所盼。第三,要突出民生服務事項,不斷開發適應群眾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務功能,把政務服務、公共服務、電子商務、文化服務、娛樂服務等整合在一起,從品牌的打造到內容生產,以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目的,增強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讓融媒體走近群眾、走進民心,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四、以改革為魂,促進深度融合。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縣級媒體實施徹底改革,有效提升當前輿論格局中競爭力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就建陽區而言,當前加快縣級媒體深度融合最緊迫的是,拿出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新活力。首先,要打破信息壁壘。要求全區各級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將可開放的互聯網數據、信息和網絡便民服務內容,全面向區融媒體中心開放,打破政務、行業、媒體之間的信息壁壘,以數據融合資源,聚合管理區內各部門各行業新聞內容,在區融媒體中心平台實現內容的高效傳播。實現向下提供宣傳服務,向上提供民意反饋,以數據實現信息互通,構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橋梁。其次,要提升“造血”能力。加快區融媒體中心建設,輸血十分必要,但不能全靠輸血,要強化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增強區融媒體中心的內生動力。積極探索為全區各鄉鎮(街道)、區直各單位或旅游景點等搭建宣傳展示服務窗口,提供專業化的運營服務﹔依托專業人才團隊,承接由財政投入舉辦的文化、公益、會晤等重要活動以及廣告宣傳業務,形成融媒體中心建設良性發展。
五、以人才為基,激發干事活力。人才匱乏、創新能力不足,是困擾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從組織架構、人才培育、薪酬改革、事企分開等方面,深化融媒體中心運行機制,通過新的體制機制和運作模式,煥發人才隊伍活力。一方面,針對傳統媒體隊伍老化、人才匱乏等問題,要“走出去”和“請進來”並進,把新媒體人才列入年度人才引進計劃,引進專業人才和大學畢業生,同時把現有人員選送到高校或先進地區媒體單位培訓,提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融媒體運營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據媒體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來建設融媒體中心,在人事、財政、薪酬上採取適應融媒體發展的思路,敢於突破,敢於嘗試。核心就是要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打破原先“大鍋飯”模式,解決干多干少不一樣問題,推行“基礎工資+績效工資+績效獎勵”的分配模式,實施“優稿優酬、劣稿低酬”及“興趣化組合、項目化施工”模式,淡化“事業編制”“聘用制”等概念,因事設崗、因崗配人,定員定崗,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者為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書記 楊新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