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反腐,以“人民的名义”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详细】
·光明日报:反腐也需文艺助力
这些反腐的文艺作品,之所以屡屡收获广泛关注,是因为反映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使作品呈现了新的深度与高度,顺应了群众呼声。这些文艺作品成风化人、提振民心、凝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反腐的舆论氛围,有助于构建清明的政治生态。【详细】
·中青报:很久没有像这样一起追剧一起针砭时弊了
很少有一部电视剧像《人民的名义》这样让我觉得,不追下剧,就跟不上朋友圈讨论,跟不上主流节奏了。有人谈论这部反腐剧的“大尺度”,有人热议老戏骨出神入化的表演,有人研究剧情与现实反腐的对应,有人分析台词中的官场常识和纪检知识。【详细】
·北京日报:《人民的名义》不鲜不嫩凭什么火?
按理说,这种被年轻人戏谑为“高大全”“伟光正”的作品似乎独处于某一环境中,也独属于一部分特殊人群,很难走进大众视野。不光题材不讨好,剧中演员也不是自带光环那种。【详细】
·人民网:“人民的名义”,反腐败究竟在较量什么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详细】
·新闻晨报:老戏骨让我们看到时间的力量
当然,用老戏骨和年轻的颜值演员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老戏骨之所以成为老戏骨,其实是时间筛选的结果。一个演员,能够从年轻演员成长为老演员,首先得挺过健康关,能够避开疾病、事故生存下来,这是自然筛选的结果;能够坚持演戏二三十年,这说明了他们有强大的动力,这是动机筛选的结果; 能够在舞台上挺立二十年以上,这说明观众接受了他们,这是舞台筛选的结果。【详细】
作为2017年现实题材剧的第一个爆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目前正在湖南卫视热播,该剧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播出伊始就引发收视狂潮,并且口碑极佳,吸引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观众,堪称“现象级”,剧中老戏骨甚至一夜间收获大量粉丝,成当红“爱豆”。该剧既没有大IP做后盾,也没有“小鲜肉”加盟,为何首播就能收视口碑双丰收,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