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栏目风格的培育和铸造--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4期

新闻调查栏目风格的培育和铸造

李应宏

2012年11月13日14:01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新闻调查栏目已成为维护正义、针砭时弊、消除社会隐患的重要舆论监督形式。受众喜欢富有个性的报道风格,培育和铸造个性风格,成了许多新闻调查栏目的追求。但是,个性风格把握不当就会走入误区。有的栏目过分提倡个性的张扬,有些主持人的风格打造表面化、情绪化,甚至靠冷嘲热讽、尖酸刻薄扬名。

新闻调查栏目风格的培育和铸造,应规避一些误区。首先,不能把栏目风格的个性化等同于个人化。新闻调查栏目的主持人一般集策划、采访和主持等多项事务于一身,拥有较大的采访自主权和话语表达权,在遵守新闻规律和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表述。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一些主持人经过一定的锻炼和积累后,自认为嘴巴溜了,风格有了,说话的底气足,调门也高。节目中说什么、怎么说是信马由缰,是否评论、怎样评论也是随心所欲,栏目成了主持人个人的“讲台”。一些栏目开通电话连线,接受投诉和连线反馈,但是即兴参与的谈话难免随意冗长或不规整,需要主持人有足够的耐心倾听、解释。而我们时常听到、看到的是主持人不耐烦的打断,有时还夹带颐指气使的呵斥。主持人代表媒体去传递信息、表述观点,与受众交流,不能依据自己的性格和好恶行事,不能把追求个性化衍化为主持上的个人化。

第二,不能把栏目风格的个性化衍化为情绪化。一些新闻调查类栏目存在一种倾向,就是什么样的投诉都能接、都敢接,再复杂的案件、纠纷也要插手,常常表现为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久而久之,在塑造自身形象、确认自身力量的时候,栏目的可信度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受众喜欢调查类栏目,是因为它能还原事实真相,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许多引起大家关注的事件看似平常却蕴藏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如方法得当、调查到位,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如方法简单、调查不到位,或是简单呈现矛盾而又无力解决矛盾,或是高高在上、意气用事般泛泛议论一番,则不利于事情的解决,甚至还会触及社会敏感神经,激起新的矛盾。现实社会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往往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和渊源,不是靠一两档节目披露一下就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和司法的力量。而有些栏目却摆不正关系,凭着一股激情搞报道,来了投诉就接,接了投诉就捅,捅不通就乱评说一气,感慨一番。新闻调查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该挺身而出的时候绝不退缩,该是职能部门和司法部门介入的时候不应越俎代庖。

第三,不能把栏目风格的个性化理解为表面化。有些调查栏目主持人以为只要颠覆传统主持形象就能显现个性,觉得形象、语言上越突兀、越奇特、越有锋芒就越好,因此时下“硬汉型”和“怒汉型”主持人越来越多。他们与嘉宾、当事人唇枪舌剑,说话的语气冲,语调高,有损职业形象。栏目风格是团队思想感情、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的结晶,是新闻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主持人风格则是这种综合素质的自然浓缩和自由表达。央视新闻专栏主持人敬一丹从业20多年,外在的形象一直是端庄、朴实、大方,穿着色调素淡的职业女装,轻描淡写的化妆,大度泰然的神情,她从容真挚的叙述中饱含着情感,沉稳冷静的评论中闪烁着理性的思考。当然,栏目在形象、表达风格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包装也是必要的,但新闻调查栏目靠事实说话,凭借证据印证真相,通过调查还原事实。仅靠直播间的控诉和指责,甚至是激起义愤,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新闻调查栏目风格的培育和铸造,除了实践中注意规避以上一些误区外,主要在保持真诚、积极探求真相和提升专业素养等方面下工夫。

保持真诚。面对调查对象,唯有真诚才能赢取信任。既疾恶如仇,又与人为善;既是对人的,更是对事的。中国之声的《新闻纵横》以高度、角度和深度提供大量独家原创报道,善于通过调查当事人和相关利益方接近事件核心,以高屋建瓴的气势,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遗余力地伸张公平与正义。栏目经常由一线回来的记者主持。这些整天“泡”在基层的记者没多大名气,语言质朴无华,但是他们胸怀真情,饱含真诚。谈过程,证据充分,逻辑严谨;评事件,层层深入,深刻透彻。他们执着地曝光黑暗,让人看到黑暗过后的光明,进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听众的心里,真诚是这档栏目最突出的个性。

真诚还有利于沟通。记者、主持人不是法官,与采访对象是平等关系,新闻调查中的采访、对话、交流都应该建立在真诚、平等之上,如果态度咄咄逼人或居高临下,必然影响到采访质量。不敢进行调查监督的媒体是缺乏活力的,不能正确把握尺度的媒体是稚嫩无力的。从事新闻调查的记者、主持人应多深入实际,真诚平和地对待矛盾主体的双方或多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事实说话。

探求真相。探求事实真相靠什么?靠调查。需要记者、主持人像勘探者,带着观众层层挖掘,接近事实真相;像侦探,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央视《新闻调查》原主持人王志在一次对“假楷模”的调查中,发现贴满墙的学习体会材料只有两三个人的字迹,仔细看看这些稿子的内容,开头、结尾都是一样的,只是中间稍微有几句变化,后经证实这墙上50多份“学习体会”是两三个人一夜之间抄出来的。没有主持人现场的观察,就不会呈现出这样的素材;有了这样的细节,观众对“楷模”的真假就自然明了。现在,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传播方式快捷神速,但是新闻调查的核心和理念并没有、也绝不会随之改变。若想逼近事实真相,就得扎扎实实进行调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央视女记者柴静说:我去采访讨薪八年未果的农民,在他坐过的法院台阶上坐着,体会他的无助;我去采访在拆迁中被开发商打死儿子的母亲,看着她泪流满面的脸;我去采访注射了“奥美定”的女人,用手触摸她胸部里的硬块,而且知道永远无法将这根除……这一切让你无法停下,推你前行去探求真相。调查是栏目和主持人接近问题和报道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看问题的角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度都取决于调查的深度。采访工作做细做透,在纷繁复杂、盘根交错的事件中就能纵横捭阖,展现其来龙去脉,找出问题的症结;发现蛛丝蚂迹不断挖掘,遇到阻力不断克服,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直到解开疑团。棘手复杂的难题通过调查栏目的过滤和传播,形成具备公开性、广泛性的主流观点,产生有力的导向作用。栏目的风格、主持人的个性自然会赢得受众的认可。

提升专业素养。有专业素养的记者、主持人,能给人带来信心、勇气乃至思想和信念。这个专业素养包括新闻现场的驾驭、人物细节的捕捉、新闻选题的独家意识和调查过程的应变能力及平衡技巧等等。这些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它需要一步步地历炼、不断地积累。目前活跃在新闻调查一线的许多优秀记者、主持人都经历过从青涩、冲动、激昂到平实、理性、成熟的过程。央视主持人董倩在成长过程中有因采访前准备不足而遭采访对象当面拒绝的尴尬;也有因持偏见专访一位日本律师后留下的深深歉疚。著名女记者柴静进入央视初期所做的节目被“严师”陈虻呵责为“方法单一、没有逻辑”、“矫揉造作”。专业素养需要工作中的潜移默化,如同脚底的老茧,是一步步走出来的。面对波兴浪涌、竞相发声的舆论空间,调查记者、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智慧、修养和功力,采访、主持才有底气,对话、发问和引导才有分量,才能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和人云亦云。2010年初我国大西南遭遇干旱,在大量关于灾情严重程度和各地捐钱送水的报道中,有两个媒体发出的疑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反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亮通过暗访采制的调查《严重干旱城市兴义市洗浴中心不缺水》,认为当地并不缺水,只是水资源分配失衡,只要把水资源合理利用就能缓解农村的缺水现状。央视《面对面》做了两期专访,呈现的数据是云南省46年水利投入仅3亿,而沪杭磁悬浮投资220亿;世博会及配套设施投资4000亿;当年3月北京大兴区亦庄地块拍卖52.4亿。不缺水,也不缺钱,那么大西南干旱缺什么?无疑缺的是公平。这里面所暴露出的轻水利投入、长期忽视农民和弱势群体利益的做法亟待纠正。栏目的公信力,记者、主持人的影响力,就是在这样一个个有质量的疑问中一点点树立起来。因为专业,他们的报道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相;因为接近真相,他们的调查才更具力量。

(作者单位:连云港广播电视总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