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样本价值【4】--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2年·第5期

《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样本价值【4】

王丹

2012年11月27日14:01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四、主流价值引领下的电视精品创作

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形容《中国好声音》是“耳尖上的中国”。相较而言,《中国好声音》与《舌尖上中国》虽然节目类型不同,但两者在精神内涵和气质表达上都力求做到一点,让观众在享受视觉愉悦的同时,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美好。这点正契合了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满足了公众对于精神产品的审美需求,因而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1.尊重观众才能赢得观众

《中国好声音》高居榜首的收视率说明,观众已经被这个节目打动了。观众被选手们的好声音打动,被一首首动人的歌曲所打动,也被选手在追求梦想途中的坎坷跌宕所打动。同时,观众也被导师们的真情流露所打动,直言不讳地表达爱憎,高兴了就一起高歌,感动了就一起痛哭。相比以往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最大的成功在于让观众记住了一个个有着欢笑和泪水的追梦人,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大牌评委,没有唯唯诺诺的普通百姓,只有一个个真实的人,这也让人们看到了电视人对节目品质的苛刻追求,不矫情不造作,所以更令观众着迷。

2.精品创作需要敬业精神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也得益于背后制作团队的专业和敬业。当下省级卫视创新已然成为常态,但口头创新易,节目创新难,同质化和低俗化仍不可避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制作团队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主旨或大打折扣。可以说,制作团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执行能力直接决定节目的品质和发展走向。好的创意要想执行到位,首先需要团队成员具备相同的价值取向,其次需要成员在各自领域做到最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团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协同关系,这样的节目创作才会形成统一风格,节目质量才能相对稳定。

3.大片时代需要系统竞争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已经到了大片竞争的时代。”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这样评价《中国好声音》,并“希望《中国好声音》不仅是一档综艺节目,更是励志大片”。大片时代不仅需要高投入,更需要系统化的高速运转。《中国好声音》有三百多个现场工作人员,加上音响、乐队将近500人,人数堪比一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心。此外,《中国好声音》吸收整合了《The Voice》各国版本的长处,舞美设计综合了英、美两个版本的优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好声音》已经不是单一节目的创新,而是媒体内部的一次系统性创新。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能否复制,这一问题牵动着很多电视人的心。回顾近几年引发社会热捧的几档电视节目,从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到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再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关照现实和注重品质。撇开外在的形式和包装,电视节目只有让观众心中产生沟通和共鸣,才能取得成功,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好声音》具备了良好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