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样本价值--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2年·第5期

《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样本价值

王丹

2012年11月27日14:01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自7月13日首播爆红以来,《中国好声音》一直话题不断,宛如上演了一部电视大片,在中国电视界掀起一场关于创新的自省和反思。从制播分离背景下的生产线构建,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整合营销,再到文化振兴规划下的产业链打造和主流价值引领下的电视精品创作,某种意义上,《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档成功的音乐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史上的一个新坐标。

一、制播分离背景下的生产线构建

《中国好声音》由灿星传媒联合浙江卫视制作,在浙江卫视的平台上播出。该节目改变了以往制播分离节目的利润分配模式,变“电视台定利润”为“市场开发利润”。正是这一变化,促使节目生产线随之改变。

1.成熟而规范的生产流水线

为保证《中国好声音》的质量,浙江卫视和灿星传媒全线介入生产,浙江卫视提供技术支持,灿星传媒负责节目制作,双方共同组成节目制作团队,负责节目的前期准备、内容安排、导师选择、学员挑选、舞美设计等等。当然,节目在生产线上的成熟和规范也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结果,版权方附赠的《制作宝典》细致到音响调试、灯光色彩、明暗调校、接线方法等都有一套严谨的制作流程,这无疑对节目生产起到了专业的指导作用。

2.细致而严苛的制作标准

2012年暑期,多档音乐选秀节目混战省级卫视荧屏,《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于其将“好声音”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心无旁骛的执著来自于制作方在节目标准制定上的细致而严苛。以学员选择为例,《中国好声音》完全没有海选环节,节目从筹备开始,导演组就分成网络组和线下组,赴各地进行“地毯式”搜索,而每一位学员的最终入选,还需要经过总导演、副导演及音乐总监进行把关和确认,审核遵循“五分制”,3分是演唱分,2分是故事分,两者相加达到4分,才能顺利入围。这样严苛的选拔标准,保证了每位学员都有相当不错的音乐唱功,无形中也提升了节目整体的音乐水平。不得不提的是,节目对细节的把控,比如,四位天价导师转椅从英国空运而来,巨型LED屏幕的运用,金牌音响总监金少刚、明星级伴奏乐队的加盟,这些都从点滴之处显现了节目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