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头版上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荣获评论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必读性塑造出的新闻评论精品。
何谓必读性?《转变》一文的作者之一王华岗在谈写作体会时是这样解释的:“必读性是指一个媒体或者其中的栏目,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从那里得到权威的解读分析、有用的资讯服务、有价值的思想观点,通过浏览这些内容能够对生活有思考,对工作有帮助,对学习有启迪。”他对“必读性”进一步阐述道:必读性是发挥党报评论“定音鼓”作用的根本要求;必读性是提升党报评论舆论引导能力的最佳选择;必读性是发挥党报评论品牌效应的基本路径。决定报纸必读性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受众认知水平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评论的观点和思想,能否实现这种突破,关键在于创新。
这篇新闻评论精品的成功塑造,在写作上告诉我们,若想使文章有必读性,就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主题重大,内容鲜活。一篇评论的成功与否,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选择那些主题重大的课题,才能使读者感到有必读性。所谓主题重大,不仅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而且必须是可以扩展和延伸的课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变》一文中所写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加快转变,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政治命题,它不仅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出了一个重要切入点,而且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河南发展行至一个新的重要节点,面向“十二五”,中央和河南省委作出了新的决策和部署,《河南日报》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紧扣河南发展的时代脉搏,紧跟省委主要领导的思路,以省委的重大决策为主题,运用“何平”这一优势品牌,给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提供思想武装和方法武器,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可见,《转变》一文的主题无疑是重大的,内容是鲜活的。文章刊发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并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2011年2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各级党委认真学习《河南日报》刊发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俗称“何平九论”)。党报评论被列为必读文章,一时间,成了机关单位、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可见,评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语言生动,贴近受众。“语言,不是蜜,但能黏住一切。”我很欣赏这句名言。然而用来黏住一切的“语言”,本身不一定带“糖”和“胶”,它是以软硬适度、通俗亲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来产生黏结力的。评论的必读性也来自语言的黏结力。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提到,新闻报道写作不要太硬,可以把软和硬统一起来;文章要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新闻评论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思想上说服受众,因此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受众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意见和主张。新闻评论较少从纯理论问题入手,经常结合具体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因此要针对问题症结,用简洁的语言,把道理找准说透。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道理概念化、具体化。另外,读者看评论,固然要看其中的观点、道理,但议论风生、文采斐然的评论,更为人们所喜欢。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至今仍为人们所厚爱,其原因不仅在于观点鲜明,文采横溢也是重要的一条。撰文时引用一些诗句、典故是必要的,它能起到锦上添花的奇效。《转变》这篇评论,在这方面是做得很成功的。像文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