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Style》的传播分析【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

《江南Style》的传播分析【2】

柳竹

2012年12月28日15:11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三、韩国场景与西化包装

“江南”本是指位于韩国首都首尔中心地带的最昂贵的生活区,这里住着韩国政界、商界以及娱乐界顶尖的明星们,因而被视为韩国时尚与富裕的代名词。

在歌曲《江南Style》的MV中,大部分的外景都取自位于江南区的桑拿房、马厩、游艇、海滩、旅游巴士等,看似在反映当今韩国上流社会的风俗,通俗地说就是“高富帅”的奢靡生活,但音乐风格却与江南风格形成巨大反差。充满趣味和屌丝气,非炫富,而是调侃。这种调侃,采用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无需分辨使用权的形式,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即使听不懂鸟叔在哼唱什么,也能跟随鸟叔一起欢乐。

《江南Style》沿袭了美国本土的嘻哈和搞笑风格,同时融入了近年来欧美大热的电子乐因素,使得整个MV的视觉效果有着鲜明的美国风格,是西方流行音乐的一个大杂烩和大拼盘。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对媒介提供的内容总是进行着“有选择性的接触”。受众尤其是成人的媒介接触行为往往受到受众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相应地,从受众的心理机制角度分析,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接触那些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或文化氛围相似的内容。因此,经过西化包装的《江南Style》自然更容易得到西方观众的亲近与认同。

四、网络助推与快餐文化

在当今信息媒介日趋完善的时代,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大众传播的需要。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恰当地选择与使用传播媒介,可能会使信息的传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江南Style》而言,这首神曲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媒体即网络。首先,歌曲的创作团队很敏锐地抓住了YouTube平台,为歌曲造势,不仅开拓了更多的传播渠道,而且将这首歌的受众直接开拓到了海外市场。其次,除了YouTube外,歌曲通过Face 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分享功能,迅速占领了青少年市场,加速了神曲的传播。

借助网络传播信息,波及范围虽然相对较广,但也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江南Style》是典型的互联网文化的产物,带有典型的快餐文化的特质,虽然在短期内引起了如同“精神病毒”般的跟风模仿,但究竟如何在后《江南Style》时代,当大众挖掘所造就的风潮结束,依然维持神曲的魅力,值得深思。

据吉尼斯世界记录相关负责人表示,PSY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凭借单一曲目在YouTube网站上开启点击量过亿时代的韩国歌手。这一创举,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由此可见,《江南Style》的“世界神曲”的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在社会传播过程中,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因而衡量分析反馈信息是进一步衡量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同受众的“选择性接触”一样,受众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一系列“选择性理解”。《江南Style》虽然发轫于韩国,却引发了全世界网民模仿、改编的热潮。无论是草根阶层还是明星群体,都不约而同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对歌曲本身作个性化的解读,各种山寨、草根版本的演绎,彻底将《江南Style》恶搞到底,绝对称得上是全球范围内的娱乐盛宴。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新闻系)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