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城市广播电视台一般都没有创办纪录频道,大多台也没有专门生产、播出纪录片的栏目。但电视纪录片却一直在尝试着生产播出。有时以电视专题片形式出现,有时以新闻深度调查形式出现,有时以新闻特写甚至是长消息形式出现。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是以纪实为主,体现了纪实艺术的特征、本质、内涵与外延,并逐步从宣教作品走向文化产品,并尝试着延伸纪录产业和国际传播。以盐城广播电视台为例,过去拍摄电视专题片和新闻调查类新闻评论片,一般大多忽略了纪实性、现场性这些最基本、最主要的纪录片特征;而是先写词,后拍画面,刻意策划设计作品亮点,人为制造“高潮”,甚至有时采用导摆补摄、制作包装按作者喜厌取舍、着力包装成精装画册的方式,企求提升专题片和新闻评论片的可视性和冲击力,结果丧失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2011年8月10日以后,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中央五部门在深化“三项学习教育”中提出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开始学习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节目的特点和长处,将纪录片生产与践行“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慢慢品出了一些滋味,也初步尝到了一些甜头。其中,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地方台多产纪录片有利于深化“走转改”。
一、 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建筑在“走得认真、转得扎实、改得到位”上
纪录片生产创作的基本路径在于纪录的真实化、真实的纪录化、纪录的人性化和人生的思维化、情感化。可以说,没有一部纪录片的生产拍摄是记者不深入基层、不到现场而在家里靠资料图像编创出来的。纪录片的根在基层,在社会生活之中;纪录片的鲜活源泉在基层、在民间,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而“走转改”秉承的也是人民至上,基层是根。只有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到“走转改”的各个方面,才能不断推出有情感温度的报道,才能切实增强“走转改”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者目标一致,因果近似。不“走”来得浅,“转”、“改”天地宽。今年以来,央视相继播出的《远方的家》的系列片“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度行”等,大多是采用纪实、访问、调查、体验等手段,让走基层报道在创新中升华,在真实纪录中闪光的。央视脚踏实地、追求实效、立足长远的做法,永远值得地方城市台学习、效仿,他们增强基层意识、树立群众观点的理念,我看永远是促进纪录片繁荣发展的动力。
1.“入水”才能抓“活鱼”,钓的“鱼儿”活不长。现在,地方城市台有些编辑记者,喜欢从网上“扒”新闻,从报纸上“摘”新闻,从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抄”新闻,然后配上一些过去拍摄过、收藏过的图像,再找一些当事人说几句同期声,录一点自然声响,便炮制出成就性、政经性新闻。当然,这类新闻根本算不上是纪录片。但这种习惯性思维却危害了纪录片的生产。那就是心态浮躁、职业精神倦怠,沉不下去,深不到底,在践行“走转改”活动中,假走而不真走、浅走而不深走、“一阵风”式走而不能经常走,频道总监和栏目制片人光叫下面“给我走”,不能做到让记者、编辑“跟我走”。记者编辑不下基层,不接地气,不触碰新闻事实和事件的真像,不体现纪录片生产的精神内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还谈什么生产纪录片。再有水平再有悟性的记者编辑,不穿上矿工服下矿井、入矿区,怎能记录到矿工们挥汗如雨;不戴上安全帽进工地、上脚手架,怎能记录到农民工的汗流浃背;不拿起铁锹锄头和农民兄弟一起劳动聊天,怎能记录到农民的酸甜苦辣;不深入到养殖场、养鱼场跟随采访对象一起劳动、唠嗑,怎能记录到各类养殖的决窍门道。精彩源于鲜活,感动发端于被感动。拍摄纪录片不用脚“踩”、不接地气,就不会有灵气,更不会鲜活感人,入木三分。
2.纪录片源泉虽很多,无限风光在基层。拍摄纪录片,虽然不一定非得下基层,比如记录一位科学家的沤心沥血、执着追求;记录一位老军人、老学者、老劳模、退而不休,关爱社会等,在城里某一特定地方也能拍到。但真正接地气、感地温、有地热的好纪录题材,还是大多在基层、在民间、在最艰苦最能体现人性美的地方。盐城广播电视台去年拍摄一部《世上最富有的妈妈》,内容是射阳县洋河渔业社区有一位退职的村妇女主任,家住村办小学附近,多年来她收养了180多名孤儿、残儿和父母长年在外捕鱼无法上学的小学生。她把这些学生领养得舒舒服服,却不计报酬。我们跟随这位60多岁的老妈妈生活了3天,全程纪录了她给孩子们补习功课、烧饭、做菜、洗衣、剃头、洗澡、治病、剪指甲、缝衣补鞋织毛衣的许多生活细节,也记录了孩子们感恩谢“母”的许多事例。还拍摄到十多个暑期回家的过去在她家生活过的大学生现在主动来做义工。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妈妈”,村镇干部则称她为“世上最富有的妈妈”。这部纪录片也使我们获得省里年度好新闻评比政府奖一等奖,还让我们悟到:埋下身子到基层去,真正接触到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与他们深入交流,仔细观察,实地感受,让我们沉淀了思考,增长了见识,锤炼了作风。只有把“走转改”作为长期坚守的理念和永远肩负的责任,用“走转改”统领纪录片生产,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3.拍摄采编纪录片,有种情怀叫奉献。地方广电媒体虽然接近基层,但拍摄生产纪录片却有许多先天不足。由于纪录片生产拍摄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地方广电媒体现在在考核上都实行按件计酬,优稿优酬。纪录片生产周期长、难度大,下基层要一呆几天。加上地方台生产拍摄纪录片一没经验,二没人才,三缺交通工具和采编经费,四没完善的奖励机制,五没专门的纪录片频道和栏目。许多从业人员都感到生产拍摄纪录片不划算。所以宁可拍专题片不拍纪录片。而要真正贯彻落实《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纪录片的繁荣发展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联系起来,就得要有一种不怕艰难困苦、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创造体现在新闻实践之中,将深化“走转改”、提升影响力与生产拍摄纪录片结合起来,以多生产纪录片促进“走转改”活动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时刻用一种奉献的情怀去探索纪录片的生产、拍摄,用实际行动去体现爱岗敬业、恪守职责。去年冬天,我台生产、拍摄一部《大规模撤点并校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是喜是忧》纪录片,跑了8个边远乡镇,拍摄到8所乡镇中心小学的情况,其中涉及到校车安全、年幼初小学生生活自理安全、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富余老师如何发挥其作用等问题。学校老师和乡镇干部开始都不接受采访,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更是明令学校不准记者进校门。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记者还是想尽办法进入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找学生采访拍摄同期声,纪录六七岁小学生的起居、学习、生活,提出“校车安全亟待解决”、“学校食堂外包有害无益”、“大规模撤点并校不合我国农村实情”等尖锐严肃的问题。纪录调查虽然翔实有力,片子也很好看耐看,但记者编辑们所吃的苦头也是难以言表的。事后下基层采访的人员总结:不是有奉献意识支撑,是不可能把片子拍成功的。